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汇被收购了么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双汇集团公司及其下属所有公司汇总资产为60.94亿元,净资产为35.9亿元,其中国有资产5.71亿元。本次转让的5.71亿元的国有股权,最终转让价为20.1亿元,使国有净资产增值14.39亿元。国有股权转让后,不改变双汇集团的主营业务,集团总部和主要生产基地仍在漯河市,

2、2006年5月12日上午11时,签约仪式正式举行。在北京产权交易所的组织和国信招标公司的参与下,漯河市政府副秘书长、国资委主任杜广全代表转让方,与受让方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代表张弈、焦树阁,共同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美国高盛集团控股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以20.1亿元购得双汇集团公司的国有股权。

3、双汇国有股权转让项目,于2006年3月3日在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至3月30日下午5时挂牌结束,共接待了10多家意向投资者的咨询,产生2家符合受让条件的意向受让方:以美国高盛集团为实际控制人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以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及CCPM亚洲投资基金为实际控制人的双汇食品国际(毛里求斯)有限公司。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招标方式确定受让方。4月17日至26日,由国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组织进行招标,经过有关专家的评审,罗特克斯有限公司符合综合性要求、报价最高且得分第一而中标。

扩展资料

1、双汇国有股权转让的原因:

(1)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需要。双汇集团公司所从事的肉食加工业,属于完全市场竞争的行业。按照国有产权“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改革思路,本次国有股权转让,符合国家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政策要求。

(2)是推动双汇集团公司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通过股权转让,有利于其产权制度改革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管理机制,有利于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构筑新的融资平台、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

(3)是扩大开放、加快漯河发展的需要。双汇集团公司是漯河市的经济支柱,其股权转让和国际化发展,将提升漯河市的对外开放水平。

2、双汇股权装让中,中标的香港罗特克斯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为参与双汇集团股权转让项目而根据国际惯例在香港新注册成立的项目公司。高盛策略投资(亚洲)有限责任公司持有罗特克斯51%的股权,鼎晖Shine有限公司持有其49%股权。

参考资料来源:新浪新闻网:双汇国有股权以20.1亿元转让

参考资料来源:河南新闻大河网:双汇国有产权转让有果 美国高盛20亿元"换主"事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罗特克斯有限公司

携程好还是飞猪好??

前几天,我去携程买几张去海防到胡志明市的飞机票,当时上面显示只能购买一张,然后我去支付宝,飞猪三张飞机票出票成功。我个人认为飞猪价格便宜、出票快,没有那些繁琐的事情。

绝地求生:全军出击和绝地求生:刺激战场有什么区别,一个天美工作室发布的,一个是光子工作室发布的,

第一个全军出击带海战,第二个刺激战场更接近电脑的玩法,这种一口气推两个同样IP的做法说明腾讯游戏内部团队对这个题材的争夺过于激烈,已经超过竞争进入内斗的水平了。

1985年美国强行对日元贬值,后又让日元升值到底是什么意思

1985 年《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大幅升值,其原因究竟是日本大

藏省自身的失误,还是美国人逼的?

广场协议以及之后的变化,用句当年很流行的话,日本是“猜到了故事的开头,却没有猜到故事的结局”。

为什么说日本是“猜到了开头”呢?首先先来看看《广场协议》是怎么形成的,:

1. 里根政权上任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以“政策失误”而著名的卡特总统所遗留的高通胀。为了打压通胀,里根采取的是相当强硬的金融紧缩措施,将利率提高到了2位数(!),这在美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2. 利率提高的结果是货币流动性迅速缩小,大量流入银行,使民间资本的投机行为大量减少。同时高利率也使海外热钱大量融入美国市场,将美元越推越高:81年年初美元兑日元为210日元,82年10月竟达到了270日元。这样就直接导致了美国出口额的下降和进口额的上升,也即是贸易逆差。

