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经济的形势及未来走向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2014年,探索了新常态下经济工作的方法和经验。面对“三期叠加”下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中央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有针对性进行预调微调,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全年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合理区间,结构趋向优化,质量得到提升。预计全年经济增长仍有望达7.4%左右,基本实现年初制定的7.5%左右的调控目标。

 预计2015年中国经济将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2015年有六方面因素变化可能带来经济运行转机。其一,稳增长政策仍将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基建投资将继续回升,从而有助于投资增速的企稳。其二,政策松绑有助于房地产市场触底企稳,下半年房地产投资可能出现回升,进而稳定整体投资增长;而多项稳定住房消费措施出台,将刺激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消费。其三,随着国际环境的改善,出口将保持中速平稳增长。美国经济复苏前景明朗、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加深、亚太经济体加强互联互通,以及“一带一路”建设等将推动贸易出口增长。其四,国际油价低位徘徊,有助于中国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支持产出增长,并有助于促进燃油及汽车相关领域消费。其五,改革和政策推动股市回暖,将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为消费增长带来需求并提供资金来源。其六,不对称降息有助于推动明年银行贷款利率以及货币市场资金价格、非银行融资价格明显走低,从而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升企业开展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的积极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5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有力度。我们认为,应适当扩大财政赤字,加快财政支出进度;通过落实结构性减税、推进税制改革等举措,继续加大对居民消费、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以及“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应大力解决居民“能消费”、“敢消费”和“愿消费”问题,着力提升社会消费能力。

  货币政策要更加注重松紧适度。我们认为,所谓松紧适度,就是货币政策要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变化保持灵活性,该紧的时候适度收紧,该松的时候适度放松。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基准利率等都应当作为预调微调的工具来加以综合运用,以更好地发挥货币政策的逆周期调节、总量平衡以及价格导向的作用。此外,定向再贷款、定向降准等创新工具仍应继续实施,以进一步发挥促进结构调整的功效。

如何避免2014年的中国经济风险

从实体经济来看,2014年我们面对的最大风险有两个:

  一是全国住房信息联网和房地产税的推出,可能导致住宅市场的需求发生逆转。

  2012年,我国内地城市的住宅人均面积为32.91平方米,超过日本、韩国、新加坡和中国香港这些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按照亚洲的人口密度和居住特征,以及普遍生活水准来推算,中国的城市住宅供给已经超过居住的需求,大量居民购置住宅是出于资产保值增值的投资需求。

  如果在全国住房信息联网的前提下推出存量房产征税政策,投资需求将会因为房屋持有成本的上升而萎缩,城市住宅的供求关系就可能发生逆转。从长期趋势来看,人口老龄化和农村转移人口的下降将加剧这种供求失衡,房地产将面临一轮漫长的萧条周期。因此,房价拐点一旦出现,房地产(尤其是住宅市场)必然面临收缩,从而引起建材、汽车、家具、家电等相关行业的需求下降。

  二是地方政府的债务问题,以及政府职能转变导致的基建投资下降,也将影响钢铁、水泥等相关建筑建材行业的市场需求,加剧这些产能过剩产业的不景气。

  从2013年8月开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逐月下降。一方面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地方政府考核指标的调整,政府投资的动力在下降;另一方面,随着地方政府财政压力的增大,地方政府扩大基建投资的财政能力也受到一定制约。

  从以上两方面来看,2014年政府投资的力度将有可能进一步缩减。从PMI数据来看,最近3个月新订单连续下降,市场需求减弱,原材料库存最近两个月也有所下降,企业预期明显变差。供求和预期数据也在昭示2014年制造业的市场复苏形势不容乐观。

  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从金融市场来看,2014年同样充满不确定性:

  一是金融机构去杠杆的过程中,利率中枢上移,流动性风险有所加大。

  过去5年,中国的信贷规模平均每年增长22%,虽然中国的企业总杠杆率并不算高,但高杠杆企业中有一半多属于地方债务平台,现金流很弱,偿债率较低,债务风险令人担忧。根据国家审计署的数据,到2013年6月底,地方性政府债务中有超过10万亿元的债务来自于银行贷款,占其全部债务(包括担保等或然负债)的56%。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报告,最近50年来,亚洲70%的信贷过度繁荣之后,都导致了金融危机,IMF衡量“信贷过度繁荣”的依据是名义信贷规模增长率超过20%,2009年初,中国的社会融资总额只有6.98万亿元,2013年1~11月社会融资总额的规模就已超过16万亿元,五年时间增长了将近150%,每年的复合增长率接近20%,是全球信贷增长率最高的国家。

