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的人物生平
1985年,师舍俗出家,前往喇荣十三大光身成就圣地(色达五明佛学院)依止大恩根本上师晋美彭措仁波切,潜研教理,精苦修持。在三年内,对中观、般若、因明、俱舍、戒律等方面五部大论,善学善辨,业已通达。后通过讲论、辩论、著论,而成为学院的大堪布。对《时轮金刚》、《大幻化网》、《大圆满》等密乘甚深之义,能善修善讲,证达不可思议的境界。其主要原因,师于传承上师与根本上师具有不共之殊胜信心。特别对全知无垢光尊者与全知麦彭仁波切具有极其不共之信心。从那时起十多年来,对藏汉学法弟子日日未断传讲显密经论、窍诀,尤其于1987年随法王及一万余僧俗,朝拜清凉圣地文殊菩萨,同发无上菩提心,共遵普贤行愿之后,对汉地四众弟子,深具大悲、大恩护持,志欲广弘正法于汉土,每叹末法时期圣教衰危,邪外猖蹶,不忍目睹。于是至勤至精,日夜操劳,日不缺讲,夜不乏译,呕心沥血,竟于英年便重病缠身,但从不愿多休息。讲经余外,一有空暇,便埋头于阅览经论之中。
1987年,随法王及一万余僧俗,朝拜清凉圣地五台山,同发无上菩提心、共遵普贤殊胜行愿。后受法王托付,肩负起为汉地四众弟子传法的重担。
1990年,随法王前往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地弘法。
1993年,随法王进行环球弘法,足迹遍及日本、美国、加拿大、法国、德国、荷兰、英国,以及香港、台湾等地。被推任为美国纽约喇荣显密中心导师。
1994年,前往内地弘法3个月,从西蜀至东北,从华北至华东,与汉地无量众生,结下了殊胜法缘。
1995年,随法王赴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弘法,广利有缘众生。
1999年,再次接受邀请,前往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弘法。
2003年,翻译并开讲五部大论:戒律、俱舍、中观、因明、般若。
2004年,法王圆寂后,为完成法王未竟的心愿,以网络、光盘等现代化方式传讲《入行论释·善说海》,普利海内外无量有情。同时成立“菩提学会”,便于广大学员有系统、有组织地学习佛法。
2007年~2008年,发起“启动爱心”之号召,设立智悲慈善基金,劝勉佛教徒奉献一份爱心,帮助身边需要帮助的可怜人。并大力倡导德育从儿童抓起。
2009年,五部大论传讲圆满。后相应众生根基,对外开设闻思班、加行班、净土班,普降甘露法雨。
师是法王任命的、为汉地四众弟子传法的主要上师。他主持的汉僧显密经常堂,经过十年的努力,现有常住四众弟子五百余人,随师修学显密经论。作为数百人僧团的主人,任劳任怨,一丝不苟。每日教诫弟子众树立以闻思修为主的正知见,发菩提心,为弘扬正法,救度众生而精进修学。他对汉族弟子具深厚情感,从生活到学修,极为关怀。数年来,师以其悲愿,培养造就了一大批僧才,其中于教于证,不乏佼佼者。数百弟子已能安住道场,闻思修学显密法要。且戒律清净,具备正知正见。 师学识渊博,智慧深邃,对汉语的驾驭程度,连很多汉人都望尘莫及。讲课开示虽不持稿,却引经据典、妙语连珠,不仅对佛教的教证公案如数家珍、朗朗上口,且对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知识均有涉猎,从孔孟老庄等诸子百家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从分子、原子、夸克到量子场和真空……一节课下来,幽默诙谐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授,令众人大为折服、收获颇巨。
