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家都“投资不过山海关”
东北的资本困境,从数据中也能得到印证。2017年,东北三省共新增4家上市公司,而全国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排第一的深圳,新增40家,是东北三省加起来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十倍。虽然东北三省有4家公司IPO,但总的上市公司数量并没有变,因为在2017年,东北三省也有4家公司退市、暂停上市、迁出。
网上有一种说法,叫“投资不过山海关”。东北可千万不能让这种说法变成现实啊!
2016年10月18日,在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上,李克强语重心长地说。
但近日,企业家毛振华控诉其在亚布力遭欺负、愚弄的经历,再次让人们想起了这句话。
▲山海关
“投资不过山海关”这种说法是否能够如实地反映东北三省的投资环境呢?
毛振华的愤怒,引出了什么问题?
在网上热传的视频中,中诚信集团创始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黑龙江亚布力阳光度假村董事长毛振华愤怒地说,
管委会来了之后,是亚布力最黑暗的日子,非法侵占我们23万平方米的土地。
动不动就有执法机构来威胁我们,今天查这个,明天查那个,又是公安,又是什么食品检验,又是什么锅炉检查,天天找我们麻烦。
▲相关视频截图
毛振华表示,亚布力阳光度假村已经经营了22年,自己先后为这个项目投资了20多亿元。
在微博上,潘石屹、吴亚军等企业家,纷纷力挺毛振华,呼吁给企业一个公平公正的营商环境。
在东北受到委屈的企业家并非毛振华一人。
2016年11月,人民政协网就转载了《北京时间》的一篇报道称,2012年1月,房地产商袁春艳,从上海回到家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宁安市东京城,并与东京城林业局签订了《棚户区改造协议书》。可是,自己的公司对前期拆迁、基建已投入5000万资金时,林业局突然告知棚户区改造项目黄了,要以商业开发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无奈之下,袁春艳对征用的2.48万平方米土地交纳了出让金、契税968万元。
“投资前,一切条件都答应,投资后,一切条件都成空!”袁春艳感叹,这是回家乡投资最深的感受——外来企业就是“唐僧肉”。
去年1月也报道称,一位乳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对比在江苏和东北一些城市的投资经历说,在江苏,与政府谈好了条件就万事大吉了。可在东北一些城市,今天谈好了明天官员不高兴就会变,换了主官更是要推倒重来。“有时,为了投资,恨不得给他们下跪。”
2017年东北三省上市公司净增加:零
最近几年,到底有多少企业在东北投资,投了多少,成了多少,大家只能从新闻报道中看到零星的资料。但从上市公司的情况,则可以看出东北的资本困境。
据普华永道统计,2017年全年共上市437家。至2017年底,A股全部上市公司达3468家。其中,东北三省共新增4家上市公司,辽宁省贡献两家,吉林、黑龙江各一家,分别是哈三联、吉大通信、百傲化学、金辰股份。全国新增上市公司数量排第一的城市是深圳,新增40家,是东北三省加起来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十倍。
虽然东北三省有4家公司IPO,但总的上市公司数量并没有变,因为在2017年,东北三省也有4家公司退市、暂停上市、迁出。
辽宁省的欣泰电气,因财务造假遭到强制退市,2017年8月底正式从A股摘牌,成为创业板欺诈发行退市第一股。
吉林省的*ST吉恩、辽宁省的*ST烯碳因为业绩连续三年亏损,已分别在2017年5月26日、7月6日起暂停上市。
合金投资在2016年四季度易主之后,在2017年6月9日宣布将注册地由辽宁省沈阳市变更为新疆和田市。
因而东北地区上市交易的公司数量还是停留在2016年底的152家。实际上,这个152家还并不稳定,比如借壳辽宁上市公司大杨创世的圆通速递并不在辽宁,是否会迁出令人担忧。
面对这样的情况,去年12月29日,证监会办公厅在证监会官网公布了对2017年全国两会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会员提案的答复。证监会在答复中明确表示:
对东北地区企业在审核进度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进入下一步审核程序,推动东北地区企业及早发行上市。但证监会强调不会降低审核标准、不会压缩审核程序。
此外,《华夏时报》还梳理了2017资金链断裂的八大企业,其中就有3家东北企业,包括10亿元中期票据违约的丹东港集团,因债务违约于去年11月10日正式宣告破产的大连机床,以及出现股价闪崩和债务问题的辉山乳业。
东北问题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经济学家吵起来了
其实,东北的经济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家、经济学家和政府关注的问题。大家也都在为振兴东北开药方。
