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俄罗斯原油产量缓增,国际油价承压?
7月俄罗斯原油产量缓增,国际油价承压?
虽然西方制裁仍在进行,但俄罗斯的石油产出并未受到大的打击,这已经是俄罗斯石油连续第三月实现产量增长。
而石油产量的增长背后驱动的主要原因是俄罗斯国内炼油厂的恢复营运。数据显示,7月俄罗斯供应国内下游产业的原油产量达到每天575万桶,比6月份高出约6%。
俄罗斯国内需求走强,但海外出口却出现了一定的下滑。7月俄罗斯通过Transneft PJSC运营的主要管道和港口设施向海外主要市场出口的石油交付量下降了近4%,跌至每天433万桶。
根据媒体报道,俄罗斯对亚洲的原油供应量已从峰值下降了30%。截至7月15日,俄罗斯的海运原油量已下滑至每天324万桶,而流向亚洲的原油量占总量的一半以上。计算后发现,亚洲对俄罗斯原油的四周平均进口量已到达近四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同时,俄罗斯每周原油出口关税净额也比峰值有所下降,税额较冲突前仍上涨了约25%,但比4月水平却也有差不多25%的下滑。
印度赤字疯涨
随着全球对衰退的担忧加剧,IEA此前在报告中称,更高的油价和不断恶化的经济环境,对石油需求已造成影响。
就亚洲大买家印度而言,其6月的石油进口总额几乎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达到213亿美元。巨大的石油进口增量,也导致其6月的贸易赤字达到了262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
数据显示,6月印度一揽子进口原油的平均价格为每桶116美元,比去年6月的均价每桶72美元高出约61%。石油进口金额占总体商品进口额从去年的四分之一上升至现在的三分之一。
7月油价小幅下跌,7月14日,印度一揽子原油价格为每桶99.8美元,明显下降,但仍比去年同期的每桶73.5美元高出约36%。
石油市场的高价以及衰退风险的增加,可能抑制了部分石油进口需求。亚洲部分新兴国家已经进入外债高风险区,只能限制能源进口需求。此外,仍在蔓延的新冠疫情也是影响石油需求的负面因素之一。
俄罗斯流往亚洲的原油数量减少,也让不少人认为,这证明了亚洲无法吸收欧洲市场那么大的原油进口量。
但分析师表示,俄罗斯的石油出口与全球需求相关,而全球需求在短时间内仍不太可能下降。
国
际油价承压,俄罗斯此举将增加西方挫败感国际油价承压。尽管油价受到美元走软的支撑,美元指数日内创下近两周新低至106.666,使得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对持有其他货币的买家来说更便宜。但俄罗斯寻求更多非西方货币作为国际贸易支付手段,恐增加西方的挫败感。
ING大宗商品策略主管Warren Patterson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市场已经有时间消化拜登总统中东之行,得出的结论是,OPEC+不太可能计划在短期内比以往更积极地增加产量,但美元走软为更广泛的大宗商品价格提供了支撑。
美国总统拜登上周访问了全球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阿拉伯,希望就提高石油产量以抑制燃料价格达成协议。但作为OPEC事实上的领导国,沙特阿拉伯并未明确保证会增产。
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Jeffrey Halley在一份报告中表示,潜在的供需失衡如常,“油价可能已经见顶,但看起来肯定不会从现在开始大幅下跌,除非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盟友(OPEC+)能给大家巨大的惊喜。”
消息人士表示,俄罗斯正在寻求以阿联酋货币迪拉姆作为向印度客户出口石油的收费方式。至少有两家印度炼油厂已经以迪拉姆结算了部分款项,未来几天还会有更多炼油厂采用此类支付方式。
这一做法可能会加剧西方一些人的挫败感。他们私下表示,阿联酋的立场站不住脚。阿联酋寻求维持所谓中立态度,并未对莫斯科实施制裁。
莫斯科当局正在放弃使用美元,使自己免受西方制裁的影响。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4月表示,俄罗斯希望在与印度等国家的贸易中增加使用非西方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