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现状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球在太阳系中并不居显著的地位,而太阳也不过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但由于人类定居和生活在地球上,因此对它不得不寻求深入的了解。

行星地球 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是第3个行星,它与太阳的平均距离是1.496亿千米,这个距离叫做一个天文单位(A)。地球的公转轨道是椭圆形,其轨道长半径为149597870千米,轨道偏心率为0.0167,公转轨道运动的平 均速度是29.79千米/秒。

地球的赤道半径约为6378 千米,极半径约为6357千米,二者相差约21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7克/厘米。地球的尺度和其他参量见表。

形状和大小 中国古代对天地的认识有所谓浑天说。东汉张衡在《浑天仪图注》里写道:“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中黄……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地球是圆的这个概念在远古就已模糊地存在了。723年唐玄宗派一行和南宫说等人,在今河南省选定同一条子午线上的13个地点,测量夏至的日影长度和北极的高度,得到子午线一度之长为351里80步( 唐代的度和长度单位)。折合现代的尺度就是纬度一度长132.3千米,相当于地球半径为7600千米 ,比现代的数值约大20%。这是地球尺度最早的估计(埃及人的测量更早一些,但观测点不在同一 子午线上,而且长度单位核算标准不详,精度无从估计)。

精确的地形测量只是到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后才有可能,而地球形状的概念也逐渐明确。地球并非是很规则的正球体。它的表面可以用一个扁率不大的旋转椭球面来极好地逼近。扁率e为椭球长短轴之差与长轴之比,是表示地球形状的一个重要参量。经过多年的几何测量、天文测量以至人造地球卫星测量,它的数值已经达到很高的精度。这个椭球面不是真正的地球表面,而是对地面的一个更好的科学概括,用来作为全球各地大地测量的共同标准,所以也叫做参考椭球面。按照这个参考椭球面,子午圈上一平均度是111.1千米,赤道上一平均度是111.3千米。在参考椭球面上重力势能是相等的,所以在它上面各点的重力加速度是可以计算的,公式如下:

http://info.yqie.com/D/images/0939-b01.jpg

自转 由于地球转动的相对稳定性,人类生活历来都利用它作为计时的标准,简单地说,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年,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叫做一日。然而由于地球外部和内部的原因,地球的转动其实是很复杂的。地球自转的复杂性表现在自转轴方向的变化和自转速率即日长的变化。

自转轴方向的变化中,最主要的是自转轴在空间绕黄道轴缓慢旋进,造成春分点每年向西移动50.256〃的岁差。这是日、月对地球赤道突出部分吸引的结果。其次是地球自转轴相对于地球本身的位置变化,造成了地面各点的纬度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有两种成分 :一种以一年为周期,振幅约为0.09〃,是大气和海水等季节性变化所引起的,是一种强迫振动;另一种成分以14个月为周期,振幅约为0.15〃,是地球内部变化所引起的,叫做张德勒摆动,是一种自由振动。此外还有一些较小的自由振动。

转速的变化造成日长的变化。主要有3类:长期变化是减速的,使日长每百年增加1~2毫秒,是潮汐摩擦的结果;季节性变化最大可使日长变化0.6毫秒,是气象因素引起的;不规则的短期变化,最大可使日长变化4毫秒,是地球内部变化的结果。

表面形态和地壳运动 地球的表面形态是极复杂的,有绵亘的高山,有广袤的海盆,还有各种尺度的构造。

地表的各种形态主要不是外力造成的,它们来源于地壳的构造运动。地壳运动的起因至少有以下几种设想:①地球的收缩或膨胀。许多地学家认为地球一直在冷却收缩,因而造成巨大的地层褶皱和断裂。然而观测表明,地面流出去的热量和地球内部因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而生出的热量是同量级的。也有人提出地球在膨胀的论据。这个问题现在尚无定论。②地壳均衡。在地壳以下的某一定深度,单位面积上的载荷有一种倾向于均等的趋势。地面上的巨大高差为地下深部横向物质流动所调节。③板块大地构造假说——地球最上层约八、九十千米厚的岩石层是由几块巨大的板块组成的。这些板块相互作用和相对运动就产生地面上一切大地构造现象。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何处,现在还不清楚,但不少人认为地球内部物质的对流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电磁性质 地磁场并不指向正南。11世纪中国的《梦溪笔谈》就有记载。地磁偏角随地而异。真正地磁场的形态是很复杂的。它有显著的时间变化,最大的变化幅度可达到总地磁场的千分之几或更高。变化可分为长期的和短期的。长期变化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短期变化来源于电离层的潮汐运动和太阳活动的变化。在地磁场中,用统计平均或其他方法将短期变化消去后就得到所谓基本地磁场。用球谐分析的方法可以证明基本地磁场有99%以上来源于地下,而相当于一阶球谐函数部分约占80%,这部分相当于一个偶极场,它的北极坐标是北纬78.5°,西经69.0°。短期变化分为平静变化和干扰变化两大类。平静变化是经常出现的,比较有规律并有一定的周期,变化的磁场强度可达几十纳特;干扰变化有时是全球性的,最大幅度可达几千纳特,叫做磁暴。

基本磁场也不是完全固定的,磁场强度的图像每年向西漂移0.2°~0.3°,叫做西向漂移。这就指出地磁场的产生可能是地球内部物质流动的结果。现在普遍认为地球核主要是铁镍组成的(还包含少量的轻元素)导电流体,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便产生电流。这种电磁流体的耦合产生一种自激发电机的作用,因而产生了地磁场。这是当前比较最为人接受的地磁场成因的假说。

