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国大通:贸易摩擦全球股市暴跌,市场谨慎情绪陡升
特朗普点燃贸易战火,中美贸易摩擦将怎样展开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3月22日签署总统备忘录,依据“301调查”结果,将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大规模征收关税,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特朗普在白宫签字前对媒体说,涉及征税的中国商品规模可达600亿美元。这是美国继3月初提升钢铝关税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单边贸易保护行为,中美贸易摩擦急剧升温。
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将在15天内宣布被提高关税的产品清单,随后将有30天的公示时间。白宫预计,新的关税可能影响到约1300个自中国进口的商品。此外,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将制定新的投资限制条款,用于限制中国投资购买美国公司技术。特朗普还要求莱特希泽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中国对外国公司的歧视性许可做法,并希望得到美国在欧洲和日本的盟友的支持。
本次贸易制裁涉及品类为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品类,而不是仅局限于以往的基本金属制品等低附加值产品。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处(USTR)提供的信息,这些产品包括:航空产品、现代铁路,新能源汽车和高科技产品等1300个类别。集中在机电、通讯、信息技术产品在内的高新技术产品将面临严重的冲击。短期影响将不仅仅局限,于出口本身,对经济和产业发展的负外溢性也不能低估。
对金融市场的影响方面,可以类比2002-2003年小布什发动贸易战期间的情况。美国方面,美国三大股指在贸易战启动后出现大幅下跌,在2003年以后逐步开始上行;债券市场进入牛市,国债收益率在2003年中之前处于下行趋势,2003年下半年有所反弹;美元指数震荡回落。中国方面,上证综指总体低位震荡下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上行,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固定在8.28附近。整体而言,贸易战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将是金融市场短期波动的主要原因,若贸易战升级,全球可能再次进入类似今年2月初的risk-off模式。
总体来看,中国肩负经济全球化中流砥柱的作用,面对挑战,通过合作应对一切挑战,引导好经济全球化走向,是正确的选择。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当前全球化虽受到贸易摩擦的挑战,但并不会因此而中止。中国若选择合适的方式得以积极应对,对内利于改革的深化,对外全球经济复苏与金融市场的系统性稳定也能够得以延续。
301调查与关税制裁的前世今生——以日本为例
301条款是什么?历史上美国如何利用它进行贸易保护?特朗普签署总统备忘录后,关税制裁与贸易摩擦将怎样展开?下文我们将以日美贸易战为例,梳理301条款的前世今生。
所谓301条款,是美国通过《1962年贸易扩展法》、《1974年贸易改革法》、《1979年贸易协定法》、《1984年贸易与关税法》、《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等逐步完善的关于维护美国自由贸易的法律规定。它赋予了美国总统及政府部门对外国立法或行政上违反协定、损害美国利益的行为采取单边行动的立法授权,无需国会批准。《1988年综合贸易与竞争法》更是将授权由总统转移至美国贸易代表,旨在提高美国贸易代表的重要性和权力,从而减少外国从非贸易行为中获取贸易利益的可能性。
301条款分为一般301、超级301、特别301条款。此次特朗普政府以“盗窃知识产权行为”为由制裁中国,属于特别301条款的范畴。特别301条款也是不同于一般的贸易制裁,关注知识产权保护,条款的目的是准备提出一整套战略,打击面更广,对美国人获得公正合理的市场准入也给予应对。
301条款从启动到落地需要五步:发起调查、磋商、贸易代表做出决定、实施措施、事后(中途变更或解除、监督磋商、到期终止、期满复申请)。
历史上,美日之间曾爆发激烈的贸易摩擦,美国的主要目的是扭转贸易赤字、迫使日本开放市场。美国对日本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种类繁多,随着20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战爆发,统计显示,美国贸易代表总计向日本发起了24例301条款案件调查,程序大多以美国提出改善贸易失衡的诉求,几乎全部迫使日本政府做出让步和妥协,自愿限制出口、开放市场和提高对外直接投资等。日本先后签署了1987年日美半导体协议、1989年美日结构性障碍协议,最后更是系统性地开放国内市场。通过301条款,美国成功地打开了日本的钢铁、电信、医药、半导体等市场。
