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如何更好走下去?
需专业学习和实践积累
据统计,2019年以来,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报名人数以每年10余万人的数量逐年大幅递增。截至目前,取得社工职业资格证书的有73.7万人。
然而,近5年来,社工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却不足30%。中国社会工作学会秘书长邹学银介绍,按相关测算,我国需要200万至300万名社工,目前我国只有163万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尽管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社工职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却不高。以助理社会工作师为例,据统计,近5年平均通过率为22%。
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会长陈存根在接受《工人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事社会工作服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可能是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不高的一个客观原因。“社会工作作为一门专业,其专业性体现在它有一套专门的助人服务理论和技术,具有自己的学科体系、专业理念、工作方法和服务技术,遵循专业的伦理规范,同时从事社会工作服务需要经过专业训练和实践历练,这是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和义务工作者的重要区别。”
“在我们社工群体中间流行着一句话,‘用生命影响生命’。”从事社会工作6年,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天朗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总干事曾文婷告诉记者,社工不是一份仅靠热情就能完成的工作,爱是底色,但同时专业判断和抗压能力也至关重要。
“一名优秀的社工首先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深厚的利他情怀,在这个基础上要掌握扎实的社会工作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认同并践行社会工作的价值伦理,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服务能力。”陈存根认为,从具体能力来说,优秀的社工应该努力具备人际沟通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专业服务能力、问题研究与反思能力等。
干事创业“大”舞台
近年来,社会工作及其人才队伍建设被纳入人才强国、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国家发展战略,并被写进多部法律法规。
陈存根表示,社会工作的专业属性和价值导向,决定了社会工作者能够在基层治理、困难救助、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等诸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在助贫济困、链接资源、培训赋能、心理支持等方面,为基层群众提供精准、及时、有效的帮助。
“小”社区也正在成为高校毕业生干事创业“大”舞台。近日,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共发布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8.2万个,全部面向高校毕业生开放,其中2.5万个岗位专门招聘高校毕业生。
此外,今年6月,民政部会同教育部、财政部、人社部印发通知,要求对照“十四五”期末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18人的发展目标和本地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年度规划目标,统筹社区专职工作人员岗位需求,原则上2022年所有城市社区专职工作人员新招聘岗位全部向高校毕业生开放,鼓励拿出较多数量岗位专门招聘高校毕业生。
截至今年6月30日,全国已建成乡镇(街道)社工站2.1万余个,5.3万余名社会工作者驻站开展服务,7个省份实现了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17个省份覆盖率已超过50%,全国覆盖率达56%。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建设打通了惠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为人才晋升提供多元空间
即便是专业社工,在职业发展中也常常遇到这样的质疑:“这些事情我们也能做,为何需要你们的参与?”曾文婷认为,这是因为社工工作背后的长远意义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被看到。“社工行业和社会工作者需要更多了解、理解与支持,从而进一步提高职业的认可度”。
曾任驻村社工的曾文婷以在福州市长乐区百户村面向学龄期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开展的“周末厨房”项目为例,向记者介绍:“项目的直接意义是让留守儿童能吃上一口热饭、掌握煮饭技能,同时也让孩子更加理解父母,长远来看是带动全村打造一个氛围良好的儿童社区。”
“目前,社会工作的职业体系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已建立初级(助理)、中级、高级的三级职业资格认证,有关部门也正在积极推进专业技术职称评审。”陈存根建议,扩大社会工作专业技术岗位的设置开发与人才激励保障,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职业晋升提供多元空间,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记者注意到,今年6月底,宁夏回族自治区在全国率先将社会工作人才奖补、岗位开发、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育等重点工作写入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予以推进。该政策明确,对取得高、中级社会工作师证书人员一次性分别给予6000元、3000元奖补,鼓励市、县(区)或用人单位对取得初级证书人员给予一定奖补。
“助人自助,让社会更美好,这是每一名社工心底的声音。我希望,社工这个职业不仅能‘火起来’,更能一步一脚印、踏踏实实地‘走下去’。”曾文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