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丨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有哪些青年才俊将“为国献策”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国家社科基金,设立于1991年,由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负责管理。是我国在科学研究领域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面向全国,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

除了中央外,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均设有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和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也有相应的社科基金,用来鼓励本地区的社科研究。

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课题项目分为重点、一般、青年三类;三类项目的资助额度为:重点项目35万元,一般项目和青年项目20万元。(做好学术,Qian途光明)

编号    题目    负责人    所在单位    所属学科

173    清至民国时期长芦盐务契约文书的整理与研究    秦进才    河北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174    新疆古代城镇研究    殷晴    新疆社科院    中国历史

178    明代社会变迁时期生活质量研究    陈宝良    西南大学    中国历史

179    新发现的契约文书与清代小农经济研究    黄志繁    南昌大学    中国历史

180    7至14世纪东南沿海多元宗教、信仰教化与海疆经略研究    王元林    暨南大学    中国历史

1562    清初明遗民史家群体研究    汤城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历史

1575    近代长江上游地区津渡变迁与社会发展研究    杨文华    四川外国语大学    中国历史

1576    明清时期黄淮平原的水患对政区调整的影响研究    段伟    复旦大学    中国历史

1579    近代澳门灾害史研究(1840-1949)    陈伟明    暨南大学    中国历史

1580    近代中国慈善组织公信力研究    王林    山东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1581    日藏中国古地图的整理与研究    曹婷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1582    以公益求公平:清代科举考场研究    毛晓阳    闽江学院    中国历史

1584    泛滥黄河侵入开封城市过程的环境史研究    吴朋飞    河南大学    中国历史

1585    近代成都城市空间中的权力、资本与社会研究    范瑛    四川大学    中国历史

1587    清代前期城市管理法律研究    周执前    长沙学院    中国历史

1619    晚明江南社会治安研究    吕杨    常州大学    中国历史

1620    16、17世纪士阶层社团组织与集体行动研究    王恩俊    辽宁大学    中国历史

1621    明代西番诸卫研究    李亚娟    陇东学院    中国历史

1622    东林党、复社研究    张宪博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中国历史

1623    锦衣卫“体外监察”与明代社会演进研究    张金奎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中国历史

1624    明清易代与清前期司法制度变迁研究    胡祥雨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历史

1625    民族融合视域下清代汉军旗人国家认同研究    孙守朋    吉林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1626    清代前期长江沿线榷关与商品流通格局变迁研究(1644-1840)    廖声丰    南昌航空大学    中国历史

1627    清代京控与社会危机处理研究    李典蓉    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历史

1630    晚清内外互动与权力格局变迁研究(1862-1900)    邱涛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1632    近代中国领水主权问题资料整理与研究    刘利民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1633    英国公使威妥玛与近代中国    张坤    暨南大学    中国历史

1634    官报与清末新政研究    刘琼    重庆大学    中国历史

1635    近代中国驻外领事商务报告研究(1903-1949)    王力    浙江财经大学    中国历史

1636    电报与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研究(1860-1949)    夏维奇    淮南师范学院    中国历史

1637    晚清华洋军品贸易与近代军事变革研究    费志杰    南京政治学院    中国历史

1641    近代中国矿业劳工问题研究(1895-1949)    向明亮    湖北理工学院    中国历史

1642    晚清学政与中国近代学术研究    王夏刚    大连大学    中国历史

1645    鸦片战争前后中西战船技术及与国家海防安全之间的关系研究    刘鸿亮    河南科技大学    中国历史

1646    清末民初天理世界观的瓦解与公理世界观的形塑研究    段炼    湖南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1647    晚清民国经学研究史    王应宪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1648    道光朝学术研究    王惠荣    山西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1658    明清琉球史料的整理与研究    方宝川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1660    晚明以来的海图与疆域策略考述    郭亮    上海大学    中国历史

1661    卫拉特蒙古档案调查与研究    巴·巴图巴雅尔    新疆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1662    明清时期云南各民族国家认同研究    伍莉    云南民族大学    中国历史

1664    明清时期对川西北地区的开发与改土归流研究    彭陟焱    西藏民族学院    中国历史

1670    天主教传入内蒙古历史研究(1836-1911)    梅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1672    近代康区治理与西南边疆安全研究    朱映占    云南大学    中国历史

1674    17-20世纪华北地区旗人及其后裔群体研究    邱源媛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    中国历史

1675    150年来中国边疆研究学术思想史    冯建勇    中国社科院中国边疆所    中国历史

1677    闽西四堡雕版印刷书坊研究    吴伟珍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1678    清代贵州客民与地方社会变迁研究    袁轶峰    贵州大学    中国历史

1689    晚清湖湘经世学术思想研究    王国宇    湖南省社科院    中国历史

1690    清末民初河南县域财政的变迁与地方社会研究(1901-1927)    岁有生    商丘师范学院    中国历史

204    明清东亚汉文纪行文学中他国形象认知比较研究    徐东日    延边大学    中国文学

1830    清末民初文学批评的转型研究    周少华    湖北大学    中国文学

1868    明清小说戏曲的插图批评研究    乔光辉    东南大学    中国文学

1869    明清小说理论编年史    杨志平    江西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

1872    明清时期汉藏佛教小说比较研究    宋珂君    中华女子学院    中国文学

1874    孔府档案视域内的乡村职业戏班演替研究    范丽敏    济南大学    中国文学

1876    清代幕府戏曲活动研究    杨飞    山西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