尤其针对现代人的思想误区,师经深思熟虑,以浅显易懂的语言,为世人打开了一条光明之路。譬如,《佛教科学论》揭示了佛教为何不是迷信之理,《放生功德文》阐明了戒杀放生之功德,《藏密问答录》澄清了对密法的种种误解,《藏密素食观》点醒了藏密行人对吃肉与吃素该如何抉择,《智海浪花》和《博士访谈录》展示了高学历知识分子学佛的心路历程,《略说佛教各派互不相违》指明了“各派教法本无差异,唯以凡夫之心而有区别”…… 在著书立说之余,师多年来还对放生不遗余力,号召人们从屠刀下挽救的飞禽走兽、水族鱼虾不计其数,故被尊称为“放生堪布”。师在书中曾写到:“我想,我来到人间最大的愿望,就是要帮助那些弱小无助的生灵,让它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其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对如母有情的切切悲心。
近年来,大师又发出“启动爱心”的倡议,号召大家在救护动物的同时,不应漠视身边可怜的人们。并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在短短两三年时间里,于藏地先后建立了智悲小学、养老居士林、小沙弥学院、智悲中学等;资助失学的高中生和大学生;在几所中学分别设立奖学基金;救济身患癌症等重疾、无力医治的可怜人……师曾立誓:“只要有可怜而无助的人们向我发出求救信号,只要各种因缘具足,我将尽己所有地为他们提供帮助,直到因缘终结、山穷水尽。” 值得一提的是,师遵循法王如意宝的传承,在一切善行中,对传讲佛法最为重视,常于不同场合劝诫修行人切莫好高骛远、盲修瞎炼,必先通过闻思佛法,树立正确知见。随着“学会”的成立,师含辛茹苦、任劳任怨,不惜付出一切努力,顶着种种巨大压力和身体的病痛劳累,将《入菩萨行论》、《大圆满前行》、《藏传净土法》、《般若摄颂》等大乘妙法,通过光盘、MP3、讲记的方式,传至全国各地、千家万户。师谆谆告诫弟子:“如果能利益众生,哪怕只有一个人,想办法让他生起一颗善心,我们千百万劫做他的仆人也可以。”“我不知道自己能活多长时间,但只要有一口气,哪怕只有一个人听法,我也会尽心尽力用佛法饶益他。”
近几年,师又应邀前往清华、北大、人大、复旦、南大、浙大、中大、华师、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加拿大多伦多大学、麦吉尔大学、约克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等 ,与众多知识分子进行交流,将佛教的真理与当今科学结合起来,引用许多科学巨匠、哲学泰斗的观点,深入浅出地向大家展示了佛教的奥秘,令莘莘学子深感受益匪浅。 师于国内外信众中。有很高的知名度,影响颇深。1990年,师随法王前往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地弘法。印度的贝若法王,赠师一顶精美的班智达长耳帽,而师珍藏不露。1993年,又随法王进行环球弘法,在美、加、法、德、荷、英、香港、台湾等地普度众生,受到贵宾般礼遇。师被推任为美国纽约喇荣显密中心导师。师以其悲愿于国内外广弘佛法,利益了无量有缘众生。
师依止法王如意宝根本上师,对传承上师与根本上师深具不共之信心,故其境界令人无法揣测,随口所说之语往往带有惊人的预见性与准确性,令座下弟子颇感敬畏,不敢造次。法王曾亲赐师一尊无垢光尊者像,授权今后可翻译并传讲大圆满法。然师平时为人低调,闭口不言自己功德,只称自己与业障凡夫无异。平日信众之供养,均用于上供下施或僧众常住之用,日常生活极为简朴,一条腰带用了近二十年仍舍不得换。
不为名利八风所动,信众供养物,全部用于供养法王或汉僧长住之用。其学识渊博,智慧深邃,平时不苟言笑,然内心慈悲。许多弟子都敬畏他。许多弟子念师深恩厚德,期盼上师长久住世,转正法轮,故而恳求法王,为师造祈请文,终获法王恩准! 师尤对汉地四众弟子,极具深恩厚德。因叹于末法时期圣教衰危、邪外猖獗,志欲广弘正法于汉土,于是日夜操劳、呕心沥血,二十多年来,日不缺讲,夜不乏译,以至于英年便重病缠身,弟子们常含泪劝师休息,但师总以“不累”、“没事”为由加以拒绝。 堪布著作颇丰,令人叹为观止,现已付梓的法本就有一百多册(其数量仍在不断增加),其中,译作系列39册收集于“显密宝库”,著作系列31册收集于“妙法宝库”,讲座系列50册收集于“智悲宝库”,深受人们珍视与喜爱。 堪布所著《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做才是得到:索达吉堪布给你点滴加持》、《残酷才是青春:索达吉堪布教你珍爱痛苦》 、《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 、《你在忙什么》、《幸好有烦恼》等作品也深受人们欢迎。
