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中国城市发达排行榜
1 上 海
2 北 京
3 深 圳
4 广 州
5 天 津
6 南 京
7 大 连
8 杭 州
9 沈 阳
10 哈尔滨
11 成 都
12 东 莞
13 济 南
14 佛 山
15 无 锡
16 长 沙
17 武 汉
18 宁 波
19 长 春
20 苏 州
21 青 岛
22 珠 海
23 大 庆
24 福 州
25 厦 门
26 石家庄
27 常 州
28 郑 州
29 秦皇岛
30 烟 台
31 乌鲁木齐
32 西 安
33 合 肥
34 南 宁
35 呼和浩特
36 重 庆
37 东 营
38 昆 明
39 威 海
40 中 山
41 南 昌
42 绍 兴
43 太 原
44 惠 州
45 温 州
46 徐 州
47 扬 州
48 淄 博
49 镇 江
50 鞍 山
51 保 定
52 银 川
53 南 通
54 鄂尔多斯
55 洛 阳
56 嘉 兴
57 台 州
58 桂 林
59 贵 阳
60 兰 州
61 盘 锦
62 漳 州
63 黄 石
64 唐 山
65 潍 坊
66 湘 潭
67 肇 庆
68 吉 林
69 江 门
70 海 口
71 株 洲
72 连云港
73 泉 州
74 克拉玛依
75 泰 州
76 海拉尔
77 包 头
78 柳 州
79 德 州
80 韶 关
81 宝 鸡
82 金 华
83 盐城
84 新 乡
85 十 堰
86 廊 坊
87 玉 溪
88 济 宁
89 沧 州
90 芜 湖
91 湖 州
92 梧 州
93 泰 安
94 马鞍山
95 安阳
96 辽 阳
97 舟 山
98 梅 州
99 常 德
100 三 明
这次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评比,是由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中国信息报社等权威统计机构进行的评比,无疑是最权威、最科学的。从这次百强城市的指标、方法、资料来源和评定结果来看,每个指标都通过量化加权计算,消除了人为因素,体现了科学性;全国286个地级以上城市全部参加,一个都不少,体现了综合性;采用数据有稳定、可靠的来源和完备的审查控制办法,数据真实可信,体现了客观性;同时,这次评比是在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等专门机构的主导下进行的,具有无可辩驳的权威性。 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人口与劳动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基础设施、环境5个一级子系统:
(1)人口与劳动力:包括人口规模、素质和结构、管理和利用3个二级子系统,下设5个指标;
(2)经济发展:包括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经济效益4个二级子系统,下设12个指标;(3)社会发展:包括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住房医疗服务、科技教育文化、社会治安、社会保障5个二级子系统,下设16个指标;
(4)基础设施:包括交通、通讯、供排水及电力3个二级子系统,下设8个指标;
(5)环境:包括人口密度、投资、废物处理、绿化4个二级子系统,下设9个指标。
从以上指标体系看,既有总量指标,用于反映“规模”即整体实力;也有人均指标,用于反映“效益”,即投入产出实现的程度。这样评定,既能表现出传统城市的发展积淀,又可以展现新兴城市生机勃勃的竞争活力。同时,这次评比的涵盖面十分广泛,充分体现了城市的综合实力,而不是某一、两个单项的优势
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和事件
一、国内
1。10月26日上午,清华大学与信威通信产业集团联合宣布:我国首颗低轨移动通信卫星——灵巧通信试验卫星已完成全部在轨测试试验,工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2.10月27日,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草案被提请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一次会议审议。草案将12月4日设定为国家宪法日。每年12月4日,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宪法宣传教育活动。
3。从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针对近几年来涉互联网知识产权案件逐年上升的新形势,该院与中国互联网协会签订《委托调解涉及互联网纠纷案件协议书》,引入行业协会辅助解决纠纷。
4。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数据显示,CPI环比持平,同比上涨1.6%;PPI环比下降0.4%,同比下降2.2%。
5。中国证监会、香港证监会11月10日发布联合公告,决定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正式启动沪港股票交易互联互通机制试点(简称沪港通),沪港通下的股票交易将于11月17日开始。
6。近日召开的全国高性能计算学术年会公布的“2014年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中,国产品牌占据85席;曙光与联想并列榜首,连续6年蝉联冠军宝座。
7。应澳大利亚联邦政府总理阿博特邀请,国家主席出席11月15日至16日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九次峰会。
8。第十一届“北京论坛”11月7日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遇向论坛发来贺信。贺信中表示,经过10年努力,“北京论坛”已成为具有影响的中外学术交流平台。今年论坛以“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中国与世界:传统、现实与未来”为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希望与会代表通过回顾传统、分享现实、共展未来,碰撞出更多促进不同文明交融互鉴的思想火花。