1878    明诗总集叙录    王文泰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

1879    清词序跋研究    冯乾    南京大学    中国文学

1880    文学地理学视野下14-19世纪中越使臣诗歌研究    李惠玲    广西民族大学    中国文学

1881    清词经典化研究    沙先一    江苏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

1882    明清之际儒家诗学体系重构研究    刘硕伟    临沂大学    中国文学

1883    清雍乾词坛研究    刘东海    上海理工大学    中国文学

1884    清代女子诗社研究    莫立民    湘潭大学    中国文学

1891    古代中越赠和诗的整理与研究    何仟年    扬州大学    中国文学

1911    洪亮吉年谱    许隽超    黑龙江大学    中国文学

1912    清代新疆汉语文学研究    史国强    新疆医科大学    中国文学

1913    明清时期文章总集叙录    付琼    浙江财经大学    中国文学

1915    汉宋之争视阈下的清代韩学研究    查金萍    合肥学院    中国文学

1916    明代江南文学世家研究    许菁频    浙江外国语学院    中国文学

1927    留学生与中国文学的近代转型研究(1840-1919)    姜荣刚    许昌学院    中国文学

1933    中国文学现代性出现与晚清旅日学者·留学生关系研究    席卫国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

127    “中国评论”与十九世纪末西方视野中的中国法    李秀清    华东政法大学    法学

1047    古代中国契约法观念与技术研究    武航宇    沈阳师范大学    法学

61    中国近代外文经济思想文献整理与研究    邹进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理论经济

1403    《喀尔喀济鲁姆》研究    图雅    内蒙古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1406    元明清时期国家政权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基层社会的法律控制研究    杨军    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1407    哈尼族历史迁徙研究    陈燕    云南民族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1408    清朝皇帝与达赖班禅之间谕折的收集、译注与研究    李勤璞    浙江农林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1411    内蒙古“三少民族”谚语研究    李树新    内蒙古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1420    《敦罗布喇什法典》研究    策·巴图    新疆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1421    畲族民间文献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施强    丽水学院    民族问题研究

1424    《蒙古源流》叙事研究    孟根娜布其    中国社科院民族文学所    民族问题研究

1432    畲族古歌与畲族宗教科仪合化研究    洪艳    丽水学院    民族问题研究

1461    清水江流域少数民族民众法律观念变迁研究    潘志成    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1478    清末民初黑龙江沿岸中俄移民背景下的民族交往研究    邹继伟    黑河学院    民族问题研究

1340    太行山说书人的生活史与礼俗社会互动研究    卫才华    山西大学    社会学

1344    绍兴师爷手稿整理研究    钟小安    绍兴文理学院    社会学

2113    19世纪以来梅州客家方言历史演变研究

田志军    宜春学院    语言学

2123    19世纪稀见英文期刊与汉语域外传播研究    方环海    厦门大学    语言学

2124    16-20世纪初汉字西方传播研究    刘亚辉    浙江财经大学    语言学

2187    明清民国方言辞书及其所录方言词研究    曾昭聪    暨南大学    语言学

2191    宋元以来契约文书词语汇释    张丽    安庆师范学院    语言学

2193    乾嘉学术札记中训诂理论的发掘与研究    曹海东    华中师范大学    语言学

2199    基于满汉合璧类白话文献的18-19世纪北京官话语法研究    李焱    厦门大学    语言学

2219    清末民初新加坡华文报章词汇研究    车淑娅    南京师范大学    语言学

2220    来华传教士双语词典史研究(1604-1905)    姚喜明    上海大学    语言学

2230    元明时期蒙古语汉语对译词典比较研究    布日古德    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所    语言学

43    康有为与谭嗣同思想比较研究    魏义霞    黑龙江大学    哲学

502    清初河南理学研究及文献整理    张枫林    河南大学    哲学

504    江门学派研究    刘兴邦    五邑大学    哲学

505    宋濂哲学与浙东学术研究    刘玉敏    浙江师范大学    哲学

512    廖平经学思想与近代儒学转型研究    杨世文    四川大学    哲学

520    明代易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任利伟    昆明理工大学    哲学

584    泰州学派“百姓日用”美学思想研究    邵晓舟    扬州大学    哲学

947    明清官箴书中的治国理政经验及其现代意义研究    刘学斌    天津师范大学    政治学

194    刘智《天方性理》的整理、翻译及研究    季芳桐    南京理工大学    宗教学

195    瑶族宗教经书与道教科仪经书文化内涵比较研究    张泽洪    四川大学    宗教学

1756    中国近代唯识学研究    覃江    西南民族大学    宗教学

1759    清代藏传佛教在蒙古地区的传播与发展研究    胡日查    内蒙古师范大学    宗教学

1760    汉藏《大藏经》互补研究    更登    青海民族大学    宗教学

1763    吉藏二谛思想研究    喻长海    西藏民族学院    宗教学

1788    甘肃道教史研究    贾来生    天水师范学院    宗教学

1790    明代道教医学服食文献整理及其治未病思想研究    何振中    中国中医科学院    宗教学

1791    无生老母信仰之历史与现状研究    刘平    复旦大学    宗教学

1792    宝卷禳灾叙述的人类学研究    李永平    陕西师范大学    宗教学

1794    吴越地区海神信仰的传播研究及其图谱化展示研究    毕旭玲    上海社科院    宗教学

1795    太行山民间宗教的历史形成与当代走向研究    张君梅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    宗教学