寥寥数语,实无法描述师之大智、大悲于万一。尤其是师之证悟境界,因秘而不露、讳而不宣,故不敢妄加揣测,唯待有缘弟子以信心眼见之。 《苦才是人生》 索达吉堪布 著
《你在忙什么》 索达吉堪布 著
《做才是得到》 索达吉堪布 著
《能断: 金刚经给你强大》 索达吉堪布 著
《残酷才是青春》索达吉堪布 著
《幸好有烦恼》 索达吉堪布 著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上)(下)》 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释迦佛修法仪轨》全知麦彭仁波切造 索达吉堪布 译
《全知无垢光尊者略传》 秋札桑波尊者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钦则益西多吉密传》 索达吉堪布 译
《全知麦彭仁波切略传》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全知麦彭仁波切略传》(版本之三) 索达吉堪布 编译
《法王晋美彭措传》 索达吉堪布 著
《密宗虹身成就略记》索达吉堪布 著
《百业经》 晋美彭措法王传讲 索达吉堪布 译导
《金刚功德经》 索达吉堪布 译
《金刚经释》 索达吉堪布 著
《全知麦彭降措之修法仪轨》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三主要道颂简释》 宗喀巴大师造颂 索达吉堪布 讲述
《菩提道次第摄颂浅释》 宗喀巴大师 造颂 侯生桢敬译颂 索达吉堪布 讲释
《略说佛教各派互不相违》 索达吉堪布 著
《显密问答录》(chm版) 索达吉堪布 著
《入密明灯论》 索达吉堪布 著
《密宗断惑论》 索达吉堪布 著
《量理宝藏论》 萨迦班智达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事师五十颂释》 宗喀巴大师 造 索达吉堪布 译
《持戒功德如意宝树》 索达吉堪布 著
《赞戒论浅释——智者走向解脱之教言》 托噶如意宝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破除邪说论》 索达吉堪布 著
《极乐愿文大疏》 拉喇曲智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大圆满前行引导文·普贤上师言教》 华智仁波切著 索达吉堪布 译
《儿童佛教课》 索达吉堪布 编著
《佛教科学论》 索达吉堪布 著
《智海浪花(上)(下)——一百二十五位知识分子的学佛历程》 索达吉堪布 著
《《格言宝藏论》(上)《格言宝藏论》(下)》 萨迦班智达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释
《二规教言——集聚天德之宝》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君规教言论释》 全知麦彭仁波切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释
《烟酒杀生过》 索达吉堪布 著
《放生功德甘露妙雨》 索达吉堪布 著
《最可贵的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 著
《劝友放生书》 索达吉堪布 著
《藏密素食观》 索达吉堪布 著
《悲惨世界》 索达吉堪布 著
《亲友书略释》龙树菩萨 造颂 义净 译 索达吉堪布 释讲