当岩浆在地磁场中降温而凝固成岩石时,便受到地磁场磁化而保留少许的永久磁性,称为热剩磁。大多数岩浆岩都带有磁性,其方向和成岩时的地磁场方向一致。由相同时代的不同岩石标本可以确定成岩时地球磁极的位置。但由不同地质时代的岩石标本所确定的地磁极位置却是不同的。这就给大陆漂移的假说提供了一个有力的证据。人们还发现,在某些地质时代成岩的岩石,磁化方向恰好和现代的地磁场方向相反。这是由于地球在形成之后,地磁场曾多次自己反向的结果。按照自激发电机地磁场成因假说,这种反向是可以理解的。地磁场的短期变化可以感应地下电流,而地下电流又引起地面的感应磁场。地下电流同地下物质的电导率有关,因而可由此估计地球内部的电导率分布。然而计算是复杂的,而且解答不单一。现在所能取得的一致意见是电导率随深度而增加,在60~100千米深度附近增加很快。在400~700千米的深处,电导率又有明显的变化,此处相当于地幔中的过渡层(又叫C层)。

温度和能源 地面从太阳接受的辐射能量每年约有10焦耳,但绝大部分又向空间辐射回去,只有极小一部分穿入地下很浅的地方。浅层的地下温度梯度约为每增加30米,温度升高1℃ ,但各地的差别很大。由温度梯度和岩石的热导率可以计算热流。由地面向外流出的热量,全球平均值约为6.27微焦耳/厘米秒,由地面流出的总热能约为10.032×1020焦耳/年。

地球内部的一部分能源来自岩石所含的放射性元素铀、钍、钾。它们在岩石中的含量近年来总在不断地修正,有人估计地球现在每年由长寿命的放射性元素所释放的能量约为9.614×1020焦耳,与地面热流很相近,不过这种估计是极其粗略的,含有许多未知因素。另一种能源是地球形成时的引力势能,假定地球是由太阳系中的弥漫物质积聚而成的。这部分能量估计有25×1032焦耳,但在积聚过程中有一大部分能量消失在地球以外的空间,有一小部分,约为1×1032焦耳,由于地球的绝热压缩而积蓄为地球物质的弹性能。假设地球形成时最初是相当均匀的,以后才演变成为现在的层状结构,这样就会释放出一部分引力势能,估计约为2×1030焦耳。这将导致地球的加温。地球是越转越慢的。地球自形成以来,旋转能的消失估计大约有1.5×1031焦耳,还有火山喷发和地震释放的能量,但其数量级都要小得多。

地面附近的温度梯度不能外推到几十千米深度以下。地下深处的传热机制是极其复杂的,由热传导的理论去估计地球内部的温度分布,常得不到可信的结果。但根据其他地球物理现象的考虑,地球内部某些特定深度的温度是可以估计的。结果如下:①在100千米的深度,温度接近该处岩石的熔点,约为1100~1200℃;②在400千米和650千米的深度,岩石发生相变,温度各约在1500℃和1900℃;③ 在核幔边界,温度在铁的熔点之上,但在地幔物质的熔点之下,约为3700℃;④在外核与内核边界,深度为5100千米,温度约为4300℃,地球中心的温度,估计与此相差不多。

内部结构 地球的分层结构基本上是按地震波(P和S)的传播速度划分的。地球上层有显著的横向不均匀性: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的厚度大不相同,海水只覆盖着2/3的地面。

地震时,震源辐射出两种地震波,纵波P和横波S。它们各以不同的速度向四围传播?经过不同的时间到达地面上不同的地点。若在地面上记录到P和S的传播时间随震中距离的变化,就可以推算地下不同深度地震波的传播速度υp和υs。

地球内部的分层就是由地震波速度分布定义的,在海水之下,地球最上层叫做地壳,厚约几十千米。地壳以下直对地核,这部分统称为地幔。地幔内部又有许多层次。地壳与地幔的边界是一个明显的间断面,称为M界面或莫霍界面。界面以下约到会80千米的深度,速度变化不大,这部分叫做盖层。再往下,速度变化不大,这部分叫做盖层。再往下,速度明显降低,直到约220千米深度才又回升。这部分叫低速带。以下直到2891千米深度叫做下地幔。核幔边界是一个极明显的间断面。进入地核,S波消失,所以地球外核是液体。到了5149.5千米的深度,S波又出现,便进入了地球内核。

由地球的速度和密度的分布可以计算出地球内部的两个弹性常数、压力和重力加速度的分布。在地幔中,重力加速度g的变化很小,只是过了核幔边界才向地心递减至零。在核幔边界处的压力为1.36兆巴,在地心处为3.64兆巴。

内部物质组成 地震波的速度和密度分布对于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是一个限制条件。地球核有约90%是由铁镍合金组成的,但还含有约法三章10%的较轻物质;可能是硫或氧。关于地幔的矿物组成,现在还存在分歧意见。地壳中的岩石矿物是由地幔物质分异而成的。火山活动和地幔物质的喷发表明地幔的主要矿物是橄榄岩。地震波速度的数据表明在内400、500、和谐500千米的深度,波速的梯度很大 。这可解释为矿物相变的结果。在内400千米的深处,橄榄石相变为尖晶石的结构,而辉石则熔入石榴石。在家500千米的深度,辉石也分解为尖晶石和超石英的结构。在先650千米深度下,这些矿物都为钙钛矿和氧化物结构。在下地幔最下的200千米中,物质密度有显著增加。这个区域有无铁元素的富集还是一个有争论的问题。

