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营销和管理工作
根据某某地区的特点,我及时走访镇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某某开发区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思路,走访税务、工商、农办等部门和企业,了解某某地区的金融市场情况,了解企业客户的经营状况和需求,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为进一步了解支行干部职工的真实想法,加强支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我在3月初通过找员工谈话、召开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各种小型会议和支行工作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员工思想状况,并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研究,对合理建议及时采纳和总结,并对一些职工普遍关注的问题给予了答复和解决。使职工看到了我诚恳的工作态度,激发了广大员工对管理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职工之间谈论如何工作,如何努力将工作干好的良好风气。同时也使我基本摸清了支行的整体情况,为尽快融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并尽快使工作打开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规划某某支行未来几年发展方向
根据某某地区未来几年经济发展“以工业强区、旅游富民为主导、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增强经济发展实力,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的协调发展”的思路,结合管辖行关于某某支行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划出了某某支行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发展规划,充分了解了宏观、区域经济走势,市场变化、同业竞争手段等内容,把准经济发展的脉搏。
“以强化服务提升农商行形象,以加强培训提升员工业务素质,以内控建设提升经营能力,以调整资产质量提升支行盈利水平”,并根据支行人员现状和业务现状逐步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如支行网点和部室服务工作检查制度、支行业务技能培训制度、业务质量考核制度等,用制度手段确保支行近期目标的实行。
3、明确中层干部工作目标和标准
我清楚地知道,一个支行的发展不仅要依靠高管人员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还要培养锻炼出一支过得硬的中层管理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工作合力,才能使总行、管辖行的政策、经营理念和相关规章制度得以准确有效的贯彻落实。
我感到,某某支行干部职工整体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还是不错的,但也有落后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严重影响着支行业务发展,如认为某某支行历史上各项业务指标就完成不好,努力也是徒劳的破罐子破摔的颓废思想;自己的业务和水平比以前强多了,没有必要再努力学习的自满自足的思想;大家在一起工作很不容易,能干的就干点不能干的就不干的懒惰思想。
针对某某支行部分干部跟不上目前农商行快速发展形势的现实,提出了衡量中层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十条标准”。这十条标准是:一、要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欲望和信心;二、要在工作上、管理上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三、要善于从习惯的工作模式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改进建议;四、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必行、行必果;五、要正确处理好“发动大家干”与“自己带头干”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工作中的积极主动与被动应付之间的关系,力求在分工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六、要有全行一盘棋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局部、整体之间的关系;七、要正确处理好上下级之间、人情与制度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人情放松制度;八、要有逐级负责意识,各级干部都要种好自己的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九、要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情况,为上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十、要正确处理好开展工作与承担责任之间的关系,不能因噎废食。
“十条标准”的提出,希望使中层管理人员对照标准找到了自身的差距,明确改进目标,也让一些普通员工看到自身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为提高干部员工的素质奠定基础。
