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风口”已过了吗
新冠疫苗接种趋于饱和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1月28日,全国已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12.73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90%以上,完成加强针接种8.11亿人,覆盖率也已经接近60%。多数人口已基本完成接种,留给新冠疫苗的市场空间也正在缩紧。
从国内外进行新冠疫苗研制的相关公司的财务状况来看,今年多数疫苗企业出现了明显的业绩下滑。以A股上市公司康泰生物为例,三季报显示,康泰生物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亿元,同比减少80.4%。相较去年的业绩爆发,康泰生物今年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公司解释主要原因是今年二季度以来,国内外新冠疫苗需求量下降较快,公司新冠疫苗销量快速下滑,因此对新冠疫苗资产计提了减值准备。
另一家科创板上市公司康希诺的财报也是类似的图景,今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同比下降77%,归母净利润转为亏损,原因是由于新冠疫苗需求量较去年大幅下降及对新冠疫苗相关资产进行资产减值准备所致。对于公司新近获批的吸入用新冠疫苗,康希诺在披露的调研纪要中也坦言:“现阶段的需求量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海外同行的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美股上市公司Moderna(摩德纳)99%的收入来源于新冠疫苗,但随着欧美国家的接种率逐渐接近饱和,其核心产品mRNA疫苗的销售出现了量价齐跌。公司预计其新冠疫苗销量将于今年达到峰值,2023年之后可能逐步走低。
新冠疫苗“第四针”前景如何?
然而,行业的不景气并没有对企业开展新冠疫苗研发的热情造成太大的负面冲击。国金证券的统计显示,目前仍有不少国内疫苗企业的新冠疫苗正处于临床试验流程之中,而这些企业瞄准的正是新冠疫苗“第四针”可能提供的市场空间。
已经打过了三针疫苗,为啥还要再打第四针?对此问题,相关医学专家解释,目前部分海外国家允许高龄老人,以及免疫能力较为低下的人群接种第四针,主要是以下两方面的原因:1)抗体衰减导致疫苗的保护力随时间下降;2)新冠毒株持续变异引发免疫逃逸,之前多数人接种的疫苗都是基于原始毒株,因此需要追加进行变异毒株的免疫接种;关于第一点,相关医学研究结果显示,类似于流感疫苗,新冠疫苗的有效性维持时间较短,随时间推移会迅速下降,保护效力不够持久。一项在卡塔尔的医学研究统计显示,在接种两剂BNT162b2疫苗5个月后,(疫苗保护)有效性降低至48%;接种两剂mRNA-1273疫苗5个月后,有效性大幅下降至12.5%,已经几乎失去了保护效果。
而关于第二点,据UK Health Security Agency统计,在接种两剂BNT162b2疫苗后,针对Delta变异株的有效性在25周后降低至近60%,对Omicron变异株的有效性降低至近10%。即使接种加强针后,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效性仍会下降,特别是针对Omicron的有效性,在加强针接种后15周后就降低至40%。不过在最早开放第四针疫苗接种的以色列,一项关于接种mRNA疫苗第四针的研究表明:使用针对早期原始毒株的疫苗进行第四针接种,相较于只接种了三针的人群,并没有显示出特别明显的效果。
因此,目前国内外主要疫苗企业均把新一代新冠疫苗研发的重点,放在了针对变异毒株的感染和重症预防上。不过,打了针对变异株的第四针,对于预防新冠效果真的就非常显著吗?对于这个问题,目前国内外医学专家的意见并不一致。今年9月1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CCDC周刊)在线刊发文章提出:“如果想要长久地维持疫苗保护力,几乎可以肯定,需要在合适的时间内接种第二剂加强针”。
CCDC周刊是国家卫健委管理、中国疾控中心编制的期刊,基本可以代表中疾控的研究成果。然而,并不是所有医学专家都持此观点,更多专家对接种新冠疫苗第四针都持保留态度,认为是否要继续接种“需要进一步观察”。例如国药中国生物首席科学家张云涛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就表示:“当前的研究显示,第4针产生的抗体滴度不会超过第3针。结合中国的现状,现阶段是否要全面开展第4针接种是值得商榷的。”相较医学专家,券商相关的行业研究员显然对第四针疫苗的前景更加乐观一些,华创证券今年的一份行业深度研究认为,长期来看,新冠病毒已经成为人类呼吸道的常驻病毒,类似于流感疫苗,新冠疫苗可能成为每年都需要接种的常规疫苗。
结语
新冠病毒在全球大流行目前已经接近三年整,为了与病毒抗争,人类研发出了不同技术路线的多个种类新冠疫苗,在重症预防上获得了明显的成效。但截至目前,尚没有一种疫苗能够起到完全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并彻底让人类社会恢复到疫情爆发前的良好效果,这让国外民众持续进行接种新冠疫苗的积极性出现了显著下降。
更何况,对于新冠病毒的常态化防治,目前也并不是只有疫苗这一种手段,新冠特效药的开发厂商同样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临床试验。对于疫苗研发企业来说,想要为自家疫苗争取到一个良好的商业前景,不但要和病毒的变异赛跑,同样也要和新冠药物的开发机构赛跑。留给它们的时间,已经并不宽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