590    万历朝鲜战争外交文书整理与研究    郑洁西    宁波大学    中国历史

591    清代《尚书》文献研究    江曦    山东大学    中国历史

594    古代移民与中华文化在琉球的传播研究    陈硕炫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595    清至民国时期的云南社会保障研究    祁志浩    云南大学    中国历史

596    清代中后期以来梅雨雨带南缘摆动与社会响应研究    郑微微    浙江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597    清中叶英国在南海的地图测绘及其影响研究(1780-1820)    王涛    浙江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598    10-19世纪浙南滨海平原的水利建设与环境变迁研究    康武刚    安徽省社科院    中国历史

599    中国慈善事业近代转型研究    贺永田    赣南师范学院    中国历史

600    历史时期伊犁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760-1949)    李元斌    新疆社科院    中国历史

612    明清二朝颁历藩属国及其影响研究    汪小虎    华南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613    阳明学与明代内阁政治研究    焦堃    武汉大学    中国历史

614    清代内务府商人研究    孙晓莹    深圳大学    中国历史

617    晚清民国时期的中越边务筹办及其制度变迁研究    吴智刚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历史

620    “国家一市场”视野下近代中国茧绸业生产与贸易格局演变研究    武强    河南大学    中国历史

621    近代中越海上贸易研究(1860-1949)    刘俊涛    浙江工业大学    中国历史

632    明代徽州山林经济研究    康健    安徽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634    清代赣南客家地区基层治理研究    吴启琳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

718    明清南方少数民族文论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李锋    中南民族大学    中国文学

733    明清时期西传中国小说的误释问题研究    陈婷婷    安徽大学    中国文学

736    明清词学评点与词学理论建构研究    朱秋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文学

737    明代杜诗学史    王燕飞    西华大学    中国文学

738    万历至康熙年间闽台诗学嬗变研究    翟勇    泉州师范学院    中国文学

736    明清词学评点与词学理论建构研究    朱秋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中国文学

737    明代杜诗学史    王燕飞    西华大学    中国文学

738    万历至康熙年间闽台诗学嬗变研究    翟勇    泉州师范学院    中国文学

751    晚清至五四言情小说撰译谱系研究    许君毅    福建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

759    晚清民国时期报人小说与报刊新闻的互文性研究    康鑫    河北师范大学    中国文学

162    清代长江流域粮价与市场整合研究    罗畅    山西大学    理论经济

506    明清时期沅江流域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杨曾辉    吉首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507    入清前的客尔喀札萨克图汗部历史研究    桂花    内蒙古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508    政治体制转型下的晚清新疆区域社会治理研究(1877-1912)    王启明    陕西师范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510    彝族医药史研究    罗艳秋    云南中医学院    民族问题研究

511    准噶尔问题与清朝西北疆域形成研究    刘锦    中共广州市委党校    民族问题研究

512    俄藏满文文献整理与研究    王敌非    黑龙江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513    北京地区察合台文珍善本保护整理研究    高彩云    中国民族图书馆    民族问题研究

519    11-15世纪藏传佛教上乐教法在西藏、尼泊尔和河西的传播研究    魏文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民族问题研究

520    跨境德昂族的历史叙述与国家认同研究    袁丽华    云南师范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521    苗族史诗《亚鲁王》社会功能研究    杨兰    贵州民族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526    苗族谱牒《龙氏迪光录》研究    胡展耀    贵州师范学院    民族问题研究

549    明清以来农作物引种对土家族地区生态环境影响研究    覃娜娜    吉首大学    民族问题研究

81    清代来华传教士的易学思想研究    陈欣雨    中共北京市委党校    哲学

805    清末民初“译名”问题研究    方仪力    西南民族大学    语言学

694    康熙朝来华传教士拉丁文儒学译述整理与研究    罗莹    北京外国语大学    宗教学

696    来华传教士与近代陕西社会研究(1840-1949)    张影舒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宗教学

701    道教闾山派与闽台传统社会研究    黄建兴    福建师范大学    宗教学

702    清代档案道教文献研究    林巧薇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所    宗教学

703    清代以来北京民间信仰与城市空间研究    鞠熙    北京师范大学    宗教学

704    乾隆皇帝御制藏、满、蒙、汉四体合璧《首楞严经》第九、十卷对勘与研究    柴冰    东北大学    宗教学

192    近代藏密东传与现代多民族国家建构研究    文厚泓    贵州大学

193    清朝对准噶尔汗国的政策研究    陈岚    赤峰学院

194    布特哈八旗研究    王学勤    呼伦贝尔学院

196    哈萨克医史文献整理与珍善本《奇帕格尔利克巴彦》的文献学研究    高静    新疆医科大学

218    文本解读与传说构建:维吾尔族族源与形成研究    尼扎吉·喀迪尔    喀什师范学院

319    晚清民国时期南海文献整理与研究    王琦    海南大学

350    太平天国文献方言词研究    黄群    梧州学院

370    10-15世纪古代阿里地区藏传佛教艺术研究    李俊    西安科技大学

378    贵州道教历史研究    赖全    铜仁学院

390    近代外国人在卫藏游历考察研究    向玉成    四川旅游学院

391    近代西藏重大历史事件与《申报》史料研究(1888-1949)    温文芳    西藏民族学院

405    晚清民国时期新疆内地移民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研究    王汐牟    新疆师范大学

