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2022难续牛市油价重心料将下沉
自北美2011年页岩油气革命后,过去十年,美国页岩油一直是全球油市供应端的主要增量,这也直接导致OPEC近十年对全球油市的影响力日趋减弱。小编在这给大家带来原油2022难续牛市油价重心料将下沉,欢迎大家借鉴参考!
原油2022难续牛市,油价重心料将下沉
供需局势大幅改善,油价牛年大涨,年末现隐忧
疫情对原油需求影响逐渐减弱,但对油价影响巨大
OPEC+减产效果显著、沙特上演王者归来
伊核协议七轮谈判无果,伊朗期待2022年回归市场
欧美需求恢复成为原油需求增量核心动力
中国多年来首次进口下降,进口量较同期下降7.3%,
印度继续不给力,接棒中国任重道远
供需错配,全球炼油毛利刷新多年记录
投行唱多油价,基金却反向大幅减持净多头寸
中国原油期货SC稳健运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
宏观层面流动性退潮,大宗商品推力渐弱
战略石油投放影响供应端,2022年原油市场重现累库预期
2022油价牛市难现,重心料将下沉
一 行情回顾
2021年,原油市场仍然处于非常态,一方面宽松的流动性背景下,大宗商品市场一度有超级周期的味道,在这种背景下油价上半年也是走出来轰轰烈烈的上涨行情,虽然三季度油价出现一轮幅度比较大的回落,但随后在能源危机炒作带动下油价年内最大涨幅一度突破了70%,油价也来到了7年来的高位;另一方面2021年全球经历多轮新冠疫情冲击VS全球不断推动疫苗接种的博弈下,油价表现起起伏伏,最近的一次11月底出现的南非变异毒株Omicron一度让油价出现了单日暴跌超10美元的超级波动,并且将油价引入了一年来最弱的阶段。
回顾这一年,就像我们图中标注显示的一样,在年初市场信心还比较脆弱的阶段,沙特站了出来,将眼看要再次松动的减产联盟团结在一起,沙特在OPEC+减产的基础上额外减产100万桶,并采取非常谨慎的产量回归计划,这给市场注入了强大的信心,事后也可以看到随着供应紧俏局面的延续,油价在上半年在经受住了3月欧洲疫情,5月印度疫情冲击后,非常强势的爬升到了70美元上方,这是在2020年底整个市场还不敢去想象的位置。可以说上半年OPEC通过非常有效的供应端管理不但推高了油价,而且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为稳定原油市场做出了贡献,所以在这个阶段几乎没有人对OPEC的行为提出质疑,适度的油价上涨反而有助于经济复苏。
但是7月份OPEC+例行月度会议开始出现了变化,阿联酋突然提出要求提升其原油产量基准,这个要求引发了沙特的不满,这引发了油价的剧烈波动,最终在其他国家斡旋之下OPEC+联盟达成了一致,当前减产协议期内仍按照之前的产量基准和减产计划执行,但也满足阿联酋在未来适度上调其产量基准的要求,同时OPEC+达成了一份新的石油产量总基线,整体增幅为163万桶/日,从2022年5月开始执行。这次会议避免了OPEC+再次破裂的风险,但让市场意识到在利益面前团结只能是暂时的,而且这次上调产量基准线也为2022年的原油市场供应带来了压力,在这之后不久,伊拉克石油部长就代表产油国表态,未来OPEC将迎来市场份额之争。
时间进入9月之后,一场不期而至的史上力度最强的飓风艾达横扫美国墨西哥湾,让美国原油产量出现意外缺失,接下来的能源危机炒作将油价推升到了年内高位,WTI原油创出7年来高点,布伦特也突破了86美元,我国SC原油也在疫情之后首次回到了500元上方,已经非常接近550元/桶;虽然油价强势让产油国赚的盆满钵满,但是随着各国经济在经历了强劲复苏的上半年之后,普遍开始面临降速压力,而这时候高油价带来的通胀开始带来严峻考验,三季度开始全球主要原油消费国美国、印度、日本等纷纷要求OPEC+从全球经济发展角度考虑,加大增产力度,抑制过高油价。
尽管面临消费国强烈要求,在11月会议上沙特等OPEC产油国方面仍然拒绝了这一要求,坚持按计划增产,这引发了消费国的强烈不满。在必须控制通胀压力下,从经济及政治角度考虑美国拜登政府必须做出控制油价的决定,这促成了原油历史上力度最大的一次联合战略原油释放计划,虽然这次联合进行战略原油释放行动被高盛等机构嘲笑沧海一粟,但随后在南非变异毒株Omicron的配合下,还是成功的让油价从高位跌下来20美元,尽管如此OPEC+最终还是决定2022年1月份继续执行40万桶/日的增产计划,而原油市场在战略原油释放背景下,再新的一年也重新迎来过剩局面。
疫情以来原油市场的节奏就被打乱,尤其是2020年大部分时间里,原油完全背离了季节性,包括各跨区原油市场价差表现也不稳定,但随着市场逐渐恢复,虽然还是有一些价格波动超常规表现,但原油市场的季节性规律和跨区价差关系运行有所平稳,尤其是在4季度原油市场季节性规律再次发挥了作用,即便是剔除油价因美国联合抛储以及南非变异毒株推动出现了急速下跌表现,我们还是能看出季节性规律的再次出现,而这次急跌更像是一次强有力的季节性补跌行情;另外值得一提的就是跨区价差的修复,2020年疫情因素引发了跨区价差的大幅波动,我国SC原油跟外盘价差也长期处于深度贴水阶段,但随着我国原油库存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消化和交易所原油期货仓单的减少,SC油价压力减小,SC跟中东油价,SC和布伦特油价都得到了强有力的修复。
2021年经历了欧洲、印度、全球范围内多轮新冠疫情,截止到2021年11月20日,全球累计确诊的新冠疫情病例数为2.5亿,占总人口的3.4%;累计死亡人数超过500万,病死率(累计死亡人数/累计确诊人数)约为2%。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包括专业机构和众多投资者对新冠疫情对原油市场的冲击以及变得越来越适应,尤其是下半年,疫苗普及率大幅提升,大家普遍觉得疫情以及很难再对原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但事实上我们的研究发现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子,虽然疫苗保护之下包括美国、欧洲基本上不会再考虑封城这样的极端选项,所以疫情对原油需求的影响确实再变小,但是疫情对油价的影响却明显比上半年力度加大;今年7、8月的全球德尔塔疫情和最近11月南非变异毒株Omicron的出现都让油价出现了大级别的回调,尤其是11月底南非变异毒株Omicron的出现,让油价出现了单日10美元级别的暴跌,虽然市场普遍宣传疫情已经不可能再重创原油市场,但事实上这次疫情的瞬间影响力已经接近海湾战争、08年金融危机等极端事件对油价的冲击。总之可以看出市场从事后总结的“经验角度”发现疫情对需求破坏力越来越小,这个是客观事实,但是却低估了疫情对投资者心理冲击作用,这种恐慌情绪对油价的影响是超预期的,而市场对此评估过于保守。
二、原油市场供需格局再平衡
2021年,原油市场最大的特征就是全年去库,数据显示OECD以及美国的原油库存均降至了5年均值下方,根据美国能源署统计数据显示,经合组织OECD在2021年1-10月份累积去库2.41亿桶,其中美国去库1.04亿桶,除了OECD大幅去库之外,2021年全球另一个去库最大的经济体就是中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2021年中国原油进口增速出现了大幅下滑,1-10月进口量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7.2%,而同期国内炼油总量仍有小幅增长,进口量减少导致炼油输入出现的缺口,除了国内自身原油产量小幅增长有所补充,其余大部分靠消化原油库存来满足。2021年9月24日中国进行了历史上首次738万桶战略原油销售引发了市场高度关注,除此之外经过推算2021年中国原油消费需要超过2亿桶库存来弥补进口量减少的缺口。
全球原油库存能出现如此大幅下降,首先要归功于2021年在各国以恢复经济为首要目标的努力,随着疫苗接种的推进,虽然2021年仍然经历了多轮疫情的冲击,根据目前三大机构跟踪,2021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大致在510-560万桶/日之间,虽然这比起在2020年底几大机构预测的2021年的原油需求恢复大致在570-590万桶/天的目标有一定差距,但总体评估在2021年原油市场需求仍然取得了非常强劲的复苏。供应侧OPEC+执行了严格的产量管理计划,尽管2021年下半年油价迈入了相对具有诱惑力的高位区间,但根据IEA统计2020年,运营商的支出比年初预算减少了三分之一(比2019年减少了30%)。
