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未来走向何方
上周五,由于市场预期受到扰动,叠加美元走弱,离岸、在岸人民币双双扩大涨幅。其中,离岸人民币汇率接连收复7.30、7.20整数关口至7.18一线,日内拉升超1500点。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我们一起看看吧!
人民币未来走向何方?
经历了上周五的史上最大单日涨幅,离岸人民币本周一有所回落。
“上周因市场对开放的预期急速升温,导致离岸空头被逼空。但由于美联储加息还在‘冲顶’,预计人民币未来贬值压力仍存。”某外资行外汇交易人士对记者提及。上周五,离岸人民币拉升超1500点。
11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上调263点报7.2292。截至16:30,在岸人民币对美元收盘报7.2405,较上一交易日上涨298点。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截至当日19:22左右,报7.2350,较上一交易日跌570点。记者了解到,众多具有结售汇需求的企业目前也陷入纠结——未来汇率会走向何方?
大逼空后贬值压力仍存
此前在人民币大幅贬值之际,离岸市场对冲基金积累了一定的空头头寸(空头不仅能赚到美元对人民币的利差,还能赚到美元升值的部分),这导致只要一有反向的消息出现,就会使得大量空头被逼空并平仓,这也推动人民币上周五出现大涨。
不过,各界认为人民币后续仍存在一定压力。贬值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向——美元升值、中美利差倒挂。近两日尽管美元升值的压力有所缓和,但利差压力始终存在。
上周,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BP),将利率提升至3.75%~4.00%区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泼了市场一盆冷水,他表示现在考虑暂停加息还为时尚早,紧缩政策还没结束,终端利率水平可能高于9月时的预期(即4.6%~4.8%以上)。
摩根士丹利最近预计,12月经济预测摘要(SEP)的利率中值预测将重新锚定在接近5%的水平。更有观点提及,2007年次贷危机发生以前,美国联邦基金目标利率最高上调至5.25%,目前要关注本轮加息终端利率水平会否超出这一前高水平。
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Tommy Wu对记者表示,11月以来,中国央行通过中间价缓冲人民币贬值的意图明显有所减弱。例如,11月4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2555,调贬83点(不再调强),而10月28日则设定在7.1698,调强幅度超千点。他表示:“根据近期声明,央行重申了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的立场。”
某大行外汇业务专家朱延桦对记者表示,近期美元高估幅度有所收敛。这与美联储加息之前,美元指数就已经下跌有关。人民币估值则偏中性,但背后贬值压力仍存。一方面疫情反复,另一方面来自掉期点不断逆向增大的压力在年末之前可能很难消解。
Wind数据显示,目前美元/人民币1年期掉期点为-2435点,这与中美利差倒挂幅度加深、国有大行在远端卖出美元等操作有关。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加剧,推动中国境内市场美元/人民币掉期曲线更多期限跌入负值区间。由于远期价格=即期+掉期点,因而中长端掉期点贴水程度加深,使远期购汇成本更具优势,结汇成本则相应升高,从而给人民币汇率供求平衡带来贬值方向的压力。目前,1年远期购汇的价格报6.985。
企业仍选择观望
据了解,目前不少企业陷入了左右为难的状况,观望情绪占据主导。
某股份行国际业务部人士对记者表示:“目前处于观望状态的企业居多,但也有企业担心趋势逆转,趁现在年末人民币升值以后选择落袋为安,即大笔结汇。”
他也提及,“也有不少企业去年在6.4~6.5左右的水平进行远期结汇,这些企业目前只能选择展期、拖着不结汇,如果现在结汇就等于兑现了损失,进行展期则是希望明年汇率能够回升。”
不过,渣打大中华区经济师陈冠霖对记者表示,近期受访的中小企业对未来三个月人民币贬值的预期有所缓和。
未来,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仍将取决于美国加息进程的变化。本周四,美国将发布10月CPI,这将影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市场预计CPI数据将略微下降至同比8%,9月为8.2%。此外,预计核心通胀率将从9月份的6.6%降至6.5%。这两项数据显然都远高于美联储2%的通胀目标。未来,通胀能否实质性下行就决定了美联储加息进程能否缓和。
由于全球不确定性众多,“中性套保”意识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近几年,中国央行多次提及“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弹性增强”,对企业来说,这也意味着“押方向”非明智之举,建立中性套保的意识刻不容缓。
渣打银行(中国)金融市场部总经理杨京早前就对第一财经表示,“中性”主要体现在外汇业务决策和执行的三个方面——在业务决策中,对汇率走势不要一味地看多或看空,或追求对某具体点位作出准确判断,而应更习惯于汇率波动性的增大;在套保入市时机的选择方面,不要一味地等待最佳或更好的价格出现,而应在未来现金流外汇敞口产生时尽快套保;交易结束后,不要对已达成的价格患得患失,甚至对授权交易人员进行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