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风控基础知识需要掌握哪些关键点有哪些
1、信贷
信贷是体现一定经济关系的不同所有者之间的借贷行为,是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特殊形式,是债权人贷出货币,债务人按期偿还并支付一定利息的信用活动。
2、小额信贷
国际社会一般把对没有享受到货未充分享受金融服务的中低收入群体和微小型企业多提供的金融服务统称为微型金融(Microcredit)。
3、信用
信用是一种他人认可的未来的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信用是一个人的无形资产。
4、风险
一般认为风险具有双侧性,即上侧风险和下侧风险,下侧风险是指未来发生损失的一种不确定性,上侧风险是指未来盈利的一种不确定性,也即带来损失和盈利的可能性并存。
5、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等机构在信贷业务经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资产蒙受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6、信息不对称
信息不对称(asymmetric information)指交易中的各人拥有的信息不同,在信贷关系中,借款人可以随时全面了解和掌握信贷机构的信贷政策、信贷制度、信贷监管等信息,而信贷机构却不可能拥有和掌握每个借款人的全部信息,这就形成了信贷关系中的信息不对称性,而借款人具有信息优势,使信贷机构经常处于不利地位。
7、流动性风险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中将“流动性风险”定义为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8、战略风险
战略风险主要来自四个方面:缺乏整体兼容性,战略存在缺陷,资源匮乏,质量难以保证。
9、合规风险
合规风险是指由于违法违规经营或对经营、操作的合法合规性评估失误而造成损失以及因对上述失误法律后果认识不足、处理失当而可能扩大损失的风险的可能性。
10、操作风险
在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协议第644段以及**制定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指引》中,操作风险的定义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直接或者间接损失的风险。
11、信用风险
由于信用风险的潜在性、长期性、破环性以及控制的艰巨性等特点,信用风险是小额信贷经营中最直接、最主要的风险!
1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在市场交易中利率、汇率、价格的变化和波动,可能导致所持有投资组合或金融资产产生的损失。
13、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社会组织或者个人用以降低风险的消极结果的决策过程,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测、风险评价,并在此基础上选择与优化组合各种风险管理技术,对风险实施有效控制和妥善处理风险所致损失的后果,从而以最小的成本收获最大的安全保障。
14、风险敞口
风险敞口(risk exposure)指未加保护的风险,即因债务人违约行为导致的可能承受风险的信贷余额, 指实际所承担的风险,一般与特定风险相连。
15、风险预警
风险预警是一个系统的名称。全称为“风险预警系统”。
16、风险识别
只有在正确识别出自身所面临的风险的基础上,人们才能够主动选择适当有效的方法进行的处理。小额信贷机构必须善于发现、预见、捕捉客户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
17、风险规避策略
信贷风险规避就是小额信贷机构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特点,选择那些适合自己风险要求的授信项目,同时,放弃那些不符合自己风险要求的授信项目。小额信贷机构必须对借款申请人进行信用分析,根据信用分析的结果来决定是否回避,换句话说,信用分析是回避的前提,只有在信用分析基础上进行的回避才不致于是盲目的,才是必要的。
18、风险分散策略
对于信贷业务来讲,既要集中资金支持效益良好、有发展潜力的重点行业、重点客户,又要注意信贷投向不能过度集中于某一个或少数几个重点,要注意做到行业分散和客户分散。
19、风险转嫁策略
具体的信贷风险的转移方式:贷款风险向债务人转移;贷款风险向与债务人有关系的第三方转移;贷款风险向保险机构转移;贷款风险向社会公众转移。
20、贷款风险的控制策略
贷款风险的控制策略是指贷款人在贷前、贷时和贷后采取相应措施,防止或减少贷款信用风险损失的策略。从这个意义上说,风险控制包括了风险分散和风险转嫁。
21、风险补偿策略
无论采取多么有效地控制、减少、降低、分散、转嫁分风险的措施,风险损失总是可能存在的,因此对这种损失还需要进行风险补偿。