9。在中国记者节即将到来之际,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第十三届长江韬奋奖颁奖报告会11月7日下午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会见获奖代表并讲话,强调当代中国新闻工作者最重要的责任,就是讲好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传播中国声音。
10。在订单减少、零售疲软、高库存的多重压力下,我国服装制造业近两年销售收入和利润大幅下滑。然而,全球第一个依托互联网和大数据实现西装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的青岛红领集团,今年营收增速预计将超过200%。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正日益成为我国工业提高劳动生产率、打破环境资源约束、提升产品技术品质和品牌含金量的重要途径。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和扩散以及由此带来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能源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数字化制造等一系列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正在给传统生产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更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形态。
11。11月7日,以“海上丝绸之路与蓝色经济合作”为主题的2014厦门国际海洋周开幕。在一周时间内将陆续举办2014厦门国际海洋论坛、全国大学生海洋知识竞赛电视总决赛和海洋科学开放日等活动,为专业人士和公众呈上一份海洋科技与文化大餐。
12。11月6日,我国首个知识产权法院——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正式履行法定职责,这标志着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部署的司法体制改革迈出重要一步。
13。近日,中央财政以绩效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统筹考虑草原面积、畜牧业发展情况等因素,拨付奖励资金20亿元,用于草原生态保护绩效评价奖励,支持开展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加快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农牧民增收等方面工作。
14。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出,深化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建立起符合国有企业负责人特点的薪酬制度,对于进一步健全国有企业薪酬分配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形成企业负责人与职工之间的合理分配关系,合理调节不同企业负责人之间的薪酬差距,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形成合理有序收入分配格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5。从国家工商总局获悉: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以来,今年3—10月,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863.66万户,同比增长15.20%,注册资本(金)14.13万亿元,增长80.72%。其中,企业251.46万户,增长56.20%,注册资本(金)12.97万亿元,增长90.21%。平均每天新登记注册企业1.03万户。
1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裁判涉财产部分执行的若干规定》11月6日起施行。被执行人将赃款赃物投资或者置业,对因此形成的财产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予追缴。被执行人将赃款赃物与其他合法财产共同投资或者置业,对因此形成的财产中与赃款赃物对应的份额及其收益,人民法院应予追缴。对于被害人的损失,应当按照刑事裁判认定的实际损失予以发还或者赔偿。
二国际
1.挪威首都奥斯陆在当地时间10月1日正式退出申办2022年冬奥会,目前候选城市就只剩下北京和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国际奥委会(IOC)将于2015年7月31日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全体会议上决定2022年冬奥会的承办权归属。
3.澳大利亚内阁10月3日批准在伊拉克进行空袭和部署特别部队,协助全球联盟打击伊拉克境内的伊斯兰国武装。由此,澳大利亚成为首个重新派兵伊拉克的西方国家。
4.9月美国就业市场强劲复苏,在金融危机爆发六年后,美国失业率首次降至6%以下。最新数据显示,9月份,美国失业率降至5.9%。就业市场的快速复苏,也引发市场对美联储加息时间窗口可能提前的猜测。
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9月30日发布研究报告称,全球经常账户失衡已从2006年的峰值下降了三分之一以上,源于全球经济失衡的系统性风险已经降低。在2006年至2013年间,中国的顺差占世界GDP的比重从0.46%下降至0.25%。2013年,德国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顺差经济体。