4、抓文明规范服务,树农商行形象
银行的服务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着银行整体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北京农商行的服务形象,能否为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会直接影响我行的声誉,因此支行班子组建后积极研究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制定了服务质量考核制度,将员工仪容仪表、服务规范、环境卫生、服务事故等服务工作细化到27小项,并细化每一小项检查原则和奖罚标准,力求使员工找出自己的差距,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服务习惯。
同时充分利用中国银行业协会倡导的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活动,根据管辖行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初步实现了提高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创造良好声誉的预期目标,某某支行的文明规范服务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所辖某某分理处被总行授予“文明规范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5、梳理业务流程,加强内控建设
在抓服务质量的同时,支行领导班子将业务流程梳理和内控建设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结合管辖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精神深入、细致、全面的开展支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分别制定了《某某支行2007年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某某支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自查小组分工》,详细明确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范围、具体时间、各层次的职责分工,检查的方法等,逐级签定责任书,落实责任,确保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统一开展,全面梳理了支行的各项制度规定,将各项规章制度力争作到有的放矢并易于操作,有效的避免了制度形式化,尽量避免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尴尬境界,维护各项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通过案件专项治理,支行加强了监督检查力度,监督检查制度得以细化,违规处罚力度得以强化,内控制度体系得以健全,员工风险意识得以提高。员工进一步提高了对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重要性及意义的认识,使员工在思想上增强了风险防范和遵章守纪的意识。支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受到管辖行好评,并将某某支行作为某某支行试点单位。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内控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强化,为案件防控打下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6、加强信贷管理指导,注重贷款营销
为了对支行的贷款质量情况有一个整体了解,以防范信贷工作中的潜在风险,我多次听取信贷部门的汇报,对存量贷款企业进行摸底,并对主要的贷款客户逐户走访,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认真分析、考察,分析其贷款风险点,判断其是否为真正应该支持的贷款客户,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以确保我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如某家贷款客户过去一直是我行支持的客户,在走访时发现其存在很大的风险因素,我及时与信贷员进行了情况沟通,同时要求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切实有效的逐步退出的计划并实施,以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
根据支行贷款营销成效不明显,客户经理贷款有畏难情绪,有严肃处理不良贷款责任人的心理包袱的状况,组织全体信贷人员认真学习总行和管辖行相关文件精神,充分理解在处理营销和风险的关系上,要坚持尽职原则,即:营销人员只要做到尽职尽责,依法合规、出现风险,不予追究。要求信贷客户经理,不要被总行严肃处理不良贷款责任人所吓倒,因为他们都是没有依法合规做贷款,没有尽职尽责。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现身说法,指出:“工作二十多年来,有我签字的贷款还没有一笔发生不良,说明信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防范的。同时也强调并不是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贷款就没有风险,只有把银行的贷款真正当成自己的钱借给别人那样来琢磨,你才能把所有的风险点都考虑到,才能真正的防范住贷款风险。”
