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干妈为什么不行了?
3年前,老干妈创始人陶华碧为挽救业绩下滑还曾复出,然而现实证明,陶华碧亲自出山,也难挽救颓势。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老干妈为什么不行了,我们一起看看吧!
老干妈,一己之力征服市场
老干妈最初的出道,其实是一个偶然。
上世纪末,陶华碧还是个普通的小店主,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开了家饭馆。在做饭时,陶华碧发现客人特别爱吃辣酱,后来得知原来都是冲她家的辣酱来的。
在身边人的建议下,陶华碧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那就是做辣酱。
于是,陶华碧租了几个厂,专门做辣椒酱,还印上了自己的头像,这也是老干妈的雏形。当时的辣酱市场,还是一片空白,这也是老干妈的机会。
老干妈最初的定价非常接地气,只有8块,目标就是冲着所有人都能买得起,而且广泛铺陈,从小卖部到超市都能看到老干妈的身影。
凭借产品品质和渠道优势,老干妈很快崛起,成为国民品牌。
在国外,老干妈也是备受外国人宠爱,连监狱里的人都爱吃老干妈,有人拍照经过社交媒体发酵后,老干妈成了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品牌,而且老干妈对外号称不上市、不贷款,也强势拉了一圈国人好感。
巅峰时期,老干妈甚至玩起了魔性营销,“拧开干妈,看穿一切”的魔性广告语,彻底颠覆了老干妈在人们心中的传统形象。老干妈的胆子越来越大,甚至还以“国民女神”的身份登上纽约时装周,来了个大跨界,让人相当意外。
然而当时人们不会想到,老干妈没能把这份光芒,延续下去。
跌下神坛的背后,辣酱市场越来越内卷
这些年,辣酱市场越来越内卷,新玩家越来越多。有数据显示,自2015年起,每年有超过5000家品牌入局辣酱,目前已有的辣酱品牌,也有1.8万个。
而且新品牌切中精准定位,来势凶猛,比如老干妈一直被认为不够辣,而虎邦辣酱,就是专门盯上“辣”这个需求,抓住了喜欢辛辣口味的市场。
至于其他如暴下饭、川娃子、李子柒等品牌,则是瞄准原料,靠着加入大量的昂贵材料,比如竹笋、鲍鱼、龙虾、牛肉等,各自收获了垂类市场。
连包装都是越来越卷,瞄准一部分人的旅行、外卖等需求,一些品牌接连推出了小包装,更容易携带,靠差异化的产品抢占用户心智,而且产品的适用场景也很多元,在口感上也不输老干妈。
如今在人们追求健康的消费趋势下,这些新品牌也打起了健康牌,比如虎邦号称采用鲜辣椒,丹丹豆瓣也主打优质红辣椒为原料,没有太多复杂的添加剂。
除了迎合用户的健康需求,这些新网红品牌也更善于利用社交媒体营销,比如线上直播间、旗舰店等狂刷存在感,推出洗脑广告等,纷纷借助差异化玩法打开了市场,抢下老干妈的市场份额。
而且新玩家借助资本力量,发展相当迅猛,比如川娃子获得了近3亿元A轮融资,虎邦辣酱的A轮融资也在数千万,前不久,丹丹豆瓣开始IPO,谋求更大的资本发展空间。
在口感、包装、概念上,辣酱同行都越来越大胆,相比之下,不上市、不融资的老干妈则显得没那么独特了,无论在产品,还是渠道,老干妈都显得泛善可陈,这也是不少人逐渐抛弃老干妈,选择其他品牌的原因。
老干妈的最大问题,是跟不上用户
老干妈曾经崛起的根本,就是靠产品说话。
但老字号也抵不过时间的冲击。对于现在的老干妈,很多消费者直言,“老干妈不是从前那个熟悉的品牌了”。
首先,老干妈的口感优势逐渐丧失,尤其是陶华碧儿子一接手后,直接将用了十多年的贵州辣椒,变成了价格更便宜的品种,影响了产品口感,劝退了不少用户。
其次,老干妈的价格优势也不复存在,老干妈曾经能崛起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价格非常亲民,只有7-10元,即使海天等大众品牌,论性价比都很难跟它比。
然而最近几年,老干妈反复提价,把价格直接上升到了15-20元级别,这也破坏了老干妈在消费者心中性价比的形象。
与此同时,同样定价在10-20元的辣酱品牌越来越多,而且口感也不输老干妈,跟对手相比,老干妈的价格壁垒明显被打破,这也让对手钻了空子快速崛起。
而且,老干妈在渠道上也拼不过网红品牌。如今直播带货、线上销售是品牌卖货的主要渠道,但老干妈没有抓住这个趋势,一步慢步步慢,即使陶华碧最近也曾出现在直播间几次,但由于创始人粉丝数量有限,还是没能引起什么水花,靠线上渠道的发力,还不足以帮老干妈打破僵局。
还有行业人士指出,老干妈后续的营销很奇怪,也是导致品牌模糊不清的根源,比如在老干妈著名的魔性广告中,邀请一位少女来代替老干妈,又以国民少女自居,破坏了品牌整体形象,也让老干妈失去了很多忠实的消费者。
衰落的原因这么多,实际上,老干妈的最大问题,还是跟不上市场,在产品、渠道等方面都没能做好升级,出现了品牌老化的窘境,尤其是在如今竞争激烈的辣酱市场,如果再想靠着吃老本,只能是不进则退。
辣酱行业本身门槛不算高,太多的玩家涌入,模仿老干妈,抑或超越老干妈,只会让产品同质化的窘境更加凸显,这也需要老干妈在产品上更死磕、更极致,才有翻盘的可能。
即使是老字号,也会有口碑消失的那一天。老干妈现在翻盘还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