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结构是什么意思

枝寅分享 时间:

股权结构指的是不同性质的股份占据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公司股份持有51%就会形成对公司的相对控制、达到67%会对公司形成绝对控制。更多关于股权结构指的什么的相关知识,接下来来看看股权结构是什么意思。

股权结构是什么意思

股权结构是指股份企业总股本中,区别性质的股份所占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股权即股票持有者所具备的与其拥有的股票比例相应的权益及承担一定责任的权力。基于股东地位而可对企业主张的权利,是股权。

股权结构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础,企业治理结构则是股权结构的具体运行形式。区别的股权结构决定了区别的企业组织结构,从而决定了区别的企业治理结构,最终决定了企业的行为和绩效。

股权结构的形成

企业具备什么样的股权结构对企业的类型、进展以及组织结构的形成都具备重大的意义。因此我们的企业家应该考虑在股权结构各个组成部分的变动趋势。

当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发生变化时,企业股权结构也相应地发生变化。由此,股权结构是一个动态的可塑结构。股权结构的动态变化会导致企业组织结构、经营走向的经营管理方式的变化,所以,企业实际上是一个动态的、具备弹性的柔性经营组织。

股权结构的形成决定了企业的类型。股权结构中资本、自然资源、技术和知识、市场、经营管理经验等所占的比重受到科学技术进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冲击。随着全球网络的形成和新型企业的出现,技术和知识在企业股权结构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社会的进展最终会由“资本雇佣劳动”走向“劳动雇佣资本”。人力资本在企业中以其独特的身份享有经营成果,与资本拥有者共享剩余索取权。这就是科技力量的巨大威力,它使知识资本成为决定企业命运的最重要的资本。

企业股权结构的这种变化反映出一个问题:在所有的股权资源中最稀缺、最不容易获得的股权资源必然是在企业中占统治地位的资源。企业的利益分享模式和组织结构模式由企业中占统治地位的资源来决定。

在世界全球化进程中,人力资本或知识资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使得传统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理念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已成为未来企业经营管理领域研究的新课题。

股权结构是可以变动的,但是变动的内在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展和出产方式的变化,选择好适合企业进展的股权结构对企业来说具备深远意义。

股权结构的分类

股权结构有区别的分类。一般来讲,股权结构有两层含义:

第一个含义是指股权集中度,即前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从这个意义上讲,股权结构有三种类型:一是股权高度集中,绝对控股股东一般拥有企业股份的50%以上,对企业拥有绝对控制权;二是股权高度分散,企业没有大股东,所有权与经营权基本完全分离、单个股东所持股份的比例在10%以下;三是企业拥有较大的相对控股股东,同时还拥有其他大股东,所持股份比例在10%与50%之间。

第二个含义则是股权构成,即各个区别背景的股东集团分别持有股份的多少。在我国,就是指国家股东、法人股东及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从理论上讲,股权结构可以按企业剩余控制权和剩余收益索取权的分布状况与匹配方式来分类。从这个角度,股权结构可以被区分为控制权不可竞争和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两种类型。在控制权可竞争的状况下,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是相互匹配的,股东能够并且愿意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实施有效控制;在控制权不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中,企业控股股东的控制地位是锁定的,对董事会和经理层的监督作用将被削弱。

股权结构与企业治理的关系

股权结构是企业治理机制的基础,它决定了股东结构、股权集中程度以及大股东身份、导致股东行使权力的方式和效果有较大的区别,进而对企业治理模式的形成、运作及绩效有较大影响,换句话说股权结构与企业治理中的内部监督机制直接发生作用;同时,股权结构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反过来,股权结构也对外部治理机制产生间接作用。

(一)股权结构对企业治理内部机制的影响

1、股权结构和股东大会

在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结构模式中,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互匹配,大股东就有动力去向经理层施加压力,促使其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努力;而在控制权不可竞争的股权结构模式中,剩余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不相匹配,控制股东手中掌握的是廉价投票权,它既无压力也无动力去实施监控,而只会利用手中的权利去实现自己的私利。所以对一个股份制企业而言,区别的股权结构决定着股东是否能够积极主动地去实施其权利和承担其义务。

2、股权结构与董事会和监事会

股权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董事会的人选,在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结构模式中,股东大会决定的董事会能够代表全体股东的利益;而在控制权不可竞争的股权结构模式中,由于占绝对控股地位的股东可以通过垄断董事会人选的决定权来获取对董事会的决定权。因而在此股权结构模式下,中小股东的利益将不能得到保障。股权结构对监事会影响也如此。

3、股权结构与经理层

股权结构对经理层的影响在于是否在经理层存在代理权的竞争。一般认为,股权结构过于分散易造成“内部人控制”,从而代理权竞争机制无法发挥监督作用;而在股权高度集中的状况下,经理层的任命被大股东所控制,从而也削弱了代理权的竞争性;相对而言,相对控股股东的存在比较有利于经理层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实行更换。

总之在控制权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下,股东、董事(或监事)和经理层能各司其职,各行其能,形成健康的制衡关系,使企业治理的内部监控机制发挥出来;而在控制权不可竞争的股权结构下,则相反。

(二)股权结构对企业外部治理机制的影响

企业外部治理机制为内部治理机制得以有效运行增加了“防火墙”,但即使外部治理机制制订得再完善,如果股权结构畸形,企业外部治理机制也会形同虚设。但有被认为,很难说明企业内外部的治理机制谁是因,谁为果。比如,在立法形式上建立了一套外部市场治理机制,随着新股的不断增发或并购,股权结构可能出现过度分散或集中,就易造成企业经营管理层的“内部人控制”现象,使得企业控制权市场和职业经理人市场的外部市场治理机制无法发挥作用;另一个例子是,由于“内部人控制”现象,企业的经营者常常为了掩盖个人的私利而需要“花钱买意见”,这就会造成注册会计师在收益和危机的夹缝中进退维谷,使得外部社会治理机制也会被扭曲。

237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