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临期产品开始吸引年轻人
为什么临期产品开始吸引年轻人
据此前淘宝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每年有210万人在淘宝网购临期食品。其中,保质期剩余20%-50%的临期食品,因折扣低且口感不受影响,往往会迎来一轮新的销售高峰。薯片等膨化食品、方便面、饮品等品类是“临期界”的畅销品。
目前临期食品行业暂无大型上市公司,主要为一些新兴的、利用电商平台发展的连锁店铺、APP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已有十几家公司做临期食品特卖连锁:包括好特卖、好食期、大汇仓、Boom Boom Market、小象生活、食惠邦、禾其多等。
如今,临期食品俨然成为年轻消费者的“新宠”,未来或有望撑起一个百亿规模的新市场。
临期食品能吃吗?
答案是可以。因为临期食品还处于保质期内。2021年5月底,南京市场监管部门联合民政部门试点搭建临期食品捐赠平台,对接企业和慈善超市,通过慈善超市把临期食品免费发放给困难人群。此外,河南、浙江、福建等地则要求实施临近保质期食品消费提示制度等。
卫生部发布GB-7718-2011对预包装食品的保质期做出如下定义,即预包装食品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保持品质的期限。在此期限内,产品完全适于销售,并保持标签中不必说明或已经说明的特有品质。简单来说,食品在其应有的贮存条件(如冷藏或常温等),在保质期内其食品的品质是完全可以保持品质并能销售的。
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中国临期食品消费群体以中青年为主,其中消费者年龄为26岁至35岁的占47.8%。
2021年4月,淘宝联合科普中国发布的《临期消费冷知识报告》显示,每年有210万人在淘宝平台挑选临期食品。其中,保质期剩余20%-50%的临期食品,因折扣低且口感不受影响,往往会迎来一轮销售高峰。
临期商品需求情况分析
以头部企业好特卖为例,不到3年已经完成5轮融资,其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多个重点城市布局超过400家门店,预计未来三年门店总数将超过5000家。
除了这些新晋品牌,大型的零售商超也纷纷抢滩折扣店。盒马、永辉超市、苏宁等传统商超品牌都已入局。其中,苏宁计划在今年开设100家折扣店,主要销售网红代购、折扣商品、进口休闲为主融合日常生活必需品。盒马也看上了临期食品这档生意,去年10月,盒马生鲜奥莱横空出世,主要出售各门店当天没卖完的“日日鲜”商品。
根据中研普华研究院《2022-2027年中国食品行业深度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战略规划报告》统计分析显示:
据悉,“临期商品、折扣特卖”为主题的商超和门店悄然兴起,临期特卖也加速呈现连锁化、品牌化的扩张趋势。品类丰富、价格便宜,令折扣零售店迅速出圈,业态持续扩张,广泛进入社区、购物中心、写字楼、街铺等多种场景。
2021年中国网民最喜欢的临期食品类型,包装零食类占比最多(40.9%)、其次是面包糕点类(33.6%)、奶制品(31.5%)、酒水饮料类(26.4%)、蔬果类(18.6%
临期食品行业多个品牌获得融资,包括好特卖、繁荣集市、小象生活、嗨特购在内的多家企业,纷纷斩获融资。同时,临期食品赛道也变得拥挤起来。天眼查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增临期食品企业125家。
数据显示,2021年临期食品市场规模达到了318亿,预计2023年将突破350亿,在2025年将达到401亿,未来市场发展空间潜力巨大。其中,主要消费群体集中在31-40岁,所占比重为43.7%;其次是22-30岁的群体,占比为30.8%;41-50岁的年龄群体占比为14.5%。从数据来看,临期食品主力消费者为年轻人。
我国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达到194亿元,2021年突破200亿元不成问题。预计在接下来的5年时间里,临期食品市场将加速增长。
在欧美市场,售卖折扣食品的连锁超市业态有着成熟先例,但目前国内临期食品行业暂无大型公司,主要为一些新兴的、利用电商平台发展的连锁店铺或APP。而经历了市场扩张期之后,行业竞争渐趋激烈化。因此,如何找寻一个行之有效的突破口,将成为临期食品行业关注的焦点。
零食行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呈现“快、广、多、变”的特点,成为未来快速消费品临期食品市场中最具前景、最具活力的行业。随着我国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临期食品已经进入了产业化运营的阶段,有完善的产供销一体化供应链支撑,而产能增加的同时也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库存积压,因此临期食品也将迎来新的发展节点。
食品行业研究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食品未来的政策走向和监管体制的发展趋势,挖掘食品行业的市场潜力,基于重点细分市场领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对产业规模、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市场竞争、产业盈利水平等多个角度市场变化的生动描绘,清晰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