6.燃烧了16天的亚运圣火,在仁川亚运主体育场缓缓熄灭,第十七届亚洲运动会于10月4日晚在韩国仁川落幕。中国体育代表团获得151金、108银、83铜,共计342枚奖牌,在金牌榜和奖牌榜均位列第一,并打破5项世界纪录。韩国代表团以79金、71银、84铜的成绩位列第二,日本代表团以47金、76银、77铜的成绩位列第三。
7.国际金融巨头安联集团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2013年全球金融资产总规模达到118万亿欧元,创下历史新高。同年,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也较上年增长近23%。
8.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7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赤崎勇、天野浩和美籍日裔科学家中村修二,以表彰他们在蓝色发光二极管(LED)方面的发现。
9.瑞典皇家科学院10月8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埃里克•贝齐格、威廉•莫纳和德国科学家斯特凡•黑尔,以表彰他们在超分辨率荧光显微镜方面的贡献。三名科学家将平分总额为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1万美元)的诺贝尔化学奖奖金。
10.瑞典学院10月9日宣布,将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法国作家帕特里克•莫迪亚诺,以表彰他用记忆的艺术展现了最难以捕捉的人类命运。
11.近期,英国布伦特原油价格、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和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均创下新低:10月8日,布伦特原油跌破91美元/桶,创出27个月以来的新低;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跌破88美元/桶,创下36个月以来新低;欧佩克一揽子原油价格也跌至89.37美元/桶,是2012年6月25日以来首度跌破90美元/桶。
12.挪威诺贝尔委员会主席亚格兰10月10日宣布,把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儿童权利活动人士萨蒂亚尔蒂和马拉拉,以表彰他们反对压制儿童和青少年、为所有儿童争取教育权所进行的斗争。
13.美国家居建材零售商家得宝近日承认,该公司的支付系统在过去5个月内因黑客袭击而遭受重创,5600万曾在该企业使用信用卡和借记卡购物的顾客的信息被盗取,相关信息已出现在东欧的一些信用卡黑市上,预计可能造成近30亿美元的巨大损失,成为有史以来零售业遭受的最严重的网络攻击案件。
14.英国财政部10月14日发表声明说,英国政府已成功发行了首只人民币主权债券,规模为30亿元人民币,期限3年,票息率为2.7%。这是首只由西方国家发行的人民币主权债券,也是全球非中国发行的最大一笔人民币债券。
15.以“振兴全球经济”为主题的第十五届世界知识论坛10月16日在韩国首都首尔闭幕。本次论坛共组织了数十场专题演讲或对话,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健康等多个领域。韩国总统朴槿惠出席论坛并致辞。
16.国际信用评级机构穆迪10月18日将俄罗斯主权信用评级从Baa1降至Baa2,经济展望为负面。此前,惠誉、标准普尔等机构也下调了对俄罗斯的信用评级。这些机构在报告中列举了俄罗斯经济所面临的问题:制裁、油价下跌和资本外逃,涉及俄经济陷入低迷的主要原因。目前,俄罗斯正在积极寻找解决方法,争取化危为机。
17.世界卫生组织10月20日在日内瓦正式宣布,经过连续42天的观察,尼日利亚没有发现新的埃博拉病例,因此可以宣布尼日利亚埃博拉疫情结束。
18.针对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10月22日发表否认“河野谈话”的言论,国际舆论纷纷谴责日本政府否认历史罪行的无耻行径,强烈要求其正视历史、深刻反省。
19.10月23日至24日,联合国安理会1540委员会主席、韩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吴浚大使率团对华进行首次国家访问。2004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旨在遏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的1540号决议,并成立了执行该决议的委员会。
20.因消费税率上调,个人消费以及工业产出持续不景气等因素,日本内阁府近日在发布的《10月份经济展望调查报告》中,连续第二个月下调对日本经济的基本评估。这是日本政府自2012年以来首次连续两个月下调对本国经济的基本评估。有分析人士指出,“安倍经济学”强心针效用正在消退,日本经济政策再次面临抉择。
21.提前进行的乌克兰第八届议会选举于当地时间10月26日举行,初步结果最早将于30日晚产生。乌克兰3357万选民在3万多个投票站进行了投票,全国当天出动了8万多警察保障投票站及周边地区安全,2000多名外国观察员对议会选举进行监督,但东部的顿涅茨克州和卢甘斯克州约半数选区、约460万选民无法参加投票。
22.联合国朝鲜人权状况特别报告员达鲁斯曼向联合国大会提交报告,要求以战争罪将朝鲜诉诸国际刑事法庭,此前报告中备受关注的“点名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的内容被删除。联合国安理会将于11月底就朝鲜人权问题投票表决。
23.世界银行10月29日发布的《2015世界营商环境报告》称,过去一年,世界各国政府继续实施了一系列旨在改善地方企业监管环境的改革措施。新加坡在2015营商便利度全球排名中位居榜首,其它排名前十的经济体包括新西兰、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丹麦、韩国、挪威、美国等。由于加强了电子申报和缴税系统,取消对各类公司设立时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改善了营商便利度,中国排名持续上升。