  既然杠杆在很多情况下是危机之源,为了控制金融机构过度提高杠杆率,降低流动性风险,银监会于2013年3月出台了8号文,将银行理财产品中的非标产品规模限制在总资产的4%之内,而一行三会即将联合出台的107号文,进一步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这些措施会在不同程度上收紧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推高利率中枢,使得一些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的流动性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是产能过剩行业在去产能的过程中,部分低效率企业财务会恶化甚至破产倒闭,可能引爆信用债危机。

  2009年是中国信用债市场的扩容高峰,当年发行的5年期债券较多,2014年,市场将迎来第一个长期债券的还本付息高峰,与此同时,随着信用风险的预期上升,货币政策收紧形成的流动性紧张对信用产品的挤压会进一步加剧。

  此外,近年来根据国家审计署和发改委官员披露的数据,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地方政府没有资不抵债的问题,但从债务结构看,短期还债压力大,2014年将有1000亿元城投债到期兑付,并且87%的债务集中在市、县级的地方政府,资产负债结构不对称,地方债平台的流动性危机随时可能发生。

  还有经济结构的转型本质上也是“不破不立”的过程,随着一些“僵尸”企业的退出,信用债和信托产品出现违约的局部风险将是2014年金融市场必须面对的大概率事件。2014年或许是中国信用债市场结束“刚性兑付”的开始。

  三是美国QE退出推升美元指数和美国的资产回报率,将对中国的金融市场产生不确定的流动性冲击。

  2013年12月18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正式启动QE退出计划,虽只缩减了100亿美元的购债计划,美元指数立马创出新高,目前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经攀升至3%以上,长短利率的上升预期也影响了全球资本的流向。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应声而跌。

  2014年,美国量化宽松的逐渐退出将是国际金融市场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如果美国经济复苏带来就业持续改善,通胀温和上升,美联储将于2014年底之前完全终结QE。那么,美国加息也只是个时间问题。经济复苏、利率上行和资产收益率提高,将吸引大量国际资本流向美国,此外,欧盟和日本的复苏也会使得部分资本回流,这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来说,将形成资本外流的压力,尤其在资本项目开放的政策改革背景下,2014年的市场流动资金供给将进一步体现外部市场变化带来的冲击。

  总之,从整个宏观经济的运行逻辑来看,上述各种风险纠缠在一起,局部有可能互为因果,彼此强化。如何在充满风险的改革过程中去博取制度的红利,要看新一代领导人的智慧和运气。

2014年有什么重大的政治事件,要详细。

1、3月1日——云南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

2014年3月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昆明火车站发生的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组织策划的无故砍杀事件。已造成29死143伤。

2、3月8日——马航MH370失联事件

2014年3月8日凌晨2点40分,马来西亚航空公司一架载有239人的波音777-200飞机与管制中心失去联系的,该飞机航班号为MH370,失去联络的客机上载有227名乘客(包括两名婴儿)和12名机组人员。其中有154名中国人(其中中国大陆153人,其中成人152人,和1名1岁婴儿,中国台湾1人)。

2014年中国经济的形势及未来走向

3、4月16日——韩国客轮岁月号沉没事件

2014年4月16日上午8时58分许,一艘载有470人的“岁月(SEWOL)号”客轮在韩国西南海域发生浸水事故而下沉。“岁月”号事发时搭载的476人中,172人获救,292人确认遇难,尚有12人下落不明。

4、4月30日——乌鲁木齐火车站恐怖袭击事件

2014年4月30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火车南站发生暴力恐怖袭击案件,暴徒在乌鲁木齐市火车南站出站口接人处持刀砍杀群众,同时引爆爆炸装置,造成3人死亡,79人受伤,其中4人重伤。