在解决了贷款营销人员的思想问题以后,我带领营销人员走访镇政府、某某开发区,了解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新入区的企业、高科技集团公司,如***有限公司、***厂、***等,为今后储备新的存贷款资源打下了基础。同时带领大家走出区外,对区外的优质存、贷款客户,积极主动营销。我深切的感受到某某地区的金融资源有限,要求大家要走出去,要放眼整个某某市场乃至北京市场,要求大家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敢于竞争、善于营销、同心协力、扎实奋斗,使某某支行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较大发展。
8、培养存贷款工作“四营销”机制
存贷款工作是当前我行重点工作,培养一支营销团队和营销手段是取得成绩的关键,到任之初,我就结合支行和地区特点,构建存贷款工作“四营销机制”建设,力图带领大家逐步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营销体系,从而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客户经理队伍。“四营销机制”即:
一是立体营销,以“抓大不放小,关键在于优”的宗旨,按存款规模大小,实行客户经理、部门经理、行长差别营销。坚持上、下联动,各部门协同公关,不拘一格抓存贷款。
二是连环营销,定期走访政府职能部门掌握新入资项目第一手信息,摸准牵头部门和承办部门,从龙头抓起,实行连环式营销,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是感情营销,对公、储蓄个网点建立大户档案,帮助解决他们的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感情投资,来有效地稳定优质客户。
四是关系营销,利用郊区注重社会关系、人情关系的特点,利用行内职工与客户、政府职能部门的社会关系进行资源竞争。
工作设想和经营思路
1、强化制度执行力建设。支行干部职工整体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是不错的,但也存在不求上进、自满自足、违反纪律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违反劳动纪律、违反业务操作规程、违反工作制度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也严重影响着支行各项业务健康发展。所以强化制度执行力建设是明年及今后几年需要花大力气去做的事情。这包括考勤制度建设、文明规范服务制度建设、结算制度建设、贷款管理制度建设等多方面。
2、努力改善贷款质量。目前支行各项贷款质量非常严峻,企业贷款时常出现欠息和逾期现象,常常需要用借新还旧方式化解不良,企业还款意识淡薄,我们信贷人员贷后管理水平和手段又较为落后,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环境和总行要求。小额农户贷款也存在同样问题,农户贷款本金不能到期收回,需要用借新还旧方式维持贷款的正常形态,同时还存在原农户贷款手续不正规甚至违规现象。所以改善贷款质量是支行能否健康发展的保证。
改善贷款质量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新增优质贷款来稀释原有不良。二是通过各种手段化解、消化现有不良。说白了就是加大管理和营销力度。从管理和营销制度入手,合理制定奖惩办法促进工作执行力。
3、充分利用某某开发区发展契机,抓住入区企业,营销存贷款业务。及时与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了解某某开发区入区企业情况,从源头抓住客户资源,了解掌握入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需求,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如何做好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贷款营销和管理工作
根据某某地区的特点,我及时走访镇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某某开发区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和思路,走访税务、工商、农办等部门和企业,了解某某地区的金融市场情况,了解企业客户的经营状况和需求,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为进一步了解支行干部职工的真实想法,加强支行的经营管理水平,我在3月初通过找员工谈话、召开部门负责人座谈会、各种小型会议和支行工作会等形式,及时了解员工思想状况,并对员工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分析研究,对合理建议及时采纳和总结,并对一些职工普遍关注的问题给予了答复和解决。使职工看到了我诚恳的工作态度,激发了广大员工对管理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了职工之间谈论如何工作,如何努力将工作干好的良好风气。同时也使我基本摸清了支行的整体情况,为尽快融入到一个新的工作环境并尽快使工作打开局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规划某某支行未来几年发展方向
根据某某地区未来几年经济发展“以工业强区、旅游富民为主导、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招商引资为重点,增强经济发展实力,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结构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资源的协调发展”的思路,结合管辖行关于某某支行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划出了某某支行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同时,通过发展规划,充分了解了宏观、区域经济走势,市场变化、同业竞争手段等内容,把准经济发展的脉搏。