406    清至民国时期新疆移民宗教信仰研究    衡宗亮    中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党校

407    清末民国时期外国人到西北考察、探险、游历活动研究——兼论丝绸之路文化交流问题    邓慧君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

420    明清小说互文性研究的专题分析与体系构建研究    王凌    西安工业大学

422    明刊《西厢记》整理及研究    陈旭耀    井冈山大学

430    明清之际骈文研究    张明强    贵州师范大学

431    明代提学官与地域文学研究    李波    渭南师范学院

432    清代福建家族文学研究    郑礼炬    闽南师范大学

2015年中国20个大事件

1、1月2日:黑龙江哈尔滨道外区太古街727号日杂仓库发生火灾。事故造成5名消防战士牺牲,13名消防干部战士和1名保安不同程度受伤(1·2哈尔滨仓库火灾事故)。

2、2月11日:台湾高雄大寮监狱发生挟持事件,6名犯人挟持典狱长等人(2·11高雄监狱挟持事件)。

3、3月1日:南京地铁3号线正式通车。

4、4月26日~5月3日:2015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中国苏州举行。

5、5月27日9时,经过中铁十四局集团等建设单位31个月的艰苦奋战,我国海拔2000米以上高原地区最长高速公路隧道六盘山隧道正式全线贯通。

6、6月1日:21时30分,隶属于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东方之星轮,在从南京驶往重庆途中突遇龙卷风,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客船上实有人员454名,其中游客403人、船员46人、旅行社工作人员5人。此次事件中,442人遇难、12人获救(6·1东方之星旅游客船倾覆事件)。

7、7月3日:上午9:07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皮山地区发生6.5级地震。

8、7月31日: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在吉隆坡举行,中国北京、张家口获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主办权。

9、8月12日:天津港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已造成139人遇难(139人已经确定身份)。

10、8月22日~8月30日:2015年北京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在中国北京举行。

11、8月23日~8月29日: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中国济南举办。

12、8月30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福州新区,福州新区是中国第十四个国家级新区。

13、9月12日~9月19日:第九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在四川举行。

14、9月15日,中国政府网发布《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云南滇中新区的批复》(国函〔2015〕141号)称,同意设立国家级新区——云南滇中新区,滇中新区是中国第15个国家级新区。

15、9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首飞成功。

16、9月25日:2015年成都IVV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

17、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中国第一个诺贝尔奖女性得主。

18、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在新加坡进行历史性会面。这是66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

19、12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20、12月20日:广东深圳市光明新区凤凰社区恒泰裕工业园附近西气东输管道发生爆炸。截止2016年1月12日,已造成69人遇难,另外还有8人失联(12·20深圳山体滑坡事故)。

扩展资料:

2015年的国际上的大事件

1月14日,“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发布视频称,该组织策划并发动了针对法国《沙尔利周刊》的袭击事件(1·7法国沙尔利周刊总部袭击事件)。

1月22日:2015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西班牙格拉纳达举行。

5月1日~10月31日: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在意大利米兰举行。

7月24日~8月9日:第16届国际泳联世界锦标赛在俄罗斯喀山举行。

8月17日:泰国曼谷发生炸弹袭击事件,造成20人遇难,其中7名中国公民(包括5名大陆居民和2名香港居民),10名泰国人,2名马来西亚游客,1名菲律宾人,其他遇难者的身份现在还有待确认。

10月10日:土耳其安卡拉火车站附件发生爆炸,致多人伤亡。

参考资料:2015年(年表)—百度百科

中国周易协会的领导简介

中国周易协会荣誉会长,武汉大学教授

唐明邦,号云鹤,男,1925年1月23日生,重庆市忠县人。国际统一易学联合会讲师团教授,世界当代十大杰出易学家,著名哲学家。他出生贫农家庭,小时候上山放牛割草,下田栽秧割谷;农闲入私塾,读四书、五经。

1941年入忠县精忠中学读初中,1944年入中央大学附中读高中。1946年高中毕业后,在四川青木关中学、培风中学、正中中学任教。1949年秋,加入重庆地下党外围组织——新青社。

1950年1月任《西南工人日报》记者、编辑。1953年调全国总工会西南办事处作秘书工作。1954年8月以调干生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爱好中国哲学,聆受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教授教诲。

1958年入武大,主讲中国哲学名著选读、中国哲学史、中国辩证法思想史。为研究生和日本、韩国高级进修生讲易学源流举要、隋唐道教等课程。曾任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副主任、哲学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唐明邦教授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教学认真负责,学风谨严,教书育人,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荣获湖北、武汉、武大科研成果优秀奖。1988年获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会赞助,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哲学系讲学,同时在香港浸会学院、佛教法住学会作学术演讲。多次在国内、香港、台湾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1989年,筹建中国周易协会,担任首任会长。社会兼职有山东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理事、中国周易学会顾问、湖北省道教学术研究会会长、东方国际易学研究院学术委员、湖北省周易学会顾问、《道家文化研究》编委、《宗教学研究》学术委员。同时,受聘为湖北、河南、河北、江西、江苏等省周易研究会顾问。

唐先生和学生萧汉明教授长期耕耘于珞珈山,精研《易经》,开创了珞珈周易学派。门下第三代研究《周易》的学者有黄黎星、崔波、问永宁、梅珍生、丁四新、郑朝晖、唐琳、孙劲松、张春香、陈仁仁等。

