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降级黑马盘点:拼多多、网易严选们如何“降维打击”?
消费升级火爆的同时,消费降级正暗流涌动。
2018年,拼多多彻底火了。中信证券一份研究报告称,拼多多月活从2017年的0.2亿人增长至1.6亿,已超过唯品会,逼近京东的2.3亿。在消费升级成为创业者追逐的风口时,拼多多正靠着9.9包邮、1元秒杀抢夺四五六七线城市和农村无比广大的市场。在一些报道中,拼多多甚至被冠以“消费降级巨头”的名号。
很难描述这样一种奇妙的现象,消费“升级”与“降级”和谐共存,看似相悖,实则不然。
对于消费升级品牌来说,售价并不简单等于产品本身,人们愿意为品牌、为服务支付更多的溢价。体验越来越重要,吃一顿饭的体验远比吃饱重要,住一个酒店的体验远比睡觉重要。独特也越来越重要,统一化、标准化的商品难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人们更希望买得好、买得独一无二。
相对的,消费降级在不少情况下更加简单直接。比如:去品牌化,追求高性价比;去形式化,注重便利性与功能性;重视消费背后的情感属性,不再通过不停“买买买”来获取满足感;共享消费,放弃产品所有权,只为使用过程买单。
需要说明的是,消费降级并不简单等同于商品价格或质量的降低——尽管确实有一些消费降级玩家因为产品质量或服务问题被用户吐槽。
《天下网商》盘点了利用消费降级特性,迎来大爆发的8个品类或产品。
1、去品牌化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和体验时,追求高性价比,而非品牌。
代表案例:
拼多多
拼多多是定位C2B拼团的第三方社交电商平台,低价模式让用户自发地在微信、朋友圈等发起拼团。月活已超过唯品会,逼近京东。用户主要分布在四五线城市及农村。但产品及服务质量饱受诟病。
9.9元包邮、1元秒杀是拼多多的杀手锏。规模效应+直采直销的高效供应链保证了低价,实现传统渠道价格的3折甚至更低。
网易严选
采用了ODM模式,直接对接生产商,通过“无品牌”降低了传统价值链中品牌溢价部分。用户主要来自于沿海发达省份及一二线城市。
网易严选以更低的价格为消费者提供同质的产品。和许多知名品牌如Coach、MUJI的代工厂建立合作联系,但也因知识产权问题受到争议。
2、去形式化
短平快的商业模式,注重便利性与功能性。
代表案例:
无人值守货架、无人便利店
“孤独经济”爆发,个人化消费市场规模快速扩大。节省时间、提升效率的消费模式受到热捧,无人零售形态等成为风口。但盈利模式尚不明晰,行业处于洗牌中。
无人值守货架、无人便利店等注重对不同消费场景的挖掘,并引入一系列“黑科技”,可以实现快速收银、无感核验等体验。
迷你KTV
在城市的热门商圈密集出现,占地仅2平方米左右,按小时和歌曲数量计费,供单人或双人使用。迷你KTV还可出售广告位,通过线下入口推出增值业务。
迷你KTV是一种碎片化的消费,它更像是逛商场的衍生需求。消费降级下,很多年轻人不会特意去专门的KTV包厢唱歌,但不会拒绝逛街想要休息时顺带去迷你KTV高歌两首。
3、情感化
对房产、车辆等大件消费感到压力,转而倾向于具有较强精神属性的商品或服务,以增强幸福感。
代表案例:
《旅行青蛙》
2018年初,一款名为《旅行青蛙》的日本手机游戏一夜爆红。这款放置手游操作极其简单,玩家只需要给青蛙准备好行囊,然后等待青蛙出门旅行,带回明信片及特产。这款游戏令玩家与“蛙儿子”产生强烈的情感联系,能够体验到一把“老母亲”的感觉。
《恋与制作人》
《恋与制作人》是一款“一女多男”的恋爱养成游戏,玩家可以在游戏中同时与天才科学家、特警、霸道总裁、超级巨星谈恋爱。这是一款成功挖掘“少女心”商机的游戏,让玩家容易自我带入,成为能在精神上“替代恋爱”的产品。
4、共享化
放弃产品的拥有权,注重高质量、低价格的服务。
代表案例:
共享单车
拿出行领域来说,人们已经习惯于最后一公里使用ofo、摩拜单车的分时租赁服务,用户只为资产使用的时间买单。通过共享,建立起与他人的联系,完成了从追求个人化到注重社会化的转变。
共享住宿
拿房屋住宿领域来说,Airbnb、途家等住宿共享服务满足了人们对于住宿空间个性化、性价比的多维度需求,更满足了消费背后的社交化需求。
在小说《三体》中,一个闯入四维空间的人,可以直接挖出三维空间里的人的心脏而不需要切开皮肤组织。也就是说高维空间对低维空间具有碾压能力。这就是“降维攻击”。在商业世界中,公司或产品亦可以通过下降一个维度来压制竞争对手,关键在于降了什么维度。
消费降级过程中,有的公司降了品牌溢价的维度,比如网易严选;有的抹去形式化的维度,比如迷你KTV;有的减去真实的物质体验,而以情感属性替代,比如养成类手游;有的则降了所有权的维度,比如共享单车。
它们的“降维打击”并不过是通过消解全部要件来打败竞争对手,而是分析清楚自己在市场上存活的必须要件,然后自己消解掉其中一个关键要件,同时保证自己依然可以存活,盈利,并发展下去。
2018年,是消费升级之年,也是消费降级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