22、贷前调查
小额信贷机构贷前调查,是指小额信贷机构受理借款人申请后,小额信贷机构的信贷与风控人员,通过特定的调查方法与程序,对借款人的信用等级以及借款的合法性、安全性、盈利性等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和分析,核实抵押物、质物、保证人情况,评估和测量贷款风险程度的过程。
23、贷后管理
贷后管理主要是指从小额信贷机构发放贷款时起直至本息全部收回的全过程中贷款管理行为的总和,即小额信贷机构贷后管理人员通过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现金流量、经营环境、经营情况、竞争能力、财务情况、合同履行、担保措施、过程控制等可能影响其按时、足额还款的各种重要方面进行跟踪、调查、监控和分析,据此判断借款人的履约意愿和履约能力,并对在贷后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重大风险,采取相应防范与补救措施的总称。
24、贷款回收
贷款回收是指借款人根据借款合同中规定的还款计划和还款方式,将贷款的本金和利息按时、足额地收回。
25、风险文化
银行的哲学理念、传统、偏爱及贷款标准是形成风险文化的一个因素,但高层首脑的个性以及他们的个人特征,如知识、能力、偏见及弱点等对风险文化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他是风险文化的种子,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到员工的思想中,并成为组织的一种无形规则,成为处理业务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如何做好小额信贷风控
一、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贷款发放未严格执行信贷发放操作程序,贷款发放把关不严。一般借款自上而下,先取得上级贷款意向,再向下逐级办理,致使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错误认为既然上级已经有贷款意向,我们遵照办理。这种逆程序操作使相当一部分信贷管理人员淡薄了风险意识,甚至会出现第一手调查材料就存在虚假、谎报、瞒报等不真实反映的瑕疵行为。
2.担保抵押流于形式
当前农村信用社除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外,一般为防范信贷风险,采用担保和抵押贷款。但在实际操作中,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对抵押物的价值评估偏高或对有权部门评估的权利价值认可比例过高。目前部份评估公司由于受利益趋势,在对客户资产评估时,未按其市场实际价值评估,而是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评估,评估价严重失实。在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不够处置抵押物时,其变现价值不足抵偿贷款本息,有的甚至还要付出昂贵的资产保全和执行费用;
3.贷款管理不严、内控制度乏力
一是贷前调查不够深入,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分析不准,重视不够,只片面注重第二还款来源(即借款抵押物的变现处理)。二是疏于贷后管理,重放轻收轻管理思想严重。农村信用社由于贷款笔数多,金额少,信贷员未实行客户经理制,有些大额贷款发放后根本无人问津,对借款人的经营、资金使用情况不了解,一旦贷款形成风险,不能得到及时发现和预防。三是信用社各岗位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比如审查人员在行使审查职权上就缺乏独立性、权威性。
4.不良资产的处置滞后,贷款责任追究不力
对已经形成的不良资产由于平时预警信息掌握不及时不全面,待处理时比较棘手,收贷费用成本过高,尽管资产保全部门通过多渠道努力盘活清收,由于农村资产流通性差,执行困难,结果多是本息难以清偿。由于对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未进行责任划分和认定,致使对违规责任人的责任追究未严格执行处罚处理,有的只是简单的经济处罚,未采取行政或法律手段进行治理,有的根本没有实行责任追究,致使责任不清,加之信贷管理人员调动频繁,接任者不理旧帐,责任追究形同虚设。
二、信贷风险防范的建议:
1.强化信贷风险管理理念
信贷风险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信贷人员在贷款业务操作过程中必须坚持原则,每个季度定期组织各种信贷培训提高信贷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和金融法规制度的学习、岗位技能训练和业务学习。信用社贷款新老业务规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素质良好的信贷人员可以弥补管理制度的不足。健全自我约束机制,制定严格的科学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内部风险防范体系,及时掌握信贷风险状况。要制定信贷业务培训计划和考核奖惩措施,把学习业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变为员工的自觉行动,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从而有效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