其生平事迹载于《世界名人录》(美国)、《东方之子》(海外版)、《共和国专家成就博览》(《中国画报》社出版)、《华夏英杰》、《中国当代杰出共产党人》等辞书。学术论著有《当代易学与时代精神》、《邵雍评传》(附《陈抟评传》)、《易学与长江文化》(合著)、《李时珍评传》、《本草纲目导读》;主编《周易评注》、《周易纵横录》、《中国古代哲学名著选读》、《中国近代启蒙思潮》;参加编写《易学基础教程》(朱伯昆主编)、《易学与管理》(余敦康主编)、《中国哲学史》(萧萐父、李锦全主编)、《中国辩证法史稿》(萧萐父、李德永主编)、《中国哲学史纲要》(萧萐父、李锦全主编)、《楚国历史文化辞典》(石泉主编)。在国内、美国、香港、台湾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约200万字,如《周易与21世纪》、《周易象数与古代科学》、《太极思维方式与东方管理原则》、《老子与道教》、《道教炼丹术对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宗教的永恒魅力在于净化人的心灵》、《以佛解易,援儒证佛——读〈周易禅解〉》等。

中国周易协会荣誉会长

刘大钧,男,山东邹平人,1943年1月生。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周易学会会长,中国政协委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山东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易研究》主编。多年从事易学研究,尤精于象数易学研究,对易学中许多重大疑难问题提出了重要见解,并形成了象数与义理兼顾的易学研究路数。出版《周易概论》、《周易古经白话解》、《周易传文白话解》、《周易讲座》、《纳甲筮法》、《今、帛、竹书〈周易〉综考》》等等。

刘大钧生于1943年1月3日,属马。他天资聪明,学习成绩优秀,尤其爱好语文与历史课。1961年高中毕业后连续三年报考山东大学,都因为家庭有问题而不能如愿。于是他到济南市里拉起板车,干起了临时工。“大钧”之名就是因为他龙年出生而起,是根据《易经》乾卦九五爻辞“飞龙在天”而来的。刘大钧的外公看见自己的外孙名落孙山,心中不忍,于是就指给他一条自学成才的路:研究“大道之源”的《易经》。自此,刘大钧便白天干活,晚间攻读《周易》。因为他对外公的卜筮“预测”能力深信不疑,于是便稳住心性,一心研究《周易》,反复攻读外公的易学书籍,背诵六十四卦及《系辞传》,写下几十万字的读书笔记。1966年,无产阶级_开始,红卫兵把他打成“封资修的残渣余孽”,拉出去游街,还抄了他的家。所有这方面的书籍和读书笔记都被付之一炬。在这种情况下,他攻读《周易》,也只好转入了“地下”状态。

1978年3月18日,中国科学大会召开。刘大钧的第一篇文章《读史释易》在《中国哲学》上发表。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的胡乔木看了这篇文章,给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的吴富恒写了一封推荐信,要他破格起用刘大钧这位没有大学文凭的社会学者。吴校长也认为刘大钧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经过哲学系几位教授的答辩考核之后,刘大钧便进入山东大学。他的工作是在哲学系从事中国哲学史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但侧重于《周易》的研究。在此之前,刘大钧还是一个济南市街道办服装厂的仓库保管员。

刘大钧进入山东大学时,年龄已是四十一岁。他埋头苦干,早日出拿出《周易》方面的研究成果。于是他勤于钻研,苦心思索,终于在1986年写成《周易概论》一书。该书由齐鲁书社出版,后又多次再版。国际上还有日文、德文及英文翻译本。该书于1998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

2012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1]。编辑本段人物著作 《周易概论》、《周易古经白话解》、《周易全译》、《周易讲座》、《周易传文白话解》、《纳甲筮法》,并《主编》、《大易集成》、《大易集要》、《大易集述》及《象数易学研究》一、二、三辑。刘大钧先生先后主持召开了“第一、三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1987、1997年)、“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1993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份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发行28个国家和地区,在海外造成了极大影响,被国际易经学会会长,夏威夷大学教授成中英先生誉为“推动当今大陆易学研究迈出重大里程碑的人”。

刘大钧在二十世纪中国易学事业的发展方面,做出了三大贡献”。首先,刘大钧把大道之源的易学继承下来,结合现代进行研究,著书立说,送上文化思想的讲台,为在新形势下,弘宣国粹,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和舆论基础。他在山大建立起“周易研究中心”、在中国建立“研究学会”、“学社”,创办起中国学术史上第一份《易》学研究专刊《周易研究》。其次,他又第一个揭开了同根同祖远在海峡对岸同仁们的大门。第三大贡献,就是推动易学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刘大钧是在出书、开会、出国等活动中出名的。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他之所以被国内外搞“易术”的人奉为龙头老大,多是与他的身份、头衔和于这方面的宣传、普及“成就”分不开的。刘大钧声名大振是从1987年12月5日召开“首届国际周易学术讨论会”开始的。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六个国家和两个地区的二百多名学者。刘大钧主持会议,在开幕词中说:“在科学昌明的今天,《周易》所提示的永恒母题的历史的与现实的科学价值,必将被挖掘出来。”在这次大会的开幕式上,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年近八十的种启禄教授提议:海外学者起立向刘大钧致意!于是有二十多位海外学者“齐刷刷站起来”,向刘大钧鞠躬致意。对于这次大会的召开,刘大钧的确费了不少心力。他四上北京,终于获得国家教委的批准,又游说山东省省长李昌安,拨给了会议经费。就是这次大会的召开,被说成是当代《周易》热的起始点,也就是所谓的“第一个里程碑”。