“以强化服务提升农商行形象,以加强培训提升员工业务素质,以内控建设提升经营能力,以调整资产质量提升支行盈利水平”,并根据支行人员现状和业务现状逐步制定相应的制度规定,如支行网点和部室服务工作检查制度、支行业务技能培训制度、业务质量考核制度等,用制度手段确保支行近期目标的实行。
3、明确中层干部工作目标和标准
我清楚地知道,一个支行的发展不仅要依靠高管人员的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还要培养锻炼出一支过得硬的中层管理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工作合力,才能使总行、管辖行的政策、经营理念和相关规章制度得以准确有效的贯彻落实。
我感到,某某支行干部职工整体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还是不错的,但也有落后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严重影响着支行业务发展,如认为某某支行历史上各项业务指标就完成不好,努力也是徒劳的破罐子破摔的颓废思想;自己的业务和水平比以前强多了,没有必要再努力学习的自满自足的思想;大家在一起工作很不容易,能干的就干点不能干的就不干的懒惰思想。
针对某某支行部分干部跟不上目前农商行快速发展形势的现实,提出了衡量中层领导干部是否称职的“十条标准”。这十条标准是:一、要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欲望和信心;二、要在工作上、管理上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三、要善于从习惯的工作模式中发现问题,并能提出改进建议;四、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言必行、行必果;五、要正确处理好“发动大家干”与“自己带头干”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工作中的积极主动与被动应付之间的关系,力求在分工上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六、要有全行一盘棋意识,正确处理好个人、局部、整体之间的关系;七、要正确处理好上下级之间、人情与制度之间的关系,不能因人情放松制度;八、要有逐级负责意识,各级干部都要种好自己的田、看好自己的门、管好自己的人;九、要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情况,为上级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十、要正确处理好开展工作与承担责任之间的关系,不能因噎废食。
“十条标准”的提出,希望使中层管理人员对照标准找到了自身的差距,明确改进目标,也让一些普通员工看到自身发展和努力的方向,为提高干部员工的素质奠定基础。
4、抓文明规范服务,树农商行形象
银行的服务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着银行整体形象,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北京农商行的服务形象,能否为客户提供周到的服务会直接影响我行的声誉,因此支行班子组建后积极研究如何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制定了服务质量考核制度,将员工仪容仪表、服务规范、环境卫生、服务事故等服务工作细化到27小项,并细化每一小项检查原则和奖罚标准,力求使员工找出自己的差距,逐步养成良好的文明服务习惯。
同时充分利用中国银行业协会倡导的银行业文明规范服务活动,根据管辖行要求精心组织,扎实推进,初步实现了提高服务质量、扩大社会影响力、创造良好声誉的预期目标,某某支行的文明规范服务工作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所辖某某分理处被总行授予“文明规范服务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5、梳理业务流程,加强内控建设
在抓服务质量的同时,支行领导班子将业务流程梳理和内控建设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结合管辖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精神深入、细致、全面的开展支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分别制定了《某某支行2007年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和《某某支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自查小组分工》,详细明确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范围、具体时间、各层次的职责分工,检查的方法等,逐级签定责任书,落实责任,确保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统一开展,全面梳理了支行的各项制度规定,将各项规章制度力争作到有的放矢并易于操作,有效的避免了制度形式化,尽量避免有章不循、有章难循的尴尬境界,维护各项规章制度的严肃性。
