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也能打造美好生活
畅享“数字人民币”新体验
在北京,丰台区职工大学一名学员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成功缴纳了一笔学费。
在江苏,多家小微企业通过网银直接向员工的数字人民币钱包发放津贴。
在成都,老百姓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缴纳水电气费。
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钱包推陈出新,加速上线了惠企利民新功能。多家银行探索通过数字人民币发放贷款:苏州银行落地制造业数字人民币贷款,邮储银行在陕西落地数字人民币汽车消费贷款等。
从线上到线下,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不断丰富,在促消费、扩内需、稳增长中发挥着积极作用,这背后有着金融机构、企业、政府等多方共同发力。
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工商银行建设了涵盖政务缴费、教育医疗、公共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场景,打造了数字人民币全场景生态体系。
此外,工商银行积极加强与其他企业的合作推广,与中国移动联合投产基于5G多媒体消息实现数字人民币支付、消费、查询的场景,与国家电网开展合作实现个人和企业用户通过数字人民币缴纳电费,与美团、滴滴等互联网平台合作投产美团单车、青桔单车等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
伴随数字人民币生态圈的成熟,越来越多的城市也加入到数字人民币的试点范围内。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此前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数字人民币稳步扩大试点测试范围,从原来的“10+1”试点地区拓展到15个省市的23个地区。
截至今年5月31日,15个省市试点地区通过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大约2.64亿笔,金额大约830亿人民币,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门店数量达456.7万个。
探索数字金融适老化服务
“手机银行界面简洁,字体大,常用功能更明显,让我们老年人也能‘玩转’手机银行了。”家住福州仓山区的林老伯打开手机上的工商银行APP开心地分享道。
致力于消除“数字鸿沟”,工商银行一直积极探索数字金融适老化服务。借助生物识别、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工商银行早在2019年就推出了面向老年客群的手机银行幸福生活版。
据介绍,适老版相较于标准版,字体更大,功能和界面更加简洁实用,除基础的账户查询、转账汇款、投资理财等必要模块外没有过多复杂选项,极大简化了操作难度,提高了使用便利性,且伴有语音操作功能,老年人客户无需输入文字,通过语音就可以办理业务,并配有语音播报。
服务好“银发族”群体,多家银行在营业网点、客服电话上也下足功夫。考虑到不少老人目前仍习惯使用存折取现,多家银行还推出了可读取存折的存取现自助设备。针对老人拨打客服电话时往往遇到智能语音难以沟通的问题,部分银行升级了电话银行适老化服务,在识别到电话进线客户为老年人客户后,会直接分发至专属人工服务座席。
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峰表示,未来将是“银发经济”的快速发展期,银行业金融机构只有不断优化创新适老金融服务和产品,才能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
赋能“数智”生产生活
“只用在手机上办理,没想到立刻就贷到了一百多万元。有了这笔贷款,合作社一下子从3000亩地增加到了12000亩。”黑龙江省依兰县长兴村诚信合作社理事长韩志民在合作社建设初期遇到了资金困难,通过银行及时解决了融资难题。
解中小微企业及农户融资难问题的关键,是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通过整合农户土地、粮农补贴等信息,银行建立了涉农领域数据库,与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进行无缝对接。全流程线上办理的模式,不仅减少了操作环节,缩短了贷款审批时间,还降低了贷款利率,提升了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服务能力。
近几年,人工智能、人脸识别、大数据等新技术飞速发展,金融与科技高度融合,智能化的金融服务有效提升了百姓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
“一窗受理”服务模式、“云工行”非接触服务、打造“工银兴农通”APP……在工商银行,各种一键触达的金融事项,让数据多跑路,让老百姓少跑腿。
借助金融科技,多家银行也不断拓展应用场景,将金融服务推广至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生活缴费等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实现美好生活贡献智慧和力量。
工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展望未来,工商银行将紧抓数字化时代新机遇,进一步增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生活的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快建设高水平“数字工行”,以高质量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