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拆分海外业务,下一步棋怎么走?

自迅分享 时间:

目光投向“海外业务”

若是此次计划拆分的海外业务“Super Hi”能够单独上市,将会是继颐海国际、海底捞后,张勇收获的第三个IPO。

不过,目前来看Super Hi尚未向港交所提出Super Hi股份的上市申请,分拆也尚未实现。海底捞分拆海外业务独立上市刚刚进入动议阶段,未取得实质进展。

海底捞董事会认为,建议分拆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能够让Super Hi及集团其余业务在其各自地域范围内获得更好发展,并在一个独立的上市平台上产生未来的增值收益。

从国内来看,海底捞似乎元气尚未恢复。2021年年报显示,海底捞从2020年净利润3.09亿元跌至2021年净亏损41.63亿元。而作为原本的“翻台率”范本,海底捞也在此指标上不断翻车,从刚上市的5.0次/天,到2020年的3.5次/天,再降至2021年的3.0次/天。

在疫情背景之下,海底捞逆势扩张的效果不断与张勇的预期背离。于是,在去年11月,海底捞启动“啄木鸟计划”,尝试去除“糟粕”,关闭那些业绩差、难改善的门店,以减轻运营压力。根据财报,截至2021年底,海底捞因关店产生的一次性损失、减值损失和减值计提等超过36.5亿元。

盲目扩张的背后还显现出自身管理模式的不适应问题。“师徒制”的管理模式,在市场容量进一步饱和之时,容易造成抢点位、占山头,自己人抱团的现象。为此,海底捞在年报中称,未来将持续优化管理体制,通过重新启用大区、小区管理模式,更合理地划分管辖范围,优化选店流程。

不仅如此,海底捞在国内疫情期间本为自救的“涨价”行为,却得到了更多消费者差评。用户纷纷抱怨品牌产品品质很一般,其价值根本不匹配价格。海底捞在国内的“品牌光环”也逐渐减弱。

当然,海底捞不是没有尝试孵化子品牌来对冲海底捞自身的负面影响。海底捞陆续推出秦小贤、捞派有面儿、十八汆、佰麸私房面、孟小将、骆大嫂、饭饭林、制茶乐园、乔乔的粉、苗师兄鲜炒鸡等多个子品牌,但这些子品牌并未给海底捞带来多少收入。财报显示,海底捞2021年营收中,餐厅收入的占比仍然高达96%。

国内的体量迅速扩大,品牌管理模式的不匹配,品牌效应减弱,多元化策略成效一般,加之火锅餐饮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海底捞或许只能重新聚焦海外市场,不断提升对海外业务的重视程度,寻找更多可能性。

Super Hi 能否担当重任?

海外业务一直是海底捞国际化的重要策略。从范围上看,目前海底捞在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韩国、日本、英国、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均设有店面。

不过,与中国内地“逆势扩张”的冲劲相比,海底捞的海外业务发展似乎并没有这种“迅猛之势”。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海底捞在全球开设1443家直营餐厅,其中1329家门店位于中国内地,仅有114家门店位于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及其他海外市场。

在2021年一整年里,海底捞的海外门店数量仅增长了21家。而从营收上看,2021年海底捞在中国内地以外的门店营收为27.22亿元,在餐厅经营所得总收入里占比6.9%;相较于2020年22.26亿元的收入和8.1%的占比,有所下滑。

虽然海外业务占比小,但相比中国内地的门店,海底捞的海外门店有着更高的人均消费。

2020-2021年,海底捞境内一线城市的顾客人均消费从116.2元降至111.8元,二线城市从105.7元降至101.7元,三线城市从100.2元降至95.7元。相比之下,海外餐厅的人均消费从192.6元增至197.9元,相当于品牌平均值的1.9倍,是境内一线城市的1.8倍,消费能力较佳。

“客单价高”是海外市场的一大优势,这意味着,Super Hi在未来或具有更高的业绩天花板。

根据公告显示,Super Hi计划采用“实物分派+介绍上市”的方式。“实物分派”意味着Super Hi将股份直接分给海底捞现有股东,而非由海底捞直接控股;“介绍上市”意味着不发新股、不融资,上市只是为了增加流动性,缩短上市流程,最快速实现IPO。

如今,海底捞将海外业务这块相对优质的资产分拆单独上市,类似于向股东进行了一次“特别派息”;后期如果股价上涨,对股东则更是一种补偿。

打造当地餐饮文化

然而,由于不同国家的市场环境和餐饮文化迥异,海底捞的海外业务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目前来看,海底捞这些年在海外的店面主要分布在东南亚、东亚和北美,而这里也是华人较为密集的地区。

但问题是,海底捞主打的“四川火锅”以及在国内引以为傲的“贴身式服务”,在不少海外市场遭遇了水土不服,这或许会影响Super Hi未来的股价表现。

例如,早在2013年海底捞进入美国市场时,就有相关媒体在报道中指出,走进海底捞洛杉矶店吃饭的顾客中,美国人只占10%。为此,海底捞不得不进行调整,把大火锅改成小火锅,以满足外国人分餐的习惯,同时还取消了脑花、鸭肠等美国人不习惯的内脏食材。

再例如,笔者在香港的海底捞曾观察到,当地人往往更注重隐私性和社交距离,客户对于如此“亲密”的服务感觉有些“冒犯”,而本地员工也不太适应这种过于热情的方式去服务客户。

海底捞的海外之路,似乎同样道阻且长。

204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