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口如何逆势突围

自迅分享 时间:

各地包机出海招商忙

12月4日,由浙江省商务厅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及企业代表组成的抢单团开启为期6天的欧洲行,这是浙江省级商务部门带队出海抢订单的第一团。相关部门表示,后续浙江省将通过包机、拼机等模式,组织超1万家企业赴境外,开启“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

在离浙江不远,同样是出口制造业重镇的苏州,从12月9日开始,苏州市商务局组织开展包含外贸企业和招商人员在内超过200人的大型经贸团组包机赴法国、德国,计划与西门子等全球行业头部企业、知名国际金融机构开展交流,并维护客户和争取订单。

据不完全统计,除了江浙两省之外,包括广东省、四川省等多地均采用了政府包机方式,助力企业出海参展、谈订单。各地之所以如此快马加鞭奔赴海外,一方面是因为当下临近年末,又逢“黑五”、圣诞等国外购物季,被业内认为是外贸“黄金期”。另一方面,对于大部分外贸企业来说,“抢订单”的最佳途径,仍然是与合作商面对面接触、坐下来商谈。但之前由于境外航班熔断,人员出入境往来不便,通过政府包机方式,能够更加便利商贸企业出海洽谈,争分夺秒把之前流失的部分订单夺回来。

外需疲弱,出口前景遇严峻考验

“出海洽谈热”的背后,是当下我国出口所面临的严峻形势。12月7日,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中国11月出口同比增长0.9%(人民币计价),前值增长7.0%;但如果剔除汇率变动因素按照美元计价,11月我国出口同比下降8.7%,前值下降0.3%。出口数据本月超预期走弱,除了去年基数本来就较高的因素外,主要是源于欧美经济走弱、外需回落的速度远超预期。

外需究竟有多弱?来看下面一组数据:根据外媒统计,由于需求暴跌,三季度以来美国在中国的制造业订单下降了40%,10月份美国从亚洲的进口量骤降至20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导致从亚洲到美国西海岸的集装箱现货价格从上半年的历史高位,在三个月的时间内跌至班轮公司盈亏平衡点。国内港口吞吐数据也验证了这一态势:12月5日中国港口协会官网报告称,11月我国八大枢纽港集装箱外贸重箱吞吐量同比下降9.7%,其中单11月下旬(11月21日至11月30日),监测沿海重点枢纽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7.65%,外贸部分同比下降10.53%。去年“一箱难求”的局面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空柜堆积在码头,对港口管理疏解带来压力。

之前很多自媒体铺天盖地报道欧美订单转移到东南亚,殊不知其实他们面对的难题也跟中国一样:11月东南亚出口美国货量同比下降3.5%,虽然幅度低于中国,但在美国需求下跌的大环境下,谁也无法幸免。

如何突围?开辟新市场 寻找新亮点

需求方面,欧美高通胀背景下,发达国家的消费一时半会也不太可能恢复到去年到处下订单的高景气状态;供给一侧,东南亚国家正在虎视眈眈争夺份额。我国出口该如何应对双重挑战?面对困境,外贸人并未泄气。欧美需求不振,那就开拓其它新兴市场的需求。例如最近卡塔尔世界杯进行得如火如荼,全球各地的球迷观众前往中东,浙江义乌的出口订单因此受益增长显著。像足球、哨子、喇叭、手拍器这样的体育用品,自然是世界杯期间的紧俏货,据当地出口贸易商介绍,每次世界杯期间,来自东道主国家的商品需求增幅极大。而随着后续比赛的角逐,与夺冠热门国家相关的商品将会受到追捧,订单需求也会大大增加。

统计数据显示,世界杯开赛前半年,我国对中东地区的出口商品数量显著增加,对卡塔尔的月度出口额创下年内新高(见下图)。在出口海运费下半年大跌的背景下,四季度上海到中东迪拜基本港的出口运价逆势上涨,世界杯前夕甚至出现了中东航线运价高于欧洲航线运价的情况。

除了开拓新兴市场之外,汽车出口也成为了今年我国制造业出海的一大亮点。今年前10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49.9万辆,同比增长96.7%,在新能源车出口放量的支撑下,我国有望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而且如今我国汽车出口不仅有“量”的增长,更有“质”的飞跃。与过去的燃油车时代不同,我国新能源汽车目前主要出口至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占到欧洲市场总销量的10%左右。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表示,汽车出口量强劲增长,一方面得益于中国供应链的稳定性,另一方面也源于中国高端制造敏锐地抓住了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契机。在东南亚、印度等国与中国争夺初级产成品订单的当下,我国制造业向价值链更上游转移,也体现了中国出口不惧其它发展中国家竞争的韧性。

21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