3. 高通胀影响和贸易逆差的结果,导致了美国在80年代前期,出现了“双料赤字Double Deficit”:财政赤字和贸易赤字。双料赤字将直接导致政府的赤字迅速扩大,对长期经济产生不利影响。由于双料赤字现象在代表了保守势力的共和党政权下,是不太常见的,里根政权很可能因此而被舆论所质疑,影响下一届选举。

4. 于是美国将不得不寻找摆脱这“双料赤字”的方法:在财政赤字不易削减的情况下,首先就是要将美国的贸易逆差降低,甚至是转为顺差。换言之,就是要使美元贬值。 而使本国货币贬值的方法有许许多多,但无外乎两大类:

a. 市场调节:

增发货币买入国债,也就是所谓的量化宽松 QE

降低本国利息,使本国货币需求下降

b. 动用外汇储备,大量买入对应国货币,使美元反

c. 国际间协议调节:通过与主要利害国的协商,来人为制定一强制汇率或汇率调整目标。 在美国当时的环境下,进行a. 市场调节无疑会使通胀有死灰复燃的可能,同时也会让财政赤字继续扩大。而b.的方法,仅对某一国的汇率突然下降有应对作用,而无法防御本国货币的主动上升。因此里根用了狠招c.,“新一年要有新气象,大家来开个会吧。”

5. 会议之初,美国便抛出了杀手锏“美元危机”。由于牙买加体系后,各国的外汇储备仍以美元为主,一旦美元再次陷入暴跌状况,各国的外汇账户将出现明显的亏损。更为严重的是,由于黄金和美元的兑换关系已经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而结束,因此各国甚至无法将美元兑换为黄金来避险。一句话,各国只能选择两条路:要么让美元自由落体,要么选择一个可以接受的贬值程度。

里根的“挟美元以令诸侯”的做法,虽然貌似卑鄙无耻,但对于美国来说无疑是件好事。而这一提案,也并非完全将各国置于刀俎之间:各国相应的货币升值,对于一些国家来说,反

而是好事。

6. 说这是好事,是由于在70年代的刺激下,很多国家的制造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但到80年代初已接近于饱和。寻找海外市场的拓展机会,正是这些以产品制造为主业的国家的需求。这些国家包括日本、德国、法国、韩国等等。原本在70年代只能寻求海外合资机会的企业,由于本币升值,出现了很多独资或者是并购海外企业的机会。

日本、德国的很多品牌,从80年代中期开始迅速海外扩张,便是《广场协议》的结果之一。

所以说,日本所看中的,并不是本国外储贬值,而是本币升值所带来的进入海外市场投资的机会。他猜到了这个开头。

但日本为什么没有猜到“故事的结局”呢?

1. 话还是从日本的“小算盘”谈起。

二战后,美国打了两次局部战争: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这两次战争帮助日本成为了经济大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日本在亚洲地区的影响力:原本是被侵略对象的韩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等国,都积极地开始与日本进行经济往来。日本虽然用与美国的贸易顺差养肥了自己,但是面对东亚和东南亚这些肥沃的市场,却一直没有大举进入的好机会:一来是市场虽广大,但购买力不足;二来是缺乏资本在海外建厂。

而美国方面,由于本国的大量的贸易赤字来自于日本,因此美国也希望日本能够摆脱这种依附于美国市场的经济模式,建立自己的强势产业。因此在宣布美元贬值来削减对日赤字的同时,也对日本的高科技产业表示出扶植的态度。80年代初期,日本的半导体技术、核电技术、汽车制造技术都在美国的帮助下得到了迅速的成长。在这些领域的进步,使得日本政府判断,日元的升值将不会动摇日本的经济命脉,反而会增强日本的市场并购力。当时的财政大臣竹下登甚至“豪迈”地说,“日元即使升值到190元兑1美元也无所谓啊!”而那时的汇率基本在240元左右,也就是大约20%的升值,可见日本政府的乐观程度。

既取悦了美国,从美国拿到先进技术,又可以把本国市场拓展到亚洲乃至是全世界,从对美国的高度贸易依赖中脱离出来,何乐而不为?

