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向变了吗?最高层会议同时点名楼市、股市、债市、汇市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来源:Wind 金融终端 APP

万众瞩目,高层会议首次同时点名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五大市场。机构认为,资本市场有望吸引更多资金流入。

4 月 23 日,中 央 政 治 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传递出多个重要信号。

当天召开的 政 治 局会议要求,做好下一步工作,首先要全力打好 \" 三大攻坚战 \",同时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此次会议上专门提到 \" 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 \",机构分析称,这是政治局会议中首次同时提到 5 大市场。更加稳定的资本市场有望获得更高估值,进一步吸引资金流入。

注意新增 4 方面表述

证券时报 \" 券商中国 \" 分析认为,当天召开的 政 治 局会议,与 2 月 24 日会议相比,表述上出现变化,增加的内容主要在四方面:

一是持续扩大内需

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三是降低企业融资、用能和物流成本

四是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

回顾 2 月 24 日会议,则重点强调这几方面内容:

一是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要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二是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深化基础性关键领域改革,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

三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扩大消费和促进有效投资,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四是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持依宪施政、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效能,更好为人民服务。

新华社:会议传递经济工作四大信号

下一步宏观调控方向如何?高质量发展如何落地?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是什么?改革开放怎样向深入推进?

新华社刊文指出,会议释放出当前经济工作四大信号。

信号一:全力打好 \" 三大攻坚战 \" 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信号二:主动对表高质量发展要求 支持各地探索有效途径;

信号三: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信号四:改革开放更加积极主动 以改革深化消除风险隐患。

从博鳌亚洲论坛 2018 年年会,到支持海南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逐步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中国释放深化改革开放的强烈信号。

机构解读:史无前例,五大市场同时提及

▇ 此次会议上专门提到 \" 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 \"。如是金融研究院管清友认为,这是以往从来没有的。

中泰证券李迅雷对此解读称,更加稳定的资本市场有望获得更高估值,进一步吸引资金流入,但对于楼市,相关政策难以明显转向,部分人口流出的三四线城市房价面临较大压力。

▇ 广发宏观郭磊认为,货币政策虽难言转向,但基调已有微调。华泰策略也认为,与去年底的政 治 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基调略有转向。管清友同样认为,货币财政基调看似没变,但实际上留了宽松的口子。

▇ 会议强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需要付出艰苦努力。华泰策略认为,贸易冲突对经济的压力已显现。

▇ 时隔三年再提扩大内需,而且会议两处强调 \" 内需 \"。广发宏观郭磊认为,这表明在贸易摩擦大背景下,内需已被视为经济的压舱石。中泰证券李迅雷同样认为,中央对短期经济稳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

机构具体观点如下:

【李迅雷:扩大内需是当下必然选择】

1、时隔三年再迎扩大内需。2014 年 12 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曾提出 \" 释放内需潜力 \",从 2015 年开始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至今,历次政治局会议文件均表述为 \" 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适度扩大总需求 \",我们认为,近三年中央是在容忍经济波动的背景下,加大结构调整和改革的力度。\" 本次会议 \" 则提出 \" 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或表明中央对短期经济稳定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特别是 \"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 等表述,或表明防止经济短期大幅波动成为重要考量。

2、扩大内需是当下必然选择。2017 年 GDP 增速为 6.9%,其中,内需贡献了 6.3%,净出口献了 0.6%,内需对 GDP 的贡献较 2016 年大幅下滑了 1 个百分点。2018 年一季度净出口大幅度波动,对 GDP 的贡献率较 2017 年底大幅度滑落。我们认为,当前中美经贸摩擦扩大到全面贸易战的可能性较低,但短期对关键领域的打击,仍有可能对中国净出口产生影响,外需存在波动加大的可能。在此背景下,扩大内需也成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抓手。

3、如何理解 \" 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 \"。结构调整是长期任务,扩大内需是短期应对。当前的扩大内需会围绕结构调整展开,特别是 \" 要主动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表,对得上的加紧推,对不上的及时改 \" 等表述,表明扩大内需不会重复以往的 \" 大水漫灌 \",而是会选择 \" 精准滴灌 \"。因此,扩大内需也有望显现结构性特征,重点或在于扩大制造业投资、提振消费,以及减轻企业负担和增加居民收入。在此背景下,针对性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以及结构性减税措施有望相继出台。

4、扩大内需有望稳定预期。现阶段持续扩大内需,主动平滑经济短期波动,有望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济预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本次会议 \" 明确提出 \" 要推动信贷、股市、债市、汇市、楼市健康发展,及时跟进监督,消除隐患\"。我们认为,更加稳定的资本市场有望获得更高估值,进一步吸引资金流入,为改革开放 40 周年创造良好氛围。与此同时,楼市相关政策难以明显转向,伴随着房地产相关税收法规的出台,部分人口流出的三四线城市房价面临较大压力。

【广发宏观郭磊:货币政策基调已有微调】

第一,会议同时肯定了一季度经济的 \" 稳定性 \" 和 \" 协调性 \",Q1 增速实际上锚定全年增速区间。

第二,会议两处强调 \" 内需 \",表明在贸易摩擦大背景下,内需已被视为经济的压舱石。

第三,会议强调货币政策要 \" 注重引导预期 \",\" 把调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 \",\" 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显示货币政策虽难言转向,但基调已有微调。

