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欢迎你、你、还有你
这是2018年一季度西安市的迁入人口数据。对比来看,去年全年该市一共也才落户了25.7万人。当地公安局户籍科相关人士乐观地表示,今年的落户人口可能突破100万,“越多越好”。
在网上,关于西安落户的情况已经被编排成了段子。
1、去西安走亲戚,警察问:“是西安人吗?”答:“不是,是来走亲戚的。”警察:“带回派出所,按投亲靠友条件落户。”
2、去西安站转车,警察问:“是西安人吗?”答:“不是。”警察问:“什么学历?哪年毕业?”答:“本科学历,今年毕业。”警察:“带回派出所落户,火车票报销。”
幽默的背后,是现实。据“西安发布”披露,全市的户籍民警都在参与打造“西安速度”:10分钟内落户、网上落户,即使是身在海外亦可办理。高峰时,一天落户了8000多人。
而如果从去年3月落户新政出台开始算,到今年3月,五次放宽条件限制,已经带来了50多万的新增人口。据西安警方介绍,这场“人才、人口”争夺攻坚战将要持续三年,从2018年至2020年底,实现西安市主城区人口规模达到1000万、全域人口达到1500万的目标任务。
热衷“抢人”的背后是一笔经济账。作为中国西北的经济重镇,西安有些着急。
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在2018年的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频繁使用了“大西安”的提法。他指出,国务院已批复的《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
一座国际化的大都市、关中平原的中心城市、引领西北地区发展的重要增长级,这是这座十三朝古都的新方向。
要实现上述目标,西安需要面对的挑战不少。发展离不开资源,而“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吸引、留住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才,成了首要的问题。
外部的竞争压力也不容小觑,从2017年开始,杭州、武汉、成都、郑州等诸多省会城市也都先后发力,各自推出优惠政策以吸引人才。“给户口、给补贴”几乎成了标配,但这也意味着各地政策的差异性有所消弭,如何从中“突围而出”,让人感觉眼前一亮,是西安市需要认真考量的焦点。
答案或许藏在地图上。
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不同于成都紧邻重庆,杭州靠近上海,在该区域内有着优势竞争力,这是西安的“地利”。
这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有着更明确的体现:
“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区域性重要节点城市建设为载体,以沟通西北主要经济区的综合性运输通道建设为支撑,加快人口、资本、科技等发展要素集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辐射带动西北及周边地区发展。”
关中平原城市群规划范围图
在如今推出各项“留人”优惠政策的新背景下,如果不是执意要到北上广发展,去西安,可能会成为许多人认真考量的选择。这样来看,西安迎来的这一波“落户潮”或许才刚刚开始。
形势喜人,但一些问题值得关注。例如:
西安作为特大城市不是第一天了,“地利”要素长期都有,为何之前效果并不明显?
作为少见的坐拥多所双一流大学的城市,大学生们毕业后留在当地的意向却不高,为什么?
随着人口涌入,同期内西安房价走高,这种现象会持续吗?
第一个问题,其实“错”并不完全在于西安自身。《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点明了关键处:“西安市与东部特大城市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尚有差距,城市功能不够完善。”
东西部发展水平有差距,这是我国的一个客观事实。此前是全国性的人才向东部地区聚集,如何留住人才是许多中西部城市都头疼的问题,非西安一家之难。
如今由于北上广的生活成本居于高位,“性价比”成了许多年轻人更为优先的考虑。西安的“地利”的要素得以凸显也就不难理解了。
但人来了是一回事,能不能留住则是另一回事。这就涉及到了第二个问题,大学生们都是怎么想的?
其实说到大学,西安的优势是让许多东部城市都羡慕不已的。坐拥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北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安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空军军医大学(原第四军医大学)等8所“双一流”大学,在数量和质量上均处于全国前列。
有网友在知乎上提问西安为何名校众多
可惜的是,据当地媒体2017年援引的有关部门统计,西安63所大学,每年毕业的学生有20万,但一直处于人才“净输出”状态,留下的并不多。
韩宇(化名)是西北大学2016届的毕业生。他对中新经纬表示,自己没有想过会留在西安。大致是出于三点考虑,首先是西安的工作机会较少,薪资水平比起一线城市差距挺大,尤其是文科类专业,很多时候都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再者他觉得这座城市的核心驱动依然是一些传统行业;还有身为陕西本地人,在这片土地呆的太久,想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稍微有些想法的同学,基本上都会跳出去就业,或者去一线城市读研,大都是为了一个更好的发展。这可能也是大多数离开西安的学生们的共识。”韩宇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只有在北京或上海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他所反映的,正是西安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症结。在《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中有着更为精准的描述:
发展观念和竞争意识不强,对外开放程度不够,开放型经济体系不够健全。市场环境不优,民营经济发展滞后,市场主体不多不大不强,对高端要素吸引能力不强。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除了北京、上海靠户籍政策降低就能吸引来人才,其他城市真正有效的是要有产业,“如果只有落户而没有产业,那人才去了干什么?”
而细看2018年的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实施民营经济倍增计划”、“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切实提高就业质量和收入水平”、“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等诸多提法,能看出努力解决这些问题是今年西安市政府的重点工作。
穆馨(化名)对此就颇为乐观。从小在这里长大,她对西安有着深厚的感情,但大学实习时也想过要不要去北京、深圳闯荡试试。多方考虑后,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了当地工作。看到新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她觉得未来很有希望,“出了这么多优惠政策,一些高层次的人才会选择留下来打拼吧。他们可能是看重西安未来的发展趋势,能够成为国际化的、开放型的大都市,我也挺期待的。”
这应该也是很多西安市民的看法,但目前有个问题恐怕更让他们操心,就是楼市的变化。
即使仍处于限购期间,数据显示西安近期的楼市交易呈现出火爆态势。据西安市房管局通报,2018年1季度,全市新批准商品房预售面积363.42万平方米;其中住房237.36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面积371.84万平方米,其中住房265.97万平方米。二手房交易175.65万平方米;其中住房163.43万平方米。房管局还表示,出现了部分热点区域高品质住宅项目供需紧张的现象。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指出,有三大因素会支撑西安楼市的火爆。第一,观察历史数据,西安市场其实过去没有大涨过,当前是补涨;第二,受周边城市房价上涨和交易的影响;第三,城镇化率在提高,进城购房和棚改刺激都利好交易活跃。
对于西安当前的人才政策对楼市的影响,严跃进认为两者关系不大。张大伟也持类似观点,但他也指出,人才政策相当于变相放宽了限购令,吸引了一些购房者前往购房。
而对于楼市的近况,西安房管局表示是部分企业恶意炒作造成的。“近期,个别企业采取全款优先、捆绑搭售、恶意炒作的营销方式,严重扰乱了房地产市场秩序,误导市场预期,引起恐慌性购房。”依照其通报,当地多部门将联合行动,打击违规行为,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有恒产者有恒心。一个城市如果能抑制住房价过快上涨,维持好一个较为平稳的楼市,让更多的年轻人们看到买房的希望,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来说是不言而喻的。西安既然要“留人”,如何做到不在此处失分,需要认真考虑一下了。
此次西安在“抢人”大战中开局表现亮眼,而后续如何尚待观察。“潜水”了不少时日,如今机会来了,希望这座千年老城能够再度活力迸发,谱写出新的华章。
加油吧!(中新经纬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