通过案件专项治理,支行加强了监督检查力度,监督检查制度得以细化,违规处罚力度得以强化,内控制度体系得以健全,员工风险意识得以提高。员工进一步提高了对案件专项治理工作重要性及意义的认识,使员工在思想上增强了风险防范和遵章守纪的意识。支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受到管辖行好评,并将某某支行作为某某支行试点单位。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内控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强化,为案件防控打下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6、加强信贷管理指导,注重贷款营销
为了对支行的贷款质量情况有一个整体了解,以防范信贷工作中的潜在风险,我多次听取信贷部门的汇报,对存量贷款企业进行摸底,并对主要的贷款客户逐户走访,了解企业经营状况,进行认真分析、考察,分析其贷款风险点,判断其是否为真正应该支持的贷款客户,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以确保我行信贷资金的安全。如某家贷款客户过去一直是我行支持的客户,在走访时发现其存在很大的风险因素,我及时与信贷员进行了情况沟通,同时要求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切实有效的逐步退出的计划并实施,以防范信贷风险的发生。
根据支行贷款营销成效不明显,客户经理贷款有畏难情绪,有严肃处理不良贷款责任人的心理包袱的状况,组织全体信贷人员认真学习总行和管辖行相关文件精神,充分理解在处理营销和风险的关系上,要坚持尽职原则,即:营销人员只要做到尽职尽责,依法合规、出现风险,不予追究。要求信贷客户经理,不要被总行严肃处理不良贷款责任人所吓倒,因为他们都是没有依法合规做贷款,没有尽职尽责。同时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现身说法,指出:“工作二十多年来,有我签字的贷款还没有一笔发生不良,说明信贷风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防范的。同时也强调并不是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贷款就没有风险,只有把银行的贷款真正当成自己的钱借给别人那样来琢磨,你才能把所有的风险点都考虑到,才能真正的防范住贷款风险。”
在解决了贷款营销人员的思想问题以后,我带领营销人员走访镇政府、某某开发区,了解政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计划,新入区的企业、高科技集团公司,如***有限公司、***厂、***等,为今后储备新的存贷款资源打下了基础。同时带领大家走出区外,对区外的优质存、贷款客户,积极主动营销。我深切的感受到某某地区的金融资源有限,要求大家要走出去,要放眼整个某某市场乃至北京市场,要求大家要解放思想、提高素质、敢于竞争、善于营销、同心协力、扎实奋斗,使某某支行在较短的时间里取得较大发展。
8、培养存贷款工作“四营销”机制
存贷款工作是当前我行重点工作,培养一支营销团队和营销手段是取得成绩的关键,到任之初,我就结合支行和地区特点,构建存贷款工作“四营销机制”建设,力图带领大家逐步建立一套符合实际的营销体系,从而培养一支能打硬仗的客户经理队伍。“四营销机制”即:
一是立体营销,以“抓大不放小,关键在于优”的宗旨,按存款规模大小,实行客户经理、部门经理、行长差别营销。坚持上、下联动,各部门协同公关,不拘一格抓存贷款。
二是连环营销,定期走访政府职能部门掌握新入资项目第一手信息,摸准牵头部门和承办部门,从龙头抓起,实行连环式营销,收到很好的效果。
三是感情营销,对公、储蓄个网点建立大户档案,帮助解决他们的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加感情投资,来有效地稳定优质客户。
四是关系营销,利用郊区注重社会关系、人情关系的特点,利用行内职工与客户、政府职能部门的社会关系进行资源竞争。
工作设想和经营思路
1、强化制度执行力建设。支行干部职工整体业务素质、文化素质和政治素质是不错的,但也存在不求上进、自满自足、违反纪律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违反劳动纪律、违反业务操作规程、违反工作制度现象时有发生。这些现象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也严重影响着支行各项业务健康发展。所以强化制度执行力建设是明年及今后几年需要花大力气去做的事情。这包括考勤制度建设、文明规范服务制度建设、结算制度建设、贷款管理制度建设等多方面。
2、努力改善贷款质量。目前支行各项贷款质量非常严峻,企业贷款时常出现欠息和逾期现象,常常需要用借新还旧方式化解不良,企业还款意识淡薄,我们信贷人员贷后管理水平和手段又较为落后,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经济环境和总行要求。小额农户贷款也存在同样问题,农户贷款本金不能到期收回,需要用借新还旧方式维持贷款的正常形态,同时还存在原农户贷款手续不正规甚至违规现象。所以改善贷款质量是支行能否健康发展的保证。
改善贷款质量需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新增优质贷款来稀释原有不良。二是通过各种手段化解、消化现有不良。说白了就是加大管理和营销力度。从管理和营销制度入手,合理制定奖惩办法促进工作执行力。
3、充分利用某某开发区发展契机,抓住入区企业,营销存贷款业务。及时与镇政府和相关部门联系沟通,了解某某开发区入区企业情况,从源头抓住客户资源,了解掌握入区企业的经营状况和需求,为今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好基础。
如何营销小额贷款客户
1、加强培训,提升素质,组建高效的贷款营销团队
一是借鉴保险公司培训员工的成功做法,加强社会关系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渗透,提高员工营销技能,深化对营销内涵的认识
,使营销行为得到客户的认可并创造营销价值。二是建立一支专门的营销队伍。在信用社内部选拔一批业务精、作风正、攻关能力
