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对农产品产量影响多大

自迅分享 时间:

干旱对农作物产量影响有多大

气象条件对农产品产量具有直接影响。入夏以来,美欧大部分地区遭遇罕见的极端高温干旱天气,持续时间和强度都突破历史记录,6月至8月持续性的极端天气大幅降低了欧盟夏季作物的产量前景。

据欧盟委员会8月22日发布的报告,欧盟对谷物玉米、大豆和向日葵产量的预测受天气影响最大,分别较过去五年平均水平低16%、15%和12%。欧盟委员会7月时则预计,欧盟2022/23年度小麦、大麦、玉米等谷物总产量将达到2.864亿吨,较2021/22年度下降2.5%。

美国方面,根据美国干旱监测机构8月18日发布的数据,截至8月16日,处于干旱的玉米、棉花、大豆、春小麦和冬小麦产区占比分别为28%、61%、24%、18%和56%。上述数据较7月末有所下降,不过自6月以来整体上各作物产区干旱面积呈扩大趋势。

就干旱严重程度而言,截至8月16日,美国遭受干旱的地区占比达66.61%,高于此前一周的65.59%,其中,处于D3-D4干旱级别(极度干旱-异常干旱)的占比达17.3%,低于此前一周的18.62%。

受干旱影响,美国农作物的生长优良率持续下调。不过,东证期货软商品资深分析师方慧玲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优良率并不能直接衡量农作物单产和产量受干旱的影响程度。以美豆为例,受益于种子抗旱性、灌溉等农业基础设施完善,去年全年美豆优良率欠佳,但实现了51.4蒲/英亩的高单产。目前,美豆生长关键期已经进入后半段,整体来看,美国干旱对大豆单产的影响可能较有限。参考去年情况,今年美豆单产很可能维持在较高水平。

李兴彪对记者称,从当前情况来看,美国大麦、棉花和高粱等产区受灾较严重,将导致相关农作物产量受损。而本轮高温天气冲击并未明显影响到美国大豆、玉米农田作业。并且,某种程度上,炎热和干燥的条件有利于冬季作物的收获。

农产品期价上涨动能有限

今年以来,国际农产品市场呈现跌宕起伏的态势。年初以来,主要受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影响,谷物、油脂等多个品种价格大幅上涨。6月初以来,国际农产品价格走向回落。而近期,主要受干旱天气炒作情绪扰动,相关品种价格呈现反弹。

“天气和农产品期价具有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主要通过影响供给和供给预期发挥作用。”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贸易系主任李春顶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通常恶劣天气会导致农产品供给下降,从而抬升农产品期价。但除了真实供给面变化带来的价格变化,考虑到农产品同时具有金融属性,期货市场价格波动更多受到预期的影响。天气炒作打扰资金的流动,从而放大农产品期价的波动程度。

李兴彪也指出,发生极端天气时,市场对未来粮食供应预期下降,易导致市场出现“囤粮惜售”现象,造成粮食供给阶段性失衡,从而对粮价产生影响。

目前,全球仍处于拉尼娜气候状态中。方慧玲对21记者称,未来天气因素对农作物的潜在影响包括:2022/23年度南美大豆播种期即12月可能再度遭遇干旱冲击;9月美国棉花收获期可能遭遇飓风带来的过量降水对产量和质量的损害。

李兴彪则指出,东南亚地区降水将持续偏多,需关注强降雨对印度棉花收获以及马来西亚、印尼棕榈油生产的影响。同时,欧洲持续干旱造成土壤墒情不足,或对9月后冬季作物播种造成不利冲击。

展望后市,国际农产品价格如何演绎?李春顶称,干旱天气更多是体现在对市场情绪面的影响,对全球农产品供需格局的冲击实际上较有限。整体来看,今年全球夏粮处于丰收,加之市场已充分消化此前俄乌冲突引发的担忧,且伴随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市场流动性下降,预计后续全球农产品供需格局走向平稳,国际农产品价格趋于理性。

方慧玲表示,影响农产品期价的短期因素仍是天气占主导,长期则取决于供需基本面整体情况。

就大豆而言,待9月大豆收获上市,CBOT大豆价格承压。等到四季度,市场关注焦点将转向南美。目前市场对南美新年度大豆增产预期较强,若天气较好,长期CBOT大豆运行中枢将进一步下移。

就玉米而言,在美欧遭遇干旱高温的背景下,美国农业部本月早些时候下调全球玉米产量预估,美国玉米库销比处于低位、全球库销比下滑的趋势将限制CBOT玉米价格下方空间。

就棉花而言,考虑到干旱影响,美国农业部8月供需报告大幅下调美棉产量,且虽然干旱程度不及2011年,但2022/23年度美棉弃收率预测高达42.9%,市场普遍认为存在超调,后续有上修可能性。而消费端需考虑下游东南亚纺织国产业下行等因素,整体国际期棉上行持续性和空间预计有限。

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根据联合国今年5月发布的报告,自2000年以来,全球干旱频率和持续时间增加了29%。而自1998年至2017年,全球经济因干旱损失约1240亿美元。

具体而言,今年7月末美国超过43%的地区处于干旱状态。基于此,联合国预计,由于干旱和相关农作物歉收,美国经济损失估计为2.49亿英镑。

就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影响而言,李春顶称,自然灾害是影响农业收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影响有多大需综合考虑灾害类型以及持续时间、涉及范围等情况。伴随现代科技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效率的提升,全球各国应对病虫、旱涝等灾害的能力有所提升。

“从趋势上看,极端天气对农作物的负面冲击近年来逐渐下降。从全球范围来看,天气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集中在个别区域,因此,天气因素对农业以及经济造成的损失具有可控性、局部性等特点。”李春顶指出。

不过,鉴于农业生产周期较长,客观来说易受自然灾害冲击。为进一步降低农业生产受极端天气冲击的影响程度,李春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依托现代科技,着力于发展数字农业、智慧农业,更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二是完善应急措施,提前预防、及时处理,减少相关损失;三是依托全球治理,促使各国达成共识,共同保障农产品市场的自由流通,从而减弱区域性的自然灾害对全球农产品供应和市场的冲击。


干旱对农产品产量影响多大相关文章:

高温卷席下美国农作物遭到什么影响

极端天气对棉花供需影响几何

丰收之年,国家统计局:2021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657亿斤

印度暴发疫情对农作物有多大影响

206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