2.坚持市场定位、立足服务“三农”
农村信用社在信贷投向上要始终坚持以“三农”为主,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支农服务水平,占领和巩固农村阵地。在继续支持小额农户贷款的同时,加大对个私大户、专业大户等龙头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扶大,扶强。龙头企业一头连着千万家、一头连着广阔的市场,是农业产业化链条中非常重要的关键环节,更是农信社贷款收入的“主阵地”。做好这一块工作,对农信社今后发展、增强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内在的抗风险能力都有战略性的意义。
3.加强信贷管理、规范信贷业务操作流程
一是全面实行信贷项目责任制办法,分信贷经营主责任人和信贷经营岗位责任人对每笔贷款的发放及收回整个环节进行责任划分,该责任不受本人调离岗位的影响,为终身责任制,如果形成信贷风险按此责任划分后实行责任追究。根据审贷分离的原则,对贷款运作的不同环节,将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等职能分解为贷款调查岗、贷款审查岗、贷款审批岗、贷款监督岗、贷款检查岗。根据岗位的职责与权利,合理确定每个岗位应当承担的责任,对岗位不健全的贷款决策行为,由合并岗位承担,造成损失的,可由信用社主任、贷款责任人、信贷员、审查员共同赔偿损失。对委派审查员的信贷管理工作进行量化考核。认真执行委派审查员信贷监督管理制度,切实提高委派审查员素质,量化考核委派审查员的信贷管理工作。包括贷款户必要的资料审查与监督,贷款方式、期限和利率的审查与监督,贷款程序的审查监督,贷款责任落实的审查监督,信贷档案资料的归档保管。
4.建立农户信用档案制度,加强跟踪监管
针对农信社所辖范围面广人杂,对贷款户信息资料不全的缺陷,组织力量对辖区内村集体经济状况、村民家庭收入和信用度等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建档。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循序渐进、便于操作的信贷收放的方案。同时,为有效地化解贷款风险,搞好跟踪监督是保证信贷资金及时合理运用的重要步骤。在内容上,应跟踪监管信贷资金的使用流向情况,主动掌握客户资金和生产经营状况,深入到客户中去了解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合理地分析其还款能力,并逐步实现由经济手段为主到以法制手段为主的转变。
5.真实反映贷款占用形态,提高风险识别预测水平,完善信贷风险预警机制
一是继续完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对政策风险进行明确的区分,使分类结果能够真实反映信贷风险的状况和成因,为采取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提供依据。二是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对贷款的各种风险因素、风险性质及风险程度进行识别和测定,它是贷前调查、审查的重要内容。风险预测结果是贷款是否发放、贷款期限确定、发放额度控制、贷款方式选择的基本依据
6.加大对不良信贷资产的处置和责任追究力
对已经出现预警信号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基本情况移交资产保全部门,资产保全部门按借款合同要及时进行资产保全或法律诉讼程序依法收贷。风险管理部门要按照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中各岗位的工作职责分清责任,对属于市场风险或违规操作进行定性,确定信贷主经营责任人与信贷岗位管理责任人的责任划分,再按照相关规定对责任人进行经济处罚、责任赔偿和行政处理,直至该笔不良资产执行终结完毕。同时对已经形成的不良信贷资产进行新老划断,采取责任清收和行政、法律手段出台相关清收措施进行考核,逐步化解和盘活不良信贷资产,提高资产质量。建立存量贷款清收盘活责任制,严格考核奖惩兑现,实现权、责、利的有机结合,最大限度地降低贷款风险,提高贷款使用效益
提现申请触碰打款银行风控规则怎么解除
风控就是风险控制。风控名单估计是那些风险较高的行业和个人,提醒银行谨慎借贷。风控,狭义讲,是信贷业务贷前授信过程中的风险识别与预防,贷后本息催收过程的风险识别与控制。银行认为名单里的单位或个人存在违约的风险,就会慎重贷款或拒贷,或提高贷款利率。
现金贷风控模式,你看的懂么
