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杠杆基金涨幅超过10%的B类基金哪里买
如有不懂之处,真诚欢迎;如果有幸帮助到你,请及时采纳!谢谢啦!
什么是杠杆型股票基金 杠杆基金一览表2015年
牛市的来临,让分级基金站在了风口。申万菱信旗下的申万证券分级基金规模,在不到2个月的时间里,从去年三季度末的29.86亿份飙升至去年四季度末240亿份之上。
资产规模的急速扩张,让基金公司年底规模座次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也深深地刺激着公募基金的神经,引发业内更疯狂的跟风行动:2015年在证监会排队领取“身份证”的分级基金数量已飙升至100只之上。
从申报分级基金的公司来看,鹏华、银华、申万菱信、信诚、招商、富国及易方达等基金公司组成了分级扩容的大军。
鹏华基金在去年最后一天,一口气申报了7只分级基金,涉及环保、酒类、医药卫生等诸多领域。今年2月15日,又申报了5只分级基金,选取如高铁、新丝路、“一带一路”等热门主题。按照证监会现有流程,鹏华基金今年要发行的分级基金数量已达到12只。
申万菱信基金则在今年陆续申报了以医药等为主题的3只分级基金。信诚基金已申报6只产品。
量子基金操作杠杆交易的手法
这边有量子基金的一些介绍,可以参考看看
全文很长,我只截录几段。
如果想要更多基金资讯,我建议你可以去保罗时报看看。
对冲基金大特写(四)量子基金的兴与衰
《保罗时报》将为各位揭开由索罗斯所管理的著名对冲基金量子基金的兴衰史。
量子基金为索罗斯与罗杰斯于1973年共同创立的索罗斯基金管理公司(Soros Fund Management)所管理的对冲基金。
1979 年时,索罗斯依照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量子力学的测不准定律,将该基金更名为量子基金。到了1980年时,量子基金年成长率平均为102.6%,基金规模也增加至 3.81亿美元。在索罗斯和罗杰斯两人长达10年的合作期间,相比标普500指数同期47%的成长率量子基金的绩效达3365%。
然而在1981年,在罗杰斯离开后,索罗斯遭受到了金融生涯的一大挫败。由于看错美债行情,损失了几百万美元,量子基金的回报率首次下降至22.9%。大批的投资者随后带走了基金近一半的资产,让索罗斯大受打击。之后,索罗斯确信里根的新政策将会刺激美国经济繁荣期而开始果断投资,结果正如索罗斯预期,1982年夏天股票不断上涨,使得量子基金绩效大幅成长,净资产从1.933亿美元猛增至3.028亿美元。...........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paultimes/blog/item/1c91a109df2de333b0351d72.html
如何玩转分级基金
近期利好消息不断,发改委批准多个地方基建项目,引爆金属股上涨;另外美国QE3的推出也刺激美股创下5年新高,但A股的整体疲弱依然没有根本改变。市场人士认为,股市大跌的可能性不大,一旦阶段性反弹出现,分级基金激进份额因为具有杠杆效应、具有快速反映市场方向的特征,是抢反弹的好品种。但分级基金比较复杂,我们从杠杆比例、A级利率和到点折算三个要点梳理了一下,帮您玩转分级基金。
具体条款仔细看
目前有三只分级基金在售,包括易方达中小板指数分级(,申购,定投,赎回)、鹏华中证A股资源产业分级、工银深证100指数分级。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如果认购正在发行的新分级基金,等于按面值购入指数基金,减少了激进份额在二级市场溢价的成本,可着眼于中长线布局未来收益。虽然近期首单分级基金触发到点折算,引起市场对激进份额风险的关注,不过分级基金触发向下折算的概率毕竟是比较小的,而且分级基金独特的产品设计机制,使其在股指下跌时也存在一定投资机会。普通投资者在参与分级基金之前,一定要充分了解分级基金基本特征,尤其是每一只分级基金的具体条款,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合自己风险承受能力的适度投资。
分级基金的三要素
目前国内市场上交易的分级基金模式已经趋于固定,固定的模式可以让投资者更容易接受。基本设计思路大致有三方面。
1、杠杆
