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大牛股有什么共性
《投资者报》分析员 黄凤清
经历多番牛熊,上证指数在跌宕中回到了十年前的起点,“十年零涨幅”成为A股2011年度最悲怆的关键词。但真金不怕烈火,在股指画了一个圆的同时,超四成个股上涨,17%的个股股价翻番。
我们对涨幅最大的50只个股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找十年牛股的共性。出色的业绩依然是个股走牛的最重要因素,而不是人们认为的“资产重组概念”。数据显示,重组等突发事件在长期牛股中所占比并不大,符合经济及政策趋势的高景气度行业,往往更容易孕育出牛股。
7只个股十年涨十倍
2011年,A股上演了一出“穿越剧”,上证指数跌回十年前的水平。截至12月28日,股指再次创出本年下跌的新低,甚至较2001年6月出现的高点2245点还低5%。
股指的十年之路令人心悸,个股在此期间(2001年6月14日至2011年12月28日,下同)的表现又如何呢?在长时间的市场洗礼后,是否还存在真正的价值之选?
按复权价计算,在2001年6月14日(即上证指数2245点当天)前上市的1042只个股中,超半数个股当前的股价还不及十年前。其中,147只跌去五成以上。市场的整体基调是悲观的,但依然有492只个股逆势上涨。在上涨的个股中,179只个股股价翻番,其中张裕A(43.05,-0.65,-1.49%)、云南白药(61.86,-0.04,-0.06%)、中联重科(8.60,0.06,0.70%)等7只个股甚至上涨了10倍以上。
涨幅最大的是海通证券(微博)(8.86,0.03,0.34%),通过借壳上市,十年上涨了2106%。其次是中联重科,上涨近1372%。张裕A位列第三,涨幅达1212%。
牛股不仅在市场行情好的时候表现出色,在股市低迷时也表现出良好的抗跌性。在涨幅最大的50只个股中,不乏在熊市仍能跑赢大盘甚至上涨者,在2007~2008年大熊市中跑赢大盘的便有28只。
云南白药便是典型的例子,过去十年上涨了1039%。在2001~2005年的熊市中,该股上涨38%;在始于2007年的那轮熊市中虽未能上涨,但跌幅仅16%,而同期大盘下跌七成;在2009年8月以来的这波震荡下探行情中,则大涨八成。
50只个股十年涨幅均在390%以上,平均涨幅达566%。这些个股在前两轮熊市中平均下跌20.68%、57.87%,而2009年8月以来则平均上涨超过三成,整体表现远好于大盘。
业绩出色支撑股价
在年度的牛股中,我们通常能看到不少重组股的身影,但凭重组而长期表现突出的仅在少数。从长期来看,往往是专注于发展主业的龙头公司更经得起考验。
在十年涨幅最大的50只个股中,除少数如海通证券、浙报传媒(10.98,0.00,0.00%)、三安光电等重组股外,其余多数公司的主业在过去十年均未发生转变。虽然其中出现如重庆啤酒(13.93,-0.09,-0.64%)、吉林敖东(13.75,-0.04,-0.29%)等凭借概念走强的个股,但大部分牛股都有着不俗的业绩及突出的行业地位所支撑。
如房地产业的万科A(9.24,0.00,0.00%),家电业的美的电器(9.18,0.00,0.00%)、格力电器(22.84,0.24,1.06%),医药行业的云南白药、康美药业(14.96,-0.11,-0.73%),白酒业的五粮液(25.91,0.09,0.35%)等,均是我们所熟知的行业中的佼佼者。
持续出色的业绩是这些牛股的一大共同特点。以2001年度净利润为基数,至2010年,50大牛股年度复合增长率为34%,与1042只个股整体复合增长率相比高出10个百分点。除浙报传媒出现下滑外,其余49只个股均呈增长状态。复合增长率超过30%的便有28只,其中21只个股并未经历重组,也就是说在坚守主业的基础上实现了如此高的业绩增长。
具体到每年的业绩增长情况来看,兰花科创(17.82,-0.20,-1.11%)、云南白药、宇通客车(21.41,0.00,0.00%)、康美药业、双汇发展(55.01,0.43,0.79%)、青岛啤酒(30.52,0.22,0.73%)以及格力电器的净利润在过去十年连年增长,这在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实属不易。江中药业(18.63,-0.40,-2.10%)、特变电工(6.14,0.01,0.16%)、烟台万华(13.90,-0.07,-0.50%)等12家公司仅出现过一次下降,持续增长的能力也很强。
高景气行业孕育牛股
良好的业绩除依托自身经营外,多数还建立在行业的景气度上。因此,处于景气周期的行业,往往是牛股诞生的“温床”。
50只十年大牛股分布在15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其中消费类行业占去四成,包括9只食品饮料股,6只医药生物股,3只商业贸易股以及2只家电股。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扩内需和调结构成为了宏观经济政策的主基调,消费行业的高景气度一直保持至今。2009年以来,这些消费类股均远远跑赢大盘。
在50只牛股中,机械设备类股占据4席,房地产类股占3席。四万亿投资带动了机械设备行业的发展。再往前追溯,固定资产投资在很长时间内都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房地产、机械设备等行业均从中受益。实际上,在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之前,该行业长期保持着高景气度。
此外,拥有资源尤其是矿产、稀缺资源也是推动股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50只牛股中包括了4只煤炭股及4只有色金属股。此前,在美元贬值等因素的作用下,有色金属经历了一轮大牛市,价格一度持续走高,带动有色金属类股也水涨船高。
可见,牛股与经济及政策密切相关。符合经济发展趋势及政策导向的公司,其股价会有更强劲的走势。扩大内需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是重要政策之一,因此在这些行业中,消费依然符合政策的发展方向。■
如何判断一只股票有无潜力?
