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再现逆势拿地 Top3房企销售面积同比增近九成
楼市调控加码,却难阻房企拿地热情,而一线房企销售业绩大好成主力支撑。统计数据显示,碧桂园、万科、恒大今年前四个月销售面积达5031.9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89.8%。今年一季度前十大房企的销售金额集中度为32%,同比2016年增加10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继续提升。
一线房企拍地热情不减
今年以来,房企拿地热情丝毫不减。
根据中原地产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拿地超过百亿的房企合计18家,其中碧桂园以536亿元拿地金额位居房企首位。
而Wind资讯此前报道,在加大热点城市土地供应的政策指导下,今年以来,多个热点城市供地增加明显。
其中,今年以来北京住宅用地供应面积达113万平方米,同比去年增逾1.5倍。而武汉今年以来住宅用地供应面积195.52万平方米,是去年同期的一倍以上。
供地面积加大的同时,土拍价格也继续上行。
Wind资讯统计,4月100大中城市住宅用地楼面均价显示,住宅用地楼面均价已达5247.28元/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幅13.2%。其中,一线城市成交均价攀升明显,已接近去年年中高点。
房地产集中度继续上升
在供地面积增加、供地价格抬升的情况下,房企拿地热情不减,又是为何?
从数据分析来看,一线房企拍地积极的背后,源于其销量的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土地储备需求。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碧桂园销售面积达2256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幅高达171.8%,排名第一。与此同时,销售面积排名第二的恒大地产,今年前四月销售面积1497.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48.1%,而排名第三的万科,今年前四个月销售面积1278.1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57.8%。
销售额方面,今年前四个月,碧桂园销售额20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幅214.5%,继续排名第一。万科则以1921.7亿元销售额位居第二,较去年同期增幅73.3%,而恒大销售额则为1447.8亿元,排名第三,较去年同期增幅63.2%。
以万科为例,截至2016年底,其土地储备面积为3655.9万平方米,甚至不及2012-2015年期间土地储备面积。而在销售面积增幅明显的情况下,加大拍地亦在情理之中。
实际上,政策调控在稳定市场的同时,也在悄然改变着行业格局。
兴业证券阎常铭研报分析,从集中度来看,前10大房企的市场份额由2012年的12.8%逐年上升至2016年的18.7%;前20大房企的市场份额由2012年的17.6%上升至2016的25.2%,其中2016年集中度提升尤为明显,前20集中度提升了2.1个百分点。
而到了今年一季度,行业集中度呈现继续上升的态势。
兴业证券研报统计,2017年一季度,前十大房企的销售金额集中度为32%,前二十大为42%,同比2016年、2015年分别增加了10个和13个百分点,行业集中度大幅提升。前十大房企一季度销售金额从去年的4038亿大幅增长到7304亿,增长幅度为80%,大幅高于全行业25%的增长比率,地产行业第一梯队门槛进一步提高。
一线房企更安全?
实际上,受调控影响,今年以来房地产销售已经出现拐点。
中银国际卢骁峰研报统计,今年一季度,房地产销售收入累计同比上升27.52%,较去年末下降13.3%。这其中,仅一线房企增加了0.5个百分点。
研报认为,17年1季度房企的负债率和现金支出呈现分化格局,一线房企保持平稳,二线房企则积极投资扩规模,杠杆率上升最为明显;三线房企却出现杠杆率和现金支出的增速下行,行业整合已初现端倪。
不仅如此,从负债情况来看,一线房企安全性更高。
面包财经早前援引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在A股上市的126家房企(证监会行业分类)总负债首次突破5万亿,为50383.91亿,负债率为77.91%;总负债与负债率双双创下历史新高。
广发证券统计66家样本房企数据则显示,2017年一季度,其发债募资规模仅为174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4%,银行信贷方面取得的借款3300亿元,同比增速也开始放缓。
不过,从分类来看,大中房企的债务融资规模,在银行贷款方面仍然比较稳定,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大中房企更容易获得银行的授信额度,而小房企在今年一季度的银行贷款规模已经出现下降。债券融资方面,各类房企都受到较多限制,预计这样的收紧状态将伴随行业整体调控延续。
不仅如此,研报认为,从当前分类来看,大房企负债率相对控制在较低水平,但是中小房企负债率整体偏高。
海通姜超早前研报也分析,未来三类房企将更容易出现流动性风险。
第一,在16年房地产小周期的高位借助高杠杆激进拿地的房企,销售下滑致去化减慢,随着债务到期或将面临较大流动性压力;
第二,短期债务占比较高的企业,如果销售持续下滑导致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调控力度也将弱化,但如果短期债务占比高,可能撑不到政策拐点;
第三,融资渠道不畅的企业,特别是不符合房企债发行标准(不符合中票发行标准、在新施行的房地产业公司债分级监管方案中,未达到公司债准入标准以及达到准入标准但属于其中关注类、风险类)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