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银行越来越怕过星期五?
空前的处罚频次和力度引发市场关注,未来处罚信息公开的标准是什么?又为何通常选择在周五下午发布?
处罚信息公开将成常态
“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据新华社消息,在2月9日举行的银监会新闻发布会上,银监会法规部副主任王振中表明了其在案件处罚方面的原则,
银监会在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肃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的工作上,依法、主动、及时有序公开各项行政处罚的信息,以及案件的查处情况,有效传导强监管、严处罚的信号。
王振中指出,在执法全过程中,银监会充分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认真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和诉求,切实保证行政处罚程序的合法性。
在行政处罚的调查取证阶段,坚持全面、客观、公正的原则,既收集证明违法违规事实的证据,也收集当事人反馈意见,以及构成从轻、减轻处罚情节等有关证据。
在行政处罚决定作出前,依法履行告知的程序,听取当事人陈述申辩意见,或者应当事人的申请,依法组织听证,召开听证会。当事人的诉求合理的,我们就依法予以采纳。
王振中还表示,处罚决定作出后的信息公开也是回应社会关切、接受公众监督的重要举措。信息公开向金融机构传递了强监管严处罚的监管导向,切实发挥“处罚一个,震慑一片”的警示作用;同时,公开行政处罚和案件查处信息是监管部门提高透明度的具体行为,便于社会对监管工作的监督。
“从已经公开的行政处罚和案件查处信息取得的效果来看,信息公开对整肃银行业市场秩序,营造银行业合规守法的氛围发挥了积极正面的作用。”王振中评价道。
那么,未来是否所有行政处罚信息都将悉数对外公布呢?
对此,王振中阐明了两种例外情况:对于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行政处罚信息,或者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政处罚信息,银监会依法不予公开;对于公开后可能影响重大经济、金融政策实施或者影响经济金融秩序的行政处罚信息,也可以暂不公开,待影响因素消除后再适时公开。
在公开时机的选择上,王振中表示会充分考虑对行业和市场可能造成的影响。“对于重大案件一般在周五下午股市收市以后才公开,主要是为了给市场一个充分消化的时间,减少市场误读,维护金融业和银行市场的有序运行。”
公开罚单的目的:震慑的同时抑制乱象
银监会在过去的几个月里的确是声势浩大的接连开出几个亿级罚单。其中,广发银行在2017年12月,收到了自银监会成立以来的“史上最大罚单”:7.22亿元!除了被没收违法所得17553.79万元,并处以3倍罚款52661.37万元之外,值得注意的是,处罚单公布的处罚决定日期为11月17日(周五)。
据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调查得知,2016年12月20日,广东惠州侨兴集团下属的两家公司在“招财宝”平台发行的10亿元私募债到期无法兑付,该私募债由浙商财险公司提供保证保险,但该公司称广发银行惠州分行为其出具了兜底保函。之后10多家金融机构拿着兜底保函等协议,先后向广发银行询问并主张债权。由此暴露出广发银行惠州分行员工与侨兴集团人员内外勾结、私刻公章、违规担保案件,涉案金额约120亿元,其中银行业金融机构约100亿元,主要用于掩盖该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和经营损失。
银监会方面表示,这是一起银行内部员工与外部不法分子相互勾结、跨机构跨行业跨市场的重大案件,涉案金额巨大,牵涉机构众多,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社会影响极坏,为近几年罕见。
▲图片来源:银监会公告截图
除此之外,从银监会近日公布的处罚单日期来看,偏好周五的日期较多。例如银监局最新一起处罚便是2018年2月9日(周五)发布的。
而每经小编(微信号:nbdnews)在行政处罚一栏,更是看到最新的罚单时间为2017年12月29日,同样也是周五。
为何监管画风突然变得如此严格呢?
实际上去年以来,金融强监管的态度一直很坚定。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主任曾刚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以往很多行业乱象屡禁不止,一方面是由于监管规则不完善,另一方面是监管力度不够大,违规成本过低。提高处罚力度、增加违规成本是必要手段。
据新华网消息,2017年银监会一共开出3452张罚单,有1877家机构、1547名责任人员被罚,罚没金额近30亿元!在银行业监管史上,从来没有这么多银行机构在一年内吃了这么多罚单,可见监管力度之大。
中国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在2017年城商行年会上表示,违法违规或许能带来1000万元的收入,但是极有可能面临3000万元至5000万元的处罚。
相关人士还表示,在强监管的背景下,加大查处力度,从长远来看能起到很好的震慑作用,将有效抑制金融乱象。
每经编辑汤亚文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上海证券报、新华社、每经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