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市投资参考(2017年8月16日)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对于农产品(000061,股吧)价格来说,气候因素就是最重要的“灰犀牛”。

今年的早些时候,暴风雪、干旱等气候因素曾让国际市场上小麦、玉米、大米等农产品期价出现大涨,不过,在上周四美国农业部周月报出炉后,不少农产品期货应声重挫。

分析人士表示,目前而言,“天气市”是否终结还要分品种区别对待,如天气因素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程度在逐渐衰减,但由于北半球大豆仍处结荚关键期,天气因素仍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相对来说,国内玉米由于产需差进一步扩大,价格有望持续走强,相关股票也值得关注。

农产品价格“过山车”

在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的利空影响下,8月10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齐遭重挫,其中12月玉米期货收至10个月低位;11月大豆期货收至为6月30日以来最低;9月小麦期货收至两个月低位。

通常,美国农业部会根据当前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及作物生长情况,对近期作物做出月度分析报告。

从此次报告内容来看,农业部对上述农产品的产量预期,不是超预期上涨,就是降幅不及预期。具体来看,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大豆方面,2017年美国大豆产量将创下历史新高,预计美国黄豆单产量为每英亩49.4蒲式耳,高于7月预期的48蒲式耳,也高于市场预期。玉米方面,美国农业部将美国2017年玉米单产量预期下调至每英亩169.5蒲式耳,但依旧高于市场预期的166.2蒲式耳/英亩。小麦方面,产量降幅同样令市场失望,美国农业部将2017/2018年度小麦美国总产量预估下调至17.39亿蒲式耳,但降幅2100万蒲式耳不及市场预期的5000万蒲式耳。

宝城期货农产品研究员表示,近期国际市场多农产品期价遭遇重挫,主要是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近期美国农作物产区天气形势整体有利于农作物生长,令此前累积的天气升水有所回吐;另一方面,美国农业部公布的8月供需报告超预期利空也给农产品市场带来明显压力。

若将时间维度拉长来看,2017年以来,受美国粮食主产区气候干旱炎热少雨以及作物出芽率不及预期的影响,国际三大主粮小麦、玉米、大米价格均呈现波动上涨之势。据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今年以来,CBOT玉米、稻谷、小麦期货连续合约累计分别上涨6.44%、28.3%、7.24%。若从此次报告公布前7月11日美玉米创下的阶段新高当日计算,除去CBOT玉米连续合约收盘价较年初上涨13.51%以外,CBOT稻谷和CBOT小麦连续合约收盘价较年初分别上涨23.91%和36.83%。

一般而言,“工业品看需求,农产品看供给”,天气作为影响供应的主要因素,历来是预测农产品价格走势的重要参照指标。

“农产品作物受天气因素影响比较明显,因此它的期货盘面会呈现出季节性波动特征,作物在生长季容易受到天气影响,盘面易涨难跌,确定丰收后行情则大概率会出现下跌。”银河期货农产品研发总监周麟表示,今年4-7月美国农作物产区先后经历暴风雪、干旱等恶劣天气,而彼时正是小麦、玉米、大豆播种、生长季节,天气条件不佳市场注入天气升水的积极性较强。而进入8月份,降水天气的到来缓解了干旱程度,资金陆续撤出农产品市场,行情自然偏弱运行。

某投资公司农产品研究员表示,农产品价格涨跌和天气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天气炒作往往会对市场形成阶段性的推动作用。以美豆为例,7、8月份美豆处于“天气市”,期间为大豆生长期,天气变化会对大豆生长情况造成明显的影响。因大豆喜水,适当的降雨有利于提振单产,但若出现干旱,减产预期则利多价格走势。天气变化会影响市场对作物产量的预估,从而激发市场炒作热情。

“天气市”是否还有戏

农产品“天气市”是否就此终结?