起源和演化 地球的起源和演化问题实际上也就是太阳系的起源和演化问题。早期的假说主要分两大派:以康德和拉普拉斯为代表的渐变派和以G.L.L.布丰为代表的灾变派。渐变派认为太阳系是由高温的旋转气体逐渐冷却而成的;灾变派主张太阳系是由此及彼2个或3个恒星发生碰撞或近距离吸引而产生的。早期的假说主要企图解释一些天文事实,如行星轨道的规律性,内行星和外行星的区别。太阳系中角动量的分布等。在全面解释上述观测事实时,两派都遇到不可克服的因难。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起,人们逐渐倾向于太阳系起源于低温的固体尘埃的观点。较早的倡议者有魏茨泽克、施米特和尤里。他们认为行星不是由高温气体凝固而成,而是由温度不高的固体尘物质积聚而成的。

地球形成时基本上是各种石质物体和尘、气的混合物积聚而成的。初始地球的平均温度估计不超过去时1000℃。由于长寿命放射性无素的衰变和引力势能的释放,地球的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超过铁的熔点时,原始地球中的铁元素就化成液态,由于密度大就流向地球的中心部分,从而形成了地核。地球内部温度继续升高,使地幔局部熔化,引起了化学分异,促进了地壳形成。

海洋和大气都不是地球形成时就有的,而是次生的。因为原始地球不可能保持大气和水。海洋是地球内部增温和分异的结果。原始大气是从地球内部放出的,是还原性的。直到绿色植物出现后,大气中才逐渐积累了自由氧,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逐渐形成现在的大气(见地球起源)。

年龄 地球的年龄,如果定义为原始地球形成后到现在的时间,则由岩石和矿物所含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测定。但是这样做时,仍免不了对地球的初始状态做一些假定,根据岩石矿物中和陨石中铅同位素的精密分析,现在一般都接受的地球年龄约为46亿年。

地球上的资源那一天用光?悲观派与乐观派的争论

地球上的资源分作两大类:可再生资源(renewable resources)与非再生资源(nonrenewable resources);前者如日光、空气、水后者如石油、煤、矿物。顾名思义,非再生资源用一点少一点,天长日久便有用光耗竭的顾虑。

70年代,美国史坦福大学的著名生态学家Paul Ehrlich警告世人,全球性资源短缺会经过价格讯号而马上收读,诸如食品、饮用水、能源、金属、纸等市场供给价格将暴涨。1974年他在”富裕的告终〃(The End of Affluence)一书中写到:

本世纪结束前我们就会碰到能源的缺乏,1985年之前人类将进入真正的稀缺年代,能源和其他许多东西将供不应求。

Ehrlich还预测1980年代原料资源将耗竭,价格飙涨,工业原料”吃不饱〃,人也就吃不饱。

罗马俱乐部(The Club of Rome)为纪念Meadows的”增长的极限〃出版20年,於1992年出版”超越极限〃(Beyond the Limits),Meadows对全球性资源危机再次警告,例如全球天然瓦斯储量耗竭。他有以下几种情景估计,假定经过努力勘探,新的全球天然瓦斯储量可以提高四倍,那麼最乐观的情况(假定,从今以后瓦斯的消耗量每年按一个不变的常数增加),大概到2230年将全部耗尽。如果今后瓦斯耗量以3.5%的年增长率提高,那麼2054年将耗竭眼下所知的全部天然瓦斯储量(图1)。

图1 全球天然瓦斯耗竭的几种可能

资源来源:D.H.Meadows:Beyond the Limits, 1992

至於其他原料只要提醒一点,你就可以想得出全球还需要多少非再生的物料来满足不断增长的经济需求。地球上有私家车的人目前只占人口比例的8%,尚有92%的全球人口在等著有自已的私车,以及为此而增多修筑的高速公路。全球有多少人还没有屋檐谁也说不准,有多少人没有电视和冰箱,难道他们不应该有吗?如此,全世界又需要多少钢、水泥、铜、铅、塑料?人们老在说,今天是”后工业社会〃并不像以前那样需要更多的工业制成品,而是更多的服务,可是不能忘记劳务以工业为基础,同样依赖於物料的供应。

随著经济的发展,全球对物料的需求不断上升,图2是全球自1930年始自1990年止的金属材料消耗量动态,总起来说是以直线形式不断上扬的。

图2 全球金属材料消耗动态

资料来源:同图1

然而,七十年代危机意识派的种种预言并未出现,Ehrlich写”富裕的告终〃时,全球的石油储量为6,400亿桶,整个八十年代石油储量并未如Ehlich所预期的减少,反而增加了50%,1989年达10,000亿桶,能源的税前价未升反降。1992年全球能源会议(WEC)声称,资源耗竭恐惧症已经二十年,看来是不必要的恐惧。1994年世界资源研究所(WRI)的一个报告也承认,尽管都在关切高消费可能引起资源耗竭和物质短缺,但事实却是,地球上多数非再生资源至少在最近几十年内并不会出现”用光〃的现象。

孰是孰非与未来学的功劳

许多人对悲观派不以为然,第一出自心理需要,人存在於未来的憧憬之中,如果明天没有希望,何必为之受苦,因此视悲观为杞人忧天,第二悲观之预言,很少兑现,乃因悲观之预言往往是自否定预言,例如有人警告你,前面有深坑掉下去会摔伤,你一定留意著坑之所在,避开之,结果他的预言失败。

悲观预言的功劳在於促进未来学之发展,使未来不确定性的相关知识突变。请看图3,X轴表示现在的问题,Y轴表示未来的问题,Z轴表示向未来不确定性的挑战,这是一个在三度空间呈现一次折叠的曲面,被折叠部分在X-Y平面上的投影是一个分叉的两条曲线,上面一支曲线斜率逐渐增大,表示未来问题的成长速度大於现有问题,下面的一支曲线斜率逐渐变小,表示未来问题的成长速度小於现有问题,前者是悲观主义,后者是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的不断挑战而促使未来不确定性逐渐缩小。