5、7月10日——湖南校车侧翻事件

7月10日下午5时许,湖南湘潭市雨湖区响塘乡金桥村乐乐旺幼儿园所属园车,在送幼儿回家途中,途径湘潭市交界的长沙市岳麓区干子村时,翻入水库。此事故共致11人遇难,包括8名幼儿和3位成人。

6、7月15日——广州公交爆燃事件

7月15日19时46分,广州市海珠区广州大道南敦和路口一辆301路公交车爆炸起火。造成2人死亡32人受伤,其中21人为重度烧伤,包括2名未成年人。

7、7月17日——马航MH17航班被击落事件

2014年7月17日,马航MH17航班从荷兰阿姆斯特丹起飞,原计划飞往马来西亚吉隆坡,在乌克兰东部靠近俄罗斯边境的地区坠毁,机上298人全部遇难。

8、7月19日——湖南高速公路车祸事件

7月19日凌晨3时许,沪昆高速公路邵怀段1309KM处由东往西方向(湖南邵阳市隆回县境内),发生一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目前已确认43人死亡,6人受伤,4人重伤2人轻伤,5车烧毁。

9、2月7日~2月23日——2014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俄罗斯索契举行。习近平访问俄罗斯,并成为中国领导人首次出席国际体育赛事开幕式。

10、2月11日——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张志军与台湾“陆委会主委”王郁琦在南京会面。这是双方两岸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第一次正式会面并交换意见。

11、12月13日——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2、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2014年全球十大新闻事件

2014年我国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是多少?

1,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140350亿元,比上年增加11140亿元,增长8.6%。其中,中央一般公共财政收入64490亿元,比上年增加4292亿元,增长7.1%;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本级)75860亿元,比上年增加6849亿元,增长9.9%。一般公共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19158亿元,同比增长7.8%。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8.6%,比2012、2013年分别回落4.3个和1.6个百分点。

2,2014年全国一般公共财政支出151662亿元,比上年增加11449亿元,增长8.2%。其中,中央本级支出22570亿元,比上年增加2098亿元,增长10.2%;地方财政支出129092亿元,比上年增加9351亿元,增长7.8%。

拓展资料:

财政收入主要影响因素:

1. 是工业生产、消费、投资、进出口、企业利润等指标增幅均不同程度回落,增值税、营业税、进口环节税收、企业所得税等主体税种增幅相应放缓。

2.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持续下降,影响以现价计算的财政收入增长。

3.是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扩大,商品房销售额明显下滑,与之相关的房地产营业税、房地产企业所得税、契税、土地增值税等回落较多。

4.是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等政策,在减轻企业负担的同时,对财政形成减收。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7.1%,其中前三季度增长6%,第四季度受部分金融机构上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加等影响,中央收入增幅回升到11.2%。地方一般公共财政收入增长9.9%,自2003年以来首次回落至个位数增长,其中一、二、三季度增幅逐季回落,分别为11.8%、10.5%、7.6%,第四季度受房地产相关税收有所回升等影响,地方收入增幅回升到9.5%。

最近几年中国水泥生产量是多少?

“从该文件的语调来看,一些地方政府可能在2014年上半年放松了对新增产能的控制,目的是支持经济增长,因此中央政府下发这一则新声明,重申严控产能增长的重要性。”银河国际分析师王志文在其研报中分析,“这显示了当局的决心,是一个正面信号。”

  紧急通知的背后是,随着近年来在建项目陆续建成投产,水泥的总产能仍在增长,全行业产销率走低,应收账款增加,影响行业平稳运行的风险依然较大,特别是少数地区仍然存在盲目新上项目的现象。

  工信部认为,这种势头如不及时遏制,势必严重干扰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工作大局。

  “急”在哪里

  通知要求,不在本地区水泥等工业结构调整方案(2013~2017年)内的项目,坚决不予核准或备案;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的项目,坚决不予核准或备案。

  而在7月31日,工信部发布了通知要求做好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工作,同时推出了严格的《部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这些行业是钢铁(炼钢、炼铁)、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行业。

  早在2003年,水泥行业就已出现了过剩的苗头,当年立窑等落后产能的产量占总量的78%,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22%。而到了2012年,这一比例已经分别变成了10%和90%。也就是现在的产能过剩以新型技术工法产能为主,这几年发生了转变。