2. 但如果真是这样发展下去,今天的中国也不会追上日本,成为GDP世界第二。那么问题出在哪儿了呢?

a. 日本接受了《广场协议》,随后就是“按照计划”地升值。而为了防止由于本币升值,导致发生像美国一样的金融紧缩,日本主动调低了本国利率。这是日本悲剧的开始。

b. 利率调低后,之前需要大量融资才可以参与的资产炒作便开始了动作,这是任何一个经济体都无法回避的现象。大量的游资开始炒楼,而股市也一片繁荣----和中国06年的情况一样-----总之,没有人愿意把钱留在银行里发霉,而欣欣向荣的投资市场成为了摇钱树。每个人突然都有花不完的钱,每个人都买得起奢侈品,想去海外旅行仅仅需要一周的工资,这看似喜剧的阶段,正是悲剧的序章。

c. 日本人不知道一点,市场是不理性的,它是一头疯马,而不是一辆跑车,它不会在红灯前站住,也不会在悬崖边止步。

85年9月底,《广场协议》签署,日元开始升值,初值是240元。到竹下登的“目标价”190元,是86年2月,中间仅用了5个月。之后日元继续上行,86年9月份涨到150元,已经

超出目标价26%。

87年5月,140元。

88年1月,120元。

而这时正是歌舞升平,群情激动的“泡沫经济”最顶峰。每个人在街上都用1万元的纸币(大约800元人民币)毫不在乎地拦出租车:停车这钱就不用找了。在六本木的街角,相邻仅500m的舞厅和拉面店,竟然没有人愿意步行前往,都在路口急切地等出租。

夜店里的见面礼是金表,卡座里用来擦汗的是现钞。

高尔夫迅速平民化,高档跑车在街上成群结队。

毕业生没毕业就有企业成群结队来招聘,甚至打出了预付半年工资的条件。

......

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中老年人,想起“泡沫时代”,便是一脸的美好。

而另一面,土地炒作引发了住房价格的高企。为了尽早开工,房地产企业开始雇佣“拆迁队”,对“钉子户”进行恐吓甚至是“强拆”。尽管如此,大多数人仍然认为这是个和谐的好时代。 直到有一天,泡沫碰到了钉子。

d. 90年年初,海湾战争开战,石油暴涨。日本制造企业成本上升,需要大量资金贷款来弥补现金漏洞。但由于大量的社会资本和银行资本套在房地产和其他投资品上,供应的贷款远远无法满足供应。

由于日元的暴涨,使得日本制造型企业的产品在海外销量骤减。而就算卖回国内的话,早已饱和的国内消费市场也没有能力容纳逆输入的产品。

日本制造企业开始由小至大,成批倒闭,而由此造成大量的泡沫期招工被迫辞退。制造企业和其雇工的贷款成为大量不良贷款。

房地产价格由于背后的不良贷款压力,开始跳水。

股市从38000多点的顶峰迅速滑落。

新员工雇佣数量急剧下降。

疯马冲下悬崖了。

3. 所以最后看起来,日本人败在哪一点?

败在了最初的一点上:认为短期利益可以掩盖长期利益。

日本的长期利益在于,第一步利用美国的贸易顺差来逐渐丰富自己的本国实力,第二步用产品出口来渗透进其他市场。而《广场协议》的签署,将这两步走的长期利益完全破坏。于是日本退而求其次,认为改变策略,把坚持出口改为“走出去”,也可以带来相应的收益。 然而这种类似于“抱佛脚”的策略,却没能考虑到深层次的风险:货币升值的速度将远超当局想象,而所带来的市场冲击将在本币迅速升值之后,持续酝酿。一旦“黑天鹅”出现,铡刀落下,成因复杂且来势凶猛的冲击会把短期利益完全消耗殆尽

话说得太远了,回到我们的问题,日元升值,究竟是日本人“自己嘬的”,还是美国人“逼的”:

美国人逼的紧,日本人嘬得深。

纵有黄金万两,不敌里应外合。

前有东瀛催泡沫,后有天朝软着陆。

十年之后回头看,才知今日在险途。

地产行业,哪些岗位最容易被裁员?