图3 不确定性降低的突变模型

究竟甚麼叫「资源用光」

在数学概念上,一个变量的极限为零则是「用光」,量度的时间量级是无穷大(∞)。中国人的一个著名例题是「一根筷子日折其半」最终还有一半。

地质学上的「用光」是指地壳内所有矿物原料全用完。据H.Siebert和F.Bender报告,地壳内含有45.2%的氧,27.2%的矽,8.2%的铅,8.5%的铁,5.1%的钙,2.8%的镁,2.0%的钠,1.7%的钾,0.9%的钛以及9%的其他物质。地球表面的陆地面积大约是1.49×108平方公里,如果以1公里的可采深度考虑,大约有1.49×1017立方公里的体积,如果岩石的平均密度以2.7计,则有4.023×1017吨。以铜为例,如果它在地壳内的含量为50ppm(百万分之五十),那麼铜的总容量则为2×1013吨,大约是今天世界已有铜储量的五万倍。由此观之,地质学上用光的时间别大约是104-106,即几万年到几百万年。经济学上的「用光」是指一种商品长期供给为零,它的时间级别弹性很大。实际上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常常可以用A原料代替B原料,比如用石油代替煤,用铝代替铜,一样东西在它用光之前,就会找到另一样东西替代,因此很难说一样东西会绝对用光。在市场经济中影响「用光」与否的手段是价格,一种原料供应紧张,价格则提高,於是刺激更多的资本投资於原料矿业,从这个方向说,用光的时间级别和地质概念上的时间级别差两三个数量级。一般而论,经济学上用光的时间级别至少也在102-104年上。甚麼是「资源用光」的未来学的时间别,很简单,它是前面两个量的几何平均值,即100~10000年

於是从未来学谈全球资源「用光」问题,应该是只有远忧而无近虑。

用光的时间量级

1.「资源用光」时间量级的纯数学概念是无穷大。

2.「资源用光」时间量级的地质学概念是10000-1000000年(几万年到几百万年)

3.「资源用光」时间量级的经济学概念是100-10000(几百年到几千年)。

4.「资源用光」时间量级的未来学概念是1000-100000年(几千年到几十万年

就业与创业应具备哪些条件 用高一的政治知识来回答

  1、审视一下自身的优点和缺点,例如性格、处世、专长、经验等,认真总结下这些特点将在以后的创业过程中的能够发挥的作用和影响,包括正面的和负面的。如果有负面的,那如何克服自身的这些缺点,发挥出自己的优点,这个必须有个明确的规划,甚至时间表;

  2、审视自己所在地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以及自己及身边亲友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这点也相当重要。有时候,只需一个好的社会资源能成为创业成功的保障或催化剂。如果有这方面的资源,该如何去利用,当然是人性化的使用和借势,不是那种臂贬义的“利用”;如果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又该如何去开拓,特别是创业项目选定后,必须做出一个良好的、切实可行的目标和计划;

  3、如果创业的话,如何组建自己的团队,特别是核心团队。是邀请自己的同学亲友加盟,还是邀请专业团队加盟,或是以后招聘挑选。孤掌难鸣的道理我不必再讲,最主要的原因是优秀的团队才是项目的发动机和财富的挖掘机,这个是许许多多的创业者所忽略的,当然我们也在16年的创业道路上吃过在这样的亏,最终总结出来的:团队就是项目的灵魂和发动机,发起者只是发动机上的火花塞,他点起火之后,运转的好不好,就看团队的运营如何了;

  4、这些都OK了,那就可以选项目了。这个要结合自己的想法、喜好、社会资源和市场的情况,进行认真选择。但这时候,就要注意不要上当,不要跌倒在起跑线上。例如,如果你选择的是连锁加盟项目,那必须完成以下流程,缺一不可:

  A、考察市场,根据所在地的人流量、习俗、喜好、购物习惯、市场饱和度、消费水平等选择需要加盟连锁的项目;

  B、对选中的加盟企业进行考察,首先从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及通过网络提问的形式考察其可信度和口碑;其次去实地考察其实力、产品、成立日期、员工素质、售后服务、加盟条款,最好采取突然袭击的考察,原因就不用我说了;

  C、前两样也没问题了,也不要急着加盟。要根据他们的产品种类、质量、价格,在当地再次进行市场调查,这次主要是调查同类产品及同行的信息,预估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找出解决的办法;

  D、如果以上都没问题,那就好办了,无非就是最终选址装修、办营业执照、加盟进货了。

  需要提醒楼主的是,不客气的说,现在市面的连锁加盟项目,各类骗子占到80%以上,请务必睁大双眼,多看、多听、多问自己为什么,这样才不至于把宝贵的创业款打水漂。还有就是有些某某软件的加盟,那就是胡扯,倒是浪费不了多少钱,但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就不说是什么软件了,你随便一搜就能看到一片一片的,而且他们很有可能会在下面跟帖!

