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产业链
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前后,考虑配置公募基金的人数占比从6%大幅提高至25.8%;62.8%的受访青年倾向于通过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社交媒体获取养老知识。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带动相关产业链,我们一起看看吧!
认同“养老要趁早”与“很少行动”的矛盾
据本次《调查》统计,虽然90.30%的受访青年认同养老要越早准备越好,但仅有16.60%的人已经配置相关资产,有43.7%觉得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慢慢开始了解养老产品,同时,仍有39.7%的受访青年表示没有进行过任何行动。
很多时候,“知行合一”并不容易做到,对于上述当代青年养老规划的矛盾心理,蚂蚁理财智库副秘书长杨俊表示,这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
一是大部分年轻人虽然认为养老应该提早,但是现在关注的事情更多还是职场晋升、身体健康、家庭和睦等问题;二是大多年轻人认为自己的收入尚可,也有稳定缴纳社保养老金,依靠“国家养我”应该不是大问题;三是相当部分人群认为新型养老模式不断涌现,未来养老或许可以实现互助;四是我国养老金制度尚未完善,适合年轻人购买的养老产品和服务比较少,即使有想法,也很难得到陪伴和成长。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社会养老保障需求也与日俱增,国务院于1991年首次提出了养老体系“三大支柱”的概念,逐步建立以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和个人养老金相结合的养老制度。2022年4月2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随后,6月24日,证监会研究起草了《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个人养老金制度扬帆起航。
围绕“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话题,在参与调查的受访青年当中,有66.8%的人表示对此还不甚了解。谈及未来参与个人养老金的原因,32.3%的受访青年认为养老规划也是理财投资的一种方式,可以帮助自己多积累一份养老储备,同时有19.6%的青年表示更看重个人养老金制度未来或将出台的税收优惠。
“这和我们国家当下特定的发展阶段相关。养老是一个国家体制的核心特征,而我国在过去几十年刚刚经历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个人养老金制度刚刚起步,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养老观念相对于成熟国家比较薄弱也比较正常的,它需要一个长期建立的过程。” 上投摩根资产配置及退休金管理首席投资官恩学海表示,“我们相信,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的不断完善,青年群体参与养老投资和提前进行规划的动力有望显著提高。”
养老目标日期型产品更受青睐
具体到当代青年为养老所作的准备上,本次《调查》也发现了几个比较有趣的现象。
例如,收入越高的群体越舍得为养老储备花钱。绝大多数受访青年(83.0%)认为,每月的劳动所得用于养老储备的部分,只能控制在月收入的20%以内;不过,年收入50万以上的人更舍得在养老这件事上“花钱”,有一半的人倾向于将月收入的20%以上投资到养老上。
在具体的养老产品配置上,据本次《调查》统计,商业养老保险、终身寿险等分红返还类产品最受青年群体青睐(65.3%),其次为储蓄存款(54.6%)、银行理财(37.9%)和公募基金(25.8%)。值得注意的是,在个人养老金制度出台前后,考虑配置公募基金的人数占比由6%大幅提高到了25.8%,养老目标基金的关注度显著上升。
杨俊进一步分析指出,目前全市场养老目标基金规模已达千亿,其中85%左右为目标风险型产品,15%左右是目标日期型产品,但从蚂蚁财富的后台数据来看,目标日期型产品却占据代销主流,产品在供应端和需求端差异较大,未来还有很多可以进化的空间。
恩学海也表示,在海外的养老基金中,目标日期型产品占据较大份额,上投摩根也正在计划发行目标日期型产品,并将在股东方摩根资管的投资体系基础上进行本土化改造。
“目标日期型产品的核心的是下滑曲线的设计,摩根资管已经有一套自己的体系,但它落地到中国仍然需要本土化改造。比如,我们需要把国内底层人口数据、个人投资者偏好、储蓄率等因素考虑进下滑曲线的设计当中。” 恩学海表示。
建议:通过小额高频的定投进行养老投资
作为生长在互联网的年轻一代,青年们的养老观也深受信息化社会的影响。《调查》中,62.8%的人表示会从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新型社交平台上去获得养老信息,其他依次为金融平台(52.8%)、第三方财富管理平台(51.5%),但约67.1%的受访者表示对于信息的可靠性无法做出独立判断,养老投教工作任重而道远。
为此,恩学海和杨俊也在采访中表示,当代青年人的偏好千差万别,未来需要更多平台、更多机构提供更多元的投教内容以及差异化的服务,他们对年轻人的养老规划和投资提出了两大建议:
首先,年轻人不应该把养老投资与低风险低收益等同起来,而应结合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以长期视角看待养老投资。事实上,养老投资的周期较长,而年轻人抗风险能力也较强,因此,年轻人可以关注权益类资产占比较高的组合,在承担高风险的同时争取长期高收益。
其次,年轻人可以采用小额高频定投的方式,提前为养老做一些长期配置,减轻未来在养老方面的焦虑或者压力。
恩学海认为,养老投资最大的风险之一,是这笔资产的收益不足以战胜通胀。而想要克服这样的风险,一方面需要坚持长期定投,这是养老基金的核心假设;另一方面需要承担合理的风险,这方面可以借助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专业机构的力量。优秀的养老产品可以在承担合理风险的基础上,通过资产配置减少如个股风险、主题投资风险等非系统性风险,为投资人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养老解决方案。
最后,杨俊也提示到,年轻人还是要整体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同时提高风险防范意识,警惕打着高收益的虚假宣传和养老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