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对外投资策略
从目前情况看,中国企业建立海外营销渠道具有其优点和制约条件,其中优点表现为:一是企业通过构建自己的海外销售渠道,减少中间环节,将产品直接销往海外目标市场,有利于扩大出口规模。二是在此种模式下,企业不仅可以直接扩大产品出口,通过直接掌控海外销售获得流通领域的可观利润,还能直接了解市场信息。三是“国内生产、国外销售”的做法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于中国企业具有吸引力,因为导致中国生产的产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劳动力充裕等因素有可能会保持较长时间。四是对于部分大企业而言,设立海外营销渠道,有利于其通盘考虑进出口和国内外市场,通盘考虑国内外可利用资源,实施其全球发展战略既推动出口也寻找进口赢利的好机会,真正做到国际化经营。五是从宏观经济角度看,还能够为国家出口创汇,并解决大量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企业建立海外营销渠道还存在一定的制约条件,即采用这种投资模式主要是销售走出去了,企业的生产、采购和研发等并未走出去,因而容易遭受国外包括反倾销在内的各种贸易壁垒的限制,所以企业需要适当增强这方面的应对能力。
二、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
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是指我国有些企业通过在境外建立生产加工基地,开展加工装配业务,以企业自带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投资为主,经加工组装成制成品后就地销售或再出口到别的国家和地区,借此带动和扩大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由于适合我国目前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近年来日益成为企业海外投资的一种重要模式。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3年12月底,经商务部批准和备案设立的境外加工贸易企业已达490家。开展境外加工贸易的国内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成熟和生产能力过剩的纺织服装、家电、轻工、机械和原料药等行业。
近年华源集团境外加工贸易投资的规模已接近3亿美元,起到了示范和龙头作用1992年诞生于上海浦东新区的华源集团,是以纺织业为支柱产业的大型国有企业集团。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国纺织业面临的是国内市场萎缩、生产能力过剩,而在国际市场上又不断受到以出口配额和保障措施等为主要形式的贸易壁垒的限制。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华源集团抛弃单纯依靠出口占领海外市场的传统做法,另辟蹊径开展境外加工贸易,先后在塔吉克斯坦、尼日尔、墨西哥、加拿大和泰国等地投资建立海外生产加工基地并合理利用原产地规则,有效绕过国外贸易壁垒,规避反倾销,拓展了海外市场,并带动和扩大了国内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出口。华源集团在墨西哥和加拿大设立了两个纺织企业,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规定的贸易区成员国境内生产的棉纱或纤维制成的纺织品享有免税、免配额的优惠政策,扩大了对北美尤其是美国的棉纱和面料产品出口。
此外,深圳康佳集团、珠海格力集团和江苏春兰集团等企业的海外投资也多属于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
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的最大特征是两个互动即投资与贸易的互动和对外经济贸易业务与国内经济的互动。通过对外投资带动和促进外贸出口第一个互动;通过对外投资与出口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是第二个互动。这些投资的主要目的是开拓国外市场、带动出口,优化国内产业结构。
境外加工贸易投资模式的第二个特征是企业开展海外投资的主要方式是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开展加工装配业务,以企业自带设备、技术、原材料、零配件投资为主,经加工组装成制成品后就地销售或再出口到别的国家和地区。
采用这种投资模式的企业一般是我国技术成熟国内生产能力过剩的纺织服装、家电、轻工、机械、原料药等行业的制造业企业,投资集中在亚、非、拉和前苏联东欧国家等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企业开展海外投资的条件是企业国内生产能力过剩,但其产品在国外又有市场。
企业采取境外加工贸易模式开展海外投资,首要的优点是可以将成熟的技术设备和过剩的生产能力搬迁到市场销路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这样就能够使企业过剩的生产能力继续发挥作用,继续获得收益。其次,采用这种投资模式,主要是以国内的技术、设备、原材料、零配件等实物作为出资物,另外再加小部分外汇资金,可以节约外汇支出,符合一些企业的实际需要。第三,企业采取境外加工贸易模式开展海外投资,还能够合理地利用原产地规则,规避和突破各种贸易壁垒,有效拓展海外市场。
三、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
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是指我国某些企业在海外投资过程中,不论是采取绿地投资方式还是采取跨国并购投资方式均坚持在全球各地树立自主品牌,靠长期的投入培育自主的国际知名品牌,靠消费者认同自己的品牌来开拓海外市场。
该模式以海尔集团为代表。海尔集团在海外投资和跨国经营过程中,始终以创立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为核心目标。早在20世纪80年代,海尔集团总经理张瑞敏就提出了“创海尔世界知名品牌”的战略。1998年后海尔全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使海尔成为国际化的海尔,让海尔由中国名牌成长为世界名牌。
海尔集团在海外投资办厂时,坚持打海尔的牌子,中方投资方是海尔,企业的名字是海尔,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海尔牌的。由此看来,海外投资不仅是海尔占领国际市场的手段,更是其创立世界名牌的有效途径。海尔赋予了海外投资新的功能和含义。海尔采用的“先难后易”策略是由海外创牌模式决定的:海尔先进入欧美等在国际经济舞台上份量最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靠质量让当地消费者认同海尔品牌,取得当地名牌地位然后靠品牌优势以高屋建瓴之势进入发展中国家。海尔在美国、欧洲实施设计、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化战略,正是为了在欧美国家树立起本土化的名牌形象,进而让海尔成为世界名牌。随着一个个本土化的名牌崛起于世界各地,海尔实施的创世界名牌的目标正在成为现实。2004年1月31日,世界五大品牌价值评估机构之一的世界品牌实验室编制的《世界最具影响力的100个品牌》报告揭晓,中国大陆只有海尔集团一家入选,排在第95位。
