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地理简介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中国国家地理》是一本关于地理的期刊,因该社隶属中国科学院,有一大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专家学者作为该社顾问,同时还有许多战斗在科考第一线的工作者与杂志社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具有很强的独家性和权威性。该刊的文章和图片经常被中央及地方媒体转载。另外,该刊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国内外很多家图书馆已经把该刊作为重点收藏期刊。 现任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为李栓科(1997年至今),执行总编为单之蔷。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李栓科于2003年荣获第七届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的称号。

  [编辑本段]二、《中国国家地理》发展史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创刊于1950年,当时整本杂志祗有8页,一年后增至16页。当时的内容包括地理思想、中外国地理、自然地理、地图及地理调查法、地理教学、地理资料等。   1954年,《地理知识》因发表披露中国国内的工业地理文章,被中国官方认为是“泄密”而遭受重创。但不久后影响消失,该杂志的内容继续扩充,至1957年时增至48页,发行量达到了2万册。   中国大陆的一些科学杂志在大跃进及_中遭受重大打击,《地理知识》也不例外,在此期间,《地理知识》发行很不稳定,时断时续,该情况在文革结束后才有所改善。   1998年,该杂志全面改版,页数增至84页,翌年增至100页。   2000年10月,《地理知识》杂志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随后亦在台湾、香港等地推出繁体字版乃至在日本推出日文版。   2004年,《中国国家地理》增至148页,并推出青少年版《博物》。   2005年10月,在其创刊55周年之际,推出550页的“选美中国”特刊,出版量达到55万册的历史新高。该特刊深受消费者的好评,一上市便被抢购一空,乃至出现了部分地区的书报亭出现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的情况。   2008年3月,《中华遗产》正式成为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品牌下的一员。   2009年1月,杂志价格提升至20元,页码加到176页

  [编辑本段]三、《中国国家地理》发展思路

  1929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记者梅纳德·威廉斯在给主编的信中说:“最痛快的事情莫过于能够通过照片和文字,带领125万国家地理学会的会员一起登上高山,俯瞰世界……”这段话,成了《国家地理》杂志所有记者为之骄傲的工作理由。 如今在中国,《中国国家地理》的记者们也带着类似的激情跋涉于祖国的名山大川。2006年10月号杂志以“318国道——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为主打,其主办者称发行量突破100万册。 在杂志社社长李栓科看来,这是他们在互联网时代的夹缝中,杂志发展再一次强力突围。

  内容为王

  李栓科是在中科院地理研究所新大院的办公室内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的,其办公室靠着经营部门,编辑部则在另一栋楼办公。“编辑部和经营部门是完全独立的,还是那句老话,内容为王。我们很少就一个内容去进行营销,而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我们的销售。”李栓科说。   “景观大道”专辑带来的成功,印证了李栓科的话。而用编辑们的话来说,为了这个计划中的发行量,整个9月,他们就跟上了发条一样。   说及“景观大道”的策划,李栓科介绍:“我们希望找到能代表我国辽阔国土、壮丽山河的象征物,而寻找的结果是,发现大致沿着北纬30度线延伸的长达5000多公里的318国道是最佳选择。”而为了这个发现,杂志社不但派出了专门的考察队,还邀请了众多著名的作家、学者,分头探访。   “对于一本杂志来讲,最重要的是编辑部,包括背后的专家支持。如果没有打不烂、揉不碎的编辑部,市场运营就是缺少根基的。”李栓科表示。   伴随着内容的提升,是发行量和广告价格的增长。   这一路走来,不能不提及去年杂志创刊55周年之际,持续一年之久的“中国最美的地方”的评选与报道。“其影响力远超我们的预想。”回顾那段经历,李栓科仍然很感慨。   据介绍,杂志社首先组织了一个专家协会组、一个媒体组。专家协会组负责制定详尽的评选标准,跟媒体的合作则是希望在每一个省市都进行评选,“比如广东的一些媒体,组织当地的专家合作,并调动读者参与评选,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科学的真实

