山西融入京津冀新引擎
基础设施一体建设
交通,是促进产业联动、区域协同的“先手棋”。
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涉及太原市和忻州市的12个县(市、区)。
今年7月,太原至忻州城际动车开通,日常开行的动车组列车达到12对,早晚高峰期发车间隔半小时左右,实现动车“公交化”开行。
9月,太忻大道全线通车,41公里,双向6车道,开车从太原到忻州的时间大大缩短。
10月,雄安新区至忻州高速铁路山西段正式开工。雄忻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京昆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山西建设的第一条时速350公里高速铁路,正线全长342公里,全线设13个车站,总投资591亿元。
大盂产业新城,塔吊林立,机器轰鸣。500多名工人同时作业,这是正在建设的标准化厂房,预计明年5月交付使用,一批企业将“拎包入住”。
大盂产业新城是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承南启北的中枢节点,也是太原市集聚资源先行启动建设的核心区域。
新城建设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严格准入门槛和环保标准,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太忻经济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在大盂产业新城环境卫生综合基地,工作人员指着一台已安装好的垃圾运输带说:“垃圾在这里经人工初步筛选后,通过巨型磁铁剔除金属,并把纸张留下压缩成捆,再次回收利用。经过化学处理的污水也会再次使用。后期,这里的转运规模能达到每天250吨。”
1—9月,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基础设施投资完成186.1亿元,同比增长76.3%,高于全省68.3个百分点。
产业项目聚链成群
眼下,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正积极对接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计划合作共建创新联盟、产业基金投资、中试及产业化于一体的国科(山西)新材料创新基地,构建“研发孵化在京津冀、中试及产业化在太忻”的产业合作模式。
立足资源优势,面向京津冀,太忻一体化经济区重点打造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型绿色能源、生态文旅康养等产业集群。
在泰山石膏(忻州)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摞摞整齐码放的纸面石膏板即将运往全国各地。生产过程中,泰山石膏坚持循环利用,减少浪费和污染,利用石膏废渣生产绿色建材产品。
据介绍,该公司年综合利用太原二电厂、忻州广宇电厂脱硫石膏30余万吨,年可减少堆放占用的土地80余亩,还能促进电厂烟气脱硫,实现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良性循环。
“新开工建设的年产800万平方米装饰板项目,现已进入设备采购环节,预计今年可投产。”公司办公室主任申建波表示。
2022年,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入库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共计682个,总投资972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756亿元。重点打造的太忻数据流量谷,已有50家数字经济头部企业注册。深圳惠科、海峡两岸(太原)产业园、数字五台山智慧景区等一大批新兴产业类项目加速落地。
“将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作为太原市的头号工程,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做大做强省会,更好担当起山西中部城市群的龙头引擎。”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表示。
民生发展同频共振
公共服务连接民心。太忻一体化经济区成立伊始,就将推进公共服务便利共享作为重要工作来抓。今年已推出10项便民实事,涵盖购房、医疗、交通等多个领域。
率先取消异地就医备案。截至9月底,太原、忻州两市共开通省内无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共计1883家。取消异地就医备案以来,两市居民共有8790人次享受直接结算服务的便利。
拓展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民生服务。从10月份开始,区域内居民将逐步通过社会保障卡领取惠民惠农相关补贴,实现“一卡多用、多卡合一”,减轻群众用卡负担。
公共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区域内6个县区已实现与全国340个城市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年底前6个县(市)也将实现这一目标。
跨市域“购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全程网办、深化拓展“全代办”服务、协同推进两市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互认采信……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让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发展更便民。
“要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在更高定位谋划自身发展,在更宽领域推进产业转型,在更大范围优化要素配置,在更深层次深化改革开放,奋力交出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优异答卷。”山西省委书记林武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