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时节身体怎么养生
近期正处于“三九”期间,而当下新冠病毒疫情反复,我们该如何才能提高自身正气,抵御寒邪和疾病呢?那么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一下“三九”时节身体怎么养生,我们一起看看吧!
记住5个“关键词”
中医认为,数九寒天是一年中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转折点,也是养生的关键期。
1.食宜温
此时,进食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等,有助身体御寒。
而黑芝麻、黑木耳、黑豆等黑色食物则是冬季养肾的首选。
2.睡宜早
此时,为了顺应冬藏,在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清晨不妨赖床几分钟,伸伸懒腰,或者靠在床头坐三五分钟再起。
3.动宜缓
冬藏时节,锻炼要有节制,微微出汗就好,锻炼应尽量选择正午前后。此时气温稍有回升,阳光更加充足,更适宜户外锻炼。
4.头宜暖
零下10℃时,人体3/4的热量会从头部“跑掉”。天冷出门,戴一顶保暖性较好的帽子,以毛线、毛呢等材质为佳。
5.心宜平
冬季养生,应注意积极调节心态,节制喜怒,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患得患失,时刻保持愉快的心情。
做好身体最爱的这9件事
1.每天一斤蔬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
餐餐有蔬菜,保证每天摄入不少于300g的新鲜蔬菜,深色蔬菜应占1/2。
天天吃水果,保证每天摄入200~350g的新鲜水果,果汁不能代替鲜果。
这个数量的蔬菜水果可为人体提供丰富的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
2.每天一份五谷杂粮
每天喝碗杂粮粥有助保护血管。
烹制杂粮粥时最好将杂粮先泡一泡,紫米、糙米等约泡4小时,绿豆、红豆等杂豆泡12小时以上。
3.每天一小把坚果
坚果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优质的植物蛋白和矿物质,每天吃一小把坚果,对预防疾病非常有益。
4.每周吃一斤鱼
鱼类脂肪含量相对较低,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推荐每周吃鱼2次或300~500g,也就是约半斤到一斤。
5.每天进行一次锻炼
“冬天走一走,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
冬天是最适合走路的季节,趁着每天中午阳光充足的时候出去走一走,不仅可以很好地养生保健、缓解疲劳,还会让身体变得更加健康。
6.每晚睡一个好觉
睡眠是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如果严重缺少睡眠,就不单单是只会觉得疲劳的问题,更可能会带来疾病。
中医讲,子时是身体休养和修复的开始,应该睡觉。子时前入睡者,第二天脑清晰,气色红润。
7.睡前泡一次脚
每晚坚持用温热水泡脚,可以很好地缓解冬季脚部冰凉的情况,此外还可以按摩和刺激双脚涌泉穴,既温肾补阳,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
8.受寒时喝一杯姜茶
姜味辛辣,可在体内产生热气,祛除冬季寒气,所以受冻的人可以喝姜汤来驱寒,预防感冒等。
9.必要时贴一个“三九贴”
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可在“三九”时节进行穴位贴敷,以辅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