  我们见过许许多多在创业没多久就销声匿迹的案例,原因各种各样。有的是在挑选创业项目的时候就被一些形形色色所谓的加盟连锁骗的血本无归;有一些是挑选的创业项目根本就不适合自己的性格、专长或市场;有些是项目选的不错,但缺乏管理和创新,不知道如何竞争和发展而夭折;有一些是开头做的不错就忘乎所以,没有进一步的提升自己,最终被淘汰。

  我们这几年在各方面给创业者们进行过一些提醒和指导,但毕竟精力有限,而且我们还有自己的事业,所以也只能尽一些力所能及的微薄之力。毕竟鼓足创业的勇气不容易,拿出那点创业资金更不容易。我们不希望一批批的创业者因社会经验、经商经验或管理经验不足,而纷纷倒下;更不希望看着无处不在的无良商人借着人人都想创业的机会大发不义之财,吞噬着创业者的那一丝丝希望,使他们雪上加霜。这个社会的道德缺失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为了利益,可以不顾廉耻、抛弃良心、以权谋私、欺骗亲友、甚至出卖自己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们能做的,只是那一点点,希望用这一点点去换取更多的一点点。财富没有了,可以赚取,道德没有了,那其它的也就如粪土了!

  每当我们登录到个个论坛或网站的投资创业板块,以自己的经验一眼就能认出里面的一张张血盆大口,还有一位位准备自动献身的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创业者,明知道他们的背后,又将面临着一个个愁云满布的家庭,但我们却几乎无能为力,那种心情就像看着贪婪的饿狼撕咬着自己的亲人。因为我们的“话太多”,也遭受过各种报复,精神的、肉体的、经济的。不过我们是永远打不倒的,正义的力量正在一天天壮大,总有一天,会恢复一个干干净净的创业环境。

新零售有哪些运作模式呢?

新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0万亿市场分割三大板块

新零售是线下体验与线下服务及物流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进行升级改造。说到底,阿里的新零售就是以用户为中心通过大数据重构人、货、场,全面打通线上和线下。

新零售是以用户为中心,在技术驱动下,建立在可塑化、智能化和协同化的基础设施上,依托新供应链,线上线下深度融合,重构人、货、场,满足用户需求,提升行业效率,实现"全场景、全客群、全数据、全渠道、全时段、全体验、全品类、全链路"的零售新模式。

因为“新零售”,中国零售产业原本看似稳固的格局又开始新的洗牌

目前看来,新零售的“新”,首先落点在于信息化。中国零售业还是很落后的,大部分零售终端还是手工记账的模式。现在的新零售,不过是把这一落下的功课用新技术给补起来。其次是线上线下融合。第三是商品供应吻合消费升级的需求,而非都是常见的大陆货,你卖金龙鱼我也卖金龙鱼,你卖辣条我也卖辣条。便利店“西北王”就专门设置了一个部门做新的商品采购,做了一款椰子冻,卖得不错。

新零售行业市场规模

虽然新零售处在初级发展期,但目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市场规模。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新零售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新零售市场规模为389.4亿元。预计未来,随着用户习惯的养成和新零售模式的创新,2022年将达到18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15%。可以说,此后5年间的新零售市场将是一片蓝海。

2017-2022年新零售市场规模及预测

数据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30万亿新零售市场分布情况

一、中大型卖场

卖场面积可达到四五千平方米。盒马鲜生就是这类型的代表,永辉旗下的超级物种面积更小一些,大概在一千平方米左右。这个板块未来市场份额大概是30%。

因为巨头在信息化技术上的底蕴更厚实,盒马鲜生刚创立时就直接调派了阿里巴巴T9工程师做研发。并且,阿里巴巴过去在物流等领域积累的技术都可以让盒马鲜生受益。其次线上线下团队的招募、整合、管理都是挑战,在线上流量上,巨头也有天然优势。这个领域最终比拼的是资本。留给创业者的空间比较小。

二、便利店

这一块的市场份额大概是30%-40%。在这一板块,创业者机会很大。现在中国号称有600万家便利店(包括夫妻店),没有哪个巨头能把这些店全部吃掉。资本的影响力也没有那么大。

在B2B这块,目前并非是巨头的主战场,创业公司有大概3年的窗口期可以快速奔跑。现阶段大量夫妻店的信息化改造还没有完成,对于巨头来说,进入成本太高。他们最喜欢的是标准化的市场。如果便利店完成了信息化、标准化,那就是巨头进场收割的时候。如果创业公司三年后做到千亿GMV规模,自己都是一个小巨头了,那就有和巨头掰手腕的实力了。

决定一家便利店成败的70%因素是选址。选址也并非是巨头擅长的,需要有长期经验的积累,相对来说传统零售出来的人优势比较大。

为了提升扩张速度,很多便利店连锁企业采取了自营+加盟的模式,这是目前比较主流的方式。

自营让公司跑通了模式,包括供应链管理、成本核算、员工管理、动线设计等,接下来用加盟模式快速扩张。通常来说,加盟主要掌控两个地方,一个是品牌,另一个是供应链。相对来说,纯加盟模式掌控力偏弱。

和便利店相似的是社区生鲜店,之前有一篇专栏谈过社区生鲜店的问题。这两种业态以后有可能会打通,不管是便利店,还是社区生鲜店都会增加餐饮区域来增加客流量、提升坪效。

三、无人零售

无人零售在过去一年成了个小风口,不过我预计这一板块的市场份额占比大约10%。当然10%也有3万亿的市场,不小了。看了一些这一细分领域的公司,我认为无人货柜是有机会的。在人口密集、不适合开店的地方,例如机场、学校等,无人货柜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用来销售一些走量大的标品。

无人货柜的关键点,第一还是选址;第二是硬件制造和成本管理;第三是供应链管理,也包括了涉及跟物业谈判、后期的补货等运维问题。虽然看起来无人零售很轻,事实上这是一个很重的行业。如果是单一品类的无人货柜,做大的可能性很低。如果增加供给,那后端的供应链、物流、补货成本都会增加。

新零售是30万亿的市场,市场巨大,机会巨大。排除掉创业公司比较难做起来的中大型卖场这一板块,剩下的便利店板块我估计会诞生5到10家百亿美元以上的公司,甚至超过千亿美元。无人零售这一块可能也有5到10家。