2021年,上游投资总额预计仅有小幅增长。支出骤减和项目延迟已经制约了全球供给增长,受制于上游投资不足,包OPEC非洲地区成员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在增产阶段表现吃力,这也是OPEC减产执行度一直维持高位的一个因素。另外美国页岩油恢复也比预期要慢,而2021年9月一场意外的飓风艾达袭击了美国墨西哥湾海域造成了超过3000万桶原油产量的损失,进一步延缓了美国原油供应的恢复。总体而言在需求恢复强劲和供应端主动控制和被动减产的综合作用下,原油市场迎来了史上规模最大的降库运动。
通过美国能源署EIA的原油供需平衡表可以看出,在经历了2020年上半年非常恐怖的过剩局面之后,在OPEC+世纪减产和全球经济从疫情中恢复的努力下,近一年半的时间里原油市场都呈现了“供不应求”的再平衡过程,而随着OPEC+逐步有计划每个月维持40万桶/日的原油产量有序恢复,供应开始逐渐缩小与需求的缺口。接下来按照惯例我们要从原油市场供需二端几个最重要的组织和国家来看一看原油市场过去一年发生了哪些变化。
1、OPEC+
今年把OPEC放在原油市场供需的第一位,是因为在新冠疫情爆发之后的这一年半时间里,OPEC+在沙特和俄罗斯的带领下,为整个原油市场重新恢复平衡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在供应严重过剩的2020年4月油价崩溃之际,OPEC+达成了一份史无前例的千万桶减产协议,以帮助原油市场从崩溃重新恢复秩序;但真正帮助市场重拾信心,让OPEC迅速修复形象的事件,是沙特在2021年2月OPEC月度会议上做出的一项震惊市场的决定。在2021年2月份,疫情压力困扰下市场信心不足,OPEC+成员国各打自己小算盘,内部分歧升温,眼看原油市场岌岌可危之际,沙特在OPEC例行月度会议上宣布自愿额外减产100万桶,同时其他减产联盟将会在2-3月份维持1月份的产量,沙特凭借这一自称是从商业角度做出的决策征服了OPEC+其他组织成员,显然这个为了团结牺牲自我利益的决定赢得了组织成员的信任,沙特再次将OPEC+成员团结在一起,就连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也称敬佩沙特的决定,称赞其送了原油市场一个大礼包,而这也一举扫清了市场疑云,让投资者对OPEC+减产联盟重拾信心,油价由此开启了持续半年轰轰烈烈的单边大牛市,自此以后2021年上半年OPEC召开的6次月度会议不管是决定减产,还是谨慎增产,都是给市场注入了信心,油价在每次会议之后几乎都是以上涨来积极响应。
变数发生在2021年7月月度会议上,就在几乎全体成员达成一致继续在未来每个月增产40万桶/日的计划之际,阿联酋跳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要求提高自己的产量基准;显然随着油价回到70美元上方,产油国之间的利益摩擦开始升温。阿联酋提出提升产量基准之后,伊拉克等其他成员国也表达了类似意见,这让沙特勃然大怒,会议一度没有达成任何结果,这个事件一度让市场非常恐慌,OPEC联盟存在再次破裂的风险,最终在各方斡旋之下,经过2周的反复博弈, OPEC+各方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阿联酋提升产量基准线的要求得到满足,原油减产新基线为350万桶/日,较现有基数增加35万桶/日,从2022年5月开始执行,同时OPEC+的石油产量总基线增幅将为163万桶/日,除了阿联酋的要求得到满足,沙特和俄罗斯的原油产量基准线各增50/日,伊拉克和科威特各增15/日。虽然这次分歧最终各方再次坐到一起达成了妥协,但是很显然这次会议之后,OPEC+内部的矛盾再次引发市场担忧,并且为接下来的时间尤其是现有减产协议2022年4月到期之后的原油市场埋下了隐患。减产联盟在利益面前其凝聚力再次受损,伊拉克石油部长在这次会议之后就多次在不同场合表态接下来的考验将是市场份额竞争。而接下来的时间确实沙特、伊拉克等也表现出一些通过低价等措施争取亚洲、欧洲等客户的行为。所以我们认为油价虽然在9、10月份有一波幅度比较大的上涨,但跟OPEC+的关系就不大了,油价能上涨的核心动力是美国墨西哥湾破坏力超强的艾达飓风和天然气短缺等能源危机炒作。
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变量就是伊朗,2021年就伊核协议反反复复进行了七轮谈判,期间经历了伊朗总统换届等重要时间窗口,强硬派莱希上任之后重新恢复伊核协议谈判,目前仍在进行中,从近期表现来看伊朗方面明显更为积极,显然解除制裁,恢复原油出口是伊朗更为迫切的需求,而美国、欧洲和伊朗之间利益博弈仍将继续,展望原油市场2022年整体供应较为充裕,这时候伊朗原油能否回归对油价影响力将增大,这也为2022年原油市场提供了一个变量。
总体来说OPEC在协议期内整体还是严格执行了减产协议,尤其是在今年的增产阶段,基本上每个月减产执行率都是在110%以上,虽然这背后的主要原因是非洲等地区成员国因设施落后和投资不足等原因造成难以足量提升产量,但包括俄罗斯、沙特、伊拉克等主要成员国产量基本都是遵守了协议。这样在2021年天然气价格、煤炭价格都曾大幅飙升之际,原油价格整体表现相对克制的多,这也让阿联酋代表OPEC进行了自我表扬,称如果没有OPEC的努力,油价绝不是现在的样子。确实OPEC在改善原油市场过剩方面的努力大家都看得到。
但是当油价升至80美元上方之后,OPEC的一系列决定开始不得人心,面对高油价带来的通胀压力、全球经济备受考验,OPEC拒绝了美国、印度、日本等原油消费国加大增产力度的要求,甚至在美国联合主要消费国向市场投放战略储备为油市降温之际,OPEC方面威胁如果石油消费国联手释放石油储备,OPEC+产油国集团可能调整增产计划减少供应;
2、美国市场
2021年11月,美国白宫称低油价是目前最重要的事情,显然过高的油价给美国带来了很大的麻烦,美国汽油价格距离7年来的高点近在咫尺这让美国民众非常不满,拜登称,扭转通胀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能源领域。并指示国家经济委员会探索降低能源价格的方法,并要求联邦贸易委员会解决“任何市场操纵或价格欺诈行为”。显然油价的高低不仅仅影响到美国经济进程,其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的国内选举还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我们的研究员通过跟踪发现过去四次美国中期选举,其中有三次选举期间都出现了原油大跌。显然近期拜登政府罕见的多次呼吁中国、日本、韩国等原油消费大国共同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来为油价降温,其背后用意深远,高油价再次让我们看到了原油的政治属性。
话说回来拜登政府火烧眉毛的局面一方面可谓自食苦果,我们都知道去年拜登就任总统的第一天,就宣布美国将重新加入《巴黎协定》,旗帜鲜明地为清洁能源站台,支持清洁能源革命,力主减少对化石燃料的需求,另一方面与不可预知的新冠疫情破坏了原油市场原有的供需平衡也有直接关系,2020年的低油价重创了美国页岩油产业,美国飞速增长的页岩油被踩了一脚急刹车,从1310万桶/日产量峰值跌回到1100万桶/日,史无前例的负油价对美国页岩油产业起到了破坏性的影响,虽然时隔一年半油价重新回到了80美元以上的高位确实对一些私营页岩油生产商有激励,可以看到它们在全力增产,一些大型页岩油商也在考虑适当追加投资,但是显然这还是远不及疫情前的水平,美国原油产量还是只有1150万桶/日,一方面国内原油产量恢复缓慢,另一方面随着疫苗普及和经济复苏带来的原油需求恢复不断增长,这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与下面我们会谈到的今年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原油需求表现不给力不同。
