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新能源生物柴油景气度不断上行
生物柴油并非特别新兴的行业
生物柴油凭借良好的可再生性及减排效应,已是交通领域能源转型的重要方向。
生物柴油与普通石化柴油相比,在燃料性能、润滑性能、可再生性上更具有优势,还能显著减少温室气体、硫和芳烃等有毒物质的排放。生物柴油最早诞生于19世纪的英国,历经百年探索,生物柴油制备技术逐渐走向成熟,并在能源安全和低碳减排的驱使下受到广泛关注。
根据当前欧盟规则,将生物燃料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为传统生物燃料(ConventionalBiofuel),主要以粮食作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分为RME(菜籽油制成的生物柴油)、SME(豆油制成的生物柴油)、PME(棕榈油制成的生物柴油)等,欧洲本土生物柴油生产以及进口的生物柴油依然以传统生物柴油为主。
第二类为先进生物燃料(Advanced Biofuel),是以非粮食为原料生产,包括PARTA和PARTB两种类型,PARTA主要以各种农作物的非食用部分作为原料,由于该类原料所含碳链较短,双键较多,主要制成生物乙醇,氢化植物油(HVO)等燃料;PARTB主要以废油脂、动物脂肪作为原料生产燃料(UCOME),其碳链较长,结构更接近化石柴油。相比传统生物燃料,用废油脂制备的生物柴油(UCOME)拥有更高的温室气体(GHS)减排属性。
各国基于自身国情,以不同原料制备生物柴油。其中欧盟以菜籽油为主,美洲以大豆油为主,东南亚以棕榈油为主,中国奉行“不与人争粮”政策,主要采用废油脂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
生物柴油技术仍在不断迭代,目前主流生物柴油产品主要为第一代生物柴油脂肪酸甲酯和第二代生物柴油氢化动植物油。第三代生物柴油由于提取和分离难度较大,生产成本较高,全球占比不足2%,但其具有更高碳减排效应且原材料不占用耕地、无规模限制,是长期具备发展潜力的制备工艺。
生物柴油在国内的发展时间,也并不短。
中国生物柴油产业起步于21世纪初,2003年之前国际油价低迷,企业处于初步探索期经营困难,2003年后油价上涨,行业开始扩产。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油价暴跌,生物柴油市场需求明显萎缩,造成企业停产或倒闭。
2011年,国际原油价格回升维持高位,掀起生物柴油投资热潮,推动行业产能扩张至历史峰值350万吨。2011年2月,我国正式实施《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标准,要求生物柴油的添加标准为1-5%。
之后OPEC(石油输出国组织)大幅增产导致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连带生物柴油价格下降,国内柴油市场供过于求,原料供应短缺及市场认知有限使得生物柴油难以进入成品油市场,生柴陷入“优质产品低价卖,合法产品非法卖”的困局,加之2015年国家将生物柴油生产企业增值税即征即退100%降为70%挤压产品净利润,企业普遍亏损严重,甚至被迫停产、破产,名义产能由2015年的350万吨急剧下降至2016年234万吨。
在2017年之后,油价回暖叠加海外需求上行,行业逐步复苏。国内生物柴油企业名义产能趋于稳定,产能释放率与产量逐年增长,行业在经历过沉浮后逐渐走向成熟稳定。自2016年行业龙头卓越新能生物柴油产品开始批量出口欧洲以来,我国生物柴油行业逐步走向外销欧洲为主。
近年来,多因素正驱动生物柴油景气度不断上行。
景气不断提升中国出口量大幅增长
当前全球生物柴油需求量仍在不断增长。
首先得益于全球范围内减排政策的持续推进,主要消费地区对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要求逐年提高。例如欧盟地区生物柴油掺混比例从2013年的5.6%提升至2020年的7.8%,伴随更为严格的可再生能源指令的实施,欧盟地区掺混比例将持续提升。印度尼西亚的B30、马来西亚的B20及巴西的B12等亦对生物柴油长期需求形成良好支撑。(释义:印度尼西亚目前实施B30生物柴油强制掺混计划,即强制要求30%的棕榈生物燃料与70%的柴油混合)
同时疫情叠加俄乌冲突加剧能源危机,加速可再生燃料应用。2020年以来,原油价格出现修复回升,我国生物柴油行业产能利用率从2019年的35%提至2021年的66%。随着俄乌冲突的持续,欧洲能源供给紧张价格高企,可再生能源转型需求迫切,生物柴油作为传统能源的替代品之一,需求正在稳定释放。
2020年的全球生物柴油产量约4300万吨,近10年全球需求复合增速达10%。生物柴油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欧洲、美洲、东南亚等地区,欧洲地区生物柴油消费量占比全球总消费量的47%。目前欧洲地区主要以菜籽油为原料,少量从东南亚地区进口棕榈油制生物柴油,产品供不应求。
《可再生能源指令(RED)》在确定可再生能源的比例要求时,同时也规定了可再生能源的计算规则:生物燃料只有满足60%最低温室气体(GHG)减排要求,才能计入欧盟和/或成员国目标,未达到标准的生物燃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扣减,而超出60%减排量的生物柴油品类则进行相应增量计算。
废油脂制备的生物柴油(UCOME)的GHS减排量达到83%,由于UCOME能够计算更多的生物燃料消耗量,更容易达到欧洲各国设定的掺混比例要求,故而UCOME在欧洲具有特殊的竞争力。废油脂生物柴油UCOME竞争力逐渐增强,现已成为欧洲第二大生物柴油原料,占生柴原料的23%,而这主要就进口于中国。