人民币汇率对股票各板块的影响(希望具体分析下,谢谢)

  从短期分析,当某种货币存在升值预期,从国外的经历来看,汇率与股市的关系是:预期本国货币升值———热钱流入———股市上涨———吸引更多热钱流入———加大升值压力———汇率升值———热钱流出———股市大幅下挫。这种股市大起大落的系统风险不利于股市融资、资产配置、定价等功能的发挥,减弱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从长期分析,宏观经济增速的减退和股市对经济促进作用的减弱必将影响到股市主体上市公司,进而影响整个证券市场发展。

  人民币汇率稳定对股市的影响:升值预期的短期推动影响很小、有限利率上升空间有利于演绎股市的中长期上升趋势

  人民币升值预期对股市的短期推动影响很小:据统计,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前段时间国际“热钱”流入大约270亿元,其目标主要是证券(股市、债市)和房地产这些变现快的市场。可从我国房地产市场的火热、近期QFII资金的积极性窥见一斑。但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行业投资的控制、减小德意志银行及汇丰银行申报的投资额度等,表明政府加强了对境外资金的监管。同时,政府明确表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外汇管理局逐步放宽个人企业用汇范围,也将在一定程度上阻止“热钱”的继续流入,因此,升值预期对股市的短期推动作用非常小,我们分析认为,近期新股扩容速度加快,也是政府在一定程度上对这部分资金的阻止,因为一旦股市被此资金推涨,预期效应将吸引更多“热钱”流入,违背了汇率稳定目标。因此,短期内市场将继续维持这种盘整状态。

  从2001年后期以来,美国通货膨胀率基本处于下降趋势,今年5月份CPI仅为2.1%,6月25日,美联储调低官方利率25个基点,联邦基准利率下降到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新低。因美国经济当前未出现明显快速增长迹象,可预测美国低利率将至少持续一年以上。而目前我国通货膨胀率仅为0.3%,远低于美国,人民币官方利率却高于美国。在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条件下,利率上升空间有限,而利率作为证券市场一个灵敏经济指标,从中长期而言,有利于股市演绎其中长期上升趋势。

创业计划书要包括哪些要素?具体要分几步骤?要怎么写?

一、纲要或概要

明确提出创业想法,吸引投资者眼球和注意力。要说明你的想法是一个好的想法,会为客户创造价值或带来价值增值的想法,是一个值得去实施(不是尝试)的想法。

阐明创业者将做什么事,应当较为详细地阐述创业规划。

包括下列内容:创业情况介绍;主要产品、技术或服务;市场概貌;营销策略;团队情况;资金需求情况等。

介绍创业团队时,首先要说明创业思路,新思想的形成过程,目标及发展战略。

介绍创业者本人的背景、经历、经验和特长等。创业者的素质对创业结果起着关键作用。创业者应尽量突出优点并表示自己有强烈的进取精神,经投资者留下良好的印象。

在计划概要中,创业者必须回答下列问题:产品、技术或服务的内容;市场在哪里;顾问群体有哪些;顾客有哪些需求;合伙人是谁。

还要说明自身与众不同之处,及获得成功的市场因素。

记住:概要简明扼要,生动易懂。不要展开描述,只需建立一个基本的框架即可。所需篇幅1-2页足矣。

二、创业想法

想法,是创业计划书中最重要的部分。

?明确阐述你的产品或者服务项目是什么?这个产品或者服务是否有价值?

记住:这部分没有必要具体地提出产品名称或者服务的项目名称,但需要提出怎样生产或提供这种服务。

必要时,可用对比的方法进行描述。即与目前比较知名的或有较大影响力的公司或产品或服务进行比较说明。

三、市场和行业分析

创业涉及的行业是垄断的还是开放的?

创业想法在市场上是否有效?

创业市场发展有多快?

创业行业的前景如何?

创业行业是集中的还是分散的市场?

创业的目标市场在哪里?

创业的具体目标客户群体有哪些?

创业的主要目标客户群体是哪些?

准备先从哪个行业入手?

你创业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

四、市场营销策略

?创业者开发新产品或向新市场扩展时,必须要对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和预测,最后作出判断。

?市场预测,首先要进行市场需求预测:包括市场是否有此需求;市场总规模有多大;发展前景如何;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哪些。

?其次,市场预测还包括对市场竞争格局进行分析:主要竞争者有哪些;市场竞争状况如何;是否存在政策壁垒;是否存在有利于创业者产品或服务市场间空等。

五、筹资分析

创业需要多少资金?

资金的使用方向在哪里(不需具体)?

资金的用途结构有哪些(应当具体)?

什么时候用钱?

六、困难和应对策略

任何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都会遇到困难。只是困难的类别、大小和影响不同而已。

任何创业者都应当有直面困难的心理准备,树立“必须”克服困难的信心。

要根据调查分析得出的结论,制定不同的对策措施。

制定对策措施时,要尽可能地考虑全面,将各种可能的措施都考虑进去。同时,还应留有余地。准备多套应对方案。

以90后如何对待新媒体为题,写发言稿200字以内

一、新媒体带来的变化

(一)改变了传统师生信息交流模式

新媒体传播方式灵活多样,传播的信息量也非常惊人,已经大大改变了传统的师生信息交流模式。在传统师生交互模式中,往往以单向交流为主,教师方占据主动地位,存在信息传播不平衡的现象。新媒体环境下,信息的获取变得相对简单,学生群体可以利用电脑、手机、数码相机等设备便捷的完成信息的采集和制作,而且网络的普及和使用成本的降低又为他们提供了廉价的传播渠道,这就使任何拥有联网信息终端的个人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可以是发送者,真正实现了信息的双向交流。【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