市场认为,以美国大豆为例,今年8月上半月降水量高于去年同期,整体对大豆生长有利。再看未来半个月的天气模型,NOAA(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认为未来15天美豆产区降水回归到均值水平,温度小幅下降,因此干旱炒作基本结束。但天气炒作不仅仅是干旱,也包括早霜等,进入9月后需要关注早霜对大豆生长的影响。

光大期货分析师表示,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天气市”炒作时间有所提前。此外,天气炒作阶段农产品价格通常会出现大幅波动。一般而言,8月通常炒作单产、病虫害等,随后还会炒作早霜,但从目前情况看,今年出现早霜的概率并不大。

在分析师看来,目前而言,“天气市”是否终结还要分品种区别对待。小麦方面,对于已经收获的地区来说,随着产量逐渐兑现,“天气市”炒作结束,而对于尚未收获的地区来说,天气炒作还将持续。玉米市场,虽然“天气市”炒作尚未结束,但随着北半球玉米生长关键期的过去,天气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逐渐衰减。大豆市场,目前正处于北半球大豆结荚关键期,天气因素仍是影响产量的关键因素,天气市仍将持续。

分析师也认为,由于各农作物生长季节不尽相同,短时间内的天气炒作一直存在。但这些天气因素积累的量会否影响到最终总体供需变化才是关注的重点。目前来看,今年出现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等极端恶劣天气的可能性很低,整体上看,良好的天气情况普遍有利于农作物增产。全球各大机构也纷纷上调主要作物的单产和产量,因此,接下来农产品价格走势整体将相对偏弱。

进入9月,国际农产品将陆续进入收割阶段,最终产量或继续增加。从最近3个月情况看,虽有各类天气因素干扰,但总体未出现大幅度减产,大部分作物仍处于增产周期中,因此后市价格维持偏弱震荡的可能性较大。

8-9月上半月,农产品还处于天气炒作阶段,且8月报告的丰产压力仍将对美豆形成压力,预计价格将呈现大幅波动。

对国内市场影响几何

从国内市场来看,自6月以来,商品期货市场开启了一波涨价行情,黑色系、有色金属轮番上涨。同期,A股二级市场上,相关概念股也出现了拉升。相对来说,农产品及相关概念股表现乏力。

此轮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波动会给国内市场带来怎样的影响?

中银国际证券两位首席宏观分析师表示,从数据分析结果看,国际主粮价格上涨对国内期货有较明显带动作用,但对国内主粮现价影响不显著,对CPI粮食同比增速的影响更是微乎其微。但考虑到CPI粮食同比增速历史上平均同比增速较高,目前已经超过五年滞涨,且在CPI中权重达到7%,仍需关注主粮价格是否会出现异动。

据介绍,从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到国内农产品期货价格,再到国内CPI,其背后的传导渠道是国际主粮期货价格通过全球资本市场联动效应影响到国内期货市场,由于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存在,国内期货价格波动又将传导到现货上,现货价格变动后,这种消费价格的变动又可能传导到CPI。

但从数据实证上看,国际期货到国内CPI粮食的传导并不顺畅。张晓娇、朱启兵表示,从玉米、小麦和稻谷历史数据分析的结果看,国际期货与国内期货、国内期货与国内现货、国内现货与CPI粮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整体看来,国际期货价格的变动较少影响国内现货价格,对CPI粮食的影响更小。国内粮食价格更多受到国内的产量、需求、库存的影响,以及储备政策的影响。

大豆市场上,当前东北地区处于开花至结荚期,根据网点监测,东北地区76.5%大豆长势与去年持平,11.5%不及去年,预计2017/2018年度国内大豆种植面积将达到1.23亿亩,同比增长13.7%,产量达到1473万吨,同比增长13.8%,进口量增长1.8%,达到9316万吨,进口大豆仍将是国内大豆供应主力。需求端上,2017/2018年度国内大豆消费1.08亿吨,同比增长2.3%,主要是压榨(9250万吨,增速1.5%)、食用消费(1204万吨,增速7.7%)所带动。

期市投资参考(2017年8月16日)

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