前几天,相信大家都被泰禾裁员的消息刷爆了朋友圈。有媒体报道称,泰禾裁员比例高达30%,一些岗位要考试,考试不及格,直接裁掉,本科非985/211院校的,也直接裁掉……

泰禾随后出面澄清,这是主动的人才升级,和那种业务停滞不前、被动裁员是完全不同的,准确来说不是裁员,而是“换员”。泰禾正在启动一项涵盖全集团各业务板块一流人才引进的“____”,211、985院校毕业者是人才引进的基本条件。

也就是说,泰禾是要把不那么优秀的员工,换成更优秀的人才……

无独有偶,某top10强房企的员工也跟明源君爆料,公司某区域正准备裁员10%以上,最近公司已经有一大批基层员工离职了。

此外,明源君还接到消息,有的房企通过降薪、调岗等方式,让很多员工“自动离职”。

不管是淘汰不那么优秀的员工,还是直接减少员工的数量。这些真实案例都让原本就焦虑无比的地产人更加彷徨不安。

如果你所在的房企要裁员,哪些岗位最容易被裁掉?如何避免被裁掉?如何做到不害怕被裁员?下面明源君详细来分析一下。

01

当前的地产行业

哪些房企最有可能裁员?

要判断哪些岗位哪些员工最容易被裁掉,首先要搞明白企业裁员的原因。这是裁员的根源,这会决定要裁哪些岗位、哪些人,不同的原因被裁的岗位也就不同。从当前的行业逻辑来看,房企裁员的原因无非以下几种:

一、公司经营不善,出售项目或部分业务

普华永道报告显示,2017年,房地产行业并购交易超过480笔,涉及金额超过800亿美元,交易金额同比增加31%。

可以说,2017年每一天都有小房企或项目被收并购。对于大多数中小房企而言,收购方看中的往往是他们手上优质而廉价的土地,对于原来的团队,一般在项目做完交接后都会进行调整。比如派自己人来担任重要的职位,原来团队要么主动离职,即使不离职,也很难受到重用,要么做一些无足轻重的职位。但如果你对新公司的企业文化不认可,即使你不主动离职,100%也会被裁掉。

二、现金流紧张,需要断臂求生

这两年银根紧缩,房企借钱越来越难,越来越贵。尤其是那些高杠杆高负债的房企,随时都感觉有崩盘的危险。

这时候为了去杠杆降风险,房企一般都会收缩战线,忍痛砍掉业绩不好或发展不理想的城市公司或区域,一旦公司决定撤出某地市场,那当地分公司整个团队可能整体会被遣散,当地分公司的地产人也就凶多吉少了。

三、战略目标转变,从冲规模到提利润

一般处于上升期的房企,战略目标主要是冲规模,因为只有过了千亿门槛,他们未来的生产才有保障,不至于被吞掉。这一阶段,他们需要大量的人才为他们打江山,反而会提前储备人才。比如某L房企在行业不景气的时候,花大价钱招揽人才就是这个原因。

但是当房企规模达到1000亿甚至5000亿,已经没有生存焦虑了。这时候房企的战略目标可能是从冲规模向要利润转变,尤其行业下行,房企的利润越来越单薄,很多规模房企开始将提升利润作为新的战略目标。

而房企提升利润无外乎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着手,开源则是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节流则需要做业务或架构的调整,比如裁员就是最立竿见影的节流手段之一。

四、主流业务遭遇调控,需要瘦身过冬

这次宏观调控对一二线城市影响最大,而限价政策则对高端项目的打击最大。

某L房企布局聚焦在一线及核心二线城市,去年一二线城市遭遇史上最严调控,但L房企没有拉开战线对冲调控风险,加上海外布局投入大量资金,导致销售业绩受到严重影响。

因此,这些房企必须要做好勒紧裤腰带过冬的准备,而每当房企需要瘦身过冬,就是新一轮裁员潮的开始。

五、业务转型,原有团队需要精简

一般每家公司的人员成本都要求控制在一定比例,并且人均效能也是有标准的。现在房企为了挖掘新的利润增长点,纷纷进行多元化发展,比如转向大力发展长租公寓、养老地产、特色小镇甚至养猪、农业等新业务。新业务的开拓需要引入大量优秀人才,那么原有团队的编制就会被压缩。

02

哪些岗位或人才更容易会被裁掉?