(二)消解了传统时空观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

除了对传统师生信息交流模式的改变,以数字技术为主的新媒体也彻底消解了传统时空观。可以说,新媒体技术创造了一个超越性别、年龄、区域的巨大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中,信息交互可以穿越时间、空间和区域,交往双方可以任意选择自己中意的身份,就像有人说的:“你永远都不知道和你聊天的是不是一条狗”。时空的穿越、身份的虚拟,都极大地改变着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模式,消解了现实社会中许多难以逾越的界限。

(三)增加了信息管理困难

新媒体的便捷和使用成本的低廉,使得每个人都能共享信息盛宴,参与信息发布与传播。年轻学生捕捉时尚潮流最为敏锐,热衷于利用媒介来对外展示自我、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一方面而言,这对于提升他们的自主性和开拓其视野是有利的,但从另外一方面来讲,也大大增加了信息管理的困难。特别是在以年轻大学生为主的高校,新媒体时代对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二)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龙源期刊网 .cn

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作者:张婧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

来源:《学园》2013年第28期

【摘 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推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势在必行,这是教育紧跟时代潮流的必然选择。基于新媒体的功能性,它的应用将给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崭新的面貌,本文重点针对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34-01【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

事物发展的同时总是伴随着挑战,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也不例外。在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的思想及行为,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作用及影响。

一 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的作用

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思想教育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一定的战略性意义。首先,新媒体的应用,能拓宽该工作的覆盖面,将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全面贯彻落实到学生中,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促进作用,也合理地弥补了传统思想教育工作的不足。其次,应用新媒体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诸多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主要采用两种方式,分别是引导式与灌输式,着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却忽略了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新媒体的应用却打破了这一局限,充分展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平等性、交互性及开放性等特点,让学生之间共同交流思想政治教育思想,以这样的方式开展工作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再次,利用新媒体能快速及时地传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所要传达的思想理念及相关事实,保持学生学习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相连,有利于将来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

二 新媒体在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用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中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90后”,“90后”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判断能力、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尝试与探索等,“90后”的个性特点较为鲜明。在新媒体环境的影响下,诸多大学生开始尝试各种新媒体技术及信息资源。据调查了解所知,学生通过网络主要是进行网购、阅读新闻、微博、交友聊天及搜索资料等相关操作,这些操作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三)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与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

摘要:本文从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入手,深入研究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变化,结合从事多年学生工作的经验,分析当前学生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就此探索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学生工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6-0038-02

2012年7月19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占39.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超过台式电脑网民数3.8亿。大专及其以上学历人群中网民占21.6%。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飞信、博客、微博、qq等新媒体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它们正在逐步改变着当代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思维模式,影响着他们的政治思想、道德风貌和价值取向。在新媒体环境下,对学校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有效开展学生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根据自己多年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体会,结合新媒体技术的应用,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工作的实践,为新型的工作模式提出建设性思路。

一、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

1.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报刊、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互联网络、桌面视窗、数字媒体

新媒体环境下对于学生工作的思考(四)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学生党员教育工作

  摘 要 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之后,基于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介,它包括互联网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它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是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新媒体时代的来临,对社会思潮、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影响不可低估,在此背景下,如何运用好新媒体,对提升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至关重要。

  关键词 新媒体 学生党员 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1 新媒体对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有利驱动

  1.1 实现了教育主客体间的良性互动

  由于新媒体具有互动传播的特性,能够实现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和良性互动,而在过去,更多是以教师向学生党员单向传播的教育方式,使得党课培训方式单一乏味,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党课知识理论的兴趣和理解,党课质量也难以保证。利用新媒体进行信息沟通和资源交流,不仅为大学生党员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便利,也增强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使得党员教育过程更自由、更主动,将传统相对单向的受教育者僵化被动接收党员教育的过程转变为主动的思索,积极参与的自我教育的过程,不断提升和强化大学生党员教育的传播效果。①在学生党员教育过程中,充分融入新媒体教育的理念和手法,能够使得党员党性教育相关活动的开展更加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给学生党员更宽广的思考空间和更宽松的语言氛围,让教育活动的渗透性得以提升。

  1.2 丰富了教育载体

  融合数字技术、移动通讯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新媒体造就了高效便捷的信息交互平台,信息能得到即时有效的发布传播、突破了信息传递在时间、空间、地点上的各种桎梏,新媒体信息传播的开放性,工具的先进性,实现了信息交互的革命性跨越。党务工作者通过各种新媒体终端设备,可搜集、整理、总结、发布各种教育资源信息,传播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而学生党员则可通过新媒体的各种终端去获取相关信息资源,并能通过QQ、飞信、微信、BBS、微博等互联网信息产品向身边的朋友、同学实现二次传播和发布,由点及面的传播方式扩大了信息资源的散布范围和受众群体的覆盖面,能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借助新媒体技术,能丰富完善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方式和手段,为学生党员教育提供全新的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平台。

  1.3 提升了教育效果

  3G时代各种信息技术的优势,承载大容量的内容,集文字、图片、音乐、多媒体、视频、通话、远程学习、交流、分享心得于一体,极大地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学习热情。学习模式从传统的二元感官组合转变为“视、听、言、触、感”等多元感官组合,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②由于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通过新媒体的各种终端,使用者可随时随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资源,随时查阅、及时更新,一方面,让教育内容的发布传播效率得到极大提高,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在传统教育手段下,教育内容的单一繁冗和更新的滞后,有利于学生党员培养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2 新媒体对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2.1 分化了传统教育方式的集中性功能