2021年,包括美国、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的恢复成为全球原油需求恢复的核心力量,这其中美国原油需求的恢复更是其中最重要的力量,一方面原油产量下滑,另一方面需求不断恢复,最终美国在减少了对外出口原油同时,截止到11月商业库存较2021年初下降了超6000万桶,战略储备原油释放了接近3100万桶。跟踪美国原油和成品油全口径库存变化可以看出,目前其整体油品库存压力明显低于5年均值,对油价压力不大。
跟今年的供不应求局面不同,明年美国原油市场会再次出现明显差异,根据EIA预测美国原油产量2022年将增至1190万桶/日,比今年增长80万桶/日的产量,而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更加积极,其判断美国原油产量明年将增加110万桶/日,不管是80万桶还是110万桶的增量,都会超过美国2022年的需求增长潜力,这也意味着美国供应紧张程度得到缓解同时,原油出口量将恢复增长,增加其对全球市场的供应。
3、中国市场
2020年,全球疫情冲击下,中国成为全球唯一一个需求正增长的原油消费大国,为稳定原油市场从需求端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再往前看,2019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量中国市场也仍然是绝对的火车头,足足贡献了全球增量中的75%,这也是发生经济危机之外正常年份的历史峰值!从2015年开始,随着地炼原油使用权和进口权的逐步放开,数量众多的地方炼厂终于能够自主进口原油,再叠加我国加大原油储备等因素,原油需求量突飞猛进,2015年后呈现出逐年增长的局面。2018年开始中国大炼化项目陆续上马,原油需求增量开始提高,过去几年中国原油需求增量稳步维持在72万桶/天上下。
然而时间进入2021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虽然有浙江石化二期、盛虹石化等大炼化项目陆续投产,我们仍然明显的能感受到中国原油需求增速明显的下滑了,突出体现在中国原油进口方面罕见的出现了连续7个月月度进口量比去年同期低的情况,出现这一现象的背后有中国对非国营进口配额管理趋严因素,也有高油价因素,还有中国在碳中和碳达峰战略发展方向对炼化产业调整的因素,总之2021年中国原油进口出现了20年来幅度最大的下降,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11月原油进口同比下降7.3%,较去年同期下降了2763万吨,约60万桶/日;中国原油进口量的下降,也让对外依存度从去年高点逐步回落到了72%附近。不过考虑到2020年中国超量进口,高基数造成2021年原油进口相对回落,并不意味着中国原油需求后续就会持续回落,事实上根据中国碳达峰战略目标和中国炼油产业的发展来看,未来几年中国原油市场仍然会继续维持增长趋势,只是增速逐步下滑是确定的大势。
2021年中国原油进口量虽然下降明显,但并不代表中国原油需求下降了,事实上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1年1-10月中国炼油输入较去年同期还是继续增长了1500万吨,大约35万桶/日;不过我们注意到中国炼油产业还是有比较明显的变化,1、虽然今年炼油比去年还是增长的,但增量大部分是集中在上半年,目前来看7月之后中国炼油输入量就已经低于去年同期,降速动作明显,这也直接反应了今年中国原油消费的下降;2、今年炼油的增量并没有多少进入到成品油领域。通过跟踪中国炼油成品油出率看2020年疫情之后因需求受影响,汽油柴油出率就降至历史低位,这种状态的变化直到今年下半年随着国内再次出现成品油市场尤其是柴油供应紧张才得到改变,可以看出下半年国内明显加大了成品油产出比,以缓解国内成品油紧张局面。这个过程同时柴汽出率也明显有所回升,但中国柴汽比已经从10年前2:1降至了1:1附近,这种变化应该说符合国内成品油发展大趋势,但在具体过程中难免出现阶段性供需错配,尤其柴油产量近几年回落明显,这也让国内下半年一度出现柴油供应紧张局面。
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通知》中,明确规定了未来10年内,为了应对“碳达峰”总体行动目标,在各行业中制定了总体的发展部署,其中重点包括能源化工行业的转型升级。《通知》中提到2025年,国内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0%以上。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有效化解结构性过剩矛盾。严格项目准入,合理安排建设时序,严控新增炼油和传统煤化工生产能力,稳妥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引导企业转变用能方式,鼓励以电力、天然气等替代煤炭。调整原料结构,控制新增原料用煤,拓展富氢原料进口来源,推动石化化工原料轻质化。炼油产能继续淘汰是总体必然趋势。
根据我国石化机构研究发现,按照最新炼油产能统计,截至2021年底,中国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有望达到9.1亿吨/年,连续几十年出现正增长。如果按照《通知》要求,至2025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年,那么还有9000万吨/年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的发展空间。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目前炼油产能不变的前提下计算,未来4年内,仅能满足9套1000万吨/年的炼油装置投产,或者4-5套2000万吨/年的炼油装置投产。但是事实上至2025年,中国将会有15套炼油装置相继投产,总计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新增规模将会超过2亿吨,其中2000万吨/年及以上的装置有5套,1000万吨/年及以上的装置有14套之多。未来5年内,炼油装置重要的代表性企业有:盛虹石化、浙江石化二期、广东揭阳石化、唐山旭阳石化、镇海炼化扩能项目、山东裕龙石化等。
如果按照目前在建的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常投产前提下,中国的原油一次加工能力将会接近12亿吨/年,与《通知》要求的10亿吨/年,超额2亿吨/年。《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中提出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等规定,推动200万吨/年及以下炼油装置淘汰退出。严禁新建1000万吨/年以下常减压、150万吨/年以下催化裂化、100万吨/年以下连续重整(含芳烃抽提)、150万吨/年以下加氢裂化,80万吨/年以下石脑油裂解制乙烯装置。新建炼油项目实施产能减量置换,加大闲置产能、僵尸产能处置力度,因此可以预知中国炼油产业未来几年将继续出现明显变化。
4、印度市场
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消费国,印度一直被视为未来20年原油市场需求端增长的核心力量,但是近几年印度在原油消费方面的表现是让人失望的,早在 2019年印度经济发展就失速明显,当年原油增量就相对有限,而新冠疫情爆发之后,作为人口数量仅次于中国的印度其经济发展备受冲击,2020年其原油需求断崖下跌,今年5月印度更是全面爆发德尔塔病毒,再次让印度遭受重创,2021年印度原油需求恢复远不及预期,连续2年原油进口都是远低于疫情前水平。国内消费方面,虽然汽油消费再次创出新高,但是因其经济不给力表现,柴油消费还是明显低于正常年份。考虑到随着疫苗接种普及,疫情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明年印度有望恢复原油需求的大幅增长。
