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险已覆盖13.6亿人
建成最大基本医疗保障网
社会变革的浪潮中,改革春风吹遍了社会经济每一个关键阵地。在关乎14亿国民生命健康的医疗健康领域,“医改”备受关注。
2018年,国家组织机构改革,国家医保局、卫健委等新一套领导机构搭建完成,医改进入加速推进阶段。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和国家药监局三足支撑,从采购、支付、监管等多个层面推动医疗、医药、医械等多个端口的变革与高质量发展。
其中,医保局牵头全国集中带量采购、国家医保编码贯标和DRG/DIP支付改革;药监局牵头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三类医疗器械实施UDI;卫健委牵头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公立医院成本核算。在医药、医械、医疗三个端口形成合力。
医改是一场在打破和重构中寻找平衡的改革,也孕育着新的产业环境和医疗远景。一方面,医改既是近年来医疗健康产业系列政策与产业变化的坐标轴。另一方面,医改也势如潮水一般,冲刷着过往一些既有模式和格局。医改这个用时长久、决心坚定的变量,正在改写我国医疗医药产业的格局。
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
从一组数据来看,这十年来,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所占比重由2012年的34.34%下降到2021年的27.7%,看病就医更方便、更实惠、更高效、更顺畅。人均预期寿命从2012年的74.4岁提高到2021年的78.2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健康之基正在不断夯实。
作为挤出药品价格“水分”的重要抓手,通过药品、药械集中采购,集采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的集采平均降价超过80%,累计节约费用在3000亿元左右。在降价的同时,集采兑现了带量的承诺,群众使用原研药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的比例超过了90%,高质量药品的可及性大幅提升。
2021年,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相关专科的跨省就医较2019年下降9.3%,就医秩序更趋合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和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持续提高。
老百姓用药负担逐渐下降
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这份医保改革文件明确了2025年和2030年改革总目标。
从参与医疗保障的绝对人数来看,国家医保局相关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我国医保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5亿人,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目前,我国已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医疗保障网。
从中国医保的支付比例来看,2019年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分别达到80%和70%左右。老百姓(603883)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由2010年的35.29%下降到2019年的28.36%。中国医保的含金量不断提高,保障体系愈发健全。
从报销范围及质量看,我国医保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基本形成,一批临床价值高、经济性评价优良、救命救急的好药纳入了目录,部分临床价值不高、滥用明显、有更好替代的药品被调出目录。此外,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以及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中国的医保药品价格不断降低,老百姓用药负担逐渐下降。
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副司长李淑春今年表示,2018年以来,我国每年动态调整医保的药品目录共进行了4次,四年累计调入507种,调出391种,目录内的西药和中成药数量增到了2860种。其中,整合全国需求谈判议价将250种新药纳入目录,平均降价超过50%。
为加强谈判药品的落地工作,国家医保局与国家卫健委两次联合发文,建立双通道的管理机制,指导各地遴选符合条件的药品纳入双通道管理,首次从国家层面将定点零售药店纳入谈判药品的供应保障体系,与定点医院实行相同的支付政策,让医院暂时没有配备的谈判药品先进药店。
截至今年6月底,275个协议期内的谈判药品在全国18.41万家定点医药机构配备,实现了群众“买得到、用得上、能报销”的愿望。
为进一步促使药品、药械回归合理价格,减轻老百姓医疗负担。集中带量采购应运而生,2018年12月8号,药品“4+7”集采试点开标结果出炉,正式拉开了药品耗材国家带量采购的序幕。7批国家药品集采以来,共实现覆盖了294个药品,大部分是常见病、慢性病的用药,涉及金额占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和生物药年采购金额的35%。
官方数据统计,国家组织药品的集采平均降价超过50%,心脏支架、人工关节的集采平均降价超过80%,累计节约费用在3000亿元左右。
在降价的同时,集采兑现了带量的承诺,群众使用原研药和通过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药品的比例超过了90%,高质量药品的可及性大幅提升。集采通过量价挂钩,以量换价,从机制上解了医药价格虚高问题,净化了医药流通渠道,改善了行业生态,为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没有全民健康,全民小康就无从谈起。通过医保的重要抓手,极大程度上避免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可以说,中国医保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医疗保障网,也是全球最大的减贫计划。
我国创新药领域硕果累累
“十三五”期间,我国创新药领域硕果累累。药审改革启动加速;《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出台;实施ICH指导原则,推动研发和注册与国际接轨等举措的推动下,我国新药研发实现了从研发立项、新药审评到新药数量与质量等全方位的跃升。
以新药审评速度为例,相比于2015年,经过近5年的药审改革,审评审批效率显著提高,化学和生物药物的临床试验获批时间缩短超80%。2015年的审评审批平均时间为22~25个月,到2020年平均时间仅为3个月。
创新药上市数量持续增长。在申报和批准方面,2018~2021年,境内创新药的获批数量分别为9、10、20和25个,实现连续4年增长。2021年,我国共39款创新药上市。39款创新药中,36款为自主研发产品,占比达92.31%;6款产品实现“licenseout”,包括伏美替尼、帕米帕利、赛沃替尼等;另外还有多款国内“首个”创新药获批上市:首个PD-L1单抗,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首个丙泊酚前体药物。
新药研发技术层面,我国生物医药行业短短几年内实现了弯道追赶甚至弯道并车。单抗、ADC和细胞治疗等新技术迅速填补了空白,拉平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核酸技术、PROTAC、基因疗法、基因编辑以及人工智能制药等新兴领域的差距也在缩小。
资本市场,越来越多生物医药企业获得了入场券,通过科创板等途径丰富了融资渠道,获得了资本青睐,进一步得到了发展助力。科创板上市企业中生物企业占比达1/3,“十三五”期间规模以上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约8%。
《“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指出,“十四五”期间全行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到2025年,创新产品新增销售额占全行业营业收入增量的比重进一步增加。创新药有望从“跟跑”向“领跑”进一步转变。
在医药领域,另一个尤其值得关注的重点领域是中医药。作为我国医疗手段中的重要一环,中医药在“十三五”期间发挥了在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中的独特优势。
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中央累计投资超过300亿元,推动我国中药产业快速发展;中药质量不断提升;中药科技创新不断深入。根据全国医药工业统计数据,中药工业主营收入已由2012年的5156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近7000亿元。
今年上半年,73家A股中医药上市公司中,有47家上半年实现营收增长,其中28家营收超10亿元,5家营收超过50亿元,2家营收超百亿元,分别为白云山(600332)营收372亿元,云南白药(000538)营收180亿元。
在“出海”层面,中医药在“十三五”期间也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我国已建设了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十三五”期间中药类产品出口贸易总额达到了281.9亿美元。
今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在“十三五”中医药发展顶层设计加快完善、政策环境持续优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的基础上,就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要求,对中医药服务、人才队伍、传承创新、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发展目标,促进中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