  杂志在近几年获得高速成长,李栓科理解的原因是,“和天时地利人和有关”,“改革开放使国力增强,中国人对未知世界有发现的欲望,同时对已知世界也有再发现的愿望。《中国国家地理》就定位于此——讲述社会难点、热点、疑点地理故事,并对科学上的新发展进行前瞻性的报道。”   据了解,《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地理知识》从1950年创刊开始,一直是以传播基本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为己任,这一定位在当时来说是合理的,也曾有过鼎盛时期。但从1982年开始,在读者市场分化以后,《地理知识》与其他老牌纸媒一样,面临相同的命运转变。   1998年,《地理知识》变身为《中国国家地理》。在改版后的几年时间里,杂志发行量上升了十多倍。2001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繁体版在中国台湾创刊,2002年日文版也正式上市。   李栓科说:“我们的选题,就是要向读者传递真正的科学知识。比如沙尘暴对人类造成的伤害,其实很多媒体是在妖魔化沙尘暴。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沙尘暴还能减轻酸雨的危害。这是因为沙尘暴里面的气溶胶物质颗粒,中和了酸雨当中的绝大部分东西。”   “另外像全球变暖,正是因为有了沙尘暴的作用,从而大大减缓了全球变暖的步伐。对于沙尘暴来讲,靠植树造林来解决更是一个谎话。因为沙尘暴是在高空的,靠大气层输送,带到很远的地方。”   “而这些也就是我们要做和能做的事,以科学的态度去解读热点问题。把这些内容做好了,发行和广告自然就很轻松了。”李栓科告诉记者,“最关键还是内容,独家视角的内容才是王。我们80%的精力、物力和财力,都是用在编辑部。”

  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

  能否被公众认可和接受是决定传媒存亡兴衰的关键,而这又要以获得关注为前提。   《中国国家地理》的前身是创刊于1950年的《地理知识》,1997年月发行量约为1万册。1998年大幅度改版,2000年改现名,2006年以来期平均发行量稳定在100万册以上。根据该刊总编李栓科先生提供的官方解释,这是因为他们始终践行了“内容为王”的原则,是内容自身的价值决定了销售。   这一思路还大有进一步具体和深化的可能和必要。任何内容都要经过被关注、认知和解读,其内在价值才能被受众所认识和接受。而受众会注意什么又受到他们既有认识的影响。媒体传递的内容如果既可以归属到他们所熟悉的领域,同时又能提供新的信息,就更容易引起他们的关注。   受众的既有认识是诸多观念的有机结合,各种各样的常识是他们构建自己观念世界的基本骨架。其实常识原本就是既为公众普遍知晓,又被他们视为理所当然的观念。所谓重构常识也就是用新的观念来替代既有观念的常识地位。由于常识在公众知识的体系架构中具有这样的独特地位,使得对它的重构尝试必然会同时遇到双重境遇:在引来关注的同时也会遭来质疑。重构必然意味着要有所颠覆,而公开地试图对既有常识加以颠覆,本身就足以引来公众的关注。   对于《中国国家地理》而言,以颠覆常识来吸引公众目光是它的常规战术。例如在它隆重举荐的“中国十大最美名山”中,不仅五岳有四座落选,而且高居榜首的是此前名头并不是特别响亮的南迦巴瓦峰。再如,2003年出刊的四川专号明确表示峨嵋青城并非是典型的蜀山;它们带来的最直接结果就是当期销量明显上升。[1]