三、全球炼油毛利刷 新近年来最好水平
疫情不仅打乱了原油市场供需平衡,成品油市场更是深受其困扰,2020年需求垮塌导致全球市场炼油毛利及其惨淡,然后2021年又上演了极端反转,因为全球原油市场以去库结构为主,紧供应成为常态,所以我们也看到了全球成品油市场基本处于供不应求格局,成品油市场同样是加速去库,美国汽柴油库存均降至5年来低位,叠加通胀等因素美国汽油价格升至历史高位,给美国白宫带来极大压力,这迫使拜登政府不得不将控制油价上升到最重要的位置,欧洲英国等地直接出现油荒,中国市场也是在国庆节后持续了一波柴油汽油价格疯涨的行情,因供需错配局面反转,全球炼油毛利均处于历年来的高位,中国美国汽柴油裂解差远超往年的表现。这种价格异常波动的背后正是供需不稳定的表现。经过近2年的经历,虽然人们对疫情的应对已经不再那么恐慌,但是只要疫情存在,距离恢复正常秩序就还有一段距离,这也意味着原油以及成品油市场仍未进入稳定的供需结构。
四、基金对原油态度出现大幅改变
宏观层面和基本面变化对油价的最终影响都是通过资金的变化推动,资金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这个市场最有可能的方向。而作为专业的机构投资者,基金持仓作为监测市场情绪的重要指标往往能够反映出当前市场的整体情绪。在低油价区域,流动性充裕背景下,作为对冲通胀的绝佳对象,原油成为基金大量增仓多单的重要选择,进入2021年上半年随着沙特带动OPEC+严格管控产量,市场对油价看涨预期不断抬升,这一过程基金也是不断增持多单,但随着油价在6月份升至70美元之后,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不管是布伦特还是WTI原油,基金的净多头配置都开始出现减少,虽然下半年飓风引发额外减产以及接下来的能源危机炒作让基金短时间内增加了部分多头配置,但在油价涨至80美元上方之后,基金再次表现出快速离场的动作。尽管高盛等多家投行反复唱多油价,高喊“老乡,别走”。但显然基金的判断更加理性,随着油价走高,原油作为资产配置性价比大大降低,而供需层面展望显然也不容乐观,2021年11月美联储宣布开始缩债,虽然流动性的收紧需要一个过程,但显然预期之下基金行动迅速。
五、SC—中国原油期货稳健运行
自2018年3月26日中国原油期货上市以来,SC就吸引了世界众多的目光,中国版的原油期货也在万众瞩目中逐渐成长。到目前,我们很开心的看到SC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与日俱增,在亚洲交易时段,也就是在中国白天的交易时段里,上海原油期货的交易量已稳超WTI及布伦特,即便是夜盘美国交易时段,SC与国际油价互动越来越频繁,某些时间已经开始在原油市场引领国际油价的波动,随着对SC原油感兴趣的投资者群体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将SC原油纳入投资标的,而SC原油期货这些年来的运行也培育了一大批原油产业上下游客户,推动了我国原油产业对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认识。据介绍截止今年6月,已有68个国际经纪公司推出人民币原油交易服务,吸引了包括英国、瑞士、阿联酋等25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参与者,比如,目前有大量上海原油期货以复出口的形式进入日韩市场,这表明人民币对于亚洲原油市场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据中国社科院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世界能源蓝皮书指出,人民币原油期货有望成为亚洲原油定价基准,一个辐射亚太地区的原油贸易集散地已现雏形,定价市场功能显现,日经亚洲评论稍早前分析报道称,亚洲最好用人民币和日元交易石油。
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我国原油期货交易运行平稳,规模稳步提升。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数据显示,2021年1—11月我国原油期货累计成交量3769.51万手,累计成交额161992.5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85%和53.11%;日均持仓量7.70万手,累计交割量2.49万手。2021年6月21日,原油期权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进一步丰富了原油产业风险管理工具,作为原油期货的衍生产品,原油期权是原油期货市场的有效补充,为企业提供更为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工具。升级企业风险管理模式,企业可以在期货、期权、期权组合等不同的工具之间调配,根据自身风险管理需求形成“量身定做”的组合套保策略,为企业稳定经营系上“安全带”。截至11月30日,原油期权累计成交量118.35万手,日均持仓量1.34万手。可以认为SC原油期货作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地位进一步得到巩固,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目前SC市场与境外的BRENT和WTI市场仍有一定的差距,不管是成交量还是持仓量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跟踪SC原油期货近3年多来的表现可以看出,运行日趋成熟,从最开始的摸索阶段,到逐渐开始具备中国市场以及亚太地区定价基准的特征,我们注意到之前因4800多万桶仓单背景下,交割压力巨大的SC原油,在2020年底到2021年上半年其高性价比的价格背景下,大量的SC交割原油迅速被各类买家消化,所谓的无人愿意接盘都是伪命题,市场随着仓单的消化,SC原油跟国际市场之间的深度贴水得到了迅速的修正,低估的SC跟国际市场的深度贴水也得到了大幅修复,目前已经跟布伦特油价基本接近平水结构,跟中东地区油价再次接近理论跨区价差,而SC原油月间差也越来越成熟能够反应市场的供需强弱变化。
六、原油市场展望
1、宏观经济继续恢复,控通胀保增长成新主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10月12日发布的最新一期《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下称报告)中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小幅下调0.1个百分点至5.9%,维持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4.9%不变。IMF预计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6%,较前预测值下调0.1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速有望达到5.2%,较前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欧元区经济体经济增速有望达到4.3%;日本经济增速有望达到3.2%;预计英国经济增速有望达5.0%。
IMF认为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但受疫情拖累复苏动力正在减弱,下行风险加剧。德尔塔病毒肆虐,新冠病例死亡总人数逼近500万,成为横在全面复苏道路上最大的障碍。与此同时,疫情多点暴发,殃及处于全球供应链关键环节的国家和地区,致使供应链紊乱时间长于此前预期,进一步抬高部分国家的通胀。数据显示,目前发达经济体中完全接种疫苗者占总人口比例已达60%,部分人群甚至已开始接受加强剂注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低收入国家中仍有96%的人口没有接种疫苗。
