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铁科技: 诡异三跌停, 可能又一桩“卖壳生意”黄了
3月2日早盘华铁科技股价再度跌停,被1.2亿股的卖盘死死地封在跌停板上,这已经是连续第三天跌停了。消息面,公司信息几乎真空,大盘指数近期稳定上攻,华铁科技突然演的这一出,令市场倍感意外,更奇特的是,跌停板的卖单接近1.2亿的巨量,几乎等于总股本的1/3。
最近一次5%以上股东减持公告是去年12月中,公告显示:
胡敏先生于2016年7月8日—2016年12月19日通过大宗交易系统减持公司无限售流通股20,267,000股,占公司总股本的5%。 本次减持前,胡敏先生持有公司无限售流通44,400,000 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10.954%。本次减持后,胡敏先生持有公司无限售流通股 24,133,000 股,占公 司总股本的 5.954%。
区区2000多万股,怎么卖单居然有1.2亿股,难道散户蜂拥出逃?
2月18 证监局要求公司的补充说明,发布的那一天正好股价接近近一年的最高点,但随后就走软,难道是祸起这一纸公告?
局外人实地走访华铁科技
华铁科技于15年6月顺利登陆沪市主板,沪市主板的行政技术要求明显高于深市创业板和中小板,然而这家从事建筑租赁的企业做到了,基本资料显示公司拥有多项专利,所以冠以科技的名字,当然在中国人的传统意识里,鱼香肉丝里面未必一定要有鱼,夫妻肺片也不需要杀人取肺。该股自去年年底以来出现一波拉升,股价接近翻倍,因此局外人特地实地走访了华铁科技,看了一圈,恍然大悟。
华铁的牌子边上是大门
简单的办公环境,藏匿于某市场的一角,上市不久即宣布要重组增发,确实让人倍感困惑,如果缺钱,不是上市融资了吗,难道还不够?答案可能真的就是:还不够!无论是从长满杂草的空置停车为还是由口号组成的门厅,都能感受到这绝对不是一家市值60万亿的公司应该有的场景。而这家公司总共只有一百多名员工还包括50多名业务员。也就是表明人均支撑着6000万的市值,这是一个相当让人吃惊比值!
楼道里来访客人登记
标榜:建筑安全专家
当然这些简陋空洞的环境并不能影响年富力强的董事长满满的激情和热血。会议上他几乎包揽的所有提问,且目标明确表示:进军租赁,闭合金融抵押,商保业务,公司似乎要向金融转移。这个也并非不可能,只要有资金融入,一切皆有可能。但是投资者买不买帐却未可知。不想局外人一语成谶,在一年后的华铁科技就遭遇了断崖式崩跌,连续三日跌停。
卖壳,畸形的造福
有股友感叹到 “埋头苦干十余载,不如一朝卖壳赚”,虽然华铁科技拥有中交建和中铁等大型国企客户,但他真正的生意可能就是“卖壳”。半年报显示,公司主营不足2亿,怎样支撑一个接近70亿市值的市场预期,除了“重组卖壳”别无他法。然而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尽管2016 年第四季度以来,A 股IPO 节奏明显加快,但是,沪深交易所的上市门槛并未有丝毫松动,而审核的严厉程度却是不断升级。同时考虑时间成本,不少拟上市公司试图通过收购、资产置换等方式来取得已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截至2016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借壳的案例由去年的48 家大幅下滑至20 家,2016 年累计公告完成(包含过户)借壳上市项目23 宗,同比骤降41.03%。借壳标的所属行业分布上,以快递物流、新能源、医药、影游等景气度较高的新兴行业居多,其中快递物流行业借壳数居首,圆通、韵达、申通、顺丰均截至12 月31日,2016 年已完成借壳上市项目如下:
就拿顺丰控股(002352)借壳的鼎泰新材来说,王卫大赚的时候,还有一个人也在偷着乐,他就是原鼎泰新材的老板刘冀鲁,通过这次卖壳,刘的市值已经增加了56亿,而鼎泰新材在重组前五年的年度平均利润区区不足0.36亿,56亿需要干100年都不够。像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因为中国股市特色不死鸟现象已经不是新闻了。但重组卖壳的盛宴能够持续多久呢?
去年6月份证监会宣布就修订《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在实际控制人认定、交易资产标准、股份限售期限,以及权责追溯机制等多方面对重组上市行为(即“借壳”)提出了更为严格的监管要求。而在新的监管环境之下,借壳重组是审核重点,更附加了不得配套募资、原实控人持股需锁定36个月等抑制利益输送、短期套利的条款;同时,IPO“堰塞湖”问题的逐步解决,也将抑制优质企业的借壳冲动。或许以上才是华铁科技暴跌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