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经济的消费趋势
“夜经济”在国内的崛起并不难理解。由于现代都市人朝九晚五的工作规律,工作时间几乎占据了整个白天,因此,私人生活以及娱乐时间基本都被压缩到了晚上。根据小米运动发布的《2019中国人睡眠白皮书》,可以看到90后、00后占据了熬夜人群近70%的比例。90后、00后作为日渐崛起的市场消费主力,这些可以说明“夜经济”的崛起是一种必然。
阿里巴巴集团《数字点亮夜经济(2019)》报告选取了12个具有代表性的大中型城市(包括北京、哈尔滨、西安、成都、重庆、济南、上海、武汉、长沙、杭州、广州、深圳),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12个城市夜经济便利度为57%(即夜间供给端活跃度),其中,夜间餐饮商家活跃度为4成,夜间出行活跃度超9成,夜间商户支付活跃度近4成。2020年“夜经济”消费有六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健康消费
“无接触外卖”“分餐”“禁食野味”等健康消费新方式逐渐养成,带来中国餐饮消费、餐桌文化大变革。
趋势二:融合消费
“食、购、娱、游、体、展、演”等融合消费成为夜经济消费新场景,数字化加速不同消费场景的打通。
趋势三:全天候消费
24小时“外卖”“到家服务”成为城市生活场景,疫情过后,短期或将呈现“到店爆发、到家平稳”趋势。外卖服务,正在成为城市生活场景中的“新消费基础设施”。预计,7-8月份,外卖业务有望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
趋势四:内容消费
数字化内容付费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文娱消费的品质化、个性化、多样化、体验化成为消费新诉求。
趋势五:年轻消费
随着Z世代加入购物大军,夜间网络购物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直播电商带来了网购全新体验,正成为90后、00后网络购物主渠道。云K歌、云蹦迪等新消费方式被90后广泛接受。
趋势六:品质消费与下沉消费
一、二线城市的本地生活服务将朝着需求更加多元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方向演进迭代。三、四线城市的本地生活服务将迎来快速增长期,“小店经济”将在更大程度上分享由本地生活服务设施创造出的流量红利。
“夜经济”发展八大建议
建议一:夜市提升改造
一个城市的发展,既需要现代化的商圈,又需要带有地域化、个性化、市井化、草根化的特色夜市,而这类夜市目前很多城市还很缺乏。
对于夜市提升给出以下建议:
第一,合理增设部分临时摊点。由各地区根据城区状况、市民需求不同,在公园广场、商业街区等适度有序放开摆摊经营,增加临时摊点,把握原则“便民不扰民”。如,马路市场原则不设置,店铺前公共空间狭小影响正常通行不设置,农贸市场服务半径内不设置,居民楼前餐饮摊点不设置,与沿街店铺经营项目有重复的不设置等等。
第二,提供摊点入市经营便利。政府指导农贸市场、烧烤市场、早夜市等便民市场运营方坚持利民最大化、利润最小化的原则,降低摊位收费标准,提升场地服务质量,降低市场摊位空置率,引导摊点入市经营。
第三,提升便民市场覆盖率。在搞活现有农贸市场、集贸市场、烧烤广场的基础上,从长远考虑,根据需求规划建设一批农贸市场、早夜市、城市便民驿站等,提升便民服务半径覆盖率,逐步消除占道经营,让流动商贩从“游击队员”找到属于自己的“根据地”。
建议二:文旅体美联动发展
首先,推动城市美术馆、博物馆、体育馆、图书馆等延长开放时间,开设特色夜间讲座、产品发布、主题沙龙、展示展览等。
其次,支持商户开展露台派对、咖啡文化体验、名酒品鉴等夜间特色休闲活动,增强夜间文化艺术消费吸引力。
最后,因地制宜发挥自身特色,各地可根据城市特色选取当地原有具有代表性商圈,特别是文化商业综合体、公共活动中心、文化艺术场馆、公园、广场及周边可辐射的书店、健身房等文体类商户。
建议三:特色活动打造
各个城市接连开展各类活动,做到“年年有亮点,月月有特点,场场有精点”。举办 “夜市购物节”“夏季狂欢啤酒节”“支付宝生活好集市”“特色深夜食堂展示”“夜市短视频大赛”“5G电竞节” 等啤酒、电竞、美食嘉年、音乐、花灯等主题突出特色鲜明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商务旅游人群,大幅提升夜间经济繁荣度、活跃度。
建议四:完善业态植入
城市之间开展特色美食交流,让本地居民尝到正宗美食。充分考虑各大夜市资源禀赋,多渠道引入网红店、新零售主题店、非物质文化遗产、老字号美食以及国内外时尚特色民俗等品牌。鼓励各街提供免费或低价铺位,引导自由职业者、失业人群、大学毕业生等进驻。
建议五:夜生活文化培育
注重精神文化价值的深度发掘及呈现。夜游经济项目开发将当地景观与独特人文内涵深度结合进行宣导,助力夜游经济发展更上一步。如南京的秦淮河夜游,即做到了在凸显秦淮河白天与夜晚景色的差异化美感,又予以不同游河时段专属的人文历史、民俗风情等背景做加持,提升了夜游产品的吸引力和故事性同时,给予游客更深层次的游玩体验。
建议六:智慧夜市建设
打造设施智能、营销精准、服务便利、放心安全的“智慧夜市”,实现智能高效管理,科学精准营销。支持建设夜间经济数字街区,鼓励电子商务企业参与对门店改造,为小微商户赋能,引入新零售理念与技术,打造扫脸支付一条街、口碑街、5G示范街、网红直播街、“云上夜市”等。
建议七:宣传引导助力
加大本地特色宣传力度。对本地游客,可将促进经济恢复的消费券扩大至文化、游艺等消费品类,拉长消费周期延伸至夜间。而对于异地游客,需尽量将夜间经济与城市本身的热门旅游挂钩,借力原有IP扩大夜间项目影响力。
建议八:配套保障措施
让夜间交通更便捷。使地摊商业区临近地铁线路,增开夜间地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鼓励出租车夜间排班。根据夜间经济活跃程度,合理施划临时停车泊位,破除停车难题。合理配套、增设移动公厕,精心打造亮化工程和周边建筑立面提升改造,不断提升商圈吸引力。
保障夜间安全。增派夜间警务巡逻人员,确保夜间商业区安全。对于消费者夜间出行娱乐而言,首要的莫过于安全,夜间巡逻人员可派遣辅警、保安等进行。对滴滴夜间打车进行严密监管和筛查资质,只允许部分信用分数较高的合格车辆进行夜间运营。
畅通举报渠道。搭建线上举报平台,与地方警务直连。可开发专门的移动应用程序,或开发快捷通道,市民可直接将夜间不法行为上报,并第一时间传递给所在区域社区民警,以利于快速出警,快速解决。
进行夜间文明行为的宣传。在夜间经济活跃区域、夜间旅游景点等地设立醒目标语,如 “小声一点,邻居正在睡觉”,在酒吧、露天夜市等地醒目处播放公安机关警示语或宣传视频,提醒人们注意人身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