24.进入10月,彭博大宗商品指数跌至5年新低。美元持续走强,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不断承压,原油、铁矿石、煤炭、棉花价格随之下跌。大宗商品价格走低,降低了一些新兴市场国家进口成本,同时会给欧元区经济复苏带来益处,但持续下跌,可能加剧通缩风险。
25.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10月29日在结束例行货币政策会议后宣布,本月停止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标志着这项被称为量化宽松政策的大胆经济刺激计划已经落幕,美国开始进入货币政策正常化时代。
斗鱼超管是什么?管理员?
相当于超级管理员,而且是所有直播间的管理员,可以封禁直播间的那种。
而每个直播间里的管理员是小的,只能封禁这个直播间里的观众。
管理员分很多种,有网络管理员,比如各种论坛的、QQ群的,百度百科的,还有就是网吧的,也就是大家通俗上说的网管,以及各种机房的管理维护人员。除网络管理员之外还有图书馆管理员。
扩展资料:
积分体系
为维护斗鱼直播平台的基本秩序,促进斗鱼的良性健康发展,斗鱼正式上线直播间扣分管理办法,对所有主播执行驾照模式的量化计分扣分管理方式。每个直播间总分值为12分,扣分超过限额将永久封停该直播间,同时扣分结果将记入斗鱼主播档案,并作为签约重要依据。
直播间分值管理办法:
1.申请直播间的主播,必须为实名认证,对所有主播要求提供真实身份证扫描,进行实名制注册。
2.扣分系统总分值为12分,管理期间将针对主播的违规行为进行相应扣分,当主播直播间分数低于4分时(包括4分),系统将关闭该直播间的礼物、酬勤系统,超管将重点关注该直播间,当直播间分数为0分,将永久封停该直播间。
3.如果主播直播间分值低于12分,在整改后成功规范自己的直播内容、言行举止,并在连续3天的直播过程中,无扣分、无违规行为,表现良好,可加1分。
4.主播违规行为分为严重违规和其他违规,1.严重违规(扣除所有分值,并永久封停直播间),2.其他违规(根据各版块规则进行警告、处罚,并扣除相应分值)。
中国现在是否有对冲基金
现代对冲基金由于其高风险高收益的特性,更加注重资金的可流动性,由于我国实行资本项下不可自由兑换,因而对于大额资金的进出限制非常的大,所以,不具备对冲基金发展的政策条件。
另外,对冲基金更多的投资于高风险高杠杆的金融衍生工具,所以对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缺乏活跃的衍生品市场和丰富的衍生品品种都会使得对冲基金无法发展壮大,所以,目前还不具备市场条件。
更重要的是,对冲基金根据美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利用银行的信贷资金,大规模的扩充杠杆,扩大受益,投资于高风险市场。而我国现阶段国家体制控制下的商业银行,是不大可能将几十亿,甚至上百亿的资金借贷给对冲基金,并且仅凭其股票,债券等产品作为还款抵押的。所以,目前中国国内也不具备对冲基金发展的商业环境。
最后,作为对冲基金的投资者和受益人,国内的富豪是否能接受对冲基金的游戏规则,并且其投资额是否为其个人税后所得,都需要国家的相关政策的配套。在美国,作为全球对冲基金发展最庞大和成熟的市场。美国的对冲基金由于其自身高风险的特性,基金经理人往往在管理费之外,还要收取20%~30%不等的收益提成。而且,美国过亿的富豪,往往也只是把对冲基金作为自己个人理财规划的一小部分,更多的钱可能用于参与私募股权投资,而这往往依赖于美国个人理财的观念长期持久的深入人心,人们对于风险和收益之间的看法会更加成熟。经过历史上多次金融灾难的美国,大多数的富豪已经不会再像中国富豪05年到06年股市暴涨时那么疯狂投机了。他们往往选择更理性更多元的投资方案。
所以,无论是从对冲基金发展的外部环境,还是对冲基金建立的内在成本和需求来看,现在的中国大陆还没有建立对冲基金的可能。尤其从国家到百姓的认识层面都还没有达到,因此现在国内没有对冲基金。
简述高等教育大众的利与弊
一、弊
中国高等教育经过近10年的发展和扩招,终于改变了自中国现代大学诞生以来多年来徘徊的精英教育性质,跨入国际公认的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大发展,对增进入学机会、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对于中国人口素质的改善,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无疑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中国高等教育在世纪之交的跨越式发展中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诸多新矛盾和新问题。
1、质量问题。高等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分析和研究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无疑首先应对其质量变化进行研究。对于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目前存在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但大多数认为,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由于高等教育经费、师资队伍及软硬件建设跟不上其规模扩张速度,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质量问题。对于此问题,一方面要控制增长速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教学改革,切实努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另一方面,要建立大众化条件下的高等教育质量观,不能用精英教育阶段的质量观看待和评价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