在海外自主创牌投资模式的主要特征十分明显,一是企业海外投资无论采取绿地投资方式还是跨国并购方式,其核心目标之一始终是创立世界知名的自主品牌。二是采取“先难后易”策略,其中有两层含义:即采取该模式的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采用先难后易的策略,如海尔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先进入欧美等在国际经济舞台上有份量的发达国家和地区,靠质量让当地消费者认同海尔的品牌取得当地名牌地位后,再靠品牌优势进入发展中国家;同时,采取该模式的企业开展海外投资的道路也是先难后易的,即先到发达国家建厂而后再向发展中国家扩展。由于创自主品牌定位很高,所以企业在跨国经营的初期注定要经历较长的困难期,之后品牌才能逐渐被消费者认识、认知和认同,才能打开局面。二是“先有市场,后建工厂”,如海尔先通过出口拥有自主品牌的产品的方式进入海外市场,等海尔的品牌被当地消费者认同、占领一定的市场份额后再投资建厂。
海外投资自主创立品牌的模式有其优点和制约条件。从优点来说,首先,这种海外投资模式属于“厚积薄发”型,虽然开始阶段起步艰难面对的成败风险大,但一旦打造出世界上知名品牌,就能在国际投资和生产中处于产业链的高端,就能获得超额利润,就可以不再为国外跨国公司打工,从而为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和长远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其次该模式将树立统一自有品牌和本土化战略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例如,为了适应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的不同需求,海尔在坚持统一自有品牌的前提下实行设计、生产和销售“三位一体”的本土发展战略。
从制约条件来看,这种海外投资模式具有相当的挑战性。首先它要求企业拥有雄厚的资金和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拥有具有一定影响和知名度的品牌同时还需要国内投资企业有熟谙国外当地市场情况的专业人才来成功地打造和管理品牌。因为,到海外去办企业已经有一定的难度,而在那里林立的名牌之中创立自己的品牌就更难,而要将一个有待树立和打造的品牌在当地塑造成知名品牌真是难上加难。这要求国内投资企业起点要高,在目前条件下,中国大部分企业不具备这些条件。其次,这种海外投资模式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国际知名品牌不是一夜之间形成的,是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积累起来的,需要进行长期大量的品牌投入,应当说品牌的价值实际上是品牌投入的回报。那么,海外企业既要进行生产投入,又要进行品牌投入,由于进行双重投入,短期效益肯定要受到影响。
四、海外并购品牌投资模式
海外并购品牌投资模式是一种与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迥然不同的投资模式,它是指通过并购国外知名品牌,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开拓当地市场的海外投资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特征一是“买壳上市”,即先收购国外当地知名品牌这个“壳”,然后借助这个“壳”对产品进行包装,获得或恢复当地消费者的认同,快速进入当地市场。二是由于所并购的多是经营不善或破产的海外公司现成的知名品牌,仍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销售渠道,所以该模式省去了海外品牌塑造和品牌推广的时间与费用。三是该模式适用于具有一定资金基础、信誉较好、有能力收购和驾驭海外知名品牌的大型企业。
海外并购品牌模式,已成为TCL集团独特的海外投资模式。2002年9月,中国TCL集团下属的TCL国际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其新成立的全资附属公司施耐德电子有限公司(Schneider Electronics GmbH),收购了具有113年历史、在德国和欧洲有广泛的基础、号称“德国三大民族品牌之一”的百年老店施耐德电子有限公司的主要资产,其中包括“SCHNEIDER”(施耐德)及“DUAL”(杜阿尔)等著名品牌的商标权益。继收购德国施耐德之后TCL集团又于2003年7月花费几百万美元间接收购了美国著名的家电企业戈维迪奥(Govedio)公司,这次收购是一次全资收购。戈维迪奥公司是一个做录像机、DVD等视像产品的渠道公司,一年的销售额约2亿多美元。并购美国戈维迪奥公司后,TCL集团仍计划在美国市场继续使用戈维迪奥品牌销售彩电、碟机等产品,努力扩大在美国市场的份额。借外国品牌开拓海外市场,已成为TCL集团独特的海外营销策略。
中国企业目前在国际竞争中的最主要优势是成本优势和产品优势,最差的是品牌优势,通过海外投资并购一些国外知名品牌,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实现三个优势的结合,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五、海外品牌输出投资模式
海外品牌输出投资模式指的是我国那些具有得天独厚品牌优势的企业,开展海外投资时不投入太多的资金,而多以品牌入股的合资形式或采取特许加盟与连锁经营等其他方式进行拓展。采用该模式开展海外投资的我国企业目前为数不多比较典型的是北京同仁堂。
中华老字号同仁堂已有330多年的悠久历史,如今已成为一家现代化的大型中药企业。同仁堂的品牌誉满海内外,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其品牌优势得天独厚。目前,同仁堂商标已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于续,并在台湾进行了第一个大陆商标的注册;同时同仁堂的产品已经畅销到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仁堂在中国拥有300多家零售和专营药店,在海外也成立了l0多家公司或药店,是2002年全国出口创汇最多的中药企业。显而易见,同仁堂的知名品牌已成为同仁堂集团开展跨国经营的特有优势。同仁堂的海外投资,无论是品牌入股的合资形式还是采取独资、特许加盟、连锁等其他方式,都注意把“同仁堂”这个中华老字号的金字招牌向海外输出,拓展海外市场。同仁堂的海外品牌输出投资模式与前面分析的以海尔集团为代表的海外创立自主品牌投资模式不同,后者是一边“走出去”一边进行创牌活动,而前者则是在往外“走”时已经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比较成熟的品牌。
采用这一模式的前提条件是企业需拥有知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而这正是当前中国大多数企业的“软肋”。因此,目前中国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采用这一模式的条件。但是,伴随着中国企业争创名牌进程的加速,相信在一定时期以后这种模式将会逐步流行开,因为来华投资的许多外国跨国公司都采用这种模式进入中国市场。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的确缺少世界名牌,但是在中药和中式餐饮等行业,中国的一些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商标,在国际上拥有核心竞争力。这些行业的企业进行跨国经营和海外投资,一定要注意发挥自身品牌的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争取早日将企业做大做强,早日成为独具中国产业特色的跨国公司。