稳健部分与进取部分份额比例是1比1或者4比6。实际上分级基金是运用结构化分级技术的基金。通过对基金收益或净资产的分解,形成两级(或多级)风险收益表现有一定差异化基金份额的基金品种。
2、利率
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稳健份额均为浮息产品,年收益多为一年期银行同期利息+3%或+3.5%。如鹏华资源分级(,申购,定投,赎回)基金其A类份额约定收益率为一年定期存款利率(税后)+3%,以最新一年期定存利率来看,鹏华资源A()的约定收益为年化6%。而易方达中小板A的约定收益为固定利率7%。由于不受未来利率变化影响,此类份额在降息周期中的相对优势会越来越大,可作为定存或国债的替代品,更加适合低风险投资者。
3、到点折算
到点份额折算。目前市面上的分级基金通常设计为当母基金净值达到2元或者进取净值低于0.25元(略有差异)时进行份额不定期折算。折算可实现高风险份额杠杆维持在一定的范围内,防止高风险份额的风险收益水平严重偏离起始运行情况。不定期折算保证低风险分额的收益分配。通常在母基金份额或者高风险份额净值达到一定的阈值时,设置折算条款,折算后A、B级份额的净值恢复到初始水平,B级份额的杠杆也恢复到初始水平。
分级基金是双刃剑
对于未来的分级基金投资策略,好买基金建议风险承受能力较小的投资者可选择到期收益率较高的优先份额作为主要配置,目前看来,无固定期限浮动利率的优先份额提供的年化收益率比较高。风险承受能力较强的投资者可以选择带杠杆的债基进取份额。自从去年四季度债市回暖之后,债市各类券种的收益率大跌,债基进取份额的净值涨幅显著,折价率大幅收窄。
杠杆股基方面,目前阶段择时能力较好的投资者可以利用杠杆指数基金进行短线的波段操作,回避溢价率过高的品种,积极关注溢价较低、杠杆较高的产品。而投资者除了考虑杠杆增加所暗含的基金净值反弹能力外,还需要考虑基础份额的收益能力,在弱市中,杠杆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是博取反弹的快车道,也可能是加速亏损的催化剂。
什么是对冲基金 对冲基金到底是什么
一、对冲基金的含义
1、对冲基金属于免责市场产品,是投资基金的一种形式。
2、对冲基金名为基金,实际与互惠基金安全、收益、增值的投资理念有本质区别。这种基金采用各种交易手段(如卖空、杠杆操作、程序交易、互换交易、套利交易、衍生品种等)进行对冲、换位、套头、套期来赚取巨额利润。对冲本是一种旨在降低风险的行为或策略。
3、但在几十年的演变中,对冲基金已失去其初始单纯风险对冲的内涵,它已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的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极其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
二、对冲基金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性:
1、投资目标比较空泛,对象除传统的证券外,还包括期货、期权以及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产品和工具;
2、较多运用金融衍生产品和工具以及抛空等手段来进行买卖;
3、重视基金经理的能力。
三、对冲基金的主要种类
1、股指期货对冲
股指期货对冲是指利用股指期货市场存在的不合理价格,同时参与股指期货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或者同时进行不同期限、不同(但相近)类别股票指数合约交易,以赚取差价的行为。股指期货套利分为期现对冲、跨期对冲、跨市对冲和跨品种对冲
2、商品期货对冲
与股指期货对冲类似,商品期货同样存在对冲策略,在买入或卖出某种期货合约的同时,卖出或买入相关的另一种合约,并在某个时间同时将两种合约平仓。
在交易形式上它与套期保值有些相似,但套期保值是在现货市场买入(或卖出)实货、同时在期货市场上卖出(或买入)期货合约;而套利却只在期货市场上买卖合约,并不涉及现货交易。 商品期货套利主要有期现对冲、跨期对冲利、跨市场套利和跨品种套利4种
3、统计对冲
有别于无风险对冲,统计对冲是利用证券价格的历史统计规律进行套利的,是一种风险套利,其风险在于这种历史统计规律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是否继续存在。