2、结构问题。如前所述,虽然中国高等教育结构在大众化进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问题也相当突出。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不同学科之间的地位关系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现有学科结构基本上是对精英教育阶段科类结构的复制,即学科存量越大,其学科门类在校生数占全国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越高,增量也越大,该学科在扩招过程中的增幅也越大;反之亦然。这反映了一种“存量决定增量”的发展模式。所以,2004年中国高等教育在校生的学科结构与1998年比较,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而是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比例结构。二是不同地区的高校之间学科结构存在严重的趋同性。
3、高教经费投入问题。2004年国家财政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为1009.8亿元,占整个财政性教育经费的22.6%,占当年GDP的0.63%,总额虽然比1998年的383.8亿元增加了2.63倍,但是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由于在校生规模增加得更快,生均经费大幅度下降。2005年与1998年相比,普通高校本专科在校生人数增加了3.58倍,由此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由1998年的2892.65元下降到2005年的2237.57元,减少655.08元,降幅22.65%。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由1998年的9829元下降到2004年的6982元,减少2847元,降幅29%。由此,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学校总经费的比重由1998年的64.9%下降到2004年的45.5%。即使学校加上收取学费和其他创收经费,生均经费仍然一直呈下降趋势。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政府财政收入增长较快的形势下,如何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如何科学制定学费的标准,如何办好助学贷款和奖学金,如何保障家庭贫困学生上得起高校,是值得我们关注的一大问题。
4、毕业生就业问题。近年来,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毕业生就业率低更是其中突出的问题。按照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主持的“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课题组的划分标准,就业率在90%以上表示毕业生供不应求;就业率在50-7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压力;就业率在30-50%之间表示就业有一定困难;就业率在30%以下表示可能产生就业危机。2001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70%;2002年6月的初次就业率为64.7%;2003年是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6月份的初次就业率仅为50%。从2004年开始,教育部公布的是9月份和12月份的就业率,从2004年起,就业率均在70%以上。北京大学“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课题组对中国东、中、西部16个省份34所高校2005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表明,2005年6月下旬,已经签约的是33.7%,已确定单位并准备签约的为13.5%,准备自主创业的为3.6%,保送研究生为4.8%,考取研究生的为12.0%,准备出国的为2.3%,申请不就业的为4.8%,七项合计毕业生毕业时的“落实率”为74.5%。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不同学历之间差异显著,专科和高职为59.1%,本科为77.6%,硕士和博士分别为84.1%和79.3%;各地区之间差异明显,东、中、西部地区毕业生的就业率分别为78.8%、75.1%和65.0%;各类型学校之间差异明显,“211工程”大学的落实率为84.8%,普通本科院校的落实率为70.8%,专科院校的落实率为58.9%;性别之间差异存在,男性的落实率为77.1%,女性为71.2%。在此次调查中,由已经确定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对自己的起薪做了统计。统计结果显示,2005年高校毕业生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占20.3%,1001-2000元的占65.4%,2001-3000元的占9.2%,3000元以上的占5.1%。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已直接影响到高校改革与发展,影响到家庭与社会的稳定。当前急需对人才需求做出较为科学的预测,需要切实转变学生和家庭的就业观念,政府需要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一定的政策和制度保障。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就业难的情况下,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的一些不合理现象值得我们关注。