1988年,《周易研究》正式向中国发行。香港《大公报》早在1987年12月9日就报道中国第一份《易学研究》期刊已经获准于1988年一月向全国发行。这是自《周易》产生以来,在中华大地上研究《周易》的第一份杂志。在一些企业家的支持下,刘大钧能够办成这本杂志,并且后来发展有“国际标致连续出版物”刊号。

到了1989年5月22日,刘大钧的“周易研究中心”又筹办召开了“中国周易协会”的成立大会。24日下午,中国周易协会宣告正式成立。由武汉大学哲学系的唐明邦教授任会长,刘大钧任副会长兼秘书长。到了1996年“中国周易学会”成立时,刘大钧当上了会长。从“大一统”的角度看,刘大钧能聚拢台湾的某些《周易》研究者同大陆的一些《周易》研究者一道开会,这是一个贡献。在刘大钧的努力下,“首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讨论会”于1993年8月在济南召开。有台湾代表25人,香港代表2人,韩国代表1人,大陆代表62人。著名哲学家任继愈先生到会并在开幕式上讲话。当时美芝灵国际易学研究院的一些人也参加了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周易》与哲学文化”,可任人发挥的“学术问题”有:“易学与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及经济建设”、“易学与现代知识体系的关系”。1995年5月刘大钧“率大陆易学代表团一行十人参加了”第二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其中有北京方面的朱伯昆、郑万耕、李申等。1997年7月,又在北京召开了第三届海峡两岸周易学术研讨会。学术专著有1、《周易概论》2、《周易古经白话解》3、《周易传文白话解》4、《易传全译》5、《周易讲座》 6、《纳甲筮法》7、《纳甲筮法讲座》8、《今、帛、竹书〈周易〉综考》 9、《周易古经白话解》(英文版)10、《易经全译》(法文版)11、《周易折中》文集有1、《大易集要》2、《大易集述》3、《大易集义》4、《大易集说》5、《大易集奥》6、《元典哲蕴》7、《象数易学研究》(一、二、三辑)8、《大易集成》

中国周易协会荣誉会长

廖墨香,男,1936年出生,湖南省新化县人。著名的数学和逻辑学统计学专家,中国国学和易学泰斗,“北派易学”开山宗师。易学与数学结合科学成果极为突出的著名应用数学专家。现任南开大学允公高等教育进修学院副院长,兼南开国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特约国学和易学教授与博士生导师。

1936年出生于湖南省新化县,195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分配在天津从事教学工作。曾在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及理工学院等高校任教。

1992年获德国中医学院客座教授的名誉称号。90年代初期获得后来易学界广为人知称颂的“南邵北廖”之赞誉(即南有邵伟华,北有廖墨香,在易学界有“邵伟华传道江湖,廖墨香治学朝堂”的典故)。被国际誉为“北廖——翰墨书香,不老希夷”。

廖墨香教授出生于医易世家,酷爱中国传统周易术数,通览了民间、图书馆众多易学典籍,用数学家的睿智经过潜心多年研究,很多周易应用的成果,造诣颇深。他把我国古代周易占卜之术加以改进,使之成为预测现代经济生活的有效方法。其1991年出版的<周易预测学指南>遍及全国各地,深受中外人士的好评和欢迎,并为新加坡等国国立图书馆收藏;1994年出版<周易与现代经济预测>一书,又一次轰动当今易学界;在易学风水预测领域的著作、培训广为流传。

廖老为人师表,淡泊名利,深研苦修易学大道,至今虽过古稀之年,但谦诚好学,大度恳诚,不计得失,不耻下问,虚心向各行同仁求教,每天都要记笔记写心得,可谓纯粹之人,堪称易界之尊。

中国周易协会荣誉会长

邵伟华,男,1936年12月生,湖北鄂州市人。是宋朝著名的哲学家、预测学家邵康节的第29代子孙。从事过工、农、商、兵、当过干部,后落根于易学、相学、四柱、建筑风水、破译人类基因密码等学科的研究。1987年起,分别出席了国际和全国的《周易》学术研讨会,并在国内外发表多篇论文,有的论文获得奖杯和国际一等奖。是享誉国际著名的预测学家。为了把《周易》应用于现代科学,1993年在湖北省创建了鄂州市邵伟华易学研究服务中心。1996年创刊了我国第一个《周易与应用》的学术杂志,1996年12月召开了我国和世界易学史上第一次中国首届《周易》应用学术研讨会。

中国的《周易》是中国古代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周易》上讲天文,下讲地理,中谈人事。是研究天体、地球和人体的运动规律。在社会科学上,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在自然科学上是人类信息科学的起源和基础;在生物学上,是研究人类生物遗传基因的科学。《周易》是人类科学的大纲,是世界科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是和谐学,是中华之魂,在世界上享有“科学皇冠上的明珠”的美称。