六、海外资产并购模式
所谓海外资产并购模式是指中方企业作为收购方购买海外目标企业的全部或主要的运营资产,或收购其一定数量的股份,以实现对其进行控制或参股的投资行为。中方企业并购目标企业后一般不承担目标企业原有的债权债务及可能发生的赔偿,只承接目标企业原有的资产和业务。2000年4月,万向集团整体收购美国舍勒公司即属于海外资产并购模式,另外,像海尔集团收购意大利电冰箱制造厂、北京东方电子集团收购韩国现代电子、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购并西班牙瑞普索公司在印尼五大油田的部分权益、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出资两亿多美元收购印尼油气田资产、中国网通(香港)公司牵头收购亚洲环球电信网络资产、华立集团收购飞利浦在美国圣何塞的CDMA移动通信部门、上海制皂集团有限公司收购美国SPS公司和Polystor公司可充电电池生产资产项目等也属于这类投资模式。
美国舍勒公司始建于1923年,是美国汽车市场上的三大零部件生产供应商之一。早在1984年,舍勒公司给了万向一笔3万套的万向节订单,万向由此开始了汽车零部件生产之路。万向的产品在美国市场销售都冠以“舍勒”商标。从1994年开始,由于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再加上内部决策的失误,舍勒公司的经营开始下滑。后来,舍勒主动提出请万向并购的要求。结果,万向花了42万美元收购了舍勒公司的品牌、技术专利、专用设备及市场网络等主要资产,而厂房、设备等由另一家公司买走。并购“舍勒”的最直接效果是,万向在美国市场每年至少增加500万美元的销售额。更深远的意义则是,由于并购了“舍勒”,万向产品有了当地品牌、技术和生产基地的支持。
采用资产并购方式进行海外投资,可以避免目标公司向我方企业转嫁原有债务及“或有债务”。因此,以并购方式进行海外投资时,若我方企业考虑到海外目标企业可能存在债务不清、可能因对他人提供担保而在交易完成后引起赔偿等问题时,可采取资产收购方式。另外,在资产并购方式下,只要目标公司赞成资产出售的股东达到法定人数即可进行收购,即使目标公司有少数股东想阻挠也不影响我方企业的实际收购。
这种方式的制约条件一是由于多以现金方式进行收购,故需我方投入较多运营资本。二是由于中方并购企业在完成并购后要对目标企业进行整合,以实现海外并购的目的,因而应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整合人才。三是对目标企业债务、税收和法律诉讼等情况掌握方面的任何疏漏都可能形成并购陷阱,制约并购目标的实现。
由于目前国际直接投资业务中主要的方式是并购投资,而不是新建投资方式(或称绿地投资方式),所以应当说海外资产并购模式是一种比较流行的海外投资方式。还有,资产并购模式是以大量非上市企业为交易对象,上市公司终归只是海外企业群体中的一小部分,因而这一模式比海外股权并购模式具有更广阔的应用空间,更适合广大中小企业。随着我国海外投资规模的日趋扩大,并购投资将日益成为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方式,其中资产并购模式会被更多的企业选用。
七、海外股权并购模式
海外股权并购模式是指我国公司购买一家海外目标公司(通常都是上市公司)发行在外的具有表决权的股份或认购其新增注册资本,所获得的股份达到一定比例可对该公司行使经营管理控制权的一种海外投资行为。在海外股权并购模式下,其交易的对象是海外目标公司的股权,而最终取得的是对目标公司的控制权,我国企业作为收购方成为海外目标公司的新股东。近年来,国内企业选择股权并购模式进行海外投资的事例逐步增多,如2001年万向集团并购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美国UAI公司、2003年北京东方电子集团收购上市公司冠捷科技等都属于此类并购。
2003年8月,北京东方电子集团以10.5亿港币收购在香港和新加坡两地上市的冠捷科技有限公司股份3.56多亿股,以占有其超过26.36%的股份成为冠捷科技第一大股东。冠捷科技是一家专业从事CRT显示器、液晶显示器、PDP显示器以及液晶电视类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通过本次海外股权收购,北京东方电子集团将自此拥有从TFT-LCD面板到显示器整机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以及遍及全球的市场、研发、服务体系,从而奠定了实现“通过产业整合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目标。
在股权并购模式下,作为投资主体的我方并购企业可以是上市公司也可以是非上市公司,但海外目标企业一般为在股票交易所挂牌交易的上市公司。股权并购实施过程复杂,但法律程序简单。在法律程序上,只要并购方取得股权优势后即可进行董事和监事的改选。股权收购完成后,海外目标公司作为我方公司的海外子公司存在,拥有独立的法律地位。由于买卖协议的签订方是我方收购企业和海外目标公司的不同股东,故该投资模式的交易决策具有分散性。
采用股权并购方式进行投资,由于不增加海外目标公司及其股东的税收支出,故收购成本较低;同时可以运用股权并购方式取得目标公司的控股权,使目标公司在经营上与我方公司形成一个整体,为我方公司的国际化战略服务。但采用这种模式,在股权收购条件下,我方企业要对海外目标公司的一切债务负责。另外,由于并购交易决策具有分散性,可能会遇到少数股东的阻挠。
随着国际证券市场的发展,股权并购模式日渐通行。采用股权并购模式进行海外投资,我方企业既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实现规模经济效益又可以节约交易成本,获得生产要素内部化收益;运用股权并购方式我方公司可以在部分出资控股的情况下,以“小资本”控制“大资本”取得海外目标公司的控制权,实现企业资本滚动式发展,迅速实现企业海外扩张的目标;通过股权并购,还可实现我方企业海外间接上市的目标,即买壳或借壳上市。
八、国家战略主导投资模式
国家战略主导投资模式是指我国一些大型能源企业开展海外投资主要是政府的推动,注重的是国家的宏观利益是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而向海外资源开发方面进行的投资。海外能源开发投资是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重要步骤,这类投资需要巨额资金投入,投资回收期限长,投资风险大,需要政府来推动和承担主要风险。在这种模式中,即包括新建海外企业也包括通过资产或股权并购而设立的海外企业。现阶段,这种投资模式主要体现在能源战略方面,今后将向资源战略扩展。
开展该模式海外投资的代表性企业当属我国三大石油巨头即中石化、中石油和中海油。石油能源是保证中国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能源,开展国家战略主导模式的海外能源投资是解决能源瓶颈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三大石油巨头积极实施国家提出的“走出去”战略,着眼国家长期能源安全,纷纷进行海外油气田的投资开发,先后启动了二十几个项目。三大石油巨头与国外的很多合作项目采取的是“份额油”的方式,即中国石油企业在当地的石油建设项目中参股或投资,每年从该项目的石油产量中分取一定的份额。这种方式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石油进口数量以及价格的稳定。