强的同志充实到营销管理队伍中来,使这批人员从单纯的信贷管理、吸收存款的特定目标向金融产品推销、贷款营销、中间业务拓
展等综合型目标发展,特别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的重点学习。三是鼓励信贷营销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相关专业的社会学习教育和市
场调查研究,重点深入调查了解所在地区经济结构状况、掌握客户的经营性质、劳动力结构情况以及在生产生活中对资金需求的比
重等,以适应新时期信贷营销工作的需要。
2、奖惩分明,激励考核,建立合理的贷款营销机制
一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增强信贷人员工作主动性。对信贷员,要建立权、责、利相对应的营销考核机制,保护与惩处,责任与利
益要有机统一,要将贷款存量与增量新老划断,合理确定信贷人员放贷风险与收益比例,做到信贷人员按劳取酬,按效益得利,确
保信贷人员放贷积极性。二是考核指标要单一,只考核与贷款有关的各项指标,并将信贷员的收入完全与百分制考核挂钩,实行超
额加分加收入。
3、强化管理,完善服务,创造和谐的贷款营销环境
一是农信社要继续深入搞好小额贷款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要以小额农贷为载体,把小额农户或个体工商户作为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
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巩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基础地位。同时,还要大力培育黄金客户,建立黄金客户档案,并在营销过程中实行
适度倾斜政策,以此密切信用社与广大贷户之间的关系,为贷款营销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建立营销贷款的客户信息台账。对
需要贷款的个体户、民营企业户以及有经济来源、经营实力强的单位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掌握其基本情况,并装订成册分发
给相应辖区信用社的营销职工,作为营销的重点对象,使营销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为贷款营销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三是农村信用
社营销贷款应积极推行“阳光信贷”,进一步优化信贷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优良的信贷服务和丰富的信贷产品,全力服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信用社增效的“双赢”目标。
信用社客户经理制下如何营销贷款
一、 建立一个正确的营销思想
1、 实行营销宣传和贷款发放“并举”,要把主动支农意识通过必要的营销渠道宣传出去。
一方面,通过新闻媒体、下乡座谈等多种形式,对信用社为什么要搞“贷款营销”进行广泛宣传,使服务对象感到,信用社发放贷款不仅仅是经济利益趋动,只图一己之利,而是要以此为契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为老百姓办实事,解决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为“三农”和当地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 另一方面,要把具体营销措施对外公布,使客户能把“贷款营销”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达到透明化、制度化,从而愿意接受信用社的信贷服务,为贷款营销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 做到小额农贷和中小企业“并重” 从经济学的观点讲,把鸡蛋分散放在多个篮子里比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要保险得多。营销贷款必须以安全、效益为前提,坚持发放小额农贷和中小企业并重原则。
从事信贷营销的人员必须纠正发放小额农贷风险大、利润低的观点,大力推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即:追求规模效益不在于单笔贷款的本金和效益如何,而是要看整体规模和效益,看贷款余额和户数是否保持着合理的比例。
3、实现信用社和客户“双赢” 营销贷款既要确保信用社增效,又要确保客户发展,二者不可偏废。否则,信用社不敢放款,客户不愿贷款,贷款营销就会走入“死胡同”。
作为信用社来讲,要做到诚信经营的表率,以诚信为首要条件。要树立“客户是衣食父母”的营销观念,即:放贷款不是农村信用社的权利,而是农村信用社谋生的一种手段,实现发放贷款由“权利观”向“义务观”的转变。
二、 建立一支合格的营销队伍
部分信用社资产质量不高,信贷市场份额萎缩,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客户经理队伍素质较低,制约了信贷营销工作的开展。从实践来看,建立一支德才兼备的信贷营销队伍迫在眉睫。
1、 狠抓作风建设,严肃信贷工作纪律。信贷营销人员要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持严谨的工作作风,贷款才能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在工作态度上,既要有责任感,更要有自豪感,善于规避风险,敢于迎接挑战。在营销方式上,力戒“养尊处优”,等客上门,而要主动出击,进村入户,重视与客户的联系,真正密切社农、社企关系,把农村信用社办成客户喜爱的情感银行,建立互动、互惠、互利、共赢的新型战略合作关系。
