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进入健康板块后市如何演绎

自迅分享 时间:

头部厂商浮现

智能可穿戴设备,指的是可以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上,通过软件支持和云端进行数据交互的设备。以苹果公司2014年9月发布的第一款智能手表为标志,智能手表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迎来增长期,各厂商争相入局。

市场增长的另一面,挑战仍然存在。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IDC的数据,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增速正在放缓。在2019年的一次飞跃期之后,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增速下降。从2019年的95.93%,下降至2021年的19.78%。

在可穿戴设备中,智能手表的市场增速也有所下降,2020年甚至出现下跌,2021年逐渐回升至40.56%。

用户对产品越来越挑剔,差异化需求出现。尽管目前该市场仍处于一个碎片化的状态,但一些头部厂商正在逐渐出现。拥有技术、数据和生态,软硬件兼顾的企业,更有优势。

根据第三方数据分析机构Counterpoint统计,2021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场达到约1.28亿部。苹果占据市场第一的位置,市场份额为30%,华为在智能手表市场的份额在全球市场排名第三。根据第三方研究机构IDC的统计,华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在华为的智能可穿戴设备中,从传感器的设计,到软件的算法、测试,都是华为独立自主搭建的技术”。张炜说。技术之外,生态的搭建也是华为运动健康的方向。这也是华为在运动健康的布局上,区别于市场上大多数厂商的地方。

这是基于华为多年在技术研究上的持续投入,以及在手机等硬件上耕耘出的生态,成为了华为在运动健康领域发力的优势,成为了其在运动健康上成为头部厂商的底气。

技术为底座

以智能手环为例,其搭载的传感器会受到各种各样的环境影响,例如接触皮肤的温度、面积、距离等。如何能够在不干扰用户正常生活的情况下,适应各种场景的变化,适配腕部结构的变化,做到数据的准确性,又能够让用户方便参与,这是最难的地方。

在这个实验室,华为运动健康团队根据每一种运动健康模式进行专门的分类研究,进行训练和采集。

传感器对一些不规则运动监测非常敏感,因此,在运动模式中,华为团队设计了,100多种运动模式,进行仿真和真人测试,在每种运动中,都尽可能逼近真实用户的情况。“我们选择最难的运动做记录,希望把它做得更加精准,在不同运动上自动适配环境、噪音和腕部动作带来的影响,把真正的信号提取出来,在这里花费了很大精力。”张炜说。

华为的一项自研生命体征监测技术——HUAWEI TruSeen™在过去七年里迭代了五代产品。最初,这项技术仅支持静态的心率监测,七年之后,动态心率监测的准确性大幅度提高,并且新增了高原血氧监测能力,还实现了医疗级的血压监测。

血压的全天候监测,是可穿戴设备中一项技术难题。2015年,华为的研究部门就向张炜推荐了这样的技术,他们希望用腕部监测的方式来做这件事情。这种如今看来理所当然的一项需求,在工程化上,却要跨越不小的技术鸿沟。

相比于传统袖戴式的电子血压计,HUAWEI WATCH D在气囊的结构和材料上都采用了技术创新,重量仅约为传统袖戴式电子血压计的六分之一,同时采用创新微型气泵,面积仅为一角硬币大小。气泵加压范围可达300mmHg,确保可测最高血压达到230mmHg,与传统血压仪测量范围相同。双层窄气囊设计,当气囊充气后,双层气囊鼓胀使之更贴合手臂,增加贴合度和压迫效果,能够精准感知脉搏波变化。同时还能够减少噪音,这样就可以在睡眠环境下进行血压监测。

2022年,华为宣布,将开展三大全新健康研究,分别是创新血糖、肺功能健康及高原健康管理。这意味着其在穿戴设备前沿技术上的积累已经进入了新的突破和创新阶段。

解决实际问题

和众多厂商切入运动健康不同,华为运动健康面向产业,不光包括消费者,还有企业用户、开发者、研究机构等,既要兼顾ToB,又要兼顾ToC,这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工作模式和思路。

面向行业,关键是要识别出行业里的显性及隐性需求,而对于需求的识别,建立在对行业极深的理解上。张炜举了个例子,在保险行业,在用户授权的情况下,需要一些用户交互的数据,有一些互动式保险需要根据不同人的身体状况建立不同的保费标准,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他们需要了解用户的健康状况和运动状况。

这个情况在国外十分普遍,但中国还在探索。这是运动可穿戴设备可以进入的行业需求领域。

另外,华为还与研究机构合作,开展研究。

为的运动健康军团还与华为煤矿军团进行合作,监测井下矿工的健康状况。开发者方面,张炜把华为定义为一个连接的桥梁,开发者可以在细分领域开发更多技术,但他们缺少平台和产品的支撑,导致服务很难触达消费者。华为的模式是,开发者可以使用华为的技术和平台,利用华为对消费者的触达,开发更多面向消费者的应用。

华为进入健康板块后市如何演绎?相关文章:

鸿蒙产业链不断延伸,后市如何?

华为汽车概念龙头股有哪些?

206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