《观音心咒转经轮功德》 恰美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教言汇集》 索达吉堪布 译讲
《修 行 教 言》 更登群佩尊者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教 言 精 髓》 第二世顿珠法王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修心八颂略释》 朗日塘巴尊者造颂 索达吉堪布 传释
《菩萨宝鬘论略记》阿底峡尊者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传
《入行论释·善说海》 寂天菩萨 造颂 索达吉堪布 传讲
《入行论广释(上)(中)(下)》 寂天菩萨 造颂 索达吉堪布 传讲
《中观四百论广释——句义明镜论》 圣天菩萨造颂 法尊法师 译颂 索达吉堪布 著疏
《前世今生论》 慈诚罗珠堪布著 索达吉堪布 译
《自我教言略解》 华智仁波切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释
《窍诀宝藏海》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传讲 索达吉堪布 口译
《智悲精滴》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 传授 索达吉堪布 口译
《净土教言》 全知麦彭仁波切 著 索达吉堪布 译
《胜利道歌浅释》 法王晋美彭措 造 索达吉堪布 译释
解脱道总要——《出世法言·莲苑歌舞》所述加行修法略说
《有什么舍不得》索达吉堪布 著
《没什么放不下》索达吉堪布 著 索达吉堪布祈请住世文 (法王如意宝晋美彭措著)
藏文原文字母转写 音译 意译
Dpal ldan bla ma'i byin rlobs snying la zhugs 华丹喇美芯啦酿拉犹 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
Ris med 'gro la chos gyi char chen 'bebs 锐美卓拉曲及恰青贝 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
Bslab gsum mdzod 'chang Bsod Nams Dar Gyas mchog 拉色桌强索南达吉乔 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
Sgu tshe mi 'gyur yun du bzhugs gsol 'debs 格柴木结音德耶所得 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
Thugs bskyed ri bong 'dzin pa'i 'od snang gyis 特吉热翁怎毕窝囊给 愿以发心皓月之光明
Lnga bdo'i mun ba dbyings su bsnyel nus shog 啊独门吧央色聂妮效 五浊黑暗消于法界中
由喇荣汉僧法会的所有弟子,郑重请求写此文。但堪布本人特别遮止故,吾者无计奈何时,心中顿显此偈于十七胜生丁丑年公元一九九七年三月二十八日,阿旺罗珠宗美善言也。
索达吉堪布长寿祈愿文(第十七世大宝法王撰)
喇 荣 堪 布 索 郎 达 吉
无 量 寿 莲 生
特 胜 度 母 众
令 师 寿 坚 固
教 众 愿 成 办
应中国内地汉族四众弟子之祈求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噶玛巴乌金钦列多杰书于菩提迦耶金刚座圣地
公元二零零六年一月十五日
歌曲代表
索达吉堪布祈请住世文
词:法王如意宝
曲:刘三藏
唱:蒋凡 刘三藏
出品:三藏梵音
藏文 汉文
华丹喇美芯啦酿拉犹 具德上师加持入心间
锐美卓拉曲及恰青贝 不偏众生普降大法雨
拉色桌强索南达吉乔 三学之藏索朗达吉尊
格柴木结音德耶所得 祈请身寿不变久住世
特吉热翁怎毕窝囊给 愿以发心皓月之光明
啊独门吧央色聂妮效 五浊黑暗消于法界中