上文分析了房企裁员的几大原因,那当房企需要裁员的时候,基于他们的目的会舍弃他们认为现阶段对公司价值不大的岗位或人才。直白点说就是,一旦房企遭遇风险,有些岗位的人特别容易被裁掉。明源君归纳了几类:

一、业务可以外包的边缘部门

人力资源、行政甚至财务等业务可以外包的部门,这些部门的岗位往往会成为房企裁员的首要选择。

比如2015年万科就曾经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人员调整,其调整的核心就是扩大外包业务,人力资源、行政管理、甚至部分财务业务均被视为可外包业务,成为精简的重点部门。

众所周知,企业的本质是逐利,在利润的驱使下,每个企业都在思考如何用最小的成本赚取更多的利润。人力资源、行政等岗位,属于辅助性岗位,不能为企业创收,而房企会更倾向于在投资拓展、融资、营销等核心部门投入,因为能给房企带来直接收入。

当然,房企发展阶段不同、优势不同,其对核心部门的定位也是不同的,之前明源君在《地产行业哪类岗位最值钱?如何成为最重要的人》一文中,有详细分析。

二、调控下,需求产生了变化的岗位

在宏观调控下,很多岗位的技术含量是在下降,甚至人才是过剩的。

最典型的就是一二线城市的置业顾问。前段时间,某房企的置业顾问跟明源君抱怨,摇号买房政策出台后,客户买房都抢破头了,销售技巧?不存在的。

置业顾问的工作由以前的项目介绍、带看、逼定等变成了收集登记资料,完全没有了存在感。

更可气的是,由于项目不愁卖,公司还把以前的佣金提成制度改成了固定薪资制度,“越干越没劲了,所以我辞职去卖二手房了,起码还能有一些成就感,收入也更有盼头”。

三、容易被技术取代的基础性岗位

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对地产行业的渗透,很多基础性岗位都已经可以通过技术手段类解决,那么这类岗位首先就会受到冲击导致失业。比如财务的基层岗位如报销岗,售楼处的人脸识别已经完全实现了客户的自动记录、分析客流,也不再需要人工来完成了。

当然,除了板块和岗位影响的因素,员工本身的能力及修养也很重要。一般房企里,受欢迎的人都具有业务能力强、情商高、人际关系好、填坑能力强等被大家认可的特征。那哪种类型的员工在裁员大潮来临时最危险呢?

四、一老一小

主要指接近退休年龄的老员工和实习期或工龄不满2年的新员工,拿这类员工开到需要付出的人力和财力比较少。

五、收入很高,贡献很低

拿着很高的年薪,却并没有做出什么业绩。这些员工的薪水随着年资和公司成长越来越高,但无法提供其他附加值,和同行相比,薪水明显偏高。

还有一种是公司花了重金从竞争对手挖过来的人才,入职后并没有做出亮眼的成绩,收入与业绩严重不对等。

这些员工往往很容易被更年轻、更便宜的人才取代。老板通常时能少给一分钱决不多给一分钱,找到机会换血也是节省成本的一种方式。

六、业务能力强,但情商低

这类员工业务能力比较强,但情商堪忧,恃才傲物,沟通技巧又欠佳,处处树敌。俗语说抢打出头条,太过张扬或不友好的员工容易引发众怒,也容易被领导干掉。

前几天明源君也在《地产人天问!为什么能力不如我的人,却成了我的领导?》说过,除了业务能力,地产人还有几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分别是填坑能力、抗压能力、以及沟通能力等。