5.教师队伍建设问题
在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过程中,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教师队伍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仍然存在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高层次人才、顶尖人才缺乏。纵观国内各高校,整体上尚缺乏一批学贯中西的拔尖人才;高校师资队伍的国际性程度不高,许多重要学科没有形成由国内外知名的学术界顶尖学者为领军人物的学术队伍。
教师队伍数量不足、质量不整齐、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近年来,高等教育规模发展很快,高校在持续扩招的同时却对教师队伍的扩大和素质的提高未能给予足够重视,多数高校缺编严重,生师比过高,教师队伍规模无法满足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普通高校在校生增加了4.1倍,而专任教师数量仅增加了1.64倍。高校师生比为1:17.93,许多学校、许多学科师生比已经达到1:30。
学术精神倒退、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当前,高校教师的学术精神有所下降和倒退。部分教师过多关注各种评审、奖励、荣誉和称号,表现出浮躁、急功近利的心态,不愿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学问。高校教师队伍中的学术风气不正、学术道德失范、学术腐败等问题屡有出现,有的违背基本学术道德,或抄袭剽窃,或请人代写,或署名不实;有的片面追求数量,脱离实际,粗制滥造,甚至篡改、伪造数据;有的热衷于校外兼职,不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一切为了学生的观念严重淡漠。
6、高校学费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主要由政府免费提供,政府承担了高等教育的主要成本和几乎所有的直接成本。这种完全由政府负担的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表面上看似公平,但实际上,这样的机制存在两大根本缺陷:一是对于被排斥在高等教育之外的人群而言,免费的高等教育是最大的不公。因为在大众化之前,仅少数人能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对于私人收益率很高的高等教育而言,如果私人不分担成本,则显失公平。二是导致高等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
1998年以来,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政府分担成本的比例逐渐降低,私人分担成本的比例不断增加。高校扩招前的199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高等教育总经费的比例为78.3%,而到了2004年,这一数字已经下降至45.5%。与此相反的是,学杂费收入占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从1997年的14.8%增加至2004年的30.41%。目前,由国家、个人和社会共同分担高等教育成本的机制已初步形成。但必须引起注意的是,中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变革也存在一些问题,这突出表现为私人分担的高等教育成本比例过高,高校收取的学杂费标准与人民群众的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1997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学杂费标准为1589元,2004年则升至4785元,是1997年的约3.1倍。而同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增长了约1.4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约1.8倍。由于区域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在过去十年来日益扩大,导致对部分地区的部分人群而言,学杂费标准和可承受能力之间的矛盾尤为突出。以西部某省为例:1997、年该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99元,高等教育的负担能力指数为0.82;而到了2004年,该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722元,高等教育的负担能力指数约为0.36。比1997年下降了一半还多。如果算上学生在读期间的生活、学习费用,对该省绝大多数农民而言,分担高等教育成本将面临很大的困难。
7、高校贫困学生资助问题。
高校扩招以来,中国高校贫困学生人数不断增加。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高校在校生中的贫困生比例约为20%,其中特困生比例为8%。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对四省区20所高校的调查,农、林、师范类学校贫困生比例超过30%,特困生比例超过15%。高校贫困学生规模的扩大有着复杂的原因:一是私人分担的高等教育成本迅速增加,高等教育支出成为很多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二是中国的贫富分化在过去的十年里呈扩大之势。