IMF预计,发达国家经济体的总产出有望在2022年回归到疫情前水平,到2024年较疫情前水平高出0.9个百分点。与此相比,除中国以外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的总产值到2024年或仍旧较疫情前水平低出5.5个百分点,并将严重影响上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IMF警告称,疫苗普及和政策支持上的巨大差距,导致各国间的经济增长前景呈现“危险背离”(dangerous divergence),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受创最重。与此同时,金融环境收紧、通胀预期锚定脱钩风险加剧,迫使部分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国家不得不在经济产出大幅下滑的情况下,仍继续加快回撤政策支持。
报告认为,一方面,疫情和气候等干扰因素对部分国家的制造业活动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积压需求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导致美国和德国等发达经济体通胀增速加快。预计,2021年发达经济体通胀率有望上升至2.8%,到2022年通胀率有望回落至2.3%。其中,预测美国通胀率在今明两年有望分别升至4.3%和3.5%。与此同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IMF预计,上述经济体2021年通胀恐上升至5.5%。新冠疫情前途未卜、供应链紊乱持续时间未知,且通胀预期恐出现变化,导致通胀前景面临巨大不确定性。
在此情况下,货币政策制定可谓如履薄冰,在控制通胀和金融风险过剩的同时,仍继续支持经济复苏。IMF警告,虽然货币政策不应受到短期内暂时的通胀高企影响,但央行需要为通胀预期上涨的风险做好准备,与市场保持清晰沟通并迅速行动。不过看起来美联储已经明显改变了之前的鸽派立场,11月30日周二,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与美国财长耶伦一同出席美国国会参议院银行委员会的季度听证,鲍威尔表示“我们此前在通胀问题上忽视了供给侧问题的严重性,现在是时候放弃关于通胀‘暂时性’这个词了”。在11月会议上,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决定维持利率在接近零的水平不变,并开始缩减去年推出的每月1200亿美元的购债计划,目标是到2022年中完成减码,并且随着对通胀的担忧美联储开始讨论加速减码可能,也为后面提前加息做好准备,除了美联储外,欧、英央行也均处于边际从紧的状态,市场对于2022年也均有一定的加息预期,而日央行的货币政策则大体维持宽松,这种差异的原因或主要在于通胀水平的差异:日本长期面临通缩局面,在各国普遍面临较大通胀压力的当下,日本CPI仍维持低迷,日央行收紧政策的必要性较低。中国方面通胀压力不大,稳增长已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因此可以看到年底央行进行了降准操作,稳健货币政策取向没有改变。
理论上,货币政策收紧并不必然带来全球流动性环境的收紧,央行货币政策和实体部门的信用扩张都会对全球流动性环境产生影响。但是显然2022年随着经济的进一步恢复,控制通胀将成为大部分政府需要面对的重要任务,流动性逐步有序收紧是的大势。历史规律来看,虽然流动性拐点并不意味着大宗商品会大跌,但显然从流动性角度推动价格大涨的动力在消退;这时候供需层面因素将重新站上舞台的中央。
2、原油市场重新迎来供应过剩压力
12月OPEC月度会议上2022年1月继续维持40万桶/日增产计划,这个决定让市场颇感意外,因为在此之前,美国联合多国总共释放6600万桶战略原油储备情境下, OPEC+的内部研究预计第一季度全球市场石油供应过剩将达到300万桶/日,而在此情况下OPEC+最终还是决定继续维持增产计划,很难说沙特等OPEC国家做出这一明显不利于维护油价的决定背后考虑的是什么,但是这一决定显然是消费国愿意看到的,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普萨基表示,“我们赞赏最近几周与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其他欧佩克+产油国的密切合作,以帮助应对价格压力。加上我们最近协调释放的战略石油储备,我们相信这应该有助于促进全球经济复苏。”
除了疫情仍然困扰市场之外,2021年,随着双碳背景下能源转型成为扰动能源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2021年秋季开始爆发的欧洲能源危机很大程度上就是能源转型过程中因供需错配遭遇供应短缺的挑战,从而引发了天然气价格飙涨,原油市场上也出现了少见的替代性炒作,间接推升了油价。展望未来随着能源转型的推进,在传统化石能源向绿色能源转换过程中,这种供需错配仍可能不时上演,从而引发能源价格的大幅波动。从长远展望未来化石能源消费逐步触顶是大势所趋,IEA的《2021全球能源展望》中判断石油需求均在2025年左右达峰,然后以不同的速度下降。不过对于2022年原油市场需求增长还是有基本保障的,全球经济整体仍将从疫情中继续恢复,原油需求也有基本保障。国际能源署IEA预计,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将达到3.3%,需求增量约300-400万桶/日,整体将恢复到2019年疫情前水平。日前美国能源署在最新能源展望中判断2022年全球原油需求增速预期为355万桶/日,较之前上调了20万桶,这也从侧面说明明年原油市场需求恢复还是有保障;
而供应端,目前OPEC+在1月继续增产基础上,仍然有340万桶的减产量在明年恢复;而根据其在7月份月度会议最终达成决议,本次减产合作等2022年4月底到期后,OPEC+原油产量基准将较当前基准线提升163万桶/日,这意味着OPEC+在2022年有500万桶的增产空间,除此之外美国能源署预测美国原油产量在2022年将增加67万桶/日,较之前预测下调了10万桶;另外明年伊朗原油回归市场概率还是比较大的,这会给市场带来约150万桶左右的增量;总体而言明年原油市场潜在供应增量在500-700万桶/日之间,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了,包括各家投行、OPEC、IEA等都警告过供应端投资不足后期可能引发供应短缺,我们也看到了这次油价重新回到近7年高位的激励下,供应端增产仍表现的比较克制。
2021年原油市场供应压力相对有限,一方面OPEC因有减产合作协议尚可理解,另一方面美国页岩油也并没有像之前那样飞速增长,可以看出供应端确实是在为能源转型做准备。不过话分2面说,虽然一些能源公司在减少对原油市场的投资,但是我们也要明白手里握着全球70%原油资源的中东各国还是磨刀霍霍的做着增产计划,包括阿联酋、伊拉克、伊朗、沙特等手里大量的原油资源的国家都是想尽可能在化石能源退场之前的接下来30年时间内尽可能地把能源资源兑现成为财富;所以我们看到阿联酋远期愿景是计划到2030年将石油产量提高到每天500万桶,较当前产量还有近200万桶增长空间;伊拉克计划到2027年将石油产量提高至800万桶/日,较目前产量约有350万桶增长空间;伊朗原油一旦解除制裁半年内有信心恢复到400万桶/日,远期愿景600万桶/日;沙特阿美多次提及沙特原油产量将在未来几年提升到1300万桶/日,总体而言供应端团结与否,能否脱离囚徒困境将起到决定性作用。
5、2022年价格预测
