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可不可以化解产能过剩
城镇化建设推进较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全国各地新上项目较多,带动水泥需求增长。
在调控政策影响下,投资增速有所下降,化解产能过剩正逐步推进。
如何化解产能过剩
1、创新优化供给侧动力结构,倒逼市场出清
创新位列“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之首,是供给侧动力结构改革的关键。供给侧改革一方面是让市场及时出清,化解过剩产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方面是以创新形成更高质量的有效供给,带动新需求。创新优化供给侧的动力结构,
2、制定全面配套的政策体系,妥善处理保持稳定和推进改革的关系
产能的严重过剩矛盾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有效化解,从治理路径上,必须由短期的行政干预逐步向长期的依法治理转型。
3、重拳治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
“僵尸企业”由于占用了大量的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和新供给的创造和形成。当前,清理“僵尸企业”已成为政府的重点工作。李克强总理明确指示,要以壮士断腕之魄对“僵尸企业”、“绝对过剩产能”产业狠下刀子。
4、加快行业的跨界兼并重组,消化过剩产能
中央要求,化解产能过剩要“尽可能多兼并重组、少破产清算”。为此,要建立健全有利于兼并重组的相关政策配套体系,既形成“推力”,也形成“拉力”。
5、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快产能的国际转移
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分工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鼓励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各类国际经济合作平台,加强全球产业合作,积极引导行业向外有序转移,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具备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积极参与国外竞争,创造新的生产力,在全球市场释放新供给。
6、利用大数据平台,强化过剩产能跟踪治理
大数据已成为监测社会经济运行最有力、高效的现代工具之一。201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运用大数据加强对市场主体服务和监管的若干意见》就指出,要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改进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和风险预警,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相关信息,合理引导市场预期。在治理过剩产能中,要利好大数据技术。
7、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创造绿色生产力
从根本上讲,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关键是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使产业间要素配置结构更趋于合理。这既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要义,也是经济新常态下发展经济的中心工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来化解产能过剩的矛盾。
扩展资料:
产能过剩产生的原因如下:
1、直接原因
直接原因是前几年投资持续过快增长,一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投资明显过热,导致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扩张的速度。表现为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严重失衡。投资在当期为需求,到下一期则形成供给,供给能力持续地以快于需求1倍左右的速度增长,必然造成今后年份的产能过剩问题。
2、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首先,表现在地方政府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能力过强,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使产能扩张难以抑制。如果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政府直接推动的方式不能根本扭转,那么,投资过度问题便难以避免。
其次,体现在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这使得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投入和产出的数量扩张,以及价格的竞争上,而不是集中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质量的改善上。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聚焦供给侧改革:七大举措化解产能过剩
中国产能过剩主要原因是什么
造成产能过剩的原因包括:投资过度、需求不足、技术进步、外部冲击(如金融危机)等等。2013年中国出台的《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也总结了产能过剩的原因,如盲目投资、产业集中度低、要素价格扭曲、地方依靠投资的政策。本文将重点关注中国产能过剩的三大主要原因:投资驱动的增长模式、企业投资激励的扭曲以及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大规模刺激。