海外投资的主体一般是大型国有或国有控股重点能源企业,有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资金来源有保证,抵御风险能力较强,从而有利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实施。由于把落实国家能源安全战略的宏观利益放在第一位,这样就比把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第一位的其他投资模式能更有效地为国家战略服务。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有些自然资源如石油的供给形势己越来越严峻,为了维持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中国必须通过海外投资参与国际能源生产分工,尽可能多地利用海外能源,落实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当前,中国规模最大的海外投资就发生在自然资源行业,而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里,国家战略主导模式的海外投资仍将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重要模式之一。但这种投资模式在非能源行业一般不采用,由于所需投资数额较大,眼下非国有大型能源企业采用也不现实。
九、海外研发投资模式
海外研发投资模式是指我国一些高科技企业而非传统的制造企业或资源开发企业通过建立海外研发中心,利用海外研发资源,使研发国际化,取得居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并将对外直接投资与提供服务结合起来。首创这一海外投资模式的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简称“华为”)。
华为在全球建立了8个地区部和32个分支机构在美国硅谷和达拉斯、印度班加罗尔、瑞典斯德哥尔摩、俄罗斯莫斯科等地建立了多家海外研发中心,并通过各种激励政策吸引国内外优秀科技人才进行研发,从而能够及时掌握业界最新动态。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截至2002年底,华为累计申请专利2154件,发明专利申请量居国内企业之首,华为申请国际和国外专利198项,是发展中国家企业里最多的。华为作为中国驰名商标在86个国家和地区注册600多件次。华为依托全球化技术开发网络,利用遍布世界各地的研发机构,以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更快的响应速度和更好的性能价格,帮助全球运营商确立可持续赢利的运营模式。现在,华为的设备已经在非洲、南美、东南亚、东欧等地区40多个国家昼夜运转,靠着掌握越来越多的核心技术,华为在世界电信市场上已经能与跨国公司比肩较量。
高科技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开展海外投资,必须拥有强大的技术开发实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而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弱势和薄弱环节正在于普遍缺乏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完全可以学习华为的做法,进行海外研发投资,建立研发中心,利用海外的研发资源,推动研发国际化取得居于国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提升科技国际竞争力。
参考资料:网络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6915051.html?fr=qrl3
海尔国内 现状分析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中国最具价值品牌。海尔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5万人,已发展成为大规模的跨国企业集团,2007年海尔集团实现全球营业额1180亿元。
海尔从1995年起开始其多元化道路,希望以多元化战略来谋求企业的高速增长。目前该公司已经从产品多元化,进入了产业多元化经营的格局。海尔的多元化战略使其从事的业务从家居用品到手机,从生物制药到物流,从餐饮到金融——涉及的产业让人目不暇接。2003年全球营业额达806亿元。回首早年,海尔在家电领域的相关多元化策略曾经取得了成功,凭借“服务支撑品牌”这一核心竞争能力,该公司很多家电产品位列市场的第一集团军。但如今国内外的各家电制造公司现在都打“服务”牌,海尔的优势已不很明显,而且一些大公司依靠其核心技术已经在慢慢吞噬海尔原有的市场,西门子、LG在冰箱行业基本已经抢占了国内的高端市场,空调行业国内的美的、海信、格力等企业依靠其技术和性能价格比也在与海尔抢占市场。而海尔对上游技术的投资并不显著,丧失了核心技术竞争优势,只是依靠“海尔”这个品牌在市场上的强势地位和不断变化的但并无多少技术含量的所谓“创新”来吸引消费者的眼球。(《京华时报》10月12日报导一篇名为《海尔洗衣机遭遇信任质疑》的文章,大家可以看看海尔的技术含量。链接:http://www.beijingtimes.com.cn/news.asp?newsid=79845)而且,海尔管理层认为国内家电行业已趋于饱和,所以必须要寻求多元化发展,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并走出了家电行业。那么家电行业是否已经饱和、没有开拓空间了?世界营销大师米尔顿.科特勒曾说过,真正的利润并不是来自于第一个生产出电视机的公司,而是那些有能力向同一用户卖出四个电视机的公司。它提供的产品质量,使得客户能够持续不断地购买它的产品。当原来的产品被淘汰,客户仍然买同样厂家的产品,这就是客户忠诚度。与海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松下、西门子、飞利浦、LG、伊莱克斯等国际知名品牌公司纷纷开始加大对中国家电市场的投入,开始争夺中国市场。这些情况恰恰说明了,家电行业在国内仍有很大的利润空间,还有提高占有率和精耕细作的必要。海尔多年来开发了多种的产品,但是总是希望能够从一个产品开始,打入另一个领域。丰富产品线的想法并不是错误,但是如果不考虑自己的优势,盲目扩大产品线及业务领域,实际上成本很昂贵,分散的投资使得每个新行业只是享有了平均收益。实际上,在家电行业纵深发展,可以进一步发掘客户资源,降低了企业的营销费用,也不用花费很大的代价去寻找新客户。看看海尔的一些失败的投资情况。
电风扇:当1997年海尔刚刚进入家用电风扇市场的时候,曾经雄心勃勃,力图在群雄乱战却无强势品牌的电风扇市场中占据相当大份额。事后证明这是海尔所遭到的最大的滑铁卢之役。目前,市面上几乎已经看不到海尔的电风扇产品了。
药业:1995年,海尔投资的第一个非家电生产企业海尔药业诞生了;在投入了大量金钱之后,时至今日,海尔药业依然作为不大,从品牌到技术并无建树,始终在亏损的边缘挣扎。
餐饮:海尔投资餐饮业曾经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随着餐饮业竞争的加剧,曾经辉煌一时的海尔大嫂子面馆却逐渐走向无声无息了,大多数都已被关闭。
彩电:海尔一举成为国内最重要的彩电生产商之一,但随后增长便停滞下来,与四大彩电巨头——长虹、TCL、康佳、海信等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目前仅处于第二集团军阵营。
电脑:截至目前,海尔的PC业务已被证明是失败的投资。自海尔进入电脑市场以来,就一直持续大规模亏损,并且市场占有率几乎可以忽略。而最近,海尔又投入巨资开始重新发展自有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并喊出了“赶超联想、IBM”的豪言壮语。不知这次结果会如何?