  [编辑本段]四、《中国国家地理》大事记

  1950年   我国老一辈的地理学家施雅风、吴传钧等先生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折实”,在南京创办了《地理知识》杂志,经典由此开始。   1972年   《地理知识》是文革后期中国最早复刊的杂志之一。   1998年   李栓科正式接手《地理知识》并酝酿全新改版,她用全新的视角和形式来诠释地理的内涵。   1999年   1月, 《地理知识》杂志新增“卷首语”专栏,由执行总编单之蔷执笔,此专栏成为杂志的亮点。   2000年   10月,《地理知识》正式更名为《中国国家地理》,她以更大的气魄和胆识来展示中华的博大。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会员俱乐部组织了首次“青藏线龙脊行”会员户外科学考察活动,从此,参与会员户外科考的人数每年成倍递增。   2001年   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繁体版在台湾及大陆以外的其他地区发行,成为大陆地区惟一原创并由出版人购买版权发行他种文本的杂志。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组建新的发行团队。   2002年   1月,《中国国家地理》日文版以《中国地理纪行》为刊名在日本上市发行,这是中国第一家在发达国家完整落地的媒体。   1月,第一届发行年会召开,发行渠道由原来的40多家增长到70多家,发行市场数量比01年翻了两番。   6月,中国国家地理中文网正式开通,域名为:www.cng.com.cn,网站功能为每期杂志的内容介绍;地理论坛同时开放,简单的留言板功能。   年底,《中国国家地理》首次广告客户答谢会在北京京城大厦举办。   2003年   6月,推出“典藏三峡”专辑,9月推出“四川专辑”,10月推出“青藏高原科考50年”不仅是CNG“认识中国”的高潮,也为以后10月特辑的推出奠定了基础。   8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与新疆阿尔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委会联合举办“回望阿尔金山20年”综合科学考察活动,开启CNG联合国内著名主流媒体共同关注原生态保护区的媒体联盟报道。   杂志每月拥有固定会员人数达到1万。   2004年   1月,《中国国家地理》青少版《博物》创刊,她的宗旨是:博学成就梦想,知识改变人生。   2月,《中国国家地理》发行量经bpa国际媒体公司认证   7月,推出“大香格里拉”专辑,开始了CNG圈点中国的里程。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川藏线培训。   2005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青藏线培训。   2月—9月,联合全国31个省份的主流媒体开始“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   3月,读者见面会南京站。4月,读者见面会西安站。5月,读者见面会广州站。6月,读者见面会上海站。7月,读者见面会北京站。   10月,出版的纪念特刊“中国最美的地方排行榜――选美中国”特辑创造了传媒界的奇迹,现已被翻译十种外文版本全球发行。   10月23日,《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创刊55周年庆典在北京嘉里中心举行,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先生及500多位嘉宾共飨盛典。   2006年   每月固定会员人数激增到2万6。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南疆培训。   3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杂志广东移动全线推出。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专辑,打造了一条属于国人的景观之路。此专辑也创造了高档杂志单期发行100万册的传媒界奇迹。   10月10日,《中国国家地理》单期发行100万册庆典在北京华联印刷厂举行。   启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校园基金”项目,支持高校环保社团的公益活动。   11月,对公众免费开放的“中国国家地理大讲堂”开讲。   2007年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北疆培训。   1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报作为中国移动惟一人文类手机报全国重点推出。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圈点大西北”专辑,用干旱半干旱区的地理概念带领国人重新认识西北。   10月,圈点大西北图片展在北京东方新天地及上海正大广场巡回展出。   2008年   3月,与中华书局合作发行《中华遗产》杂志。   5月,《中国国家地理》手机电视在中国移动平台上线。   6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员工内蒙徒步培训。   6月,开启“触摸中国”之旅,对中国的八大极限进行全方位考察。   推出《地震专辑》   7月,港澳繁体字版创刊号上市。   7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长李栓科先生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手参与奥运火炬传递活动。《选美中国》作为北京奥组委特选礼品。   8月,中国国家地理网全新改版,域名正式变更为:www.dili360.com。   9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英文版创刊号上市。   10月,《中国国家地理》推出“东北专辑”特刊。   12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盛大的庆典活动。   12月,《中国国家地理》与《辽沈晚报》、《生活报》发起了征集最佳旅游线路的活动   2009年   1月,举办“竹韵人生”摄影大赛的颁奖典礼   3、4月,推出《福建专辑》上下册   4月,中国国家地理联合央视网、央视移动传媒,打造大型国庆献礼活动:新中国成立60年—献给祖国“中国最美的地方”。活动将利用央视网的互动平台,依托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评选活动中展示的17大类别114处自然人文景观资料,发动广大驴友参与,分阶段推出评选活动。同时利用CCTV电视平台、央视网、央视公交移动电视、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及手机及网络平台进行全程推广。   4月27日,举办“我的城市我的家”摄影大赛   5月,举办“花影炫色”、“荒野传奇”摄影大赛。   5月,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签约摄影师计划启动。   5月,杂志社与Jeep携手启动“寻找中国的Rubicon之路”活动   10月,时逢新中国六十华诞和中国地理学会成立一百周年,《中国国家地理》联合中国地理学会推出《发现中国 中国地理百年大发现专辑 地理学会成立百年珍藏版》,而其子刊《中华遗产》亦同时推出加厚版特辑《最具文明意义的100个考古大发现--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专辑》,带给读者又一次科学与视觉盛宴。   2010年,推出《宁夏专辑》上下册(2010年第2、3期)

