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中国本轮金融监管资金成本提高 下一步聚焦四大领域
大摩在其最近的中国经济宏观报告中对当前国内正在进行的金融监管,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大摩认为,此次金融出清将会覆盖中国国内总信贷规模的20%左右,接下来面临监管的四个领域将成为监管核查的焦点:
① 通过各种资产管理渠道,即理财产品(约48万亿人民币)发放的非标资产约29万亿人民币;
② 投资于股市和债市的约10万亿人民币基金;
③ 风险权重被低估的,约为银行资产基数的8%;以及
④ 经未经监管的中小商业银行产生的3-5万亿人民币的信贷
就信贷收缩影响下的利率方面,大摩认为新增贷款的总体平均利率在此轮监管出清后将抬高60-70个基点,但对金融体系的长期稳定性必将利大于弊。然而,对于那些过去依靠银行非标资产和非理性的资本市场杠杆来获得资金的资质较差的房地产开发商和政府融资平台,融资成本将会显著上升。
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还指出,受到较大冲击的银行业,2017年仍将实现资产约12%的增长(尽管比2016年15%的增速有所下滑),但这将支撑足够的信贷流动到实体经济中去。
摩根士丹利还认为,此次金融监管过程,将会导致信贷资产分配的转变,而不会带来受监管领域的大幅信贷规模的收缩。
因此,受到此次监管负面影响的领域,主要包括资本市场的杠杆,资质较低的保险公司提供的债券保险,以及评级较低或质量较差的基础设施和房地产投资领域。自去年12月开始的金融监管,半年过去,大摩认为出清过程已完成了约30%。尽管监管层在推行金融去杠杆,但大摩仍预计国内2017年的信贷增速将达到13%。6月和11月将成为观测银行自查和出清完成状况的关键时点,并且在此段时间很可能会带来短期利率的波动,但大摩认为央行手持充足的工具以防止流动性冲击。
另一方面,大摩认为,收紧流动性对于实体经济的影响将是温和的,国内的经济活动预计将于今年二季度达到峰值,此后在政策支持的削弱下逐渐走弱。但是,值得庆幸的是,目前国内强劲复苏的出口和私人部门投资,将会弥补由于政策收紧所带来的房地产投资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部门投资等领域的投资增速的下滑。
此次金融出清后,大摩认为新的金融均衡也将形成:
①合理的经济增速:持续的流动性收紧将会压缩国内的信贷增长,也将进一步放缓国内的债务/GDP比值,这对于国内经济将有长期性的结构性的意义。
②较低的长期金融风险:大摩认为中国将迎来一个波动性降低,系统透明度更高,并且更加稳定的金融市场。
③信贷质量的影响可管理:在现金融出清阶段内,央行能够抹平因为流动性收紧带来的波动性的大幅增加。
④拥有领先的融资特许经营权的银行的净息差更优化:这是在加息环境下所带来的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