中国名牌战略部万力部长这样评价海尔:海尔的多元化,偏离了它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要做就做最好,要做就做第一”的公众品牌信念。
全球化发展:
张瑞敏有一个观点:“国际化就是本土化,什么时候,美国人不再认为海尔是中国的海尔,而是美国的海尔,海尔在美国就算成功了”。2002年的3月,海尔耗资1450万美元买下了具有77年历史的美国格林威治储蓄银行大楼,该楼正式更名为“海尔大厦”,海尔美国总部诞生,显示了海尔品牌长期在美国扎根的信心。海尔的“国际化即本土化”国际经营思路付出了高额的成本。其具体做法是:当地设计、当地制造、当地销售。 “本土化”的海尔,其雇员也主要是美国人。对于在美国既没有品牌,又没有可打造品牌的雄厚资金,年销售额还不到2个亿,利润在5%以下的海尔,付出的代价也太大了。这种高成本运作模式注定了短期内海外业务的亏损。事实也确实如此,海尔在国外的业务到现在也没有听到盈利的消息,有传言说现金流量还是负的。过去的6年里,海尔海尔业务在国外迅速膨胀,已经在菲律宾、伊朗、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卡姆登开设了13个海外工厂。海尔海外市场很大程度上只是“小规格品种获得了成功,大多数的产品并没有如愿以偿,甚至没有中国出口的数量大、品种多。而利润也大多数来自国内生产的在国内和国外销售的产品。”
从长远意义上讲,发展海外业务,是海尔国际化运作的一个必然过程,方向上是正确的。国外很多知名企业如GE、IBM、SONY、PHILIPS等等也都是如此运作并成功的。而且这些大公司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初期,经营策略上的确是没有考虑到短期盈利,基本上都是允许先赔上几年的利润以换取对市场的培养。但对海尔而言,简单的移植照搬却是很危险的:一是对于海尔这个2003年全球销售额仅800多亿人民币的企业,资金上根本无法与上述这些大公司相比,人家赔得起,可海尔要叫板的是国外的大公司、大品牌,要付出的资金相应就要大很多,资金上的困难决定了对海外市场的争夺十分艰难;二是缺乏核心关键技术支持。缺乏技术含量的产品如何去赢取已经适应国外名牌产品的外国消费者的欢心?海尔的国外拓展,是希望打造出一个优质的“海尔”品牌,而不是去贩卖一些打着“Made in China”的廉价商品。对于“内功”还没练好的海尔如此大规模、全方位的扩展海外,其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这样做可以得到一些额外收益:比如说,广告效应、政府的各种支持、收获民众的感情。扩大了中国品牌影响,长中国人志气。民众也乐于看到此类“中国的骄傲”。但古人云:安内才能攘外。海尔首先应致力于练好“内功”,提高产品技术竞争力,先在国内和国外名品牌抗争,巩固自己的根据地并积累资金。此间,拿出自己还有那么点竞争力的品种到国外小范围内小试牛刀,然后根据自己的节奏逐步扩展海外市场。毕竟,“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罗马也不是一天建成的”。
海尔文化:
看过几篇海尔的新旧员工写的帖子,里面说了很多自己在海尔的经历体会,总的感觉海尔在企业文化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日事日毕,日清日高”、“事事有人管,人人都管事”、“赛马不相马”、“创新”、“三工并存,动态转换”、“负债开发”等确实有积极的意义,但我考虑的是大小事务都被量化,并与业绩、工资挂起钩,势必导致员工工作体力和脑力超负荷运转,而且会造成“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更会造成只关心自己的眼前的短期经济利益,而忽视了自己与企业的长期发展。而企业核心技术的发展更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团结合作的,可能不能马上见到效益的,但更具意义的一项工作。俞世维讲座中有这么一段小故事:说的是一个资深企业管理专家受邀到一个企业去指导该公司企业管理方面有些什么不足。当这个专家看到所有的员工都在紧张的工作的时候,发现一个角落里有个人正双脚放在写字台上,抽着烟坐在椅子上悠闲得很。这个专家对公司老板说了:我看这个人没什么用处,应该解雇他!老板听了连忙摇头:我公司里的人哪个都可以解雇,唯独他不行。公司能发展到今天,多亏了他不断推出的点子!
结束语
看到过台湾作家刘墉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
每一个人都会死,但是有几个人在他死的时候,认为一生该做的事都做了?该看的东西都看了?每一个人都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地方,但是又有几个人,因为想到自己比下已有余,而放弃了更高的理想?就因为太阳每一刻都在地平线上滚动,所以这个世界才总有日落与日出;就因为我们总是不断追逐理想中的地平线,所以这个世界才能不断地进步!
马就像人一样啊!它们要好的老师、好的家教;它们要学习镇定、接受考验;它们要能出生入死而不胆怯,面对争战而不慌乱;不为强权所凌,不为美食所诱;它们更要有定心的功夫,在夜阑人静的时刻,将白日的争逐淡忘,荣辱看开,用感恩的心,洗去骄奢;以宁静的心,除去疲困,唯有这样,马才能成为神马,人才能成为伟人啊
关于海尔集团成功的案例分析
张瑞敏首席执行官提出海尔实施电子商务靠"一名两网"的优势:"名"是名牌,品牌的知名度和顾客的忠诚度是海尔的显著优势."两网"是指海尔的销售网络和支付网络.海尔遍布全球的销售,配送,服务网络以及与银行之间的支付网络,是解决电子商务的两个难题答案.
