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7%,新增就业654万人

自迅分享 时间:

今年以来,民生保障有力有效,高质量发展态势持续,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统计局发布上半年新增就业654万人。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城镇调查失业率相关知识,我们一起看看吧!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7%,新增就业654万人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654万人,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7%,其中二季度平均为5.8%。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1%;5、6月份连续回落,分别为5.9%、5.5%。6月份,本地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8%,其中外来农业户籍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3%。16-24岁、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分别为19.3%、4.5%。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7小时。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124万人。

青年失业率持续高企可能会造成哪些影响?

青年失业人数的增加和社会的稳定性是两个概念,但两者也存在一定的关联。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2019年讲到,青年失业不仅限制了个人的满足感,也消除了希望,破坏了社会凝聚力,甚至可能威胁到社会安全。所以需要通过增加教育培训和就业机会,对年轻人进行战略投资。青年失业不光是经济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在家庭层面,大学生失业意味着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减少,这也将造成家庭的财务负担。

最后,毕业即失业对毕业生一生的收入和职业发展都会构成不利影响。如果简历上出现一段时间的空白期,招聘单位会对此有所犹豫。近些年,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逐年增加,累计结余超5000亿元。研究发现,很多失业人群选择不去登记失业领取失业保险,是因为不符合领取资格或担心留下档案记录,这对今后找工作都会造成影响。2013年,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还显示,失业青年通常被列入精神疾病易感人群。

统计局在统计青年失业人口时,针对的是当前正在找工作且当前立即能工作的人群。但在6月份之前应届生还未毕业,因此划入非劳动力,未被算作失业人口。当7、8月份毕业后,那些仍未找到工作,且继续进行工作搜寻的毕业生,便被纳入失业人群,因此会短暂的推高青年失业率。

16-24岁失业的人群,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大学生。纳入统计局青年劳动力的人群,专科以上和专科以下基本各占一半。并且,高校毕业生大部分是摩擦性失业,一般可在半年之内解决。按照教育部官方数据显示,每年7月1号之前,大约有70%左右的毕业生工作有着落,这当然不仅包括就业,也包括继续升学等,而到年底,即12月31号前,可上升至90%的水平。

按照历史经验数据看,应届生失业占青年失业的比例波动也很大。7月刚毕业时,应届生人数可占青年失业人口的一半左右,但随着后面签约入职,比例会快速下降。半年后,当年毕业生失业人群一般仅占青年失业人群的五分之一。

4月青年失业率达18.2%,但近期多项政策在千方百计的促就业、保就业。因此,接下来青年失业率的走向还得看疫情的控制情况以及政策落实力度。我自己认为,政府的工作力度很大,但走向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解决就业难问题,还是需要从供给需求两方面去解决?

经济面临下行压力时,企业就会采取缩招等举措。因此为促使岗位需求增加,经济保持一定的增速非常重要。

供给方面也需要调整。青年失业率上升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预期较高。目前,中国制造业容纳的就业人数虽然在下滑,但依旧面临招工难问题。2021年我在青岛调研时,一家2000人的企业过去要通过11家中介公司招人,尽管现在通过一两家公司就够了,但制造业总的还是面临工人缺乏问题。与此同时,在中小企业中,大学生比例仍然比较低。为此,高校毕业生需要调整就业观念、调整就业预期。

与此同时,大学生就业的能力、素质问题也很突出。大学扩招后,设置了很多门槛较低的专业,特别是很多专业,学的全是理论和概念,实践动手能力很差。这些专业其实很难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三部分举措——一是在招生环节,各学校要准确公布就业情况和毕业生去向,发布就业质量报告,帮助家长、学生精准选择专业,减少人力资本投资失误;二是在培养环节,高校不能简单地仅关注学历提升,而要强调能力培养,为毕业生打造“能力清单”,构建人才素质模型;三是在政策环节,大力倡导“一减一增”,即压缩管理类、法学、文史哲类招生数量,增加“见习计划”数量,解决学用脱节问题。


上半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5.7%,新增就业654万人相关文章:

为什么GDP=总消费+总投资+净出口

204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