根据海关总署数据,2022年1-8月国内生物柴油总出口量115.1万吨,同比增长49.2%,其中8月份出口21.0万吨,同比增长183.4%,环比增长6.2%,8月出口均价1768.7美元/吨,较年初上涨8.8%,同比上涨15.5%。2022年9月生物柴油的出口量分别达到 21.06 万吨,创下历史新高。
航空需求较为硬性未来量增基石稳固
与陆面交通相比,航空的能量密度要求及发动机结构决定了其短期无法实现电气化改造,采用生物航煤SAF是是航空领域实现减排、新能源化的核心手段。
2022年6月28日我国首套10万吨/年以废油脂为原材料的生物航煤产线实现规划化试产,后续中国、美国等国启动生物航煤应用具有较高确定性。
9月14日,欧洲议会表决也通过了对欧盟修订后的可再生能源指令(REDII)的修正案,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燃料在交通运输业的占比达到29%,高于2021年提议的26%,同时PARTA类型先进生物燃料2022年至少达到0.2%,并在2025年增加到1%,2030年增加到4.4%(高于欧盟委员会此前提议的2.2%),PARTBUCOME部分原料不设置上限,欧盟成员国必须在2024年12月31日前实施修订后的REDⅢ。
航空煤油方面,2025年欧洲飞机开始强制生物航煤(SAF)2%的添加比例,2030年混掺比例达到5%,2050年添加比例达63%。仅欧洲长期需求潜力就达仅欧洲长期需求潜力就达4300万吨/年,相当于当前4000万吨/年生物柴油一倍需求增量。日本政府也计划到2030年将国内航空公司燃料的10%全都替换为可持续航空燃料。
全球主要生物柴油消费国家及地区的强制性与鼓励性政策促进生物柴油市场不断增大,以政策基础及历史数据作出掺混比例假设,机构预计2030年全球生物柴油消费量将达6617万吨,约为2021年消费量的1.42倍,2022-2030年全球生物柴油消费量年复合增长率达3.35%。其中,欧盟、巴西和亚太地区2030年生物柴油需求量分别达2442万吨、973万吨和1413万吨。
此背景下,国内生物柴油产业链中的企业,也在纷纷加大投入。
头部企业纷纷投产迎接未来高景气
我国生物柴油行业进入加速发展期,各方参与主体均纷纷开展扩产计划,考虑到废油脂资源的稀缺性,上游的废油脂回收资源将成为产业链的关键壁垒。
目前头部企业纷纷加速扩产。2021年我国生物柴油产能CR5为61%,产能前5的企业分别是卓越新能、三聚环保、河北金谷、易高生物、常佑生物,产能分别为40万吨、40万吨、25万吨、25万吨、20万吨。
截止2022H1,国内多家生物柴油企业相继宣布生物柴油产能扩建或新建计划。在国内政策和海外需求的推动下,根据目前已宣布扩产规划将达419万吨/年,多家企业入局加剧行业竞争。
其中卓越新能是国内第一家从事废弃油脂制备生物柴油的技术研发并率先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企业,是目前国内产销规模最大、出口量最多的生物柴油生产企业。
截至2021年底,公司生物柴油产能规模达40万吨,生物基材料产能规模达9万吨。公司计划用3-5年时间完成生物柴油年产能规模达到75万吨、生物基材料年产能规模达到25万吨的目标,打造“生物质能化一体化”的领先企业。
嘉澳环保则是长期深耕环保增塑剂业务,2016年公司收购东江能源100%股份向产业链上游延伸,切入生物柴油业务。东江能源生物质能源项目年产能为15万吨,2021年产能利用率96.33%,产品一部分自用,作为环保型增塑剂的原材料,另一部分精炼提纯制成生物柴油外销,主要出口欧美。
子公司绿色新能源规划年产35万吨生物柴油及原料项目,其中20万吨生物柴油产能已于2022年6月投产。2022年9月,公司计划投资100万吨/年生物航煤项目,其中第一期计划投资约40亿元,建设50万吨/年生物航煤项目,计划于2023年1月开工建设。
山高环能是餐厨处置龙头,借助招投标和收购,规模处于加速扩张中。2020年公司收购十方环能开启餐厨业务布局,通过处理餐厨垃圾和外购油脂,经加工后获得UCO等可再生产品。公司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投运规模位居国内前列,截至2022H1投资运营产能达4030吨/日,拟收购项目产能300吨/日。公司将通过招投标、收购等方式持续提升产能规模。公司依靠提油工艺改进,2021年度综合提油率已超4%。
公司目前在进行产业链后端延伸,深入布局生物柴油产能。2022年2月,公司公告将与滨阳燃化合作开展40万吨/年的改造二代生物柴油生产项目,及新建30万吨/年一代生物柴油加工生产项目。2022年9月,公司与山东尚能签署协议,拟共同出资建设10万吨/年酯基生物柴油和40万吨/烃基生物柴油项目。
东华能源则是携手技术伙伴霍尼韦尔布局生物航煤,进行副产氢高值化利用。2022年2月,公司与霍尼韦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广东省茂名市建立绿色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园,并建设两套年产50万吨的Ecofining工艺装置,利用氢气加地沟油生产可持续生物航煤。该项目计划分两期进行建设,其中第一套装置计划于2023年投产。
霍尼韦尔UOP的Ecofining航煤技术是目前唯一得到欧盟认证、已经达到100%试航标准的技术。利用生物质原料加氢气制造生物航煤,是氢气最佳利用路径,可以大幅度提升氢气的利用价值,未来发展空间大。
以上企业有望在生物柴油高景气阶段,迎来一波不错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