第四,会议强调 \"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如我们前期所述,推动工程师红利是推动产业升级、维护产业安全的核心路径。

第五,会议没有直接提去杠杆,而强调的是防风险,关于防风险部分的基调亦更为积极稳妥,对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界定是 \" 健康发展 \" 和 \" 消除隐患 \"。

第六,我们可以将会议精神总结为 16 个字,即 \" 稳定经济、扩大内需、深化改革、防范风险 \"。

第七,在确认了 Q1 增长数据、货币政策面对社融的姿态后,前期的两个担忧被证伪。此次政治局层面的政策定调进一步落地,宏观基本面环比趋于清晰。

【管清友:货币财政基调看似没变,但实际上留了宽松的口子】

会议公告一如既往的简短,但其中还是有很多信号值得关注:

第一,不担心挤水分、挤泡沫造成的经济下行。对一季度经济指标的描述是 \" 总体稳定 \",和去年 \" 增长和效益回升 \" 有区别,但依然用了 \" 稳中向好 \" 这个定性,还是有点超预期的。因为增长和效益确实都在明显的向下,不要只盯着一季度 6.8% 的实际增速,名义 GDP 增速已经从 11.2% 掉到 10.2% 了,而去年一季度是从 7.9% 反弹到 11.7%。这种定调只能说明,中央并不担心名义 GDP 的下行,这和挤水分、挤泡沫有关系,甚至是中央乐见的 \" 好事 \",这很重要。

第二,货币财政基调看似没变,但实际上留了宽松的口子。\" 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 \",这两句和去年没变化,但看货币财政政策关键不是看这两句,要看后面几句。上次后面跟的是 \" 管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 \",这次跟的是 \" 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很明显,上次要管住闸门,偏紧,这次要扩大内需,偏松。今年经济下行的压力是客观存在的,适度微调是大概率事件,这次降准就是一个信号,虽然是对冲性的,没有全面降准力度那么大,但任何宽松都不是一步完成的,看清方向最重要。

第三,对总量指标继续淡化,以后要多看结构指标。总量上一笔带过,重点强调结构改善,用了两个较好,一是协调性较好,二是协同性较好,这似乎是在回应一季度外界对各种分项指标与总体指标不吻合的质疑。确实,我们现在看经济指标的逻辑框架需要变革。工业与服务业的结构调整可能导致工业增加值数据失灵,内外需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出口数据失灵,投资消费的结构调整可能导致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失灵。

第四,顶层领导机制的变化越来越清晰,执行力将明显增强。今年之所以把三中全会提前这么长时间,就是为了赶紧把机构和人事的问题搞定,这样才有条件搞改革。一季度,除了国务院的机构改革,党的机构也做出了适应性的大调整。一系列领导小组改组为委员会,尤其是中央财经委员会非常重要,这次特别进行了回顾。党管经济,机制越来越常态化、规范化,执行力可能会明显增强。

【华泰策略:重点关注 \" 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 \"】

\" 持续扩大内需 \" 这一要求是 2015 年以来政治局会议上首次出现。\" 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 \",这样的表述更是首次出现。

与去年底的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相比,基调略有转向,从 \" 调结构为主 \" 转向 \" 调结构与扩内需 \" 并行,反映贸易冲突对经济的压力已显现。

虽然政策基调有一定的转变,但鉴于日本教训中国不会采取重新大幅刺激基建和地产的举措,更多地是通过减税和推动技改来稳定制造业投资,以及释放消费的潜力。

贸易冲突进一步昭示了对长久期资产、研发支出投入的重要性,是买近期到买远期的交易转换的加持因素,而非阻碍因素。但短期内,前期紧信用预期下估值受压制的地产、银行板块的估值或有一定修复。

【国信宏观固收:调控局面在发生微调缓和】

本次会议公告稿有三处有别于前:

1、将调结构与扩内需相结合。以往的经济工作会议中,更多强调的是调节结构,而本次会议稿则指出:\" 要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保持货币政策稳健中性,注重引导预期,把加快调整结构与持续扩大内需结合起来,保持宏观经济平稳运行 \"。相比于前期,面对 \"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 的形式,中国经济调控不仅要调整经济结构,还需要注重扩大内需。

2、再度提出了降低企业融资成本。长久以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已经长期被淡化,在各次经济工作会议中,更多以降低企业经济成本为替代,而这种经济成本更多集中在降低企业的用能、物流成本方面。例如在 2017 年底的政治局会议公告中,只提出了 \" 降低用能、物流成本 \"。而本次会议公告,提出 \" 降低企业融资、用能和物流成本 \",我们整理了 2011 年以来的各次政治局关于经济工作会议的公告稿,发现这次首次提出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措辞。

3、支持新兴行业发展。\" 积极支持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发展 \",在 \" 当前世界经济政治形势更加错综复杂 \" 的背景下,中国更需要加强自身修炼,加强新兴产、模式、业态的发展。

会议详细内容

(Wind 综合新华社、证券时报、券商中国及多家机构研报)

4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