2、 实行岗位考核,增强信贷队伍活力。通过岗位竞聘、信贷从业资格考试等方式,使信贷营销队伍保持合理流动,防止队伍老化,优化队伍结构。适当培养和引进高素质人才,满足农信社信贷客户群体日益广泛、中高端客户逐渐增加的需要。
3、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信贷队伍素质。加强信贷队伍品德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信用社要经常组织员工学习金融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培养员工职业道德观念和守法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按制度办事、按规程办事、形成管理靠制度、操作靠规范的良好氛围,保证信贷营销工作安全、健康发展。
在防范道德风险的同时,举办各种形式的营销培训和业务培训,及时补充和学习新知识、新技能,鼓励信贷营销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学习教育,以适应新时期信贷营销工作的需要,增强信贷营销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管理能力。
三、建立一套完善的信贷服务体系
1、 创新信贷服务方式。对于贷款营销来说,亦是如此,思想陈旧,必将举步维艰;勇于创新,才能赢得主动。农信社的服务对象在信贷需求上各有不同,因而信用社的信贷服务方式也应多种多样。
2、 丰富信贷服务内涵。 通过一些实实在在的支农服务活动,使贷款营销情感化,让客户从内心里认同信用社,建立融洽的社群关系。
3、 扩大信贷服务外延。 对小额农贷,立足千家万户,做好扩面、增量、延伸工作,延展其服务功能:一是延伸贷款对象。使从事或服务一、二、三产业的所有农户、城镇个体工商户等都能受益于小额农贷。二是扩大授信额度。小额农贷最高限额不能一成不变,可以根据经济发展适当扩大;对种、养、加等特色大户,要大力推行联保贷款,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延长使用期限。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允许贷款跨年使用。
4、 改革信贷服务作风 。信贷人员要深入基层,开拓视野,把辖内有金融需求的农户、企业都纳入视线,努力发现、培育和选择优质的贷款项目。并以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来赢得客户、拓展市场,在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有我快”,做一流服务、争一流速度、创一流业绩,践行服务承诺和一次性告知制度,构建快速通道,实现服务提速。
四、 建立一套完善的信贷营销机制
围绕调动工作积极性,强化内部管理,在机制、权限、网络上初步形成灵活的营销机制。
1、 完善管理机制 推行客户经理目标责任制,充分调动客户经理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提高管理意识和忧患意识,同时实施效益结构工资制度改革,建立以效益为核心、激励机制为动力的结构工资制度。
2、 调整审贷权限 联社根据信贷管理的工作情况,调整贷款审批咨询权限,实施灵活的差别利率机制,增强经营管理的灵活性,为更好地做好信贷营销创造良好的环境。
3、 构建营销网络 注重开拓市场,做好市场调研,强化信息共享,实现上下联动,统一部署、步伐一致,加强横向沟通,互供信息、互动运作,形成合纵连横的网状营销网络。
五、 建立一种鼓励的营销激励机制
1、 实行“等级”营销制。 人员可根据岗位、能力等因素担任不同层级的客户经理。同时,对客户经理从业务素质的高低、所放贷款本息收回率、综合业务拓展等方面,对其进行等级评定,按级别授予不同的贷款权限,核定不同的经济待遇,鼓励多劳多得。
2、 实行“能上能下”的营销制 。在合规操作、风险有防的情况下,一方面充分挖掘潜在的信贷资源,扩大资金运用渠道,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可对工作不负责任、不能完成贷款营销任务的客户经理予以更换,把懂业务、熟悉农情和企情的员工适时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中来。
3、 实行“尽职免责”的营销制 。长时间从事信贷工作的人员难免会有不良贷款,但如果不加以区分,盲目或过度追责,导致人人自危,必然会使信贷工作停滞不前,信贷人员如按照规章制度办理贷款,尽职尽责出现风险要视情况而言。如果违规操作,失职渎职,将严肃追究其责任。
如何营销小额贷款客户
1、加强培训,提升素质,组建高效的贷款营销团队
一是借鉴保险公司培训员工的成功做法,加强社会关系学、心理学等方面知识的渗透,提高员工营销技能,深化对营销内涵的认识
,使营销行为得到客户的认可并创造营销价值。二是建立一支专门的营销队伍。在信用社内部选拔一批业务精、作风正、攻关能力
强的同志充实到营销管理队伍中来,使这批人员从单纯的信贷管理、吸收存款的特定目标向金融产品推销、贷款营销、中间业务拓
展等综合型目标发展,特别是要加强法律法规的重点学习。三是鼓励信贷营销人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相关专业的社会学习教育和市
场调查研究,重点深入调查了解所在地区经济结构状况、掌握客户的经营性质、劳动力结构情况以及在生产生活中对资金需求的比
重等,以适应新时期信贷营销工作的需要。
2、奖惩分明,激励考核,建立合理的贷款营销机制
一是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增强信贷人员工作主动性。对信贷员,要建立权、责、利相对应的营销考核机制,保护与惩处,责任与利
益要有机统一,要将贷款存量与增量新老划断,合理确定信贷人员放贷风险与收益比例,做到信贷人员按劳取酬,按效益得利,确
保信贷人员放贷积极性。二是考核指标要单一,只考核与贷款有关的各项指标,并将信贷员的收入完全与百分制考核挂钩,实行超
额加分加收入。
3、强化管理,完善服务,创造和谐的贷款营销环境
一是农信社要继续深入搞好小额贷款信用等级评定工作,要以小额农贷为载体,把小额农户或个体工商户作为农村信用社贷款营销