由于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法律把《周易》命理学订为封建迷信,不准宣传,不准应用研究,而封锁了40多年。邵伟华先生为了捍卫科学真理,不怕不发工资,不怕批判斗争,不怕坐牢,不怕杀头,至生死于度外,勇闯《周易》禁区,捍卫科学真理。他通过应用研究,用大量的应用事例,连续写了四部并出版了《周易与预测学》、《周易预测例题解》、《四柱预测学》、《周易预测学讲义》。他的四部应用著作,轰动了中国,点燃了中国和世界易学热的熊熊烈火。邵伟华先生是被公众认同的著名周易研究学家。

中国周易协会荣誉顾问

宣兆琦,男,1955年6月生,山东兖州人。1982年7月于兰州大学本科毕业。现任山东理工大学齐文化研究院院长、直属党支部书记,教授,山东省齐文化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并任山东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山东省社会科学专家库成员,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理事,中国民族学会汉民族分会理事,山东历史学会理事,山东省孙子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山东省齐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

主要从事齐文化、历史学、文化学的研究、教学及管理工作。20余年来,潜心历史学与文化学的探索,自觉运用文化学的理论方法及其他横向科学方法对齐文化进行宏观和微观研究,在一系列重大学术问题上取得了创新性成果,基本上建构起了齐文化的学术体系和理论体系。同行专家评论说:宣兆琦教授“把齐文化研究推上了系统化、理论化发展阶段,更重要的在于研究和回答了若干一般地方文化史、区域文化史普遍关注和有指导意义的方法论问题,提供了研究地方文化史的思想模型和理论框架。”(《中华读书报》2000年6月8日第7版)在齐文化研究领域,独树一帜,是国内外知名的齐文化专家。

1997年以来,主持完成了7项国家级、省部级社科规划及古籍整理研究规划重大或重点课题(其中国家社科基金课题1项、国家“八五”重点图书规划和重点出版规划课题1项),完成横向课题3项。目前,一项省社科规划重大课题在研。正式出版学术专著10部。具体主持完成大型系列著作《齐文化丛书》(1100万字)的编撰、出版工作。在《自然科学史研究》、《光明日报》、《东洋学研究》(韩)等国内外报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及历史文化随笔10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

其主要研究成果2004年获首届“中华文化优秀著作奖”三等奖1项(此为菲律宾陈延奎文教基金会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设立的国际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大奖,共评出13项),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建设山东文化大省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山东省精品工程奖1项。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淄博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标兵、淄博市十佳青年社科专家、淄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等称号,被评为山东理工大学首批“136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

中国周易协会学术顾问

罗李华(1982-),字易通,号解忧,生于福建宁德易学世家,自幼深受祖辈易学文化熏陶,热衷于研习传统文化,继承祖业,精心研究,不断实践与总结,对《易经》文化的实践运用有着独到的见解和经验,可谓易登道岸。他在易学界独树一帜,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善于运用易经的哲学思维为世人解惑。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与宗教学,曾从过教,现为释玄斋易道世家第七代传承人、中国易学名人网主编、中国易经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易经名人协会成员、中华讲师网国学讲师、中国道教百科站主编、中国佛教百科站主编、中国风水百科站主编。2013年12月被腾讯网风水频道收录为风水专家,2014年6月被新浪网收录为著名易学专家,2014年被评为中国十大风水师之一。2015年相继被搜狐新闻、凤凰新闻等多家媒体报道。

中国最有名的几个创业者

中国最有名的几个创业者有如下几位:

  1. 马云

马云,男,1964年9月10日生于浙江省杭州市,祖籍浙江省嵊州市(原嵊县)谷来镇,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现担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日本软银董事、大自然保护协会中国理事会主席兼全球董事会成员、华谊兄弟董事、生命科学突破奖基金会董事、联合国数字合作高级别小组联合主席。

1988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同年担任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英文及国际贸易教师,1995年创办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1998年出任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国富通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1999年创办阿里巴巴,并担任阿里集团CEO、董事局主席。

2013年5月10日,辞任阿里巴巴集团CEO,继续担任阿里集团董事局主席。6月30日,马云当选全球互联网治理联盟理事会联合主席。 10月受邀出任英国首相戴维·卡梅伦的特别经济事务顾问。2016年5月8日,马云任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

2017年10月28日,马云在个人微博上公布了一张电影海报,并配以大有深意的“那一夜,那一梦”六个字,证实参演影片《功守道》。

2017年11月16日,2017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公布,以2554.3亿元财富,排名第三位。同年12月15日,荣获“影响中国”2017年度教育人物 。

2018年1月17日,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以个人名义向团结香港基金捐赠5000万港元,以支持教育、青年、创新等领域的政策研究和相关工作。2018年5月,马云获颁香港大学名誉社会科学博士。2019年9月10日,马云将不再担任集团董事局主席,由CEO张勇接任。

2.张朝阳

张朝阳,1964年10月31日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并于同年考取李政道奖学金赴美留学。1993年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后,在麻省理工学院继续博士后研究。1996年8月手持风险资金,回国创建了爱特信公司,公司于1998年正式推出其品牌网站搜狐网,同时更名为搜狐公司。

1964年10月31日出生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西安市临潼区韩峪人。祖籍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 童年时代生活在西安东郊田王一个工厂的家属院,父母都是医生。父母对他很宽松,给了他一个自由发展的空间,对他有以后的发展影响很大。

1976年中学时代,由于学习成绩优秀,从西安庆华中学转到了西安中学。1981年毕业于陕西省西安中学,考入了清华大学。

198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同年以全国第39名成绩,考取CUSPEA项目奖学金赴美留学,就读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1993年底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获得了博士学位,并在MIT从事博士后研究。