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是高等教育公平的重要内容。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本身的健康发展,而且与社会的稳定密切相关。中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战略以来,政府部门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经过数年来的探索与实践,初步形成了“奖、贷、助、减、免”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目前,贫困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补偿机制逐渐形成,高校扩招以来日益突出的贫困学生资助问题开始得到缓解。
但我们必须看到,中国高校贫困学生资助体系还处于改革与探索阶段,相关的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资助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从资助的方式看,目前中国高校学生资助的手段还比较单一,基本以学生助学贷款为主,其他的资助方式如奖学金、勤工俭学等的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从资助的主体看,基本以政府资助为主,非政府力量如公民和企业捐赠等的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从资助的力度看来,目前高校学生助学贷款的受益学生数约占全国各级各类高校在校生数的10.5%,仅能覆盖一半左右的贫困生。而且,不同类型高校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难度也有很大差异。一般而言,列入“985工程”和“211工程”学校的学生更容易申请到贷款,高职高专和民办高校学生申请贷款的难度还比较大。总体看来,由于缺乏完善的信用体系,以及学生助学贷款的风险规避问题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所形成的高校学生资助体系还比较脆弱,需要进一步变革和完善。
8、高等教育机会公平问题。
大众化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最为直接的表现就是使高等教育资源为更多的人所分享,而不是仅局限于少数精英阶层。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提供了越来越多的入学机会,使得高等教育惠.及普通人群,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大众化对高等教育公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但不容忽视的是,大众化对高等教育公平的促进作用仅仅反映在总体层面,事实上,在短期内大众化并没有缓解不同区域和社会阶层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及其质量上的差异。就区域差异而言,在此我们选择三个指标予以说明:一是各地区普通高中升学率,这一指标可以反映不同区域高等教育入学的难易程度。2005年,全国范围内高中升学率为76.25%,但最低的宁夏仅为53.64%,最高的北京高达216.84%,二者之间的差距达四倍;二是各地区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这一指标可以间接反映各地高等教育的质量差异。就绝对差异而言,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为14929元,最高的北京为30634元,最低的贵州为8103元,二者相差高达约3.8倍。就相对差异而言,据测算,高校扩招前的1997年,各省份普通高校生均教育经费的变异系数约为0.29,而到了2004年这一指标已经变为约0.38。三是每十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数。2005年,全国每十万人口中高等学校在校生数为1613人,但各省份之间的差异极为显著,最高的北京高达6580人,最低的贵州仅为838人,差距高达7.85倍左右。在阶层分化上,我们可以参照高等教育辈出率这一指标。截止到目前,关于高等教育入学机会阶层分化的研究主要还是一些抽样调查,但诸多研究均发现社会中不同阶层高等教育阶层辈出率的差异不断扩大。例如,厦门大学教授谢作栩等的研究发现,私营企业主、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的高等教育阶层辈出率分别为5.9和3.9,远远高于工人、农民、商业服务人员和城乡无业人员的辈出率,后者的辈出率依次为0.76,0.59,0.51和0.46。刘精明通过对1978-2003年间的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的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扩展对教育平等的影响十分复杂。如果将各类高等教育机会看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我们会发现1998年以后高教领域中的教育不平等在总体上呈现一种下降的趋势。然而深入的分析表明,这样的平等化过程是有条件的,内涵于高教领域的社会阶层差异仍然十分明显。高等教育本身的质性差异决定了各社会阶层对这种机会的竞争取向和策略;在地位取向明确的本科教育中,高校扩招导致优势阶层较大程度地扩大了他们的相对优势;而生存取向明确的成人高教领域的机会扩大,则使下层社会群体获得了更多的益处。
9、大学评价问题。
从国际上看,大学排行(排名)通常是用一套共同适用的指标体系将一定范围内的大学(一般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之内)按照得分高低的顺序进行排列。因此,大学排行榜实质上是把许多大学的全部工作归结为单一的、可比的、量化的指标体系。排行榜不同于大学评估与绩效评估,大学评估与评价通常是由政府或其他机构发布,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该高校与某些基准指标相比办学状况如何。而在特定指标体系基础上编排出的大学排行榜,则是作为一种比较的手段,使各个大学一比高低。并且,世界绝大多数的大学排行榜是由商业出版机构运作的。把不同学术领域内的工作转化为单一的、可量化的分数来比较各大学,这是人们批判大学排行榜的关键所在。