七、低学历低能力的员工

早几年,还能看到很多高中、大专生在房企做置业顾问,但现在置业顾问基本都要求本科以上了。房企发展上了新台阶后,他们对人才的需求也就不同了,因此会从外面引进素质更高、能力更强的人才,逐步替换掉低学历低能力的人才。

针对这次的裁员风波,泰禾集团相关人员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集团正在推行“精英文化”,在淘汰的同时,泰禾正在同时招入更多高学历、高能力的人才。比如有媒体透露,泰禾将推出“百人计划”,即在三季度内分批次引进数百位有建筑老八校学历背景、并拥有国内外顶尖设计院丰富工作经验的设计专才充实设计管理队伍。

03

见招拆招

地产人如何应对裁员危机?

上文我们分析过了,行业的兴起和衰落、公司快速发展带来的管理层更迭、公司战略转型等,都会引发人才洗牌。那么,地产人如何应对裁员危机?

一、跟上公司发展节奏,积极转型

地产人想要稳固自己在公司的地位,首先要跟上公司发展节奏,积极转型。这里面包括了2个含义:

一是从不重要的部门转岗进入核心业务部门。当然,每个公司的优势不同,对核心部门的定位可能也有所不同。比如在有产品追求的公司,设计很强势,设计部门是非常重要的部门,而在成本导向的公司,工程、成本部门反而更重要,在高周转公司里,计划运营部门则会更受重视。

当然,投资拓展、融资、营销都无一例外是非常核心的业务部门。因为没地、没钱,或者房子卖不出去,一切都是零。

现在很多辅助性岗位比如法务就可以转岗到投资拿地领域,因为投资拿地需要懂法务,这样转岗过去后竞争力也会增强了。

二是行业下行,很多标杆房企都在做战略调整,积极筹备转型,以前的很多岗位可能消失了,但也会诞生出很多新的岗位。

作为公司战车上的一员,一定要充分理解公司的战略,跟上公司转型的节奏,最好的办法是基于自己的优势积极转型,进行内部转岗。

比如之前明源君认识一位top10强里做精装修设计的设计师,在公司开拓家居业务的时候,积极申请去新公司,由于其对精装业务非常了解,在新的家居公司干得风生水起,很快就升职了。

二、积极提升能力,做出业绩

上文我们提到了,收入很高但贡献很低,这种员工是最危险的,老板会觉得自己很亏,觉得你不值得。

时刻牢记要成果导向,老板不会看你工作多辛苦,只会看你做出什么成绩。比如你是三四线项目的置业顾问,你的业绩做得最好,你在售楼处横着走,领导都不会吭一声。

如何才能让公司觉得你值得呢?当然是做出瞩目的业绩了。之前明源君曾经在知乎上看过一则故事:

大老板给新上任的李厂长下了最后通牒,下周一定要大规模裁员。

李厂长苦思半晌,周五下午开会宣布下周一公布裁员名单。

周末李厂长回家探访父母,周天晚上回家问老婆:收了多少钱了?

老婆说:钱没数,我登记了名单,一共50个人送了钱。

李厂长说:那明儿我裁了他们。

老婆说:为啥喃?

李厂长说:你想想,不送钱的就两种人,一种技术骨干,公司离不开,就算裁了他们,他们哪儿都找得到口饭吃,还有一种是有关系的,根本不怕你动他。

老婆急了:说他们可是送了钱啊。

李厂长说:谁知道呢?

故事虽然很搞笑,但道出了一个真相:一定要做到无可替代,让公司离不开你,甚至是被行业抢着要的人才,那么任何时候你就不会担心裁员问题了。

三、除了专业技能,提升通用能力同样重要

啥叫可迁移能力?可以从一份工作到另一份工作、跨领域跨工种的才能和技能,称为“可迁移能力”(Transferable Skills)。比如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团队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整合资源能力等等。

现在行业变化太大,很可能高学历高能力的新人会,比拥有10年经验的老员工更受房企欢迎,因为经验很容易通过前人的总结学习,反而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等基础素质却很难复制。

四、永远都留有后手

相比很多人恐惧失业不同,有人被裁掉一点不在乎,开开心心拿着赔偿金走人了。为啥差距这么大?