时间一晃,新冠疫情已经出现近2年时间,我们仍然在适应疫情从经济到生活各方面带来的影响。原油市场也是如此,人们努力的让市场恢复到正常秩序,但事实上在疫情扰动和双碳背景下,能源市场将会持续处于变化过程中,市场越来越担心考虑全球原油长期资本开支不足,原油市场供应收缩速度可能会超过对原油需求退出速度,当然这也完全可能过于担心了,因为我们不能确定能源转型这个过程到底需求替换领先还是供应退出领先,所以也不能排除持续供过于求局面的出现,所以未来能源转型这个过程中能源的价格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稳定的阶段,这也对油价的判断带来很大挑战。大量的事实证明,人们可能对原油市场供需局势中长期变化方向性判断相对比较可靠,但因一些不可控因素经常会导致油价出现一些超预期表现,在油价的判断能力上却非常有限,过去一年多来,众多研究机构不断调整着对油市的评估,乐观派和悲观派观点仍对立严重,总体来说虽然市场分歧明显存在着很大的变数。尽管如此,经历了疫情一年的洗礼之后,我们还是有很多的逻辑线条可以帮助我们大概清楚油价的波动大势。
疫情之后,为了拯救经济,全球各国量化宽松扩表共计超过8万亿美元,接近此前10年的总和。欧美日的广义货币M2增速也都创近年来新高,欧美政府不得不实践了“现代货币理论MMT”暨政府财政直接向企业和居民发钱,并大规模举债融资,大规模刺激的结果就是到2021年下半年,美国欧洲等都不得不将控制通胀压力的来作为头等大事来应对,而时间进入2022年,显然这些国家不得不面对如何权衡控通胀和脆弱的经济继续恢复的难题。目前来看美联储的态度已经非常明确了,只要条件允许,加速缩债并为明年提前加息提供条件,流动性收紧是大势所趋,这也让宏观层面推涨大宗商品价格的能量会逐步消退,
而供需层面,IMF对2022年全球经济增速预期4.9%,原油需求跟经济增长呈现高度相关状态,因此在全球经济进一步恢复的基础上,考虑到疫情对原油消费破坏力逐步减弱,原油需求恢复有基本保障,结合各大能源机构判断来看,原油需求大致有望恢复350万桶/日左右,而供应端考虑到OPEC+后续产量陆续回归以及美国等其他非OPEC产油国产量的增加,原油市场供应端产量潜力高达500-700万桶之间,供应增量在2022年有很大概率会超过需求增量,如果油价保持相对高位,伊朗制裁取消的可能性,2022年原油市场供应超量有可能超预期。
综合评估宏观因素及基本面供需演绎,2022年原油市场缺乏继续走大级别牛市的条件,中性基准场景下,我们判断2022年油价重心会较2021年下半年有所下移,全年均价大致在67美元,波动区间在55-85美元之间;强势场景下原油重心72美元,弱势场景下油价重心靠近60美元;
OPEC重新掌控油市?
自北美2011年页岩油气革命后,过去十年,美国页岩油一直是全球油市供应端的主要增量,这也直接导致OPEC近十年对全球油市的影响力日趋减弱。然而,2020年疫情突然暴发实际上使得沙特与俄罗斯带领的OPEC+组织重新找回了油市供应端的控制力,在未来几年取代美国页岩油成为供应端主要边际增量。
页岩油:上游投资缩水,产量难以大幅提升
近几年,受能源转型和油价持续低迷影响,全球油气行业上游勘探和钻井投资持续缩水。2014年全球油气上游投资接近8000亿美元,此后一路下滑,2019年降至4750亿美元,2020年又因疫情减少超30%。北美页岩油上游投资从2014年最高2440亿美元大幅缩水至2020年的710亿美元。
不同于传统石油,由于页岩油投资周期极短的特性(从资本投入—完井—出油平均仅需2—3个月),上游投资的减少对页岩油的影响会在短期直接反映到产量上。
另外,疫情后页岩油行业的资本支出纪律也发生了明显转变:从利润再投资钻新井转变为利润优先偿还债务以及分红回报股东。
在此背景下,美国页岩油在油价从2021年年初48美元/桶涨至最高85美元/桶的情况下,产量较年初只增长了平均不到50万桶/日。
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至少明年,北美页岩油的上游投资仍难以显著增长,页岩油企业将继续遵循严格的资本支出纪律。因此,对于未来美国页岩油,产量难以大幅增长将是必然。
OPEC:产能充裕,将成为未来供应端主要增量
在页岩油难以显著增产的前提下,OPEC充裕的闲置产能将成为未来几年原油供应端的主要增量。
根据OPEC12月月报中公布的各国石油产量计算,除伊朗、利比亚、委内瑞拉三个豁免减产的国家外,OPEC成员国距离2022年5月起实施的新减产基线合计仍有超过433万桶/日的增产空间。倘若加上俄罗斯32万桶/日的增产空间,OPEC+组织距离完全退出减产仍有超过465万桶/日的增产空间。
同时,OPEC在减产线之外还留有大量闲置产能。例如阿联酋近几年积极增加扩大产能的资本投入,产能大幅增长。阿格斯统计,截至2020年4月,阿联酋原油产能接近385万桶,阿联酋官方则声称当前实际产能接近400万桶/日。据EIA统计,目前OPEC闲置产能接近600万桶/日,整个2022年预测OPEC闲置产能也将维持在平均500万桶/日之上。
相比之下,2021年四季度全球石油需求9949万桶/日,较疫情前2019年10010万桶/日的水平相比不过少了61万桶/日。即使算上OPEC预估的2022年原油需求增长415万桶/日,OPEC的增产空间也足以完全覆盖。
总的来说,OPEC将成为未来几年全球油市供应端的主要增量,这给予了OPEC组织更大的话语权和定价权,每月一次的OPEC产量会议牢牢掌控着油市供应端。
2021年中国船用燃料油市场年度热点大事记
1 、舟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授予托克能源(浙江)有限公司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经营资格的批复
2021年1月7日,舟山市人民政府批复舟山市商务局,研究同意授予托克能源(浙江)有限公司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有经营资格。这是第11家获得舟山保税船供油资质的企业。
2 、关于海南自由贸易港内外贸同船运输境内船舶加注保税油和本地生产燃料油政策的通知
海南省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海口海关,国家税务总局海南省税务局,海南海事局:
为贯彻落实《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现将海南自由贸易港内外贸同船运输境内船舶加注保税油和本地生产燃料油政策通知如下:
一、全岛封关运作前,对以洋浦港作为中转港从事内外贸同船运输的境内船舶,允许其在洋浦港加注本航次所需的保税油;对其在洋浦港加注本航次所需的本地生产燃料油,实行出口退税政策。海南省本地燃料油生产企业凭燃料油出口货物报关单(备注栏注明“用于内外贸同船运输境内船舶加注”字样)等有关材料,向税务部门申报岀口退(免)税。上述保税油和适用出口退税政策的本地生产燃料油统称为“不含税油”。本条规定的境内船舶加注的本航次所需不含税油,免征关税、增值税和消费税。
二、内外贸同船运输的境内船舶,是指获交通运输主管部门颁发的《国内水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和《船舶营业运输证》(经营范围均含“国内水路货物班轮运输”),并向海关备案,同时承载内贸和外贸集装箱货物的船舶。本航次,是指从装载外贸货物的始发港至洋浦以及从洋浦装载外贸货物至目的港的航次。其中,始发港为首个装载至洋浦中转的外贸货物的境内港;目的港为最终卸载自洋浦中转的外贸货物的境内港。
三、本航次所需不含税油加注量=本航次里程×(燃油消耗率×额定功率÷额定航速)。航次里程以《中国沿海航行里程表》为准。燃油消耗率以《船舶推进机器轮机说明书》中数据为准。额定功率以《船舶检验证书》中数据为准。额定航速以《船舶实验综合报告》或《船体及设备说明书》中数据为准。
四、洋浦港交通主管部门按照上述公式,对符合条件的船舶核定本航次不含税油加注量。不含税油经营企业按照交通主管部门核定加注量加注不含税油。船舶可申请累计多航次加注。不含税油经营企业应当将不含税油加油有关信息资料报送税务部门。
五、不含税油的操作、监管流程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六、本通知自公布之日起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至本通知公布前,内外贸同船运输境内船舶已试行加注的燃料油,可参照本通知政策有关规定执行。
财政部 交通运输部 商务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2021年2月26日