首先,在宏观层面,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保持着高速增长,1978-2014年GDP年均增长率为9.8%。2001年之后有一半的年份中,投资是拉动GDP增长的第一推动力。2009年,GDP增速为9.2%,投资贡献率达86%,而出口贡献率则为-42%。具体到投资领域,2003-2014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流向制造业和房地产业,年均投资增速分别为25%和24%。大量投资涌入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化工、纺织、金属、造纸等基本产业,使得这些行业的产能快速增加;而金融危机后市场需求低迷,但投资仍保持较快增速,最终导致过度投资。
中央和地方政府在中国投资驱动增长模式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们制定和实施以经济增长为主要目标的政策,包括五年规划、产业战略以及相关的财政、金融、贸易政策等。这些政策刺激了在某些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具有显著影响的重点行业的投资。地方政府也有很强的扩大投资的积极性,即使是面临产能过剩和过度投资的问题。
其次,在产业层面,中国强劲的经济增长强化了市场信心,促使国企和私企均将扩大资本投资作为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但中国庞大的市场规模和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特征,加大了市场协调的难度。此外,中国企业倾向于投资竞争激烈的“新兴”产业,这也导致了过度投资。
而在中国目前的财政体制和政府官员考核机制下,地方政府竞相吸引投资以增加地方GDP、税收和就业。一系列优惠措施如补贴、土地、能源、原材料和金融支持等都推动着企业扩大投资。一些地方政府甚至设置破产退出壁垒,帮助企业并购重组,以保障各自辖区内的投资和就业。因此,地方政府的支持扭曲了企业投资行为。
国有企业在制造业和房地产业的主导地位同样导致了产能过度扩张。中国国企不仅承担了经济职能,还承担着政治职能,包括稳定就业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因此国企通常能获得补贴或信贷支持,扩张投资的资金成本很低。
再次,2008年金融危机后,中国政府为稳增长实施了大规模刺激计划,形成了大量公共基础设施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和电力行业)。这进一步刺激了钢铁、水泥、金属等上游产业的快速复苏和扩张。除财政刺激外,政府还采取了信贷扩张和降息的政策来刺激经济增长。
随后,政府还出台了“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促进钢铁、船舶工业、纺织、轻工、有色金属、装备制造、石化、汽车、电子信息、物流等十大关键产业的增长和就业。该规划推出了多项配套政策,包括政府基金、信贷支持、税收减免等。这些刺激政策对于中国经济企稳回暖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毫无疑问也加剧了产能过剩。
中国产能过剩的原因以及如何应对?
一般认为,产能即生产能力的简称,即为成本最低产量与长期均衡中的实际产量之差。对于什么是过剩,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供大于求即为过剩。也有人认为,供大于求有两种状态,第一种是供给略大于需求,第二种是总供给不正常地超过总需求的状态。"略大于"是指除满足有效需求外,还包括必要的库存和预防不测事故的需要。这种过剩本身并不是什么祸害,而是利益。后一种状态才是过剩状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总供给为一定时间里总需求相对不足,另一方面是总需求为一定时间里总供给相对过剩。
如何理解产能过剩,目前国内学者有三种看法:
第一种,产能过剩是一个总量概念。产能是现有生产能力、在建生产能力和拟建生产能力的总和,生产能力的总和大于消费能力的总和,即可称之为产能过剩。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罗冰生以钢铁行业为例对此进行了反驳。他认为,不能简单地把设备数量相加,就称其为产能,因为钢铁行业是多工序连续作业的,而且还有多方面的配套,要各方面综合条件具备,才能实现生产。另外,从全世界情况看,由于市场的变化,对产品结构进行调整时产能发挥85%左右就是正常状态,就不能称之为产能过剩。
第二种,产能过剩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产能是否过剩,不能只看生产能力和可能的总供给量,更重要的是看有多少需求。但需求是个变量,不容易准确测定。因此,认定产能过剩,需要在纵向对比产量增长过快、过猛的同时,还应同时指出在什么范围内、在多长的时间区间、相对于多大的有效需求而言。
第三种,产能过剩是一个结构性概念。同样的产能,质量不同、档次不同,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相差迥异。因此,要对行业产能进行结构细分,确定生产能力超额供给的领域和范围
对微观经济的不利影响
一是一些行业产品价格大跌,效益大幅滑波。年中以来,由于产能过剩及需求增长的放慢,钢铁价格大幅下跌,与3月份的高点相比,至10月末钢铁价格跌幅超过了30%。与此同时,许多产能过剩行业企业效益明显滑波,前10个月钢铁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1.2%,比上年同期回落52.2个百分点;前10个月水泥和汽车行业利润同比分别下降60.6%和36.7%;另外,石油加工、化纤制造、建材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利润均为负增长。二是产销率下降,库存增加,成本上升。3月份以来,工业产品销售率有5个月出现同比下降,其中8-10月出现了连续3个月的下降。与此同时,企业库存量明显增加,1-9月份,39个工业行业中有16个行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超过20%,其中钢铁、石油化工和化纤工业产成品库存同比增长超过 30%。三是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加。前三季度,亏损企业亏损额为1531.7亿元,同比增长57.6%,其中钢铁、石油加工、化纤等行业亏损企业亏损额增幅接近或超过1倍。1-10月累计,工业企业亏损面达到22.37%,比上年同期扩大0.41个百分点。四是开工不足,资源闲置浪费。目前已经出现明显过剩的行业如铁合金、电石行业企业开工率已降至不到一半;钢铁行业的能力利用率在逐步下降。总体来讲,当前经济运行开始出现“宏观喜、微观忧”的现象。