国家自然基金 地理2组 指的是什么

  指的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作为我国支持基础研究的主渠道之一,面向全国,重点资助具有良好研究条件、研究实力的高等院校中和科研机构中的研究人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国际自然基金会

  的部署,2006年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发展规划,要准确把握“支持基础研究、坚持自由探索、发挥导向作用”的战略定位,贯彻“尊重科学、发扬民主、提倡竞争、促进合作、激励创新、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实施“源头创新战略、科技人才战略、创新环境战略和卓越管理战略,促进我国基础科学各学科均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的总体部署,结合科学基金资助工作的特点,遴选了13个综合交叉以及按学部分布的一批优先发展领域。有关具体内容将体现在本指南和今后的项目指南当中。

  自然科学基金按照资助类别可分为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专项项目、联合资助基金项目以及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等。通过亚类说明、附注说明还可将一些资助类别进一步细化。所有这些资助类别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当前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

  在2006年集中受理期间,自然科学基金委受理各类项目63330项,比上一年同期增加了20.3%,其中面上项目申请(包括联合资助项目)共计59079项,同比增长20.1%。批准资助10362项,同比增长13.73%。平均资助强度为26.15万元/项;比上一年有所提高。受理重点项目申请(包括联合资助项目)1539项,批准资助284项,平均资助强度160.24万元/项。

  面上项目

  面上项目是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中的主要部分,包括自由申请、青年科学基金和地区科学基金3个亚

  国际自然基金会

  类,其资助经费占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经费的60%以上,2006年达71.89%,主要支持科技工作者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范围内自由选题,开展创新性的科学研究,资助期限一般为3年。申请书正文部分需按照面上项目撰写提纲及要求撰写。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量连续保持高速增长,占面上项目申请量的比例从2001年的14.5%增加到2006年的22.6%,而自由申请项目的比例则从2001年的81.3%减少到2006年的73%,地区科学基金的申请量一直在3%-5%之间。说明基础研究的青年队伍步入快速增长期,自然科学基金委对青年科学基金支持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在获得资助的面上项目中,青年科学基金所占比例从2001年的16.5%增加到2006年的23.7%,而且,青年科学基金的资助率要高于自由申请的资助率。各科学部在介绍面上项目的同时,也将涉及科学部总体概况、申请注意事项和重点资助方向等方面的内容。