3.雷军

雷军,1969年12月出生于湖北仙桃,毕业于武汉大学,是中国大陆著名天使投资人。

雷军作为中国互联网代表人物及全球年度电子商务创新领袖人物 ,曾获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及十大财智领袖人物、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 等多项国内外荣誉,并当选《福布斯》(亚洲版)2014年度商业人物。同时兼任金山、YY、猎豹移动等三家上市公司董事长。雷军曾任两届海淀区政协委员,2012年当选北京市人大代表,2013年2月当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2017年12月,荣获2017“质量之光”年度质量人物奖。

现任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北京市工商联副主席,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北京金山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7十大经济年度人物。

2018年3月,雷军已向猎豹移动董事会递交辞呈,不再担任董事长和董事职务,将继续担任猎豹移动的顾问。

2018年7月,雷军创办的小米集团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

4.丁磊

丁磊,男,1971年10月1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网易公司创始人,现担任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1993年本科毕业于电子科技大学,1997年5月创立网易公司,与张朝阳、王志东并称为网络三剑客。2000年6月,网易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2009年,宣布网易养猪计划。2015年2月11日,入选“2014中国互联网年度人物”。2015年10月26日,以75亿美元的财富位列《2015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十。 2016年2月24日,丁磊 财富630亿元新进《2016胡润全球富豪榜》大陆前十名,位列第十,全球第121位,比2015年上升30位。10月13日,2016年胡润百富榜发布,丁磊以1000亿元财富,位列第六名。10月18日,《2016胡润IT富豪榜》发布,丁磊以960亿元排名第三。10月27日,2016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公布,丁磊以152亿美元财富,排名第五位。

5.潘石屹

潘石屹,男,1963年11月14日出生于甘肃天水,著名地产商,SOHO中国的董事长,公司掌管着在中国的商业地产领域的开发业务。大学毕业后到国家石油部工作,1987年起开始在深圳和海南开创自己的房地产开发生涯。

1992年,潘石屹与合作人共同创建了北京万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发房地产。1995年,潘石屹与妻子张欣共同创立了SOHO中国有限公司。2013年11月11日匿名人士指出潘石屹将撤出上海投资占SOHO总量75%,潘石屹对此作出否认。

2014年7月23日,潘石屹夫妇参观了Facebook。2014年7月24日,潘石屹微博披露,他和妻子张欣参观美国科技公司苹果公司,苹果CEO库克亲自接待并讲解他们新的办公楼。

2014年7月24日,SOHO中国基金会向哈佛大学捐款1500万美金一事,引起巨大争议。2014年10月29日,SOHO中国又与耶鲁大学签订捐助协议,向耶鲁大学捐赠1500万美元。 2016年胡润百富榜,潘石屹、张欣夫妇以220亿财富排名第95位。2016胡润房地产富豪榜,潘石屹、张欣夫妇以130亿排名第31。

6.刘强东

刘强东,男,汉族,1973年3月10日生(另一说法:1974年2月14日),江苏宿迁人 ,祖籍湖南湘潭 。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民建会员,全国政协委员。 河北省阜平县平石头村名誉村长 。

1998年6月18日,在中关村创办京东公司,代理销售光磁产品,并担任总经理 。2004年,初涉足电子商务领域,创办“京东多媒体网”(京东商城的前身),并出任CEO。目前,京东商城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自营式电商企业 ,而京东集团的业务也从电子商务扩展至金融、技术领域,拥有近12万名正式员工 ,跻身全球前十大互联网公司排行榜 。2014年5月,京东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

2012年,入选《财富》(中文版)2012年"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界精英"榜单,并位居榜首。2014年,刘强东以53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位列《胡润百富榜》第九 。2015年,入选《财富》“全球50位最伟大的领导者”。同年,位列《财富》(中文版)“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第11位[20];获得《公益时报》发起的2015年中国慈善榜 “十大慈善家”称号 。2016年胡润百富榜,刘强东以455亿财富排名第26位。2016胡润IT富豪榜,刘强东以420亿元排名第7。2016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刘强东排名第16位。2016年获中国社会责任杰出人物奖。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提案委员会委员。2018年7月31日,2018福布斯中国慈善榜发布,刘强东夫妇排名第9。

中国最成功的创业者这几个是典型,其余的成功创业者太多了,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

扩展资料

创业是创业者对自己拥有的资源或通过努力对能够拥有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从而创造出更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过程。创业是一种劳动方式,是一种需要创业者运营、组织、运用服务、技术、器物作业的思考、推理和判断的行为。根据杰夫里·提蒙斯(Jeffry A.Timmons)所著的创业教育领域的经典教科书《创业创造》(New Venture Creation)的定义:创业是一种思考、推理结合运气的行为方式,它为运气带来的机会所驱动,需要在方法上全盘考虑并拥有和谐的领导能力。

创业作为一个商业领域,创业以点滴成就点滴喜悦致力于理解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市场,新生产过程或原材料,组织现有技术的新方法)的机会,如何出现并被特定个体发现或创造,这些人如何运用各种方法去利用和开发它们,然后产生各种结果。

创业是一个人发现了一个商机并加以实际行动转化为具体的社会形态,获得利益,实现价值。

科尔(Cole)提出,把创业定义为:发起、维持和发展以利润为导向的企业的有目的性的行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创业


11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