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2025年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

宇林分享 时间:

工信部:到2025年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

工信部等部门发布“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包括:到2025年,粗钢、水泥等重点原材料大宗产品产能只减不增,产能利用率保持在合理水平。钢铁行业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水泥产品单位熟料能耗水平降低3.7%,电解铝碳排放下降5%。研究建立运用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等手段遏制过剩产能扩张的约束机制。实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探索建立钢铁等行业错峰生产机制。实施节能审查,严格控制石化化工、钢铁、建材等主要耗煤行业的燃料煤耗量。

到2025年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占原材料工业比重明显提高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介绍,此次《规划》提出“两阶段”总体目标。到2025年,原材料工业保障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在制造业中比重基本稳定;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占原材料工业比重明显提高;初步形成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十四五”时期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端装备用特种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常国武表示,“十四五”时期加快推动钢材产品提质升级,在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能源装备、先进轨道交通及汽车、高性能机械、建筑等领域推进质量分级分类评价,持续提高产品实物质量可靠性。支持钢铁企业瞄准下游产业升级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重点发展高品质特殊钢、高端装备用特种钢、核心基础零部件用钢等关键品种,力争每年突破5种左右关键钢铁新材料,满足重大技术装备和重大工程的用钢需求。

“十四五”将在不锈钢、铸管等领域分别培育1-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

常国武同时表示,“十四五”将鼓励龙头企业实施兼并重组,打造若干世界一流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依托优势企业,在不锈钢、特殊钢、无缝钢管、铸管等领域分别培育1-2家专业化领航企业。

工信部:“十四五”期间不再分别制定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规划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印发《“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司长陈克龙表示,“十四五”期间,不再分别制定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规划,而是首次将原材料工业整合起来进行规划。

《规划》在发展目标中提出,到2025年原材料工业保障和引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增加值增速保持合理水平,在制造业中比重基本稳定;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提升,占原材料工业比重明显提高,初步形成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产业发展格局。到2035年成为世界重要原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应用高地,新材料产业竞争力全面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领先。

相关报道

工信部:有色金属、建材以及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将陆续发布

在《“十四五”原材料工业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工信部已联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编制了有色金属、建材以及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重点行业碳减排实施路径和具体任务安排,后续将按统一要求和流程陆续发布。

冯猛表示,将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的产能置换政策,严控新增产能;严格控制炼油、磷、氨、电池、烧碱、纯碱、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适度控制现代煤化工产能增速。

工信部:有色金属、建材以及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将陆续发布

在《“十四五”原材料工业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副司长冯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工信部已联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共同编制了有色金属、建材以及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的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重点行业碳减排实施路径和具体任务安排,后续将按统一要求和流程陆续发布。

冯猛表示,将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行业的产能置换政策,严控新增产能;严格控制炼油、磷、氨、电池、烧碱、纯碱、黄磷等行业新增产能,适度控制现代煤化工产能增速。

机构解读

大越期货:碳达峰工作意见的影响分析

24日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对市场品种的影响主要是黑色、化工和有色。

一、黑色系列

螺卷:碳中和对钢材价格影响利多。不过钢铁行业近年来是国家环保政策重点治理整顿的行业,今年年初已有压减国内粗钢产量的任务指标,因此受政策压制,当前供给端开工率及产量已处低位,显著低于同期水平,继续压缩空间不大。因此,本周末碳中和最新文件对螺卷实际供需影响有限,但对于市场情绪会有一定的利多提振作用。

铁矿石:由于钢铁行业整体碳排放巨大,双碳目标下有利于引导钢铁产量下行,从需求侧出发对铁矿石进行打压,构成明显利空。

动力煤:目前供应端仍旧维持全力保供的基调不改,双碳政策会对需求侧造成深远影响,总体表现利空煤价

双焦:碳中和对焦煤形成利空,对焦炭影响较为中性,主要是由于碳中和背景下,煤化工以及活力发电受到抑制,资源会向焦煤端倾斜,供给趋于宽松,而焦企由于是重污染行业,未来新增投产受到抑制,对焦煤的需求有抑制作用,所以从供需两端都有利空影响。而对焦炭而言,碳中和在抑制焦炭需求钢铁产量的同时也抑制了供应端焦企的新增投产,所以整体利空影响较焦煤小。