统计对冲的主要思路是先找出相关性最好的若干对投资品种(股票或者期货等),再找出每一对投资品种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关系),
当某一对品种的价差(协整方程的残差)偏离到一定程度时开始建仓——买进被相对低估的品种、卖空被相对高估的品种,等到价差回归均衡时获利了结即可。 统计对冲的主要内容包括股票配对交易、股指对冲、融券对冲和外汇对冲交易。
4、期权对冲
期权(Option)又称选择权,是在期货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衍生性金融工具。从其本质上讲,期权实质上是在金融领域将权利和义务分开进行定价,使得权利的受让人在规定时间内对于是否进行交易行使其权利,而义务方必须履行。
在期权的交易时,购买期权的一方称为买方,而出售期权的一方则称为卖方;买方即权利的受让人,而卖方则是必须履行买方行使权利的义务人。
扩展资料:
对冲基金原本是指一些基金,这些基金在运作上除了对投资市场的优质证券长期持有外,更结合沽空及金融衍生产品的买卖来进行对冲和减低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市场风险,财务风险以及经济风险等,一般投资者将这种基金称为对冲基金,以此来区别于多种传统性的投资基金。
参考资料:对冲基金百度百科
银行业去杠杆化 是什么意思
去杠杆化”是从“金融产品的去杠杆化”开始的。金融创新繁荣时期,在众多证券化的资产基础上,产生了大量衍生结构性金融产品,如CDO、CDS等,这就是“金融产品的杠杆化”。当美国房地产价格开始下行、房贷违约率上升时,其影响首先体现在各种建立在次级按揭房贷基础上的衍生产品的价格上。这是由于杠杆化操作,衍生产品能够放大内在资产价值的变化。“金融产品的去杠杆化”就是此类衍生性金融产品市场灰飞烟灭的过程。
“去杠杆化”的第二阶段,是“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一段时间以来,不仅投资银行,连商业银行都购买了大量杠杆化的金融产品。这些金融机构的资金来源,包括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和投资银行在短期资金市场(如票据)上的融资。低利率和充裕的流动性大大降低了融资成本。然而,由于投资衍生产品造成的巨大损失,迫使银行减记不良资产,并大幅减少其资产负债表整体对风险类资产的暴露。这就是“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
“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大大消弱了金融机构的中介功能。具体表现在信贷成本大幅上升,借贷条件变得异常苛刻。这使那些长期依赖金融机构,获得部分短期资金来源的各类机构投资者(如对冲基金),成了无源之水,从而不得不出售其所持资产(尤其是风险较高的资产)来保持足够的现金水平,以备不时之需(如投资者的赎回)。这就是“去杠杆化”的第三阶段——“投资者的去杠杆化”。
“去杠杆化”的第四阶段,是“消费者的去杠杆化”。投资者出售资产,加剧了各类资产(尤其是房地产)价格的缩水并产生负财富效应,这使以英美家庭部门为代表的消费者所能做的惟一选择,就是增加净储蓄,以缓冲家庭净财富的萎缩,而这只能通过减少举债或提高储蓄率来实现。以消费的放缓为代价的储蓄增加,反过来进一步加剧了实体经济基本面恶化的速度和程度。
面临经济基本面的恶化,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刺激经济的政策方案。政策的效果不仅是政府主导的支出规模的函数,而且也取决于其“乘数效应”的大小。如果要放大“乘数效应”,则要求有关政府的支出,尽量用于购买在本国制造的产品。否则,刺激效应会通过进口而“漏出”到本国经济系统之外,不能使本国经济受益。这就为贸易保护提供了堂而皇之的理由。各国政府“各扫门前雪”的结果,就是导致“去杠杆化”的第五阶段,也是其最高阶段:“全球经济的去杠杆化”,或称之为“去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