2021年6月8日,从事内外贸同船运输的“新汕头”轮到达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卸货时,顺便加注了694.5吨保税燃料油。自今年4月8日洋浦独有的内外贸同船运输船舶加注保税油政策正式落地实施以来,上半年已加注保税油2003.6吨,大大降低了航运企业的成本。
内外贸同船运输船舶加注保税油政策在洋浦的正式落地,对洋浦建设保税油供应中心和打造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航运枢纽都具有标志性意义。洋浦将全面推进自贸港政策为产业赋能,持续弘扬“快准实好”的工作作风,以高标准严要求和“店小二”精神,加快烧开洋浦保税港区“这壶水”。
3 、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与上海市交通委签订一体化供油协议
2021年3月8日,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舟山管委会与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正式签订了《保税船用燃料油一体化供应协议》,标志着长三角港口海事服务一体化迈出坚实步伐,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交通运输部上海组合港管委会办公室主任徐国毅、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张林、舟山市委副书记、浙江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华伟、舟山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浙江自贸区管委会副主任毛江平、上港集团副总裁方怀瑾和两地交通港航、海事、海关、边检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出席本次签约仪式,张林副主任与毛江平副主任代表双方共同签订了合作协议。
此前经双方友好协商,已就船用燃料油跨港区直供试点企业、供油船舶准入机制、共同建立港口经营备案和口岸监管互认长效机制、落实协议的工作机制等达成共识。根据协议,两地交通港航部门在中石油上港、浙江海港国贸2家供油企业试点基础上,共同建立一体化供油船舶名录库,两地相关经营备案手续、供油市场监管实施互认。双方将以船用燃料油一体化供应作为浙沪海事服务合作的新起点,有序扩大试点范围,拓展深层次合作,共同推进两地国际航行船舶综合海事服务和LNG加注等领域的广泛合作,携手推动建设“长三角海上合作示范区”。
本次合作协议的签订,是两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同长三角共建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提升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要求的生动实践,是长三角一体化国家战略、促进长三角区域市场融合发展的又一范例。
4 、保税船加油许可下放至海南省政府
2021年4月19日,自贸区港司发布致海南省人民政府的通知:商自贸发〔2021〕58号《商务部等20部门关于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贸易自由化便利化若干措施的通知》。
其中,在货物贸易方面,第3条明确规定:“将海南省省内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下放海南省人民政府,经批准的保税油加注企业可在海南省省内为国际航行船舶及以洋浦港作为中转港从事内外贸同船运输的境内船舶加注保税油。”
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需要国务院批准经营许可,其中保税油免征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不占用进口配额,由海关实施监管供应。
目前,国务院共审批了5家企业可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保税船供油经营,并于2017年赋予舟山市政府、2020年赋予深圳市政府保税加油许可权,因此海南省是首个全省范围获得保税油地区经营许可权的地区。
5 、关于对部分成品油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的公告
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19号
为维护公平税收秩序,根据国内成品油消费税政策相关规定,现将有关问题公告如下:
一、对归入税则号列27075000,且200摄氏度以下时蒸馏出的芳烃以体积计小于95%的进口产品,视同石脑油按1.52元/升的单位税额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
二、对归入税则号列27079990、27101299的进口产品,视同石脑油按1.52元/升的单位税额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
三、对归入税则号列27150000,且440摄氏度以下时蒸馏出的矿物油以体积计大于5%的进口产品,视同燃料油按1.2元/升的单位税额征收进口环节消费税。
四、本公告所称视同仅涉及消费税的征、退(免)税政策。
五、本公告自2021年6月12日起执行。
特此公告。
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
2021年5月12日
6 、 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在斯里兰卡开启低硫船燃供应业务
2021年2月底,中石化燃料油公司在斯里兰卡打通船用燃料油供应全流程,顺利完成首单1500吨低硫船燃供应任务,实现在南亚船加油市场的首单突破,开斯里兰卡汉班托塔港低硫船燃供应先河,对于中国石化进一步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服务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7 、广州发文支持南沙开展保税燃油加注业务
3月4日,经广州市政府同意,广州市商务局制定了《加快培育广州南沙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工作实施方案》,方案今日正式挂网。
方案提出建设大宗商品国际分拨枢纽。支持开展保税燃油加注业务。争取南沙企业申请“国际航行船舶保税油经营”全国性资质,争取具备资质的企业在指定监管场所内开展保税船燃调兑业务。扩大燃料油进口,探索“南沙+锚地”模式发展VLCC浮舱石油保税进口业务的可行性。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保税船燃加注基地,探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联合监管平台。
8 、青岛港首单挂港加油业务落地
2021年3月14日,中石化燃料油山东分公司加油船“大东凯6”轮抵达三号锚地,为来山东港口青岛港挂港加油的大型油轮“ESCAPADE”轮成功加注1500吨低硫船舶燃料油。此举标志着山东港口青岛港全力促成的在青岛地区外锚地为过路船舶提供挂港加油业务的首单落地,开创了青岛地区挂港加油业务的先河,也将进一步促进山东港口保税 船用油市场的发展。
9 、中国船燃广州公司正式打通广州海关高明关区跨关直供
2021年5月17日,随着“中燃37”轮顺利完成靠泊中船文冲船厂“诚信19”轮保税油供应任务,标志着中国船燃广州公司正式打通广州海关高明关区跨关直供“最后一公里”,实现油品生产炼厂到终端客户的一站式供应模式,为中国船燃在粤港澳大湾区保税油业务提质增量打开了一条新通道。
10 、山东港口航运集团成功开展保税船供油运输业务