我们不相信在没有任何基础情况下搞电子商务会取得成功,因为没有业务流程的重组,没有企业内部网与外部网的应用,没有企业各种信息应用系统做为基础,电子商务平台无异于空中楼阁.
首先,在产业方向转移方面,海尔已实现了网络化管理、网络化营销、网络化服务和网络化采购,并且依靠海尔品牌影响力和已有的市场配送、服务网络,为向电子商务过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管理转移方面,传统企业的金字塔式的管理体制绝不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所以在管理机制上把“金字塔”扳倒建立了以市场为目标的新的流程,企业的主要目标由过去的利润最大化转向以顾客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在企业内部,每个人要由过去的“对上级负责”转变为“对市场负责”。海尔集团还成立了物流、商流、资金流三个流的推进本部。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直接从国际大公司采购,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商流通过整合资源降低费用提高了效益;资金流则保证资金流转顺畅。
海尔拥有比较完备的营销系统,在全国大城市有40多个电话服务中心,1万多个营销网点,甚至延伸到6万多个村庄。这就是为什么有些网站对订货的区域有限制而海尔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实现配送的原因。
四、海尔电子商务平台的搭建
海尔是国内大型企业中第一家进入电子商务业务的公司,率先推出电子商务业务平台。我们不是为了概念和题材的炒作,而是要进入一体化的世界经济,为此海尔累计投资1亿多元建立了自己的IT支持平台,为电子商务服务。
目前,在集团内部有内部网、有ERP的后台支持体系。我们现在有7个工业园区,各地还有工贸公司和工厂,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没有内部网络的支持是不可以想象的.各种信息系统(比如物料管理系统,分销管理系统,电话中心,C3P系统等等)的应用也日益深入.海尔以企业内部网络,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为基础,以因特网(外部网,海尔从96年底起就建立了自己的网站)为窗口,搭建起了真正的电子商务平台.
当然,进行电子商务并不是一厢情愿的事,不仅要有各方面的基础准备,还要让经销商和消费者接受,这样才能顺利实现。我们为经销商、供应商和消费者提供了一个简单、操作性强的电子商务平台,而且进行了循序渐进式的培训,而且在平台设计的时候就考虑到如何为应用者提供方便和帮助,就连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我们也遵循了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业务伙伴和我们一同发展和成长。
五、展望
海尔的电子商务平台将发展成为公用的平台,不仅可以销售海尔的产品,也将销售其他各类的产品;不仅可以为海尔的自身的采购需求服务,也将为第三方采购和配送服务。
我们将保持和强化两个优势:
六、以“一名两网”为基础,与用户保持零距离,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INTERNET时代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海尔要利用信息进行发展。通过网站,海尔可以收集到大量的用户的信息和反馈。这些用户对海尔的信任和忠诚度是海尔最大的财富。目前在海尔的网站上,除了推出产品的在线订购销售功能之外,最大的特色就是有面对用户的四大模块:个性化定制、产品智能导购,新产品在线预定,用户设计建议。这些模块为用户提供了独到的信息服务,并使网站真正成为海尔与用户保持零距离的平台。
七、利用网络放大海尔的优势,减低成本和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
海尔将利用系统,进一步优化分供方。如果上网,就可以加快这种优化的速度。一个小螺丝钉到底世界上谁生产最好?一上网马上就会知道。这不仅仅是简单的价格降低,关键是找到了最好的分供方。正是这种交流,我们在短时间内建立了两个国际工业园,引进了国际上最好的分供方到青岛建厂,为海尔配套。
海尔电子商务系统还处在进一步的建设和完善中,我们将充分利用海尔的“一名两网”的优势,通过网络连接用户,大力推进CRM系统的建立,以具有充分个性化的产品和特色服务拢住原有、新、潜在的用户,以及供应商,采购商,提供完善的服务。在新经济时代保持和发扬企业的优势,更加快海尔的创新机制,缩短进入的国际化进程。1995年,我们的销售额是世界五百强入围标准的1/18,1996年是1/12,1997是1/6,1998年是1/4,去年海尔32亿美元的销售额已是入围标准的1/3,今年希望是1/2。原来,我们是希望在2006年进入世界500强,现在看来,要提前了。
电子商务是海尔前进的加速器。
海尔公司发展历程中做了哪些战略选择,实施了哪些战略,你对这些战略选择有何评价?