近段时间,对于现金贷的监管已经箭在弦上。一方面,许多中小型现金贷平台的实际借款利率过高;另一方面,部分平台对于现金贷业务的风控更像是“皇帝的新衣”,以至于整个行业的坏账率居高不下。
从监管层面看,现金贷业务为了继续经营,将不得不大幅削减贷款利率,减少各类手续费。因此,通过提高风控水平,减少坏账损失,成了保证现金贷业务经营利润的唯一出路。
一、浅析现金贷风控体系:点——面——点的过程
第一个“点”是指起点。现金贷风控体系的设计需要以产品本身作为起点。现金贷产品无外乎四个要素:利率(包括各种费率)、期限、额度、目标人群。对于每一类目标人群而言,他们在流动性需求、未来可预期现金流、消费观念、收入水平以及信用状况等维度上都具有一定的规律和共性,进而影响其申请额度、贷款利息的接受水平、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等。因此,合理地设计产品,能在有效降低风控难度的同时,将收入最大化。例如,对于白领人群,其按月发薪的特点更适合一个月及以内的借款期限。
另外,除了现金贷产品本身的特性之外,其推广渠道也颇为重要。如果通过某一推广渠道引入了大量非目标人群,那么这不仅仅降低了推广成本的使用效率和后期风控流程的判断精度,还会产生大量有偏数据,不利于风控模型的迭代升级和产品的再设计。
“面”是指具体的风控流程。从时间段区分:风控流程包括贷前、贷中、贷后三个阶段。其中贷前阶段是整个风控流程的核心阶段。这一阶段包括申请、审核和授信三个步骤。形象地说,贷前阶段是一个过滤杂质的阶段。而第三方的征信数据、黑名单、反欺诈规则、风控模型则是一层层孔径不一的滤网。贷中阶段主要是对借款人个人信息的跟踪和监控。一旦有异常信息的产生,风控人员可以及时地发现、联系该借款人,尽可能保证这笔借款的安全。贷后阶段的工作集中在催收上。此外,如果借款人申请展期或者续贷,则需要在这一阶段结合历史数据,使用行为评分卡等重新进行审核,并作相应的额度调整和风险分池管理。而在整个风控流程中,需要对借款的集中度作妥善管理,防止因为集中借款和集中逾期带来的资金流动性不足的问题。
第二个“点”是指重点。整个现金贷风控体系的重点有二。
其一、反欺诈。相较于传统借贷模式下的风控,现金贷风控是一种轻度风控。由于其小额短期的特点,现金贷风控更重视的是借款人的还款意愿而非还款能力。适度的逾期不仅不会影响平台的正常运营,反而可以通过逾期费用提高其营收。
因此,反欺诈是现金贷风控的首要课题。目前,线上贷款的欺诈行为有中介代办、团伙作案、机器行为、账户盗用、身份冒用和串联交易等。针对这些欺诈行为,常用的反欺诈规则包括勾稽比对、交叉检验、强特征筛选、风险关系以及用户行为数据分析。
其二、多头借贷行为的识别。多头借贷是指同一借款人在多个贷款机构有过贷款行为。目前,多头借贷行为的识别包括两个方面:(1)获取多头借贷数据。由于现金贷的目标人群大多都是不被传统借贷机构覆盖的长尾人群,缺少完整的央行征信数据,因此,一些从事现金贷业务的平台会相互合作,实现贷款申请数据的共享。另外,现金贷平台在第三方征信机构针对每一笔贷款申请记录作查询时,势必会留下大量贷款申请人的身份信息。这部分信息经过查询异常检测算法的过滤以后就会形成一个可靠的多头借贷数据库。(2)恶性多头借贷行为的识别。恶性多头借贷行为指贷款人借新还旧或者在同一时期有大笔多头借贷。对于借新还旧行为的识别可以结合贷款申请间隔和贷款期限。如果贷款申请间隔明显小于贷款期限,说明该笔贷款申请有较大的借新还旧风险。
二、挑战:矛盾与变化
1.欺诈手段的多元化、技术化、互联网化
欺诈与反欺诈一直以来都是借贷行业的主要矛盾体之一。随着线上贷款业务的迅速发展,基于信息技术的线上骗贷行为也愈演愈烈。当骗子们也开始玩大数据、机器学习的时候,可想而知,很多风控人员的内心是崩溃的。
例如,手机验证是目前最常用的线上审核方式之一。它包括两种形式:短信验证码和填写运营商服务密码。但是这种方式对于诈骗团伙而言也是有机可乘的。因为他们有一种技术装备——猫池。简单地理解,它就是一台具有收发短信功能的“n卡n待”的简易手机。一台电脑可以连接多台猫池,一台猫池又可以插入8-64张SIM卡。与之伴随的,又有所谓的“收卡”、“养卡”业务。当号码时间达到一定标准了,就有可能通过手机验证这一反欺诈手段。
除此之外,一些模拟器的使用可以帮助诈骗分子轻松修改手机的IMEI、MAC、IP、GPS等设备及环境信息。在这一层层的伪装与包裹之下,利用设备及环境信息的反欺诈手段就显得有些苍白无力了。而且,有些个人信息,如身份证信息、社交账号、银行卡账号甚至U盾等都可以在网上被诈骗团伙买到或者用搜索引擎搜到。很多时候,一些反欺诈手段的有效并不是因为其无法被破解,而是因为破解成本较高,导致欺诈团伙放弃了这种方式。
2.风控模型的冷启动
“冷启动”是大数据风控模型搭建所要面临的首要难题。特别是对于一些初创型的现金贷平台,数据的积累是一个从0开始的过程。在其积累数据的前期阶段,势必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一方面,平台在保证正常的风控流程之外还需投入大量人力成本去收集数据、搭建模型、数据回测;另一方面,平台不得不投入高额的资金成本去购买第三方数据。相较于近10亿的未被央行征信数据覆盖的长尾用户群体总量,目前现金贷的客群规模还有限,绝大多数平台都面临着“冷启动”的问题。
