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一季度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93.3亿元 同比增长8.2%
图片出处:摄图网
今日(4月25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获悉,2018年一季度,成都市经济实现良好开局,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稳中有进,发展质量、效率和动力呈现出积极变化,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迹象开始显现。
据成都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成都调查队相关负责人介绍,经四川省统计局审定,一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93.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2%(下同),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9.3亿元,增长3.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92.4亿元,增长7.2%;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721.6亿元,增长9.3%。
高质量发展态势良好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去产能持续推进,1-3月全市平板玻璃产量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去库存成效突出,3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下降11.5%。实体经济成本继续降低,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成本费用为72.1元,同比减少0.8元。补短板持续加强,基础设施、水利环境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34.6%、66.5%。
发展效益不断提升。财政收入增长质量提高,1-3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395.5亿元,增长12.3%。其中,税收收入完成279.8亿元,增长15.6%,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企业效益明显提升,1-2月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6.9%。绿色发展持续推进,规模以上工业综合能耗增长1.9%,增速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回落2.7个百分点。要素配置效率提高,直接融资规模扩大,一季度成都银行、华西证券、西菱动力、天邑股份成功上市,首发融资总额88.8亿元。
发展动能逐步增强。新业态快速发展,1-3月限额以上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38.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5个百分点。新动能加快培育,1065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026亿元,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32.8%、33.8%,天府国际生物城国药中生血液制品总部及产业基地等重大产业化项目开工建设。新产品产量大幅提升,太阳能电池、城市轨道车辆等新兴工业产品产量分别增长206.0%、29.4%。新产业加快发展,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科技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2.2%、32.4%。新活力不断增强,新增市场主体11.1万户,增长18.8%,其中新登记企业4.2万户,增长28.5%;自2017年8月人才新政实施以来累计吸引16.4万名青年人才落户成都。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1-3月三次产业结构为2.5:43.6:53.9。非农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97.5%,比上年同期提高0.1个百分点。投资结构持续优化,工业、公共设施、立体交通等领域投资分别增长19.3%、53.2%、22.7%,房地产投资下降18.2%。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民生投入持续加大,1-3月全市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业投资增长84.7%。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住房保障、城乡社区支出分别增长49.7%、14.5%。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540元,增长9.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90元,增长8.5%。消费价格温和上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2%。
重点区域和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发展明显提速,1-3月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增速分别高于全市4.4、3.4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8.3亿元,增长10.5%。“东进”战略实施开局良好,淮州新城、简州新城、空港新城和龙泉山森林公园建设全面铺开,一季度“东进”区域重点项目投资占全市重点项目投资比重达11.7%;“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区域调整优化有序推进。“三治一增”和绿色低碳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效果,一季度重污染天数减少12天,PM10、PM2.5浓度均值分别下降14.8%、13.5%;地表水优良比例达73.3%,比上年同期提高13.6个百分点;规划建设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体系,截止到今年3月底累计建成绿道909.4公里。
产业发展稳中向好
现代农业生产平稳。1-3月蔬菜产量增长2.7%,瓜果类产量增长17.3%。小春农作物播种面积537.55万亩,微降0.8%。其中,油料作物、蔬菜播种面积分别增长1.1%和5.9%。乡村振兴战略稳步推进,实现乡村旅游收入75.1亿元,增长20.0%。实现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4亿元,增长13.2%,增速高于城镇0.9个百分点。
先进制造业快速增长。1-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增速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与全省持平。八大优势产业增加值增长8.4%。其中,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食品饮料及烟草产业、冶金产业、建材产业分别增长7.5%、24.6%、16.2%、13.9%。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较快,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6%,增速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4个百分点。其中,医药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分别增长19.7%、8.6%。
服务业支撑作用显著。1-3月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3%,增速高于地区生产总值1.1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60.5%。交通枢纽功能不断增强,受西成高铁开通拉动,铁路总周转量增长37.4%,其中旅客周转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100.9%、6.3%。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1-2月规模以上体育服务业、文化及相关服务业、健康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8.2%、20.8%、16.1%。全市累计接待游客5063.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76.8亿元,分别增长4.1%、21.4%。人均旅游收入1534.1元,增长16.6%。
三大需求持续扩大
投资较快增长。1-3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35.4亿元,同口径同比增长10.5%。其中,技改投资完成426.5亿元,增长33.7%。汽车制造业、电子工业、医药工业投资分别增长89.7%、81.8%、24.6%,共拉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个百分点。
消费转型升级加快。1-3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669.2亿元,增长12.3%。升级类消费快速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化妆品类、服装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2.2%、14.4%、22.0%,均高于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汽车消费回暖,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8.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2.2个百分点。
外贸进出口快速增长。1-3月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038.7亿元,增长26.2%,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88%。其中,出口总额499.6亿元,增长29.8%;进口总额539.1亿元,增长23.0%。
市场预期不断增强
发展信心持续提振。1-3月综合PMI产出指数均值53.1%,自2017年1月以来共有12个月扩张运行。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均值为50.9%;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为53.6%,连续6个月扩张运行。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达到54.0%,其中生活性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均值为55.2%。
要素需求保持旺盛。工业用电增长较快,1-3月工业用电量增长8.4%,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用电量分别增长48%、10.5%。就业总体稳定,城镇新增就业人员6.84万人。规上重点监测企业岗位数12.6万个,增长3.8%。
总的来看,当前市委、市政府系列新政效应逐步显现,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产业经济地理重塑、要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等先进理念和长远战略加快落地,经济组织方式、城市发展方式正在发生积极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稳中向好的良好态势。下阶段,全市将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宏观形势变化对后期经济发展带来的不确定性,推动成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每日经济新闻 原文链接
运营人员: 杨亚茹 MX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