多元化战略又称多角化战略,是指企业同时经营两种以上基本经济用途下同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种发展战略。多元化战略是相对企业专业化经营而言的,其内容包括:产品的多元化、市场的多元化,投资区域的多元化和资本的多元化。采取多元化战略可以降低企业成本、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和影响力,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和可持续发展。为此,越来越多的企业争相实施多元化战略,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适合采取多元化战略,那么企业如何正确选择和实施多元化战略呢?第一,企业要有正确的多元化的动机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应该是为了谋求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样才能减少多元化决策的盲目性,使其多元化的投资决策能够符合各方面的利益。这些管理者可能在以前的经营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因而在潜意识中产生了自我膨胀的感觉,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不切实际的估计,认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在各个领域都能取得成功,在这种心理状态的驱使下,当某些领域出现有吸引力的市场机会时,他们便会不顾实际情况而做出进入该领域开展经营活动的决策。企业缺乏约束机制的现状又使他们的决策往往能够得以顺利实施,从而使企业开始迈出错误的一步。第二,确定战略目标——多元化经营成功的起点企业在选择多元化经营战略时,首先应确定战略目标。战略目标的确定不仅决定了投资行业的选择,而且指导企业在较长时期内的经营和投资方针。缺乏一个明确的多元化经营目标,企业在竞争多变的市场环境中很容易迷失方向,有限的企业资源将最终被耗散在盲目的多元化投资经营和内部的冲突协调之中。总的来说,多元化经营的战略目标可分为:加速企业成长;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优势;加强核心竞争力;培育企业新的增长点。这4个目标对企业的含义是迥然不同的,第一种目标强调的是企业资产,经营和盈利规模的扩大,而并不赋予企业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第二种目标是基于各产业间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使得企业的资源和优势能扩展到现有产业之外并得到充分利用;第三种目标是公司必须开展其核心领域以外的产业,通过多元化经营提供多元化的一揽子服务,最终加强其核心竞争力;第四种目标就是要在恰当的时候,将企业引入更具发展潜力的行业而脱离原来、趋于饱和、衰退的行业。第三,选择战略模式——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关键 不同的多元化经营战略模式,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是不同的。若经营者盲目采用不符合企业实力的多元化战略模式,不仅会降低企业的投资收益,而且不利于企业内部资源配置。可见,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如何选择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模式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经营者必须掌握每种多元化模式的利弊及其使用条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选择。一般认为,多元化的战略模式可分为四种类型:中心多样化、垂直一体化、水平一体化、联合多样化。 1.中心多样化,它是一种增加与企业目前的产品或服务相类似的新产品或服务的增长战略。其特点在于新行业与主业有较强的相关性,资源共享,业务协同,有利于企业核心能力培育和发展。缺点是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大。适用于企业所处的行业处于上升阶段时。 2.垂直一体化,它是一种向上下游两个行业扩展企业目前业务的增长战略。其优点在于降低成本,开发新的市场机会,扩大经营领域。缺点是行业盈利性较低,退出障碍高。适于高度多样化,客户的分散程度较低,新产品占整个销售额的百分比较低的企业。 3.水平一体化,它是一种收购企业的竞争对手的增长战略,通常是通过企业购并实现的。其优点在于易于稳定顾客群。缺点是企业向其他行业投资,具有一定的风险。适用于具有充足的现金流量以及稳固的核心能力的企业。 4.联合多样化,它是一种能够增加与企业目前的产品或服务显著不同的新产品或服务的增长战略。其优点在于能充分利用资源,开拓市场,增强企业实力。缺点是造成企业规模庞大与管理困难。适用于具有生产、资金、技术、管理等能力优势的企业。 第四,企业必须拥有必备的资源和实力,并在某一产业领域占有优势地位 企业要充分估计自己的实力,进行科学论证,从资源潜力、市场占有率、市场适应能力等方面进行考虑,绝不能盲目推行多元化经营。因为企业在多元化发展领域由创始到形成利润增长点需要一段时间。这期间,企业只有保持足够的资源投入,才能支撑到企业利润增长的实现。这些实力主要包括人、财、物的连续投入能力,技术上的生产、开发能力,市场营销能力,以及扩展新产品新市场领域的能力。就市场占有率而言,当某种产品的市场份额达到25%时,企业便有了影响市场的相当实力,而当达到35%时,企业就几乎可以左右市场,主导价格,进而能获得超出平均利润的超额垄断利润。因而企业只有在行业中形成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时,才能形成相对稳定的竞争优势。如果不是这样,而是一味的追求经营的多元化,其结果不仅不会降低风险,反而有可能因分散投资资源和降解企业原有实力而增大风险。在市场适应能力方面,企业由于实行多元化经营,开发外业产品,从投入市场开始,到产品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都必须具备适应不同的消费层次、不同的价格、不同产品之间的平衡能力、不同的产品差别能力、不同的销售网络及不同的营销策略等多方位的适应性和内在组织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外业产品短期内的市场适应能力并逐步提高利润水平。 第五,企业应当具有较高的管理水平 实施多元化经营,不仅需要有资源优势,还应当有管理优势,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重要。随着企业多元化经营战略的推进和经营规模的扩大,经营管理问题往往成为企业发展的“瓶颈”。先进的企业管理不仅要求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而且要不断改善和优化企业的组织管理结构以适应变化的需要。要防止企业规模扩大后可能出现的“大企业病”,避免因企业组织结构缺陷导致企业步向衰退,必须根据企业规模和企业的发展目标及时、恰当地调整组织结构,使组织结构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青岛海尔在多元化发展过程中,不断改进组织结构,将直线职能制向事业部制不断推进,适应了国际化发展战略对企业组织结构的要求,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第六,企业实施多元化经营,应做到市场上相关、技术上的协调 多元化经营要注意发挥协调作用,这种协调作用的基础是产业间的关联性,产业间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共同的核心技术或共同的市场上。许多实践研究表明,实行多元化经营企业如果进入一个与原来产业密切相关的产业的话,其赢利能力要高于进入非相关产业经营的企业。因此,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要在市场上具有相关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企业的市场影响力和有效经验,才能有利于多元化经营的成功。否则,如果企业进入与企业原业务毫不相关的产业的话,需要配备一套新的销售力量,需要在新的市场上进行经验的积累,这在竞争激烈、市场变化频繁的环境下很难成功。此外,在进行多元化经营时,还应注意技术上的相互协调,技术作为企业形成竞争优势的首要因素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的多元化经营产品如果在技术上相互协调,能够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则有利于企业核心技术的培育和核心能力的形成,有利于使多元化经营产业获得优势而立足市场。 第七,企业应具有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拥有的核心竞争能力是将可能利用的市场机会转化为实际的盈利机会的关键,是多元化获得成功的必要保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产物,具有独特性、不可仿制性、不可交易性和可扩展性等特征。核心竞争力能使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和获取稳定的超额利润,核心竞争力是引导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企业进行多元化经营,应是其核心竞争能力的运用、延伸和发挥。因此,企业开展多元化经营,必须充分考虑核心竞争能力的影响,分析企业核心技术、营销能力、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向相关领域渗透的广度、深度和关联性,并研究判断其机会的大小和风险的高低。回答时间:2011-10-23 23:50:45
海尔案例分析?
1简述海尔配送作业流程?