请问想学佛学从哪些经典入手、
大智度论、摩诃止观、菩提道次第广论、瑜伽师地论、宗镜录
《大智度论》(梵文:Mahāprajnāpāramitāśāstra, 英文:Great Treatise on the Perfection of Wisdom),简称《智度论》、《智论》、《大论》,亦称《摩诃般若释论》、《大智度经论》、《大慧度经集要》、《摩诃般若波罗蜜经释论》,古印度佛教大德龙树菩萨(约三世纪)撰,是大乘佛教中观派重要论著。为论释《大品般若经》之作。 此论由鸠摩罗什(344-413)大师译成中文,共100卷。于后秦弘始四年(402年)在长安逍遥园 西明寺始 大智度论
译,至弘始七年(405年)译讫。因为中国人喜爱简洁扼要,故罗什仅全译论之初品,余皆撷取其精要,得三分除二,终成百卷。 汉译出后,慧远认为译文“繁秽”,曾加以删削而成《大智论钞》,并撮其要旨,详加阐述。谓“其为要也,发轸中衢,启惑智门,以无当为实,无照为宗。无当则神凝于所趣,无照则智寂于所行。寂以行智,则群邪革虑,是非息焉;神以凝趣,则二谛同轨,玄辙一焉”。
《摩诃止观》全书分作序分、正说分两部分:序分是记录者灌顶略说本书的缘起,正说分是智顗讲说圆顿止观法门的记录。略说缘其中,先叙述本书的说主、说时、说处及其概况,次叙述关于圆顿止观法门的师资传承,其中又分作金口、今师两种。金口相承指远从佛世尊经过迦叶、阿难、商那和修乃至马鸣、龙树、提平等脉脉相传,到第二十四世师子遇害而法统绝。今师相承是指北齐时代(550~577)的慧文禅师,依龙树《大智度论》及《中论》的偈文,悟入空、假、中三谛圆融之理,由此构成一心三观的禅法。后来把这个法门传授南岳慧思,意思把它和《法华经》相结合而构成他的实相论,双弘定慧二门。智顗师事慧思,传受渐次、不定、圆顿三种止观,其中《摩诃止观》便是发挥他自己的观行体系,显示圆顿止观法门的深旨,行解双远,最为精要。
《菩提道次第广论》为有 “第二佛陀”之称的宗喀巴大师所造,从依止善知识及思维暇满人生之入道前行开始,至念死无常、思恶趣苦、思维业果等基本人天乘(下士道),再经小乘之四谛(中士道),依次第直达大乘菩提心与止观(上士道)。此论涵盖佛法三藏十二部,开显自文殊、弥勒经龙树、无著所传之深观、广行二门修习要旨,并特标出出离心、菩提心及清净正见三心要。我辈学人研习此论,不仅可以树立从初入道依止善知识起直至最终成佛有关整个菩提道的正知正见,为今后的实修打好基础;亦可将我辈平日零散所学所得之佛法心要综合贯穿,并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之道理。望各位同修,无论修学显、密、禅、净,都能从宗喀巴大师的圆满教法中获得真正的利益。
瑜伽师地论的中心内容是论释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性质及其所依客观对象是人们根本心识——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禅观渐次发展过程中的精神境界,以及修行瑜伽禅观的各种果位。以分析名相有无开始,最后加以排斥,从而使人悟入中道。全书分五部分:①本地分(1~50卷)。将瑜伽禅观境界或阶段分为十七地,即五识身相应地、意地、有寻有伺地、无寻唯伺地、无寻无伺地、三摩呬多地、非三摩呬多地、有心地、无心地、闻所成地、思所成地、修所成地、声闻地、独觉地、菩萨地、有余依地、无余依地;②摄决择分(50~80卷)。论述十七地的深隐要义;③摄释分(81~82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的说法和仪则。初明说法应知的五分,次明解经的六义;④摄异门分(83~84卷)。释十七地有关诸经,特别是《阿含经》所有诸法的名义和差别;⑤摄事分(85~100卷)。释十七地有关三藏,特别是《杂阿含经》等众多要义。初明契经事,次明调伏事,后明本母事。五分中以本地分为重点,后四分主要是解释其中的义理。