去年8月,经济学家、前世界银行副行长林毅夫领衔的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课题团队与吉林省发改委联合课题组发布了30多万字的重磅报告《吉林省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研究报告》(征求意见稿)。
报告认为,吉林的根本问题不是营商环境差,而是违背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导致的投资回报率低,这与其他人士普遍认为的吉林乃至东北经济问题的根源是体制机制的观点截然不同。
这份报告强烈建议吉林“先发展轻工业、再大力推进重工业”,提出别再“加长避短”,而是应该“扬长补短”,建议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即建议发展轻纺、家电、电子。
对此,以中阅资本管理股份公司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孙建波为代表的反对者怒批林毅夫“缺少常识”,称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发展轻工业是“把吉林推进火坑”,林的药方“完全不可理喻”。他认为,“吉林要把自己的优势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才是正道。”
昨天(1月2日),孙建波再次在“首席看市”微信号上发文称,
投资不过山海关,是有其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东北企业家普遍反映与政府打交道太难。东北经济发展的症结,是政府服务企业的能力低下,呆板乃至过度执行其行政和执法权限的情况较为普遍。究其根本,是民营经济的滞后导致东北官员缺乏服务民营企业的能力。
营商环境比金子更珍贵
在2016年10月的国务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推进会议上,李克强指出了振兴东北地区的大致方向:
要立足创新驱动和开放合作促发展。抢抓新旧动能转换机遇,着力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设立新动能培育专项资金,大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新产业新业态,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中重塑东北装备竞争力,发挥人均耕地多、机械化水平高的优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强对森林、草原、湿地、黑土区的保护,修复自然生态。做强东北开放型经济,打造面向东北亚的重点开放平台。加快推广上海自贸区等的可复制经验。积极开拓重大装备的国际市场,使东北成为国际产能合作的生力军。
对于“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论调,去年8月,在吉林长春举行的2017东北振兴论坛上,东北4个副省级城市的市长、副市长同时发声。
海外版报道,“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过去一度盛行,不管是否夸张,但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东北的差距。”演讲中,长春市市长刘长龙直面了这一质疑,“东北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有着不甘落后的气节,几年来我们大家都在积极努力,共同改善东北经济发展软环境,营造亲、清型政商关系。”
为了打破这个局面,近年来整个东北地区都在为改善投资环境而努力:辽宁省出台了全国第一个《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黑龙江省已取消或下放省级行政权力942项、权力清单精简71.2%;吉林省的省级非行政许可项目实现“零审批”,审批时限整体压缩50%。
此外,2017年上半年,东北地区新登记企业数量15万,同比增长19.2%,增速居全国四大板块之首。一些城市表现得尤为抢眼,如目前长春市全市登记各类市场主体突破60万户,3年翻了一番,平均每3.3分钟就新增一户企业;去年上半年沈阳市新增市场主体7.6万户,增长54.2%。
昨日晚间,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就发表微评称:
黑龙江就“毛振华反映亚布力管委会侵权”展开调查。真相尚待明辨,但有些共识早已明确:无诚信不法治就没有合作。东北振兴,已是过坎爬坡,实在经不起营商口碑的滑坡了。营商环境比金子更珍贵,保护合法权益,破除“开门招商,关门打狗”,“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论调,才能不攻自破。
受骗多了,自然就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