从国际上看,大学排行榜是西方国家在20世纪60—70年代经过高等教育大发展,完成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历史任务,高等教育系统完善之后出现的。中国目前高等教育仍处于大变革、大发展时代,高等教育虽然在数量上已实现大众化,但在质量、结构、效益等方面巩固、完善高等教育发展成果的任务仍很艰巨。高等教育结构、高等教育体系与高等教育制度还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过程之中。因此,中国目前进行大学排行的条件并不成熟。客观条件不具备环境下推出的各种大学排行榜有可能误导大学、社会公众及政府,诱导大学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长远发展,追求急功近利而漠视学术道德。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界出现的浮躁之气与大学排行榜有一定的关系。
在大学排行日益火爆的今天,我们只能以理性精神引导大学排行向比较科学的方向发展。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现实和大学排行榜的问题,我们认为大学排行榜的指标体系设计固然重要,但比之更为重要的是大学排行的理念,只有以科学的理念作指导,才可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引导大学排行健康发展。
二、利
1.提高高中升学率,使更多学生圆了大学梦。在计划经济时代,国家可以分配工作,因此考上大学就等于拿了“铁饭碗”,就成了国家干部,人们认为高考是最好的出路;对农村的孩子来说,高考更是“跳出农门”的唯一选择。“学而优则仕”的思想流传几千年,在计划经济时代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现在大学急剧扩招,门槛越来越低,高中升学率持续上升,进入普通高校不再是难事。据相关数据显示,2003年北京的录取比率达到70.8%,广东省的录取比率与2002年持平,陕西达到 56.47%,江苏为70%,江西为62%,湖北为64%。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高考录取率都是比较大的。现在家长、学生和高中学校所关心的不再是能否上大学,而是上什么样的大学。
2.提高国民素质,提升学历,缩小与国外受教育水平差距。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600万人,全国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本科、高职(专科)在校生达 1462.52万人,其中,普通高校903.36万人,成人高校 559.16万人,分别比上年增加162.98万人和103.18万人,增长25.63%和22.63%。研究生发展较快。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共招收研究生20.26万人,比上年增加 3.74万人,增长22.65%。在学研究生50.10万人,比上年增加10.78万人,增长27.41%。从数量上衡量,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2%-3%,与西方发达国家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规模指标有相当大的差距。经过近几年的扩展,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15%,初步进入到大众化教育阶段。
3.推迟初次就业时间,缓解就业压力。当前阶段,正是人口出生率高峰期所诞生的婴儿成长时期,这一年龄段的人口特别多,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呆在学校,减少当前的就业人数,降低就业压力。有数据表明,1995年幼儿园学生规模最大,这批人在1997年进入小学,实现了小学规模最大化,从1990年到2002年初中阶段学生规模依次递增,小学六年教育到2003年达到顶峰。从高中阶段和高等学校阶段看,学校平均在校生依年份递增,至目前还没有达到顶峰。这一方面反映出生高峰期学生高潮正随年龄增长逐渐上移,另一方面反映了高教扩招的效果。显然,如此庞大的群体一旦进入就业队伍,势必对就业造成巨大压力。发展高等教育是缓解就业压力的有效办法,也是按学龄期学生人数比例发展教育的必要措施。
4.发展经济,拉动内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进入低谷,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导致了市场疲软、消费热点消失等问题,而高等教育一直供不应求。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种矛盾日益尖锐。因此,学界呼吁:应大幅度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借此拉动内需,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带动经济的增长。这一政策的实施扩大和发展了教育产业,使教育成为一门热门投资行业,增加了人们对教育的投资和消费,也增加了教育从业人员,带动了教育相关行业的发展。
5.实现教育发展阶段性飞跃。美国教育社会学家、伯克利大学的马丁·特罗教授以美国和战后西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探讨数量增长与性质变化的关系,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因此,我国大规模扩招,也是提升教育发展阶段,使更多的适龄青年享受教育的一个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