《宗镜录》全书在诠释“一心”处,引用《华严经》及贤首宗的理论最多。贤首宗兴起在天台宗和慈恩宗之后,法藏、澄观极意谈“圆”,圆融无碍的说教,和禅宗门下经常提举的“佛语心为宗,无门为法门”互相呼应,有时禅家宗旨得到《华严》义理的引证而愈益显豁,所以禅宗五家宗派最后一宗的开山祖师法眼重视华严,法眼的嫡孙延寿著《宗镜录》而广引贤首宗义,乃是佛教发展史上必然会出现的现象。不过,《宗镜录》毕竟是借教明宗而不是混宗于教的著作,因此在九十九卷的问答章里,虽然罗列了天台、贤首、慈恩的教义,而只是一味会通,借以证明心宗的深妙,并没有料简异同,解决教理上的问题,这是《宗镜录》的一大特点。
关于“一贯道”的有谁知道
始人是王觉一,时间是清末.
一贯道,为我国民间宗教之一,又称天道。起源于明朝中叶,盛行于明末清代。最早的教派可能是罗教,之后分化各种不同教派,一贯道是很晚才兴起的一支。其渊源可溯至清末王觉一。他借用《佛说皇极金丹九莲证性皈真宝卷》及《开示经》中的偈语,建立“东震堂”,接续先天道统。以无生老为信仰主神,标榜弥勒佛三阳信仰,并以儒家为中心,主张三教合一;在形式上,夹杂着中国古老的谶纬图说;在组织上,无出家之说,而由俗家信众求道后称为道亲。
一贯道于一九四六年自天津、上海、宁波等地传入台湾。直至一九八七年始获核准成立“中华民国一贯道总会”为合法的宗教团体。谨此简介如下:
一贯道的历史沿革是将其祖师道统分成:东方前十八代、西方二十八代与东方后十八代三种。在祖师传承方面,与先天道的九祖到十四祖都一样,从十五祖起才分道扬镳,各自发展。真正将教门改称一贯道的是十六祖刘清虚,而由十八祖张天然重订新规,始形成今日的一贯道。一贯道的宗旨,在于敬天地,礼神明,爱国忠事,孝父母,重师尊,改恶向善,冀世界为大同。一贯道的经典有“无字真经”“有字真经”二类。
一贯道职级分有:师尊、道长、前人、点传师、讲师、坛主、道亲等。
一贯道的仪式承袭先天大道的传统,再加以简化成“作揖”、“献香”、“叩首”、“默念愿忏文”四大项。具显著的儒教化,其科仪仿自祭孔及祭天地的仪式,是由天然师尊于一九三九年,依据道中流传下来的三代古礼制定《暂订佛规》建立的。其仪式内涵有三:叩首礼佛、念弥勒经、反省忏悔。道亲们参加聚会仪式时,是着中国传统的礼服长袍、大褂。有关供品是水果、饼干、糖果、素菜等,不燃鞭炮,不烧纸金。常用的礼规有:飞鸾请坛礼、日常烧香礼节(各组家庭佛坛烧香程序稍不同︶;参辞接送驾礼;献供请坛谢恩礼;大典、年节及各代祖师圣诞礼等,大都遵中国古礼,采烧香跪拜磕头的方式,道亲间则以“作揖”来相互问安。关于求道的仪规是求道者须由引师、保师的引介保证,并须缴纳少许功德费,其次在神佛前焚烧表文,内容包括求道人及引保师姓名、求道年、月、日及佛堂住址,并须虔诚发出诚心抱守、实心忏悔等十条大愿,如果不真诚依愿而行,愿遭天遣雷诛,其后再由点传师传授三宝,才算正式入道。
一贯道的修持,是在追寻个人身心内外的纯净,也寻求教团组织的纯净。个人注意长幼尊卑,注意行为礼节,形成了一套仪式规范。
一贯道的基本教义主张人类要“归根认”,就是要藉各种修道方式回到“老”的身边。说明“三期末劫”将来临,故要“三曹普渡”,以期收圆渡回“九六原灵”。此外,其上帝观:是采有一神和多神、磨炼说。世界观:是将仙圣、人类等众生所处的世界,概分为理天、气天、象天。人性观:分有本然之性、气质性二种。道德观:“内圣外王”指提倡中华文化道德八纲目——“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落实于日常生活中;再者“外在行功”指广度众生为第一要务,第二为立佛堂,再者印善书、宣扬道义等行济人利物之事。报应观:肯定各宗教的“因果报应”、“业力轮回”说,但另提倡上天已命弥勒祖师设“龙华大会”,将按功定果安排始终不退心志的道亲在无极灵界的品位。天命观:广义面指在宇宙万类生灵(动、植、飞、潜、矿、气物等︶体内,均包含上天赋予的天机性灵;狭义面指有形界有“奉天命来降生的帝王”,譬如:黄帝、尧、舜、禹;宗教界也有所谓“奉天命降世渡化众生的明师”,譬如:释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穆罕默德、耶稣等。神秘观:一贯道自创有“守玄关”、“抱合同”、“念真经”三宝并用之说,并强调能藉此顿见先天道心,明心见性,后再行涵养的功夫,就能与先天性海结合,“反本归元”。合作观:主张道亲于发展道务时,举凡理天仙佛、气天神只等,皆会暗中护持推动。