首先看宏观环境对于该公司所在行业的影响。
譬如弱经济环境下,防御性较强的医疗板块、制药板块会表现好些。
如果是强经济环境下,资源类的,科技类的都会表现不错。07年熊市后明显医药股好一些。
其次就是该公司有无特有的优势,譬如资源优势,垄断优势,专利研发的优势等等。
再次就是看它具有哪些炒作题材,如果能站上几个有爆发力的题材的肯定有资金追捧。譬如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等。
沪深股市那么多股票如果想选一只买入,我该怎么入手,从哪方面选?
选股的门道很多,这是一项股市技术,在这里我给你讲讲如何使用涨停板选股的方法吧! 第一步,打开股票行情软件,点击涨幅榜,查看涨幅榜前三十支股票,注意观察这些股票有些什么共性,比如属于哪个板块的股票多一点,确定好上涨的主流板块,再比如涨幅靠前的股票是以什么价位为主的股票,确定是中价股、高价股还是低价股,再比如注意他们的盘子的大小,是大盘股还是小盘股在上涨,如果是大盘股则没有多少操作机会,如果是小盘股则积极参与,快进快出。 第二步,通过第一步,可以确定一系的信息,今天领涨的板块是什么,则首先观察该板块中相关的个股,根据股价的高低判断其活跃性,涨升初期一般以中价股为主,其次是高价股,然后是低价股,如果是一些小面积的低价股在支持上涨,则表示行情即将结束了,不宜参与,如果是大盘股上涨,则表示小盘股杀跌,注意观察是大盘股带动小盘股上涨还是小盘股带动大盘股下跌,如果是前者,那么,在确定小盘股跟随大盘上涨的情况下,极积参与小盘股,那么,根据前面的板块判断,大致确定出应当参与的个股,在确定的板块中找一些积极活跃的中小盘股。 第三步,个股的大致范围确定之后,再比对每支股票所处的阶段位置,将处于顶部阶段的去掉,将处于底部及上升中途的股票保留下来。 第四步,在确定下来的股票中查看基本面,去掉ST股(我一般不炒ST股),去掉严重亏损股,去掉没有主力的个股,去掉形态复杂的个股,然后留下一些业绩良好,保值不高,形态简单有规律,量价配合良好的个股。 第五步,经过以上四步之后,一个板块里所剩下的就没几支了,这时候再判断这几支个股的参与时机,结合指标,使用MACD、KDJ等判断应该在什么时候参与,因为,即便是一支好股,选择参与的时机不对,也赚不到钱,因此,学好指标的使用也是很重要的。 第六步,判断大盘当日走势,在大盘可能收阳的情况下,选择合适的时机积极参与通过上面的方法选出来的个股,则第二天必有收获。 第七步,确定止损位及止损时间,比如在第二天大盘可能下跌的情形下,再给指标逢高抛出,只要坚持不贪、不赌并有适度的耐心,则可以确保风险恰当防范,时机最佳把握,收益稳中有赚的目标。当股价跌破关键价位之时,一定要止损,控制风险。 选股的方法很多,但是有些朋友心猿意马,飘浮不定,这种方法试一下,那种方法试一下,使本身复杂的股市及繁多的数据更加扰乱心神,因此,一朝判断失误,则一套再套,完全乱了阵脚,这是大部分股民的大忌,对于股感及盘感不是很强的朋友来讲,应当尽可能的选择一至两种判断方法,并依此决定行止,才能有自己的进出节奏,作出相对好的判断与操作。
求采纳
如何分析一只股票的走势啊。简单的分析就行了。。。
最简单的方法,均线45度向上,股价在5日均线上可买入,股价跌破5日均线卖出!
走势分析要配合,MACD。KDJ,BOLL,RSI。还有均线系统。成交量!
历史上一共有几次股灾
历史上最严重的股灾一共有七次。分别是1929年美国大股灾、1987年美国股灾、1989年日本股灾、1973年香港股灾、1990年台湾股灾、1996年中国股灾、2001年中国股灾。
1.1973年香港股灾
1969年由李福兆牵头的一群华资经纪暗中筹备一间华人的股票交易市场远东交易所(The Far East Exchange Limited),并于12月17日开业,由此开始了普罗市民参与证券及股票买卖,当时恒生指数于12月29日创下160.05当年新高,其后股市节节上升,1971年9月20日创下406.32新高位,不足两年上升1.5倍。1973年发生了香港股票普及化后第一次股灾,恒生指数于一年内大跌超过九成,数以万计的市民因此而破产。
2.1987年美国股灾
1987 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开盘仅3小时,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下跌508.32点,跌幅达22.62%。 随即,恐慌波及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地区。当天,伦敦、东京、香港、巴黎、法兰克福、多伦多、悉尼、惠灵顿等地的股市也纷纷告跌。随后的一周内,恐慌加剧,10月20日,东京证券交易所股票跌幅达 14.9%,创下东京证券下跌最高纪录。10月26日香港恒生指数狂泻1126点,跌幅达 33.5%,创香港股市跌幅历史最高纪录,将自1986年11 月以来的全部收益统统吞没。亚洲股市崩溃的信息又回传欧美,导致欧美的股市再次下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