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转债有多牛?今年以来计划发行量较去年全年翻番

chenologin2分享 时间:

监管鼓励下,可转债市场迎来爆发期。今年以来,披露可转债发行预案(含董事会预案、股东大会通过)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达79家,计划发行规模1910.7044亿元,较去年全年增幅分别达163.3%、120.0%。机构分析,伴随政策支持可转债发行将再度加快,市场将由存量博弈逐步向增量博弈过渡。

可转债有多牛?今年以来计划发行量较去年全年翻番

转债计划发行规模近2000亿

“2.17再融资新政”过后,作为为数不多监管鼓励的再融资方式,可转债发行热情明显提高。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发布可转债预案的上市公司数量已达79家,计划发行规模1910.7044亿元。而去年全年仅有30家企业发布了可转债发行预案,涉及规模868.5627亿元。

可转债有多牛?今年以来计划发行量较去年全年翻番

其中,3月份以来,发布可转债预案的上市公司数量为67家,计划发行规模1755.7044亿元。

中信证券明明研报分析,从二月再融资新规后,可转债成为为数不多监管鼓励的再融资方式,其效果也立竿见影,不少上市公司修改再融资方案将定增预案终止以转债预案替代。从三月起伴随着年报期,转债新券预案开始爆发。

不仅如此,可转债计划融资规模频现“大单”。

截至目前,可转债计划发行规模前十的合计规模达1618亿元,其中,光是今年发布的预案就有9个,合计规模1218亿元。

可转债有多牛?今年以来计划发行量较去年全年翻番

此外,中信银行去年8月份发布公告称,拟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400亿元的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期限为6年。今年3月,中信银行副行长方合英在业绩发布会上指出,今年该行计划发行400亿元可转债,可能会对资本充足率有所提升。

广发证券赵中平研报此前点评太阳纸业可转债预案,称考虑银行等其他融资渠道支持,本次可转债发行拟募集资金低于此前非公开发行方案拟募集资金规模,从EPS摊薄角度而言,发行可转债优于非公开发行股票,且可转债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债利率,筹资成本相对较低。

另外,从已发行的情况来看,今年可转债发行规模已超过去年去年。

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以来共发行3只可转债,发行规模已达310.57亿元,其中光大转债规模就达300亿元。去年去年则有11只可转债发行,发行规模212.56亿元。

政策支持明显

实际上,伴随着可转债预案的猛增,政策支持亦随之而来。

证监会早前发布消息,拟将可转债、可交债发行改为信用申购,针对发行过程中产生的资金冻结问题,进一步完善可转债、可交换债发行方式,并就修订内容公开征求意见,同步启动证券交易结算系统技术改造工作。

天风证券孙彬彬研报分析,此次发行方式的调整目的自然是为了避免申购时资金波动,而在此前,IPO申购早以完成发行制度向信用申购的转变。

中金公司研报亦解读认为,监管政策意在避免转债发行对市场资金面形成的冲击。实际上,从洪涛转债开始,转债发行的网下申购上限便已经大幅下调,对市场资金面的影响也有了显著的弱化。而IPO的申购机制早已调整,不再需要缴纳定金,本次对转债、可交换债发行机制的调整更为彻底。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从投资者角度而言,此次可转债、可交债发行方式的调整大幅提升了资产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为上市公司通过可转债、可交债融资提供便利,也打开了券商相关承销业务空间。未来可转债、可交债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发,为券商投行带来新的盈利增长点,大中型券商和特色化差异化券商将率先受益。

新规不仅对投资者造成影响,对于发行人亦有影响。

中金公司研报分析,对于发行人而言,由于投资者不再需要缴纳定金,甚至会激励投资者虚增申购量,从而降低发行难度。因此,发行人原则上可以进一步弱化条款并降低融资成本。不过,发行人考虑的因素还包括股东尤其是大股东利益、促转股等因素。因而发行人未必一定会弱化条款,但至少选择空间加大,其中票息条款弱化的概率更大。此外,由于发行难度降低、也不再会造成资金面冲击,发行人选择发行的时间窗口将会更加灵活。

转债堰塞湖有望缓解

随着转债预案数量的急剧增加,堰塞湖问题亦引发市场关注。同时,5月以来,未见可转债发行。

第一财经日报援引华创证券固收分析师王文欢分析,可转债发行放缓与上市公司年报转股分红有关。上市公司在发行可转债后,如果推出转股分红方案,需要对转股价进行相应调整。

因此,分红送转是可转债5月份发行放缓的原因之一,6月之后可转债的发行有望再度加快。

同时,根据澎湃新闻对最新的再融资监管意见的解读,可转债和优先股单独排队,享受绿色通道。若绿色通道能够实施落地,未来可转债审批节奏有望明显加速,解决转债预案堰塞湖的风险。

兴业证券唐跃研报亦认为,转债发行方式改为信用发行实际上扫除了扩容的又一障碍,估计下半年极有可能见到市场井喷的状态。对于二级市场来说,除供给压力外,基础资产仍呈弱势,目前仍未到反转的节点,仍是缓慢布局的阶段。

中信证券明明研报分析,2017年的转债市场在经历暴跌洗礼后开局,内外压力均难言缓和,一方面正股市场情绪未稳,且监管开始步步趋严;另一方面转债市场的估值也并非绝对触底,安全垫看起来并不保险。

投资方面,研报认为,由于转债待发预案较多,下半年转债的发行预计依旧保持一定的节奏,因此投资者必然会面临着选择新券还是老券的难题,考虑到个券流动性差异的问题,二季度将会以存量博弈开头后逐步向增量博弈过渡。

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