目前,一贯道在台湾的发展与分布状况,自一九五三年在台湾各地发展至今,触角已伸展到世界各国。在文教方面:注重于家庭佛堂的开班讲道,曾设立“国学班”,举办青少年、青年国学研习营、儿童读经班等,以提供社会大众研读经典。选用经典包括:四书、《孝经》、《道德经》、《庄子》、《清静经》、《心经》、《金刚经》等。此外,常于法会或聚会上讲解“生活礼仪”课程,以提升道亲素质;成立文教基金会、研究所、道学院及出版各种期刊、杂志,以定期的精神食粮灌溉道苗,目前正积极筹设崇华大学。在慈善方面:致力于施药、施棺、济贫、救难、兴学、抚孤、养老等,倡导俭朴的生活,持斋茹素是其最大的特征。
总之,一贯道的历史迄今虽只近百年,但现已成为中国民间宗教,值得重视。
[注释]
一贯之义,取孔子忠恕一贯思想的甚深妙义,其重要内涵为“抱元守一”、“执中贯一”之义;一贯道者,放诸四海而皆准、历万古而弥新的真理也。一贯道者,藉明师一指,点开信徒玄关一窍,开启信徒内在道心,使众善之源活跃开来的宗教。
一贯道所传皆系天理真道,故又名天道。
出现于明正德年间,嘉靖、万历时迅速发展。创教人罗清,又作罗静、罗怀等。英宗七年生于山东。曾拜临济宗宝月和尚、无净禅师为师,后创罗教。其教义采取佛教的空论,道家的无为思想,以无极净土为宇宙本源。以世界终末近,归真家乡、真父母为号召,吸收人入教。
一贯道一十五祖。清朝道光九年生,山东青州人,号北海老人。二十七岁拜投姚鹤天祖师门下。着有《理数合解》等多种书籍。光绪十年归空。
据资料显示,明末清初时,河南人李廷玉曾创“先天道”。之后,到了清康熙年间,江西饶州府人黄德辉又创“先天大道”。先天道的斋堂设置和礼拜仪式非常类似今日一贯道所采行的摆设和礼拜仪式。因此,可以说一贯道是源自先天道。
此神格概念源出于宋朝理学所说的“无极”,认为是创造地之母,是主宰万灵之神。有无极老母、育化圣母、维皇上帝、明明上帝、老母娘等不同名号。
即青阳、红阳、白阳三个时代。青阳期是指此次地球轮回上天降下大道的第一期,道运一千五百年;红阳期是指此次地球轮回上天降下大道的第二期,道运三千年;白阳期是指午会、未会之交,上天降下第三期的大道,时当民国初年以后的一万零八百年间。
这是旧时一贯道提倡的思想,谓儒、释、道三教的教义在基本上皆建立在宇宙唯一的真理上,各执道的一端,其根源都是相同的,其道理可以相通,此谓三教合一。现在一贯道则是提倡儒、释、道、耶、回五教合一的思想。
历代传道的统绪。
指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夏禹→商汤→文王→武王→周公→老子→孔子→颜回→曾子→子思→孟子。
指释迦牟尼佛→摩诃迦叶→阿难→商那和修→优波多→提多迦→弥遮迦→婆须蜜→佛陀难提→伏驮蜜多→胁尊者→富那夜奢→马鸣→迦毗摩罗→龙树→迦那提婆→罗罗多→僧伽难提→伽耶舍多→鸠摩罗多→闍夜多→婆修盘头→摩拏罗→鹤勒那→师子→婆舍斯多→不如密多→般若多罗。
指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惠能→白马→罗蔚群→黄德辉→吴紫祥→何了苦→袁退安→徐杨→姚鹤天→王觉一→刘清虚→路中一→张天然等东方后十八代祖师。以上共计六十四代祖师,正合《易经》八八六十四卦圆满的数目,是为一贯道道统的传承。
山东青州人,曾在山东北南岸传道。将东震堂改称一贯道,时在光绪十二年。
山东济宁人。一九一二年求道,一九三○年接掌道务道统,一九四七年归空。
是一贯道重要的内经,是“五字真经”之口诀。
指有文字记载的经典。主要有《黄九祖时礼本》、《归真还乡宝卷》、袁十二祖的《万年归宗》、水法祖的《归原宝筏》、《十六条规》、金秘祖的《太和堂书帖》、《荐恩八则》、十五祖王觉一的《中庸解》、《历年易经》、十七祖路中一的《初学须知》、《弥勒救苦真经》、十八祖张天然的《性理题释》、《暂订佛规》及参考五教经典等。
即天然师尊。一贯道深信他是济公活佛化身转世,因此,师尊一词也兼指济公活佛。