  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重点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中的另一个重要层次,主要支持科技工作者结合国家需求,把握世界科学前沿,针对我国已有较好基础和积累的重要研究领域或新学科生长点开展深入、系统的创新性研究工作。重点项目基本上按照五年规划进行整体布局,每年确定受理申请的研究领域、发布《指南》引导申请;重点项目的申请要体现有限目标、有限规模和重点突出的原则,重视学科交叉与渗透,利用现有重要科学基地的条件。一般情况下,由一个单位承担,确有必要时,合作研究单位不超过2个。研究期限一般为4年(特殊说明的除外)。

  人才项目

  是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格局中的另一重要部分,主要由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含外籍)、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和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组成,包括: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外籍)

  海外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香港、澳门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

  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

  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

  项目查询

  编辑

  官方查询系统:在基金委的官方网站可查

  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首肯。随后,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二十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中国的国家级科学基金项目有哪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麾下的项目都属于国家级。

此外教育部和和科技部也认定一些项目为国家级。

省级的由省级部门负责。

按照资助类别可分为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海外、港澳青年学者合作研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专项项目、联合资助基金项目以及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等。通过亚类说明、附注说明还可将一些资助类别进一步细化。所有这些资助类别各有侧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当前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体系。

所以你所说的863计划、793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都属于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

20世纪80年代初,为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变革科研经费拨款方式,中国科学院89位院士(学部委员)致函党中央、国务院,建议设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首肯。随后,在邓小平同志的亲切关怀下,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自然科学基金坚持支持基础研究,逐渐形成和发展了由研究项目、人才项目和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组成的资助格局。二十多年来,自然科学基金在推动我国自然科学基础研究的发展,促进基础学科建设,发现、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

国家863计划监督委员会成立于2002年,863计划是中国政府组织实施的一项对国家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着重解决事关国家中长期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培育高技术产业生长点,力争在有优势和战略必争的高技术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当前出名的有

国家级科研项目

序号 项 目 名 称 负责人 项目批准号 备 注

1 鼓泡塔内两相湍流的实验与理论研究 王树立 国家自然基金(第二申请单位)

2 RPHPLC的灰色数模建立及其应用研究 孙兆林 29505036 国家自然基金

3 地震勘探中弹性波方程正反演的有限元多重网格方法的研究 杨 光 国家自然基金(第二申请单位)

4 用TDPAC技术表征钼基钨基催化剂的表面活性相 孙桂大 29673011 国家自然基金

5 在介观孔道分子筛内合成纳米结构功能高分子的研究 张 东 29676004 国家自然基金

6 沸石基质中稀土离子荧光光谱特征 孙家跃 29671006 国家自然基金

7 微波芳构化技术的应用基础研究 孙兆林 29676008 国家自然基金

8 胶体颗粒的相互作用能及憎液胶体的稳定性 王好平 29673012 国家自然基金

9 环境友好石化催化与反应(7-1)磷铝体系超微固体酸催化剂的研究 孙桂大 29792070 国家自然基金

10 油品加氢脱芳烃新型发泡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李保山 59871014 国家自然基金

11 沸石催化反应频率响应的研究 孙兆林 29911130785 国家自然基金

12 轻烃芳构化机理的研究 孙兆林 20076008 国家自然基金

13 介孔SnO2半导体材料的制备及储氢性能 胡传顺 50042008 国家自然基金(第二申请单位)

14 轻烃微波芳构化的应用基础研究 孙兆林 教技综字[2000]06号 教育部

15 重油及渣油在超临界溶剂中催化裂化工艺研究与开发 亓玉台 教技综字[2000]06号 教育部

16 油田地理信息系统支撑平台研究与开发 温 涛 教技综字[2000]06号 教育部

17 第二学士学位教育改革与发展宏观战略研究 亓玉台 教高司函[2001]219号 教育部

18 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亓玉台 1282A03051 教育部

19 流程工业复杂装置的控制 李 平 2001AA413110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20 超薄纳米孔碳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刘炳泗 教外司留[2002]247号 教育部

