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河文化都有哪些
运河文化,请不要弄些百度百科里的东西来糊弄人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运河就得吃运河,运河是谁开凿的?朝廷,那规则就得朝廷定,不管你是南边的,北边的,都得听朝廷大爷的。伺候好朝廷的大爷,你才有饭吃。不像其他地方,县官上任还要看看民意,民俗。在运河边上谋生,全得听运河上那帮官爷的。
运河是用来水上搞运输的,运输皇粮也好,运送其他东西也罢,总之朝廷的在运河的官员,其职责的中心就是运输,自然,与水上运输有关的东西,就成了运河文化的中心,运输的皇粮多,皇粮也就成了运河文化中主要地位了,就像前面提到的漕帮什么的。北京来的官,习惯中自然带一些京腔,带些北京的习惯,也就是所谓的京城文化了,北方文化,谋生的人是那儿的,就带那儿的习惯,也就是南方文化或当地文化了,然后你把这些东西统统揉成一团,就是运河文化了。
运河文化
[编辑本段]运河简介
canal
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用以通航、灌溉、供水或导流,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除航运外,运河还可用于灌溉、分洪、排涝、给水等。世界各国均重视运河的开拓。中国的运河建设有悠久的历史,早在秦始皇二十八年 (公元前219) 为沟通湘江和漓江之间的航运而开挖了灵渠。中国的京杭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又如美国密西西比河、哈得孙河与五大湖(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休伦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间均有运河相通。苏联将莫斯科河、伏尔加河、顿河以及里海、黑海、亚速海、白海和波罗的海用运河连接起来,组成了航道网。已开始建设的德国美因多瑙运河完工后将使欧洲13个国家的河流连接成网。
[编辑本段]历史
古代河流的改进和人工水道的建设,都是为了灌溉。早在西元前7世纪,亚述人便开了一条运河,长80公里(50哩),宽20公尺(66呎),引入淡水;前5世纪波斯凿通尼罗河至红海的运河;埃及曾於尼罗河设坝防洪,并在广大盆地建立灌溉系统。前3∼西元1世纪,中国开河工程给人印象更深。突出的有广西的灵渠,汉代京城长安至黄河的水道和河南省的老汴河。最引人注目的是大运河,610年已有960公里(600哩)通航,使谷物能从长江下游和淮河运到开封、洛阳。这些运河水位变化平缓,约每隔4.8公里(3哩)设一石墩或木柱闸门,用来蓄水或放水,以控制水位。12世纪,商业扩大,促进欧洲运河建设复兴和改善。1373年荷兰建成一座蓄水闸,设内外闸门控制水位,这种方法在14世纪被普遍采用。中国运河建筑走在欧洲前面。1280∼1293年,由淮安到北京的大运河北段建成,全长1,120公里(700哩),流经山东丘陵地带的一段,沿途山峦起伏,是最早的越岭运河。
人字闸门的发展,预示16∼17世纪运河扩建时期的到来。法国的布里亚尔(Briare)运河於1642年竣工,该河水位升高39公尺(128呎),流经高原,然后降落81公尺(266呎)注入卢万(Loing)河,共设40座水闸,其中用6座梯级闸门来克服卢万河至罗尼(Rogny)河间的20公尺(65呎)落差。欧洲运河时代,始於17世纪末。这期间各国水道建设的主要成就,计有英国於1761年建成通航的布里奇沃特(Bridgewater)运河,在铁路时代到来之前为英国半世纪的繁荣,作出卓越贡献。后又完成贯通全英的大干流运河(Grand Trunk Canal),给向欧洲市场出口提供水运便利。法国建筑中央运河,连接罗亚尔河和索恩(Saone)河,完成从英吉利海峡到地中海的欧洲第一条内陆水道。中欧於1840年建成路德维希(Ludwig)运河,构成莱茵、美因、多瑙3条河流航道的一部分。1718年,全俄规模的运河水系,通过尼瓦(Neva)河和窝瓦河,已接通波罗的海和海。到19世纪,它还集中全力连接窝瓦河、聂伯河、顿河、杜味拿(Dvina)河和鄂毕河等上游的航运。美国运河建筑起步迟,但发展快。19世纪初,仅有运河160公里(100哩),到19世纪末,航程已逾6,400公里(4,000哩)。主要工程有1817∼1825年纽约州开凿的伊利运河,全长580公里(363哩),共建船闸82座,它开发了中西部大草原,促进工农业生产,造成纽约优於其他大西洋海岸港埠的有利地位。1829年,加拿大兴建韦兰(Welland)运河,沟通伊利湖和安大略湖,使与密西根湖和芝加哥通航成为可能。1834年,美国又於费城和匹兹堡开辟运河,全长630公里(394哩),使萨斯奎哈纳(Susquehanna)河和俄亥俄河接通。
通过巴拿马运河的客轮