谓师尊天命的继承者,是一贯道传入台湾以来最崇高的宗长。
是一贯各支线的总领导人,除辅助点传师办理道务外,对外系代表该组织的代表人。
凡领有天命,能代替师尊向求道者点玄关、传口诀、授合同的前贤。
道中负责向道亲讲解“圣训”的人;由前人指派口才流利、学问渊深、善于说理的道亲担任。
住家设立家庭佛堂的道亲为坛主。
一贯道弟子互称道亲,乃道上的亲人也。
书名,天然师尊在一九三九年奉母命制订的道门中行礼规范。
佛坛中在正式恭请飞鸾时,必须先经过向坛上佛像奉上供果的献供礼及敬诵请坛经礼请仙佛临坛的请坛仪式两个步骤,方举行神妙的飞鸾仪式。
凡道中佛坛坛主或执事,应于每天早上卯时、中午午时、晚上酉时烧香向仙佛神位分别礼拜一次。烧香前,必先洗手净面,穿上礼服,然后虔心跪在拜垫上,双手举香,至与眉齐,以左手按规定烧香。而日常烧香坛场则分有公共佛堂、家庭佛堂两种。
一贯道道亲每到一处佛坛,必先向坛上仙佛行参驾礼;离去时须向坛上仙佛行辞驾礼,此为参驾、辞驾礼。举凡点传师以上的前贤莅临佛堂时,道亲也要行接驾、送驾之礼。每次在仙佛降坛飞鸾时须行接驾礼迎接仙佛降临,过后须行送驾礼欢送仙佛返天,是为接驾、送驾礼。
献供礼是指在佛坛中向仙佛献上供品以表虔敬的礼仪。请坛,即恭请理天仙佛临坛飞鸾,或接受庆祝、助道弘法等。请坛礼,是指请坛时所举行的仪式。
大典,指春、夏、秋、冬四季大典。年节,即大年初一和年中各重要节庆,及各代祖师圣诞礼,如纪念天然师尊于中秋节归空的礼仪。
引进信徒去求道的人,是为引师。
在信徒求道时,保证信徒求的是天理真道,而非旁门左道,称为保师。
是指道亲于初皈依时向上天立下十宏愿:得道以后,诚心保守、实心忏悔;如有虚心假意、退缩不前、欺师灭祖、藐视前人、不遵佛规、泄漏天机、匿道不现、不量力而为者,愿受天谴雷诛。
一贯道门中,办理皈依时,向上天宣誓之誓言中句子。
玄关、口诀、合同,谓之三宝。是一贯道中一再强调的得救之道。也是道亲遇到天灾劫难的救命之宝。在求道时,由点传师传授,这个三宝象征着真理天道,得了三宝,就算得了真理天道,得到三宝后,不许随便出口,遇有灾厄时,只要运用三宝,求天上的老拯救,可以逢凶化吉。此三宝“上不可告父母,下不传妻儿”。
道亲所负的使命:上渡天上罗汉星斗,中渡人间善男信女,下渡阴间幽冥鬼魂。
广义来说,指每一位道亲圆本性,证得理天道果;狭义而言,则专指普渡圆收九六原灵。
又称九六原子。起先无极老自理天降生九十六亿先天佛子,在娑婆世间,出生为万物之灵,后来这些原灵迷恋世间情欲名利,沉沦于四生六道轮回中,在生死海中随波逐流,不得返回无极理天,因此老降下大道,要将他们渡回无极理天。九六之义,一言阳九阴六,干男坤女灵光之谓。
一贯道所谓之“老”,字即万灵之母,诸神之源是也。所有人类、仙佛圣贤皆由老及上帝所分化生成,所谓“九六原灵”都是老的爱子,其实九六原灵皆是老的分灵。因此,一贯道既崇拜上帝,也同样尊敬一切佛仙神圣。人与仙圣的差别:人类乃尚未觉悟的仙圣,仙圣即已觉悟的人类也。
即是上帝在将他自己转化为气、象二天物质宇宙生态时,其亿兆以上的分灵都必须在红尘海中嚐到生、老、病、死等苦头的侵袭,使他的分灵接受痛苦的刺激、磨炼,藉以锻炼他的分灵,考验他自己,让他的分灵能在生、老、病、死苦恼袭击下,激发其内心灵明,使其努力探讨解脱三界生死海之道,脱离红尘四生六道轮回的世网。
一贯道教义,认为所有仙圣、众生所居的世界分为三:理天是指充满真理的世界,为最高级的无极境地,是最高级仙佛圣灵所居的世界;气天是指不高不低级的中等世界,亦即一般神仙所居住的世界,世界上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士逝世后,其灵光大多升到气天灵界气天的仙官、仙民;象天是指低级的世界,即人类所居住的万紫千红现象界,此世界众生遍尝生、老、病、死诸苦,所谓红尘苦海是也。
是说吾人与理天性海感应的力量,同时透过三宝对秘咒呼请仙佛临阵解危,二来在平常用于修持方面,则可提升道亲性灵,增强灵智。
怎么让自己活的轻松点?太多压力
顺其自然。做自己有兴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