对比日本经验,我们发现有很多相似之处,中美贸易摩擦升温有其历史必然性。加入WTO之后中美之间经济与贸易实力此消彼长,美国近几年贸易赤字始终处于高位,中美贸易差额迅速扩张。统计表明,17年美国对中贸易逆差3752.3亿美元,占美国贸易赤字总额的66%,中美贸易摩擦在所难免。此外,对比分析也发现,当前中美之间的状况与上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战时期也有诸多相似之处:1988年日本GDP占全球比重为16%,当前中国为15%;日本贸易额占全球比重甚至低于当前的中国。在中美贸易方面,2015年之后美国对中货物贸易赤字占美国货物贸易赤字比重突破50%,远超美日贸易战时期日本的水平。
美日的贸易摩擦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极大的前车之鉴,但在1995年WTO成立之后,“301调查”这类单边主义贸易工具已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本次在经贸全球化与多变贸易规则框架之下,全球产业链的协作与互动已无限深化,美国动用旧时代贸易保护手段,操作流程与影响链条将于日本经验有所不同。
二、市场数据
1、资金流入排名(申万行业)
2、两融余额
3、大宗交易
近两周,共有146支个股发生大宗交易242宗,总成交金额约为73.26亿元。
※成交金额TOP10
※热点大宗交易
三、市场回顾和展望
上周上证指数:-3.58%
中小板指数: -5.33%
创业板指数: -5.23%
本周市场三大股指遭遇重挫,从行业表现来看,农林牧渔、银行、商业贸易、休闲服务等行业涨幅居前,通信、钢铁、电子、计算机等行业跌幅居前。
宏观方面,从近期公布的统计数据看,工业增加值、投资及稍早公布的出口数据均大幅超出市场预期水平,并与更早之前公布的PMI数据产生了明显的背离。本周美联储如期加息,中国也跟随上调7天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
本周两会落下帷幕,“独角兽”成为当前资本市场的关键词,监管层极力推进“独角兽”企业境内市场上市。近期360回归A股、富士康“跑步”IPO等事件让中国“独角兽”企业成为市场热点。短期来看,“独角兽”新政释放出支持新经济发展的信号,有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助力中小创反弹,市场风格扩散有望得以强化。中期来看,海外中概股回归及国内“独角兽”上市将会给A股市场带来一定的资金面压力,且优质公司持续上市对竞争力一般的科技公司整体偏空,未来成长股可能有所分化。偏长期来看,IPO制度改革有助于规范A股市场,随着更多代表新经济方向的“独角兽”企业不断进驻A股,上市公司整体质量有望持续提升,中国资本市场的产业结构有望得到优化,对A股市场长期利好。
市场展望方面,由于周五特朗普点燃贸易战火,投资者担忧中美贸易争端的后续变化,市场恐慌情绪浓重,各大板块轮番杀跌,拖累股指的上扬步伐,短期反复震荡整理还是主基调。我们认为此时应该更加注意防御,逢低关注生物医药、国改及底部“业绩+成长”个股,回避去年股价严重透支股。
2热点概念
热点概念:“忽悠式重组”
关注理由:上交所发布投资者权益保护监管案例解读,在重组实践中,个别上市公司、重组方及实控人,在重组上市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意图通过忽悠式重组上市,侵害上市公司及投资者利益,提示投资者理性分析判断,不要盲目跟风炒作。
点评:并购重组是资本市场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最主要的方式。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为上市公司实施并购重组提供了更坚实的市场基础。但是,在重组实践中,个别上市公司、重组方及实际控制人,在重组上市过程中的信息披露存在违法违规行为,意图通过“忽悠式”重组上市,侵害上市公司及投资者的利益。对此,监管机构勇于亮剑,严厉查处。
热点概念:“独角兽”
关注理由:阿里巴巴和京东已经就国内发行CDR确定了保荐机构,其中阿里巴巴方面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亦有接近阿里的市场人士指出由于阿里巴巴CDR发行规模较大,不排除还会再选一家联席保荐机构。中金方面表示正在积极争取。京东CDR发行的保荐机构则是华箐证券、中信建投证券,华泰联合担任财务顾问。马化腾今日在腾讯业绩发布会上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如果条件成熟,其他条件允许的话,会考虑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
点评:近期,包括中国存托凭证(CDR)在内的许多经济热词成为市场关注焦点,CDR如能实行,将对中国投资者、上市企业、中国股市乃至中国经济有促进作用,有望推动我国资本市场加速向成熟蜕变。
热点概念:IPO大撤退
关注理由:不足一个月时间,已有26家公司撤回了IPO申请;2018年至今,仅新増7家报会企业,目前已连续三周无新增报会企业;A股市场已有18天无新股上市,创两年来纪录;去年平均每月下发34家IPO批文,今年前三个月下发的IPO批文数总和才27家。
点评:证监会明确提出“IPO被否需运行三年才可借壳”,以及新一届发审委超低过会率,足以让不少企业知难而退。财务指标上的新要求,更是让不少企业知难而退。监管层这样的要求可能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进一步清理堰塞湖,把IPO项目审核标准提高;二是为今年可能回归的中概股融资提供空间,严格控制融资规模和节奏;三是提高承销商对项目的把控能力和标准,以低过会率和严标准逼退暂时不合格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