目前常用的解决数据冷启动问题的方法是从外部数据着手。由于缺少借款申请人的历史信贷记录和个人征信数据,风控模型失去了对于借款人违约风险直接考量的依据。因此,如果能以用户行为之类的外部数据结合Eigentaste等协同过滤算法,便可以最大限度地识别出欺诈风险较高的人群,并将其过滤。不过目前的现状是大多数平台缺少处理外部数据的动力和能力,往往采用人工审核辅以一些简单的反欺诈规则的方式。
3.用户体验与反欺诈的矛盾
在现金贷的用户眼中,用户体验反映在借款的快捷程度和申请的简易程度上。但是反欺诈需要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个人信息,大大降低了用户体验的质量。在过去,许多平台奉行“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原则,过度重视流量。而且市面上的现金贷产品五花八门,不少平台为了保证流量,纷纷打出“只需身份证和手机号”、“申请后XX分钟放款”之类的标语。然而,随着监管趋严,“高收益、高坏账”的运营模式将渐渐被淘汰。为了控制坏账,现金贷平台不得不再度面对用户体验与反欺诈的对立问题。一方面,平台需要优化反欺诈模型,尽可能降低入口数据的维度,缩短风控模型的审核时间;另一方面,从客服、还款简便程度等其他角度优化用户体验,也是缓解用户体验与反欺诈矛盾的可行方法之一。
三、发展方向
1.非结构化数据的使用
结构化数据如个人征信数据等的稀疏性问题会在未来很长时间内存在于现金贷行业。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量非结构化数据的泛滥。由于个人基本信息的泄露、盗取、贩卖情况严重,常规的结构化数据的反欺诈效率大幅降低。相比于结构化数据,人们的行为数据等更难被模拟,能更全面地刻画贷款申请人,对于降低反欺诈模型的错误率有明显作用。
从非结构化数据的应用角度看,其相互间逻辑很难统一,数据异常、冗余、缺失的问题严重,处理难度较大。因此,寻求第三方如大数据公司、传统互联网行业巨头的合作会是中小现金贷平台的首选。目前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通过提炼非结构化数据来服务金融的产品,例如某款商业短信语义分析服务。另外,作为BAT之一的腾讯也与钱牛牛合作推出了一款纯模型化云风控系统——“元方”。这款系统最大的特色就是引入了腾讯的海量社交数据。
2.差异化定价
差异化定价,也可以理解为精确定价。现金贷的差异化定价的实质是对各个贷款申请人的信用及欺诈风险作精确定价。目前各个现金贷平台的定价标准都过于单一,基本采用利率加杂费的方式。部分平台对于续贷用户会做费率调整。也有少数平台会参考贷款人申请时提供的个人信息维度。不过总体而言,当前的定价标准并不适合未来现金贷行业“低费率”的特征。平台之间所谓的价格优势将微乎其微。而精确定价下的定制化小额贷款需求可能会成为平台的亮点。
而大数据风控模型的构建为差异化定价的实现提供了技术保证。以大量的网络行为数据、用户交易数据、第三方数据、合作方数据等为基础,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聚类算法等,模型能够为每一位贷款申请者创建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行为特征、心理特征、经济状况、兴趣爱好等在内的多维度数据画像。凭借着这些维度特征和大量历史贷款记录,针对不同贷款人、不同额度、不同期限的差异化定价策略将成为现实。
总结
在行业洗牌的背后,是现金贷平台为了生存下去的努力。如何保证合规性,如何获取低成本的资金,如何以技术替代人力,如何在风控成本和坏账率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平台未来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网贷交流借款无忧相信在行业政策的探照灯之下,是金子最后总是会发光的。
网贷上风控了,要怎么解除?
网贷平台的风控规则都是不一样的,但比较大的产品,风控审核是比较严格的,您可以选择一些小额短贷,或者新兴的一些产品,通常您满足以下条件基本都会通过:
填写身份资料(真实有效)
三方认证(芝麻信用、淘宝)
未有逾期记录(网贷中逾期)
征信记录良好(未进黑名单)
以上几点如果您满足的话,大多数风控是可以通过的,另外您的三方认证比较重要,如芝麻分,很多产品会限制芝麻分的分值,<XXX分就不会通过的硬规则。
风控就是所谓的风险控制能力。现在P2P平台都拥有一套完备的风险控制流程:
严格的贷前信用审核;
2.平台二级严格审核评分;
3.分散匹配的优质债权,确保投资资金安全;
4.和保险机构合作,建立资金投资安全保障计划。
以共赢社为例为你讲解平台具体如何做风控。
小额贷款机构与平台对每个借款项目经过多重严格审核:
1、小额贷款机构针对每笔借款,进行线下实地考察,对借款人信息进行交叉验证以及真实性验证;
2、审核借款人详细材料,包括借款人银行流水、征信报告、财产证明、房产证明、工作证明等必备材料;
3、借款人及联系人背景的详尽调查。借款人需要提供3个联系人,均由小贷公司和借款人电话核实;
4、借款人还款能力评估。 通过上述三项审核(尤其是第1和第2项)还原借款人真实的月净现金流。
抵押贷风控的职责是什么?
完善公司风险管理的目标、流程、建立担保、评估、资产管理等业务的风险管理体系,
推进公司内外部风险的全面防范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