2021年6月17日,山东港口航运集团加油船“山港油运8”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港区65号泊位顺利为“中华和平”(MV.CHINA PEACE)轮加注1036.2吨保税燃油,是航运集团开展的首次保税船供油运输业务,开启了山东港口保税燃油供应业务新篇章。
作业过程中,航运集团按照中石化燃料油山东有限公司加油订单要求,协同青岛港强化联合调度,顺利完成加油船搭靠、燃油供送等作业环节,同时与海事、海关、边检、受油船保持常备联络,仅用4小时即完成首次供油运输业务。
“山港油运8” 轮是航运集团首艘专业加油船,由山东港口装备集团日照船机港达船舶重工有限公司建造,总长90米,型宽15.2米,型深7.2米,总载重量4200吨,单航次可供应船用燃料油3700吨。船舶为双机双桨尾机型,配备最新型艾默生质量流量计,在航行操纵、供油安全、计量精度等方面具备领先水平。据悉,“山港油运8”轮先期将投入青岛口岸开展船供油运输业务,后续服务范围将逐步覆盖省内其他口岸。
11 、“中国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税船供报价”正式发布
6月21日,上海期货交易所和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联合研发编制的“中国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税船供报价”在上期能源低硫燃料油期货上市一周年仪式上正式发布。该报价以低硫燃料油期货每日结算价升贴水形式发布,由舟山当地主要船供企业报价后经计算形成,旨在打造以低硫燃料油期货结算价为参考基准、具有区域代表性的现货贸易参考价格,是首个以国内期货市场价格为定价基础的人民币报价机制。立足舟山全球第八大,国内最大的保税船供油港口的市场地位,中国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税船供报价所有价格数据均取自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低硫燃料油真实交易数据。先期参与报价的有中石化燃料油、中燃、中石油燃料油,并逐步扩展引入其他燃供企业,将全面客观地反映燃供市场的价格走势,起到价格指导作用。
下一步,中国舟山低硫燃料油保税船报价将加快引进报价主体,提升市场参与度,增强价格辐射影响力,在机制成熟运作的条件下联动线上交易,打造一体化、实时性综合报价体系,进一步深化长三角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建设,并在形成有区域性影响力的低硫燃料油中国现货价格基础上,逐步辐射东北亚、东南亚市场。
12 、首票“深圳牌照”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油加注业务落地盐田港
2021年6月29日,深圳市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首单加注活动在盐田港区举行。当天,随着一艘供油船舶“朝阳502”轮将2700吨燃料油提离惠州马鞭洲岛华德油库,在深圳海关的监管下,在盐田港码头顺利完成为国际航行船舶“ZIM Virginia”轮提供燃料油加注服务。此举标志着首票“深圳牌照”国际航行船舶保税燃料油加注业务改革迈出关键一步,深圳综合改革试点首批授权事项清单中又一事项得到落实,对盐田区打造国际航运枢纽和离岸贸易中心有着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深圳海关先行先试,支持燃料油出口、退税政策落地,推动企业设立国内结转型出口监管仓库促进国产燃料油外供。试点推广保税仓和出口监管仓“两仓合一”创新运营模式改革,减少燃料油二次流转。前5月,深圳关区共监管出口外供燃料油40.61万吨,同比增长528%。
13 、松辽盆地陆相页岩油实现重大战略性突破
2021年8月25日,中国石油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大庆油田古龙页岩油勘探取得重大战略性突破。古页油平1、英页1H、古页2HC等重点探井获日产油30方以上高产且试采稳定,其中古页油平1井见油生产超500天,累产原油6000多吨,累产油气当量近万吨,实现松辽盆地陆相页岩油重大战略性突破。
14 、大庆石化首次成功产销船用燃料油
截止2021年7月29日,大庆石化公司已生产船用燃料油3.07万吨,产销率达到100%。大庆石化公司生产的燃料油品牌中,以汽油和柴油系列牌号为主。为贯彻集团公司“油转化”工作精神,探索降低汽、柴油产量新途径,今年年初,大庆石化积极组织论证生产船用燃料油的可行性,不断攻克船用燃料油生产技术,积极快速推进船用燃料油生产储运改造方案论证及设备改造。炼油厂通过优化催化柴油比例,达到船用燃料油出厂标准,同时把240和241号罐作为船用燃料油专用储罐,通过专线专泵管输到石油站出厂。
经过一个月的试验,炼油厂技术人员通过对120个主要质量标准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终确定了方案。使用该方案的产品完全符合船用燃油协议质量控制标准,实现了船用燃油生产的新突破。6月19日20时20分,241号罐船用燃料油开始向石油站管输送油,大庆石化炼油厂船用燃料油首次成功出厂,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
15 、天津港保税燃料油混兑业务正式启动
2021年9月28日,天津港保税燃料油混兑业务在燃供公司正式启动,燃供公司成为天津首家启动天津港保税燃料油混兑业务的企业,这也是天津自贸区首个油品政策正式落地。2020年5月28日,燃供公司取得“国内结转型出口监管仓库”资质,成为天津地区首家政策落地企业,南疆油库也成为华北地区规模最大、海关监管设施最完善的储备油库。
以此为依托,燃供公司与国内最大的供油服务企业中国船舶燃料有限责任公司实行保税船供油业务一体化运营,通过南疆油库开展船用燃料油出口退税。今年上半年,中国船燃系统在环渤海区域出口退税资源已经完全取代了进口资源,对其进一步巩固渤海湾保税油市场第一的地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16 、中科炼化新建船用燃料油项目变电所受电成功
10月初,中科炼化新建船用燃料油仓储设施项目变电所SS29A成功受电,为确保中科炼化新建船用燃料油仓储设施项目10月底按期中交创造了条件。据介绍,中科炼化新建船用燃料油仓储设施主要由储罐区、变电所、泡沫站、系统管网、码头消防水池等五部分组成,六台储罐充水试验已全部完成,储罐防腐保温已全面展开;泡沫站设备已全部安装就位,系统管网工艺管道预制安装已完成超过80%,管道试压正在加快推进;码头消防水池已完成顶板浇筑,充水试验的前期准备已开始组织实施。陆域项目部一组正在与各参战单位一起加班加点抢上各项施工,全力以赴向着中科炼化新建船用燃料油仓储设施今年10月底中交、11月底投用的大目标推进。
17 、赋予上海市、广州市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
2021年11月25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发〔2021〕24号《关于开展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工作的意见》,其中《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改革事项清单》的10个方面101项改革举措中,第5个方面54项改革举措明确提出:支持开展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业务,提升国际航运综合服务能力。
此项举措的主管部门和单位:商务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海关总署。主要内容为:赋予上海市、广州市国际航行船舶保税加油许可权。允许广州市、深圳市保税油供应企业在广东省范围内开展保税油直供业务,进一步增强国际航运综合服务能力,吸引国际航行船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