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资金如何服务实体经济
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
滇中引水工程第二长隧洞昆呈隧洞15号至16号主洞控制段比计划工期提前贯通;控制性工程芹河隧洞主体掘进取得新突破……连日来,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捷报频传,总体进度过半。
“滇中引水工程是国务院确定的172项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中的标志性工程,也是西南地区规模最大、投资最多的水资源配置工程。”云南省滇中引水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剑英说,工程完工后计划年平均引水量34.03亿立方米,约1112万人口直接受益,改善灌溉面积63.6万亩,将缓解滇中地区城镇生产生活用水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量大,回报周期长,需要长期资金的保障。“中国人寿—云南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计划(首期)”首笔90亿元资金以股权直接投资的模式,为滇中引水工程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这笔投资在发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可获取稳定的分红回报,较好地实现了保险资金投资运用安全性、收益性、流动性的结合。”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王军辉说,近年来,该公司发挥保险资金“长钱长投”优势,持续加大对基础设施等项目的股权投资力度,不断提升资产识别、评估、管理能力,以优质项目为抓手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助力经济社会发展。
乌鲁木齐地下综合管廊,贵州花安、息黔高速,大连湾海底隧道……近年来,越来越多重大工程建设获得了保险资金支持。
在盘活基础设施存量资产方面,保险资金发挥积极作用。
基础设施REITs是将具有持续、稳定收益的存量基础设施资产或权益,转化为流动性较强的、可上市交易的封闭式公募基金。2021年6月21日,首批9只基础设施REITs产品在沪深交易所挂牌上市。
2021年底,银保监会发布通知推动保险资金参与基础设施REITs。“基础设施基金以基础设施项目作为底层资产,既能更好满足保险资产长期配置需求,又能拓宽其参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服务国家战略。”银保监会有关负责人说。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明确,鼓励保险公司等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加大对水利、水运、公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
“保险资金具有规模大、期限长、成本低、来源稳定等特点,与基建项目融资需求契合度较高,可通过投资股权、债券、资管产品等多种形式,以市场化方式满足国家重大项目融资需求。”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郑伟说。
“保险投资机构是社会资本参与‘两新一重’不可或缺的力量,在稳投资、促增长、补短板、惠民生方面大有作为。”王军辉说。
创新方式开展绿色投资,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光伏电池板纵横排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里,是保险资金参与投资的宁夏中利腾晖石嘴山1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
近年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投资颇受青睐。但部分绿电项目小而散,缺乏规模化、长期资金支持,融资成本偏高。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协同金融机构设立碳中和基金,创新绿色投融资模式。具体而言,由国寿资管发起设立并受托实施中国人寿—电投清洁能源股权投资计划,与国家电投、深圳云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国电投清洁能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携手助力清洁能源发展。去年年底,首期股权计划完成76亿元投资缴款;今年,二期和三期接连发行,分别完成投资缴款13.6亿元和14.8亿元。
依托碳中和基金,对中小型绿电项目开展股权投资,首期所投项目预计每年可节约103.29万吨标准煤。
“这种方式打破了以往资金倾向于大中型优质单体资产的传统,有利于最大限度挖掘存量资产权益融资潜力,并通过委托管理降低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效率。”国家电投有关负责人说。
专家表示,保险资金通过股权、债权、资管产品、投保联动等多种渠道参与绿色投资,为清洁能源、低碳节能、清洁生产等产业提供长期稳定资金。这将是未来保险资金重要的配置领域。
“未来,保险资金在绿色衍生品投资和参与碳交易方面也有潜力可挖。通过各投资品种和投资工具优势互补,形成既与品种特性相符、又覆盖绿色投资全域的策略组合。”王军辉说。
“保险资管行业应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高端制造业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社科院保险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向楠说。
提升风险防范能力,更好实现投资价值
专家认为,随着保险资金运用改革的不断深化,保险资金将更有效地发挥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器”的作用。
“近年来,保险资金运用的监管政策改革凸显了市场化方向。”郑伟说,健全分类监管政策、取消保险资金可投金融企业债券白名单和外部信用评级要求、允许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出借业务等举措,促进了资本市场健康发展,满足了重大项目建设融资需求。
“保险公司在资产端优化配置结构、增强投资收益,也有利于保险行业进一步做强主业,形成良性循环,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坚实的风险保障。”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保险研究所所长魏丽说。
专家指出,面对资金安全性、流动性等约束和市场不确定性,需要持续提升投资风险防范能力。
监管举措要不断强化。专家建议,要做好保险资金参与证券出借业务的风险监测、识别和预警;在资产支持计划和保险私募基金由注册制改为登记制后,监管机构须持续做好事中事后监管等,以严监管守住风险防线。
公司治理需进一步加强。银保监会发布的2021年银行保险机构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结果显示,部分机构关联交易管理制度不完备,风险管理机制和内部审计不健全。郑伟说,这既需要持续加强和改进公司治理监管,夯实公司治理主体责任,也要求保险公司明确“三会一层”的保险资金运用职责,实现保险资金运用决策权、运营权、监督权相互分离,加强资产负债管理,建立健全内控机制。
保险公司专业能力建设也需提升。“可通过深化金融科技的运用,优化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手段,更及时、精确地识别风险。此外,还要加强投资标的管理。投融资双方需要充分履行管理责任,并运用好外部监督手段及时识别风险。”王向楠说。
“保险资管行业需加快完善风险评价体系,高度关注管理资产的安全性,坚守投资安全底线,充分发挥保险资金稳健经营与合规风控优势,做好资产配置与长期收益平衡,在更高水平上统筹发展与安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计民生中更好实现投资价值。”王军辉说。
保险资金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相关文章:
★ 国内公募基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