21 化工间歇聚合反应过程的辨识与控制 李 平 教外司留[2002]247号 教育部

22 扩展的朗格缪尔法及其应用 罗根祥 20273028 国家自然基金

23 金属氧化物自组织膜层制备及其性能 胡传顺 50202014 国家自然基金(第二申请单位)

24 含硫油品储罐中硫化亚铁自然氧化倾向性的研究 赵杉林 2071024 国家自然基金

25 微孔材料中混合烃吸附和扩散的研究 孙兆林 20343006 国家自然基金

26 纳米级硫酸钙晶须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张洪林 2003AA33X130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联合申请)

27 选择性吸附脱硫技术在清洁燃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孙兆林 20476042 国家自然基金

28 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改革以及薪酬激励研究 翟庆国 教外司留[2004]527号 教育部

29 中国本土化企业与高校管理案例库组建工程研究 关明坤 国家软科学2003DGQ2B171 (子课题)

30 纳米级ITO粉体及高密度ITO靶材中试 张洪林 2004AA303542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联合申请)

31 纳米级硫酸钙晶须及胶粘剂系列产品开发 张洪林 2005AA001510 科技部(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引导项目

32 分子筛孔道中能垒对吸附分子扩散性能的影响 宋丽娟 20546003 国家自然基金

33 新型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在清洁氧化中的应用 桂建舟 20706027 国家自然基金

34 水对硫铁化物的生成及自燃性影响机理的研究 赵杉林 20771052 国家自然基金

35 清洁燃料选择性吸附脱硫过程中硫化物吸附行为的研究 宋丽娟 20776064 国家自然基金

36 圆柱平端压头触压边界开裂理论与不锈钢TiN镀层材料断裂韧性测试新方法的研究 谢禹钧 50771052 国家自然基金

37 X80钢及其焊缝在我国典型土壤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行为与机理研究 吴 明 50771053 国家自然基金

38 面向提高用能效率的延迟焦化过程优化控制系统 李 平 2007AA4Z0162 国家863计划

39 清洁燃料选择性吸附脱硫机理的研究 宋丽娟 2007CB216403 国家973计划

40 MTO-Schiff 化合物合成及在烯烃环氧化中催化应用研究 臧树良 20811130392 国际合作项目

41 定向生长纳米孪晶对铜薄膜热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陈吉 50801036 国家自然基金

42 石化工业废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研究 张洪林 2008ZX07208-003-001-02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

43 采用原位接枝法在碳纳米管表面修饰聚二烯烃链段 雷良才 教外司留

[2008]890号 教育部

44 环状脂肪族聚酯的合成 李海英 教外司留

[2008]890号 教育部

45 纳米多晶相金属氧化物表面晶相控制及其在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 张静 20903054 国家自然基金

46 生物相容性环状聚乳酸及其功能化共聚物的合成 李海英 20974042 国家自然基金

47 吸附剂表面酸性对燃料油选择性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 宋丽娟 20976077 国家自然基金

48 三螺杆挤出机组合螺杆流体复杂混合特性研究 朱向哲 50903042 国家自然基金

49 梯度镀层结构微/纳平面压痕开裂理论与应用研究 谢禹钧 50971068 国家自然基金

50 稀散元素杯芳烃新型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臧树良 209031 教育部

详细列表见

http://wenku.baidu.com/linkurl=vbkaDAhypeddFf4J4JfNF1vw9r9J39g3rhbXI_Lm9bBuriVaFGG7Nbq3PfosMCfS12Djwp0MC0RYjLvRtXC9zd0eO9oiKAsyYOh87yvzjV3

中国排名前十的基金公司分别叫什么名字?

华夏基金 (华夏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部北京)

嘉实基金 (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部北京)

南方基金 (南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部深圳)

易方达基金 (易方达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部广州)

博时基金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部深圳)

广发基金 (广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部广州)

大成基金 (大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部深圳)

银华基金 (银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部北京)

华安基金 (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部上海)

工银瑞信 (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部

12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