其实,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不怕被裁员的人,他们身上都有一些共性:比如家境好、存款多、有副业、能力超强或者很年轻,一方面,他们没有经济压力,不担心失业的这段时间的收入问题;另一方面,他们换工作很容易,实在不行还可以创业,所以他们根本不在乎。

但是很害怕被裁员的人呢?他们一般出身普通家庭,经济状况一般,能力一般工资比较低,收入单一,除了工资,没有其他收入了。更可怕的是,还有车有房有娃。

所以,看懂了吗?千万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除了本职工作,地产人应该积极开拓其他的收入,比如发展副业、做好投资理财等等。

明源君认识一个房企老总,他除了在房企担任副总裁职务,自己也积极发展副业,其创办的餐饮品牌连锁店,已经小有规模,这为他带来几百万的额外收入。

这样,无论公司任何时候裁员,你也不需要在乎了。

点击下面的小程序,立即体验智慧营销!

请问富士康专班和菁干班的区别,要详细的

区别就是招收的学历不同。菁干班要求学历是本科以上,专班是要求专科以上学历,当然是菁干班好,具体的宿舍环境,你可以去贴吧找找你想去的富士康的贴吧群咨询里面的人更集体真实一些。

专班:是大专学生通过校园招聘会过来的。其中富士康的专班分为三班和本科,;两者又不一样。专班三本是属于专业类的新干班,目的在于培养专业类的人才,在你入职时,会根据你所学专业进行相应培训,比如IT类、IE类、工业工程管理类、工商管理类等等,一般要求要有本科学历才可以的,而富士康专班的普通班对专业的要求相对低点,只要求大专以上学历即可,是所以富士康专班三本比普通班好,资位问题也不同,根据经验,专班通常是师三的资位,普通班的多为师一。专班的三本优先分配,如果是犹豫专班的三本还是普通,当然是专班三本好。

菁干班:是“菁英干部培训班”的简称(本科及以上应届大学毕业生),是富士康集团为快速培养优秀基层技术及管理干部,实现集团人才本土化、科技化、国际化战略目标而采取的一种选材、育才的模式。其实就是每年新招聘的应届大学生。菁干班招收的学籍要求:全日制统招本科及以上学历应届毕业生,而专班的要求是专科以上学历即可,从学历就可以看出菁干班更好。

拓展资料:

2011年7月29日,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表示,未来3年内将新增100万台机器人取代人工劳动力,届时富士康的生产效率将大幅提高。

郭台铭说,富士康的员工总人数已经接近120万人,其中大陆员工超过100万人,仅深圳就超过40万,因此富士康将加快转型步伐。

郭台铭说,未来富士康将增加生产线上的机器人数量,以完成简单重复的工作,取代工人。富士康有1万台机器人,2012年将达到30万台,3年后机器人的规模将达到100万台。这些机器人主要用在喷涂、焊接、装配等工序上。早在2006年,富士康就曾自主开发出“富士康深圳一号”机器人。

事件进展

富士康大陆地区新闻发言人刘坤透露,春节后,富士康在全国范围内暂停招工。据了解,富士康将加快机器人应用。

专家评论

劳动力市场有关专家认为,工业机器人相对中国劳动力主流尚不具备成本优势,替代现象主要发生在局部工种,而且总体上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最终有利于扩大就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劳动力市场研究室主任张丽宾指出,类似富士康使用机器人这样的事件,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是复杂的、综合性的。从短期看未必会形成突出的替代效应,从长期看则是正面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公共管理系主任、劳动力市场研究所所长黄任民在接受本报采访时则认为,所谓以机器人代替工人还不现实。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富士康

11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