  西方国家一般以设备利用率作为产能是否过剩的评价指标。设备利用率的正常值在79%~83%,富余20%左右是正常的。据中国水泥协会名誉会长雷前治分析,2013年中国有一半以上水泥市场的设备利用率已降至70%及以下。

  这其中,2008年的投资计划刺激了水泥行业投资的飞速发展。直到2009年9月,国务院批转发改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但新建生产线却越来越多。

  2014年7月中旬,工信部公布了2014年十五大行业首批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名单,水泥行业以381家企业居首,造纸和铁合金分列二、三位。工信部要求力争在2014年9月底前拆除相关企业的生产线,使其不能恢复生产,且不能向其他地区转移。

  水泥行业涉及产能8211.4万吨,超过上半年工信部计划的5050万吨。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1~6月全国水泥累计产量11.4亿吨,同比增长3.6%。2013年全国水泥累计总产量24.1亿吨,同比增长9.57%。

  了解到,虽然今年上半年水泥行业总体利润总额好于2013年,同比增长52%,但走势却比去年同期差。目前,水泥行业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在亏损。

  产能等量

  置换策略

  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兼并重组成为行业发展的方向。工信部的政策思路是坚持控制总量和优化存量相结合。产能等量置换是一项给“出路”的政策,既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又推动存量产能调整升级和布局优化,避免出现“越淘汰越过剩”。

  产能等量置换是指新(改、扩)建项目应淘汰与该建设项目产能数量相等的落后或过剩产能;减量置换是指新(改、扩)建项目应淘汰大于该建设项目产能数量的落后或过剩产能。

  2010年国务院就提出了过剩行业的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但没有明确要求,各地执行标准不一、程序不够规范,甚至存在多次置换的问题,没有达到控制产能总量、遏制盲目扩张的目的。

  《办法》明确,只有2013年度及以后列入工信部公告的企业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才可用于新(改、扩)建项目产能置换,且不得重复使用。已超过国家明令淘汰期限的落后产能,不得用于产能置换。水泥、平板玻璃是区域性产品,产能置换方案由省级行业主管部门确认并报省政府公告。

  “化解产能过剩、提高经济效益到了一个转折的关键时期。如果新增产能刹不住,化解产能过剩就会走到邪路,越化越多,不可收拾。总量不控制,光靠化解的手段,其效果是有限的,将会带来浪费。”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在7月末的长江中下游水泥论坛上指出,水泥行业现在面临的重大问题——产能严重过剩、必须遏制新增产能。

  没有合力的风险

  乔龙德指出了企业、各级行业协会、各地政府机构没有真正形成合力的风险。企业的认识不一,而各级政府的认识、表现也不一。“遏制和被遏制的矛盾和博弈很激烈,博弈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公开的,有隐蔽的。”乔德龙说。

  这是水泥工业发展历史上从未见过的多重矛盾交织的局面。中国的节能减排达标到了一个关键时期;水泥企业既要兼并重组,又要保证当前的效益,又要优化存量、提升技术。

  现有支持化解产能过剩的政策尚不完善。过剩产能不同于落后产能,过剩的不一定落后,可能还很先进,特别是近年来新上的项目。落后的最终难逃被淘汰的命运,而对过剩产能主要靠化解。

  “化解产能过剩既要切一刀,但又不能一刀切,还应体现差别化,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对节能、环保等技术指标先进的大企业大集团,也可考虑单列红名单,支持其通过并购重组化解过剩产能。”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巡视员吕桂新2014年7月在东北地区水泥业化解过剩提高效益论坛上表示,化解要有行之有效的政策,不能只停留在口号上。

  另一方面,了解到,水泥、混凝土产品标准和相关设计规范的制修订工作正在推进,以尽快取消32.5复合水泥标准,鼓励生产高标号水泥,大力推广应用高性能混凝土。2014年3月,住建部、工信部为此联合成立高性能混凝土推广应用技术指导组。

2009年中国发生的十件大事

1、建国六十周年 2、奥 巴马访华 3、澳门回归十周年 4、新疆7.5事 件 5、十一届全运会 6、甲流 7、重庆打 黑风暴 8、日食 9、汶 川地 震周年纪念 10、吕 正操 等人去世

128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