海尔建立了2个现代智能化的国际化中心立体仓库及自动化物流中心,该物流中心以用户的定单信息为核心,通过对物流信息管理手段的实施,对库存进行有效控制,实现JIT按单配送模式,彻底消除资源浪费。海尔的仓库不再是储存物资的水库,而是一条流动的河,河中流动的是按单采购来生产必须的物资,也就是按定单来进行采购、制造等活动。古代商人有句话叫“货不停留利自生”,海尔物流就是通过“零停留”的物流运转从根本上消除了呆滞物资和库存。两个物流中心在硬件上成功的集成国际领先水平的穿梭车、堆垛机、LGV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激光导引、无线扫描、语言监控等技术,使其呈现“两高两零”的特点:高速、高效、零库存、零流动资金贷款。物流中心通过信息化加快了物品流动速度,目前物流中心货区面积7200平方米,但它的吞吐量却相当于普通平面仓库的30万平方米,同样的工作,海尔物流中心只有10个叉车司机,而一般仓库完成这样的工作量至少需要上百人,这样既提高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社会效益。而且海尔物流整合以来,仓库面积减少90%,库存资金减少77%,不但节约了物流费用,而且也大大节约了社会流动资金。
2简述海尔配送成本构成有哪些?
海尔物流的配送是集货、分拣、配载、包装、组配及加工等一系列活动的集合。它包括:流通加工费用, 配装费用, 分拣费用, 营运间接费用, 车辆费用等费用
3海尔如何降低配送成本?
企业内部的库存管理将实施JIT管理,增加批次减少批量,以库存速度替代库存水平。在进行ABC分类分析的基础上,成品将实施配送需求计划(DRP),并利用先进的资源管理系统实施企业内外部物资的统一配送战略,仓储配送事业部承担降低库存成本并对制造系统进行物流保障。
集团将对企业内部的运输资源进行整合重组,按照物流一体化的策略构建运输事业部,统一协调控制运输业务。
海尔物流改革,依托基础资源,邀请专业物流公司协助确定企业物流系统设计方案,成立专家物流委员会,借力发展。
海尔存在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应对方法?
1、海尔的未来发展方向存在不确定性;
2、尽管作为一家白色家电中国企业,海尔在中国及国际市场上具有了比较高的影响,甚至有个别产品在北美市场,其产品的外观设计得到了白色家电专业设计师的认可,但是,就其产品本身而言,在开拓成熟市场如日本、欧美市场时仍然存在费用过高的问题;
3、首先,由于,国内家电企业近二年的发展,像格力、美的、格兰仕的崛起,已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海尔白色家电市场占有率的领先地位;这将严重影响到海尔的市场运行模式。
海尔利益于当年国内家电市场的爆炸式发展,而与其同步及发展的企业,像春兰、长虹,又相继倒在国有企业改制的问题上,直接导致其在一个阶段内,在国内市场上缺乏竞争对手,这为海尔的膨胀式发展带来的机遇,从而也为海尔的国际化先行带来了机遇。
但是,就像TCL、联想深陷国际化泥沼一样,海尔的国际化进程也是相当坚难,除却市场价值观的不统一带来的风险外、国外市场的法律风险也是海尔考虑缺乏的一方面,所以,这直接导致海尔国际化多年,然而收效甚微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在国内市场占有率下降,市场竞争日趋恶劣的情况下,海尔来自国内市场的收益不断下滑,而为了维持对竞争对手的压力,又将导致销售费用的不断增加,这将给海尔的营运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在这种国内市场吃紧,而国际化仍然像一个吞噬的黑洞,看不见收益的情况下,这对海尔的管理这提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4、下面讨论的将是海尔的管理问题。
春兰、长虹都是倒在了国企改制的问题上,海尔的MBO进程虽然一直在小心翼翼,不触及禁区,这给了他胜出这二个竞争对手的战略空间,但是,这个问题是任何一个中国企业无法回避的问题。
一天该问题不得到解决,海尔的未来发展方向就仍然充满不确定因素。
另外,勿用置疑的一件事,张瑞敏是海尔的精神教父,而这就像当年的长虹一样,由于张长期形成的权威,导致其继承人问题日益突出。
特别是在上述的国企改制问题上,像长虹,赵勇接手后,长虹却已经奄奄一息,在市场上再无反击的力量;
而且张瑞敏年事越来越高,像他下属的赵绵绵等人,根本不具备运作一个像海尔这样规模的企业的能力;甚至连张瑞敏对海尔的本身规模的发展也越来越失去控制力,只是他作为精神领袖,仍然拥有无限的权威,这才是海尔目前仍然能够以某部步伐前进的最后约束力;
一旦张瑞敏退休,而后续无人,毫无疑问的是,海尔将乱作一团,这就是海尔存在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之一;
甚至根本不需要等到那一天,只要张瑞敏的市场判断失误,都将直接带领海尔滑下深渊;因为在海尔张瑞敏就是和神一样的地位,无人能够质疑他,也没有人敢去质疑他,而一个不受限制的权力,将不可避免的走向腐化。就算张瑞敏能够靠他起家的质朴精神来维持他的道德操守,他的年纪、他的继承人问题、他企业的改制问题,这些在他的下属心中又将是怎样考虑的,而这是都将是海尔未来的不稳定因素之一。
应对的措施:
1、MBO的问题必需得到解决。
大型企业的MBO紧急交停,虽然解决了国有资产流失,但是这只是限制了改革的发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MBO本身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一个应对之道,只是在操作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所以,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国有企业负责人的经济、地位问题,否则,像云南红塔、999的问题就永远不会停止。
2、张瑞敏继承人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对于一个未来存在不稳定的企业,任何一个合作单位都是会有想法的。
就像WAHAHA与达能纠纷一样,为什么大部分供应商支持WAHAHA,抛开法律道德不谈,在供应商心目中很简单,宗庆后能给供应商一个稳定的未来,而这是达能不能提供的保障,这就是在清楚的法律问题上却会出现乱局的问题原因所在。
虽然现在大家相信张瑞敏,相信他的付款周期,相信他的一切,一旦换人,以海尔今天的规模,他每天运营所需的海量流动资金,那些供应商、银行,谁又肯像今天支持张瑞敏一样支持继承人,这些都必须是今天张瑞敏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