19世纪出现了举世闻名的3大运河建设,即基尔运河、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基尔运河於1784年在基尔湾与艾达(Eider)湖间凿通试航,百馀年后,经过加宽、挖深和裁直,全长95公里(59哩),使从英吉利海峡到波罗的海的航程,缩短了数百哩。苏伊士运河是由地中海到印度洋的通道,航程远比绕道非洲缩短。全部工程历时10年,於1869年11月17日正式通航,它是一条连接地中海与红海的无闸水道,全长169公里(105哩)。运河竣工以来,经不断修缮。1954年主航道能航行吃水11.3公尺(37呎)深的大船。该河於1956年由埃及收归国有,1967年以阿战争起,运河关闭,直到1975年才复航。巴拿马运河是沟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水道,1906年采用高水位设闸的筑河方案开始施工,1914年完工。河长85公里(51.2哩),沿河航道深度最少为11.3公尺(37呎),宽91公尺(300呎)。
[编辑本段]现代水道工程
水道分为天然河流、渠化河流和人工运河3种,各有其特殊问题。天然河流常因水旱冰冻,被迫作季节性的停航,甚至导致河流改道,形成沙洲。水道工程须侧重加固河床河岸,保持原来河道,其法不外消除支流,统一河道截面,裁弯取直,顺畅水流。在渠化河流上,可建梯级船闸通航,船舶过闸处,设置低坝和闸门,排泄过剩水量。人工运河在穿过山岭和跨越河流、河谷时,运河的河岸和河床须有防止浸蚀、渗漏的保护设施。选择人工运河路线,要为建筑能迅速航行的长距离水平河段创造条件,其船闸建筑可采用梯级式多级船闸,或采用在两闸间相隔一小段河道的梯段式船闸。蓄水库的建设应有向高处供水的高水位水库,弥补过闸泄水和蒸发的损失;另须建筑低水位水库,以容受船只频繁过闸时所泄入的水量。
渠道设计须注意护岸工程,防护冲刷浸蚀,这对狭窄的人工运河,尤为重要。对浸蚀最大的凹岸处,宜加固河堤,预防决口。同时开宽凹岸,以利航行,但不必全线裁直,天然弯曲经过整修,仍应保留。人工运河的河道截面,至少应为载重船只截面的5∼7倍。岩石河床的截面一般呈梯形,底部宽度为船宽3∼4倍,河面为6∼8倍,河深必须大於通行船只的吃水深度。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100596.html?wtp=tt
运河文化
京杭运河济宁市郊区段概述
京杭运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流经冀、鲁、苏、浙四省,全长1700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开凿的河道。
京杭运河,在济宁市郊区内纵贯南北,流经长沟,南张、安居、许庄等四个乡镇,注入南阳湖,长28公里,流域面积99.3平方公里,河内可驶20吨以下的木机帆船,这是解放后改道开凿的。至于原运河,则由长沟镇而东南入安居镇,又向东流经济宁市中区,再南经许庄乡折入南阳湖。
据考:运河开凿始于周敬王34年(前486年),春秋后期,吴国崛起于江南(江苏省)。吴王夫差开始凿“ 沟”,南起 沟(扬州),北至末口(淮安),使淮河、长江互相沟通,是为最早的江南运河。到东晋废帝太和四年(公元369年),江左权豪桓温,从任城(济宁)西边的巨野至方与(鱼台北),开凿了一道河,名“桓公沟”,是为山东的南运河的开导。至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重浚 沟。大业六年(610年),又开凿北起京口(镇江)南至余杭(杭州)的江南运河,当时称江南河。大业四年(608年)开凿引沁水南通黄河,北至涿郡(北京地区)的永济渠(一曰御河,又称卫运河)。至元代,忽必烈定都燕京后,于至元二十年(1283年)开挖济州河,南起任城(济宁),北至须城(东平)安民山,全长150里,使济水与泗水互相沟通。之后,又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开挖从东平至临清长达250里的河道,名会通河,使之引汶绝济,直通永济渠(卫运河),从此形成了山东境内的南北运河,起两端与北至涿州、南至余杭的两运河相衔接,解决了南粮北运的困难,这样就成为我国南北主要运输的航道。后经明、清两代多次疏浚治理,使之南北畅通,并设官分职,管理河道漕运,至此统称运河。
京杭运河自春秋时吴王夫差开凿 沟,为江南运河奠基后,历经隋、唐、五代、宋、元、明、清,迄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每个朝代,都是根据其需要,经多次疏浚治理,尤以隋炀帝开凿运河规模最大,他曾先后挖永济渠、永通渠、浚 沟,当时赋役繁重,民不堪命,其开凿运河的目的,纯粹是为私人纵情游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