  传统教育的方式包括课堂教育、会议、主题报告、谈话等。传统教育的优势在于具有高度的集中性和强化性。通过时间空间上的集中,传统教育以明晰化的教育主题培养浓厚的学习氛围,并以此激发学生党员之间以及学生党员和教师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容易收到比较明显的教育效果。而新媒体不具有传统教育载体的集中性功能,它不再受到时间、空间和地点的限制,具有极高的自由度和分散性,若传统的教育方被新媒体手段完全取代,学生党员过度依赖新媒体的新颖性、便捷性和自由性,则会极大地限制传统教育手段对大学生党员教育效果的发挥,逐渐形成学生党员对课堂教育、会议、谈话等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漠视,甚至产生排斥和厌恶感,削弱了党员教育工作的实际效果。

  2.2 影响了学生党员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

  纷繁复杂的新媒体环境对学生党员的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造成了极大冲击。一方面,新媒体的信息传播量大、传播速度迅捷,然而这些信息真假难辨,一些消极的、负面的信息容易影响大学生党员的独立选择和判断,使一些大学生党员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和世俗化。另一方面,新媒体具有虚拟性的特点,容易使大学生党员脱离监督,产生自我放纵的倾向,忘却社会责任和先锋模范意识,内心的道德约束感和角色意识被弱化。③

  2.3 加大了舆论监管和引导的难度

  实际生活中,有些人会利用新媒体具有开放性、隐匿性和虚拟性的特点,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或侵犯他人名誉权,对他人进行侮辱和骚扰等,造成媒介行为和道德行为的失范;一些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差,过多使用和依赖新媒介,往往会偏离学习目标、降低学习效率,甚而影响到周围的同学。④以互联网为例,通过BBS,微博等可以自由分享发布一些信息,特别是在匿名制下,这些信息的发布更具随意性,充斥着暴力、淫秽、乃至颠覆国家和政权等不良信息,这对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带来极大的破坏,也对广大学生党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稳定形成带来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新媒体的开放性、自主性、自由性加大了舆论监管和引导的难度。

  3 新媒体背景下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工作的完善

  3.1 积极搭建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

  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学生党员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搭建新媒体工作平台是顺应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教育工作者,一方面,我们要加强和巩固传统教育方式手段在学生党员教育活动开展中的应用,另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审视新媒体作为传播工具的优劣势,并充分考虑大学生在信息媒介空前发达环境下的心理思想特点,积极探索利用新媒体工具做好党员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培养的新构思、新方法。在网站建设方面,加强党章党史、党员风采、支部活动、党建实务、时事热点等板块内容的建设,打造具有影响力的红色网站。推进电子党报的建设,利用新媒体平台,将教育信息以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多形态呈现,提供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通过手机、电脑、移动电视等信息终端将资源信息充分集成整合,把党员教育内容的政治属性隐藏在新媒体发布的信息中,实现学生党员教育潜移默化的最优效果。尝试“红色资源”搜索引擎的建设,方便广大学生党员通过输入关键词即可找到相应的学习课件、视频、电子文档等。   3.2 提升新媒体背景下的教育主体的沟通素养

  新媒体党建工作平台要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党建工作队伍。在社会思潮空前活跃以及利益诉求多元化的今天,必然会对高校学生的思想产生各种冲击,这就要求党建工作者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政治立场以及强烈的事业心和政治责任感,在学生党员中开展强有力的思想、组织和教育引导工作,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教育方针在学校得到贯彻落实。与此同时,在新媒体环境下,党建工作者要使掌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学习新媒体的使用技巧以及培养利用新媒体的开展工作的职业素养,学会使用得体合理的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及时掌握新媒体舆情动态和组织议题,在深刻把握新媒体沟通特征和传播规律的基础上,准确地把握新媒体舆论的话语权提升舆情敏锐性和鉴别力,专业化地组织和引导新媒体舆论,让宣传教育工作占领制高点。

  3.3 注重利用新媒体打造党建活动的文化品牌

  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工作的开展要不断提高党建活动的文化品牌。优秀的党建文化品牌是一种潜在的隐性教育力量,对学生党员具有强大的渗透力、感染力和凝聚力。提升党建活动的文化品牌,要充分把握党建活动的文化内涵,发挥新媒体各种传播介质作为文化载体的积极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武装人、用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用高尚的精神塑造人,培养学生党员对党建活动文化品牌的信赖,有目的地将党员教育工作的内容贯穿在党建文化品牌建设中,让学生党员在良好的文化品牌氛围中受到教育、感染和熏陶。

  3.4 优化新媒体的信息传播环境

  新媒体手段作为传统教育方式的拓展和延伸,有利于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学生党员教育体系,然而新媒体在言论开放性、自由性方面的弊端,我们不能忽视。新媒体凭借发达的信息技术,让信息传播的门槛与成本不断降低,从而导致话语权向大众草根阶层分散和下移,公众在言论散布方面的失实、失范、失德乃至违法现象层出不穷。为此,舆情监管部门要加强公权力在大众传播领域的监管督导职能,完善相关立法,约束不合理的网络言论规则。作为学生党员个人,要坚决抵制和反对网络上各种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危害言论和错误信息,要旗帜鲜明地秉承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净化网络环境,确保网络安全,积极营造文明、健康、绿色的信息传播环境,真正适应和融入新媒体时代,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新媒体时代的来临,拓宽了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优化了信息的传播和流通,由此也让虚拟社会的管理变得错综复杂,因此必须在新媒体的运营建设和舆情监管和引导上下足功夫,才能保证学生党员教育工作取得最终成效。

122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