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巩固农村信用社在农村的基础地位。同时,还要大力培育黄金客户,建立黄金客户档案,并在营销过程中实行
适度倾斜政策,以此密切信用社与广大贷户之间的关系,为贷款营销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建立营销贷款的客户信息台账。对
需要贷款的个体户、民营企业户以及有经济来源、经营实力强的单位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掌握其基本情况,并装订成册分发
给相应辖区信用社的营销职工,作为营销的重点对象,使营销人员做到心中有数,为贷款营销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三是农村信用
社营销贷款应积极推行“阳光信贷”,进一步优化信贷环境,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优良的信贷服务和丰富的信贷产品,全力服务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信用社增效的“双赢”目标。
浅析如何做好贷款营销工作
一是贷款新规出台,宣传不到位。2010年,自贷款“新规”出台施行后,农信社贷款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贷款的发放从操作流程上更加注重规范性和政策性。与此同时,贷款资料的收集整理突然变得繁杂,以致造成部分客户资料准备不充分,难以达到规范要求,信用社办贷效率、办贷成功率有所降低,甚至造成客户与信用社关系的不协调,主要是信用社对“新规”的宣传还不到位,客户对“新规”的不了解,造成信用社执行“新规”的被动局面。二是营销人员专业不专,素质不高。营销人员缺乏主动营销理念,没有长远的打算。信贷专业知识明显缺乏,贷款风险管控水平不高。客户经理“一肩挑”,贷款新规传达不到位。三是营销队伍观念落后,营销意识淡泊。信贷人员和贷款审批人员担心贷户失信,在发放贷款时产生严重的“恐贷”“惧贷”思想,缺乏主动营销的意识。四是缺乏与同业的竞争手段,造成客户流失。随着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在支持“三农”、中小企业信贷业务上的介入,较便宜的利率优势造成农信社大额客户和黄金客户的流失。各家商业银行利用自身的优势,因势制宜出台了一些适合县域企业的新产品或特色服务,信用社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明显准备不足,感到力不从心。信用社受资本金制度的约束,对单户和关联客户的贷款比例受到限制,不能对大额客户授信,严重制约了信用社业务的拓展。五是贷款营销考核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对营销人员的考核笼统,营销人员便缺少应有的贷款营销压力,工作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风险防控考核指标不够科学客观,对信贷资产的安全性指标考核有些片面,利益与责任不对称。六是内部管理机制不够科学。随着信用社信贷业务的规范化,在贷款流程和操作上趋于严谨,但信用社既有高端客户,也有低端客户,一时难以适应。对贷款营销工作的几点思考逐步完善贷款营销的信贷管理体制。一是有效畅通贷款投放渠道,主要是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贷款品种,使贷款品种能覆盖各个层次和满足市场的需求。二是正确处理发展业务和防范风险的辨证关系。以强化市场风险意识为贷款营销的前提,完善信贷风险防范机制,制定科学的责任追究制度,注意区分违规放款、决策失误、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等不同情况,确定相应的责任标准,实行贷款问责和免责的统一,克服信贷人员的“惧贷”心里,充分调动增加贷款营销人员的积极性。三是制定一整套科学、便捷的贷款操作流程。因地制宜创新贷款品种。一是贷款品种要有特色,不能存在不同品种名称,而无质的区别。不同的贷款品种在期限、利率、优惠程度上要各有“卖点”。二是改变贷款品种单一功能,不能照搬其他银行现成产品,要多开发一些适合农村信用社自身发展的贷款品种,以此来满足和适合不同对象的贷款项目,如“公务员消费贷款”“个体工商户联保贷款”等。强化队伍的营销培训和素质教育。一是开展形式多样的贷款营销培训班,提高员工营销技能,把贷款营销工作真正由季节型转向效益型、由任务型转向发展型,使贷款管理工作由被动型转向主动型。二是提高贷款营销人员素质。要通过职业道德教育、理想追求教育和金融法规教育,提高营销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思想认识水平,提高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考核激励机制,增强营销人员工作主动性。一是建立权、责、利相对应的营销考核机制,对营销人员的考核应科学化。二是克服惧贷心理,应将贷款存量与增量新老划断,结合实际合理确定一个风险度,凡是符合信贷原则,严格按照程序发放的贷款,由于风险造成的损失,只应追究个人工作责任。三是根据环境和人员特点合理分配工作任务,任务分配和考核要科学合理。四是建立客户经理风险保障金制度。按照贷款营销和利息收入等提取一定的风险保障资金,对客户经理发放而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化解,或用于对客户经理的奖励,维护客户经理的一定经济利益。优化营销环境,搭建贷款营销平台。一是建立营销贷款的客户信息管理制度,便于信贷营销人员充分了解目标市场和目标客户的信息。二是提高办事效率,降低借款户贷款成本。制定营销贷款的审查、审批问责制度,坚持一周二次贷款审批的议事制度,以克服拖、卡、压贷现象。三是协调争取各行政部门或单位对贷款登记收费的各种优惠政策,降低客户的融资成本,促进贷款营销的迅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