对宏观经济的不利影响
首先,许多行业产能过剩,将导致物价总水平明显下降,形成很强的通货紧缩压力,增加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9月份以来,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出现近三年来的第一次负增长,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的增长均在加速回落,主要原因是各种工业产能的集中释放,使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加剧。通货紧缩压力在逐渐加大。通货紧缩与通货膨胀一样,都会给宏观经济持续增长造成较大的不确定性。其次,产能过剩的发展将会使企业的投资预期和居民的消费预期下降,由此使经济增长面临越来越明显的下调压力。三是产能过剩的发展将会导致银行不良资产明显增加,金融风险增大。
直接原因是前几年投资持续过快增长
一些行业如房地产、钢铁投资明显过热,导致产能扩张速度远远超过需求扩张的速度。表现为投资增长与消费增长的严重失衡,2002-2005年的连续四年中,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均保持在20%以上,而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处于9%到13%之间,前者比后者快1倍左右。投资在当期为需求,到下一期则形成供给,供给能力持续地以快于需求(最终需求)1倍左右的速度增长,必然造成今后年份的产能过剩问题。
技术层面的原因使产能扩张相当容易,其表现是供给能力的增长明显快于需求能力的增长。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资金的充分供给、技术进步加速和投资增长体制瓶颈的弱化(政府放松对行业准入的管制)的作用下,供给能力加快增长,相反需求能力增长因受到许多中长期因素的制约而相对缓慢。这种供给增长和需求增长的潜在差距,并不一定会导致生产过剩,即技术层面的因素只是为产能过剩提供了可能性。
根本原因是经济增长方式不合理
首先,表现在地方政府干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能力过强,地方间形成恶性投资竞争,使产能扩张难以抑制。如果经济增长过度依赖于政府直接推动的方式不能根本扭转,那么,投资过度问题便难以避免。
其次,体现在许多产业的技术水平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上。这使得企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资源投入和产出的数量扩张,以及价格的竞争上,而不是集中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和质量的改善上。
其三,产业集中度不高,特别是许多行业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在长期的市场竞争中仍无法实现资本和品牌的有效集中,如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及体制改革的滞后使得许多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重组难以实现,其结果往往是产业竞争过度。即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难以形成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结果必然是行业投资增长过度问题难以得到市场机制的自我校正。
最后,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结合或其他因素形成的“暴利效应”也使一些行业投资增长不断强化。如房地产业、钢铁、汽车都存在暴利因素,使得社会资金加倍地向这些部门流入,最终使这些行业产能过度扩张。其中一种情况是,行政垄断与自然垄断的结合,使一些社会公共产品供应不足,导致要素价格扭曲,如由于垄断因素的影响,铁路运输发展滞后,导致运力缺口较大,结果是:尽管煤炭供应快速增长,但因运力不足,煤价暴涨,并形成 “暴利”,而“暴利”会进一步诱导各地加大对煤炭行业的投资。
以下哪一个选项不是化解产能过剩应坚持的原则
应坚持化解过剩产能的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推进化解过剩产能与防范化解自身风险相结合。要主动靠前、积极作为,既要支持优质企业和先进产能加快发展,为企业消化、整合、转移产能留出路子,拓展持续发展的市场空间;也要推动劣质企业和落后产能加快淘汰,及时消化处置风险包袱,防止风险放大。
二是坚持严控信贷增量与优化信贷存量相结合。切实加强新上项目的信贷管理,严把政策界限、严格准入标准、严守审贷关口、严肃落实纪律,遏制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盲目扩张。按照“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的路径,进一步完善差别化信贷政策,区别对待、分类施策,优化信贷结构。
三是坚持市场手段与政策引导相结合。要坚持按照商业可持续原则,独立审贷、自主决策,发挥好金融对资源配置的引导、约束和杠杆功能。科学研判行业发展规律和市场供需形势,加强监管政策、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与信贷政策的协同配合,发挥政策合力。
中国解决产能过剩的方法
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流动性过剩,以前地方政府的冲动导致低水平重复建设,现在流动性过剩导致高水平重复建设。
对于产能过剩和经济泡沫只有让它自己废掉,别无他法,政府的很多干预短期内好像有效,很可能长期内会加剧一种趋势,最终出现黑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