玻璃:“双碳”政策对品种影响较大。供给方面:平板玻璃生产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两高”行业,煤、气等燃料成本占玻璃生产成本比例较高,行业目前已经实施严格的产能置换政策,在政“双碳”“双控”等政策加码、策鼓励行业兼并重组背景下,长期来看玻璃有效产能将继续收缩。需求方面,“双碳”政策鼓励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提升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将会对单位面积的玻璃使用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但是近日出台的房地产税改革试点政策对整体建材影响较大,对玻璃的需求将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冲击。综合来看,目前系列政策对玻璃影响整体偏多。

利多排序:玻璃>螺卷>焦炭>焦煤>动力煤>铁矿石

二、化工系列

甲醇:供应端目前仍受煤价影响较大,近70%产能均为煤制,文件对于煤炭能源的限制短期利好甲醇价格,中期关注天然气工艺及绿色能源合成甲醇工艺对于煤制工艺的替代情况,考虑到全球碳中和的背景下成本难以下降,甲醇价格长期偏利好

需求端政策中严格控制不得新建煤制烯烃项目,意味着占比近50%的甲醇下游需求不再增加,而传统需求方面甲醛、二甲醚等暂无扩张可能,中期利空甲醇价格,长期关注未来甲醇制氢等新型需求出现。综上,政策对甲醇中性偏多

PTA、MEG、PVC:PTA与石脑油制MEG单位耗电较低,预计所受影响较小,但合成气制MEG是典型的煤化工,且下游纺织业同样是碳排放大户。PVC中,电石制发下,电石成本中,电力占到40%左右,对PVC成本端影响较大,并且发改委对新建炼油项目实施产能减量置换,新建电石项目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推动10万吨/年及以下电石装置加快退出。总体来看,PTA供需皆有影响,需求侧大于供应侧,中性偏空;MEG供应侧大于需求侧,中性偏多;PVC供应侧大于需求侧,中性偏多

塑料、PP:碳中和、能耗双控对聚烯烃整体产业链上下游均有影响,上游主要影响到煤化工端,中央文件中提到,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目前煤制PE占PE总产能20%,煤制PP占PP总产能26%,长期影响是限制煤制工艺产能扩张,短期影响体现在煤价上,煤化工利润亏损持续扩大,从成本上支撑了聚烯烃价格,利多。另外,双控政策对下游也有影响,个别地区限电、限产政策也对下游工厂开工造成影响,同时高价原料使得下游采购积极性不高,略利空。

利多排序:MEG>甲醇>PVC>PP>PE>PTA

三、有色系列:

铜:

碳中和影响较小,单位耗电不大,电力成本占铜价比例不高,中期会影响起产能投产,偏小幅利好。

铝:

碳中和影响最大,单位耗电最大,电力成本占铝价比例最高,长期会收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中长期大幅利好。

镍:

供应:虽然电解镍是一个相对高耗电能行业,但对于依靠进口的产业来说,碳中和或许对镍产量影响有限。需求:新能源赛道的扩张会提升镍在电池端的需求。钢铁行业限制会从终端影响钢铁产量,不锈钢产量占钢铁产量比重较低,同时电解镍在不锈钢中的使用量也并不是很大,影响有限。综上所述,政策对镍影响中性略偏多。

锌:

电力供应减少,锌的冶炼成本增加,导致供应和成本增加,利多锌价。

影响利多排序:铝>锌>铜>镍

附:工作原则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原则。

——全国统筹。全国一盘棋,强化顶层设计,发挥制度优势,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施策,鼓励主动作为、率先达峰。

——节约优先。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提高投入产出效率,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

——双轮驱动。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

——内外畅通。立足国情实际,统筹国内国际能源资源,推广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和经验。统筹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对外斗争与合作,不断增强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坚决维护我国发展权益。

——防范风险。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

190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