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自动驾驶什么时候迎来商业化

自迅分享 时间:

相关政策法规走向完善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自动驾驶对汽车行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从主驾配备安全员到方向盘后无人再到真正实现车内无人化,与自动驾驶示范运营相配套的政策法规也在近几年的发展中,从生产领域逐渐向使用和服务相关领域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和《“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正式提出发展智能自动驾驶汽车,并将其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随后,相关部委出台多个政策文件,聚焦自动驾驶的技术以及标准的制定;与此同时,各地积极推进高等级自动驾驶车辆的商业化应用,开放测试道路、出台管理细则,推动无人驾驶技术进步和商业化落地。

今年4月,《北京市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乘用车无人化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正式发布,在国内首开乘用车无人化运营试点。百度、小马智行成为首批获得先行区无人化示范应用道路测试通知书的企业,相比此前“自动驾驶出租车”在主驾驶位上配备安全员,正式开启方向盘后无人、副驾驶有安全员的无人化载人服务。

两个月后,南沙区成为广州市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混行试点区,符合南沙区相关资质要求并取得《示范运营资格通知书》的自动驾驶企业以及取得《示范运营车辆标志牌》的自动驾驶车辆,可在规定区域范围内开展示范运营。

8月1日,国内首部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不仅规定了符合标准的无人驾驶车辆可以不配备驾驶员、安全员,更解决了自动驾驶企业的上路权并明确了事故责权划分。

随后,重庆、武汉两地政府部门率先发布自动驾驶全无人商业化试点政策,并向百度发放全国首批无人化示范运营资格,允许示范应用主体开展车内无安全员的远程测试、示范和商业运营。

而为了进一步支持自动驾驶商业化的落地,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品的功能、性能提升和产业生态的迭代优化。基于试点实证积累管理经验,支撑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制修订,推进健全完善智能网联汽车生产准入管理体系和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体系,11月2日,工信部、公安部就《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开征求意见。

政策接踵而至,业内也对高级别自动驾驶落地充满期待。

不过,在张翔看来,虽然今年以来各地政府动作不断,从政策层面逐步扫清了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障碍,但在应用层面上,高级别自动驾驶大规模商业化落地还未获得实质性的进展。

自动驾驶商业化道阻且长

德勤报告显示,未来3-5年,汽车智能化、网联化将迎来一轮高速推进,预计至2030年,中国运营的自动驾驶车辆将达3000万辆。同时,行业预计中国未来很可能成为全球最大的自动驾驶市场,预计至2030年,自动驾驶相关的新车销售及出行服务创收将超过5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58万亿元)。

更为重要的是,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一体两面,智慧交通、智能网联以及自动驾驶的发展也得到了各地政府的密切关注。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长沙在内的10余个城市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特定区域、特定时段从事出租汽车、城市公共汽(电)车等商业化试运营,且应用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据显示,我国已累计开放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测试道路超5000公里;自动驾驶产业链上的市场主体已超过6000家,行业已经形成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卡车、末端物流、环卫等十大类应用场景。

不过,风口虽大,但在业内看来,由于与自主行驶安全性相关的关键核心技术最终能否攻克与应用落地、数据的积累、算力的支撑、商业模式的构建等尚存在不确定性,示范运营车辆之外,真正高级别自动驾驶商业化虽近尤远。

“L4级的无人驾驶究竟什么时候能够落地,需要三个条件。”今年8月,北京斯年智驾科技有限公司CEO何贝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首先整个行业法律法规走向成熟,允许去除安全员;其次是相关技术成熟,不掉链子;最后是车辆的主流标准统一,实现量产并走入真正的运营。”

而当下,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相关技术,抑或是场景的落地,理想和现实之间依然存在巨大的鸿沟。

“虽然当前自动驾驶技术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但无人驾驶落地不是一个完全的AI问题,更多是系统化的问题。”对于L4级自动驾驶大规模商用化落地,何贝预计还需要15年的时间。

“2025年之前封闭场景自动驾驶基本就能见分晓,2030年在真正的城市道路、干线物流方面会有突破和批量化,2040年真正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大规模应用。”何贝预计,包括物流、景区、矿区等垂直领域的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会更先落地,但乘用无人车在真实和复杂的城市的落地则需要更多的时间。

自动驾驶龙头股有哪些?

比亚迪002594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包含新能源汽车及传统燃油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并积极拓展城市轨道交通业务领域。

联创电子002036

联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营业务为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驾驶、运动相机、智能家居、VR/AR等配套的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触控显示一体化等关键光学、光电子产品及智能终端产品制造。

灏川智能688022

苏州瀚川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从事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主要产品有智能制造装备及系统、零部件。

四维图新002405

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板块包括导航业务,高级辅助驾驶及自动驾驶业务,车联网业务,芯片业务,位置大数据服务业务。

208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