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
我国低生育率和家庭小型化趋势明显
当前,年轻一代婚育观念正在发生改变,家庭规模小型化趋势日益明显。2020年,我国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较2010年减少了0.48人。家庭观念变化带来的延迟婚育、不婚不育,成为我国生育水平下行的最主要因素。全国适龄人口初婚年龄不断推迟,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从20世纪80年代的22岁持续上升至2020年的26.3岁,初育年龄推迟到27.2岁。育龄妇女生育意愿持续走低,2021年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为1.64个,低于2017年的1.76个和2019年的1.73个,而作为生育主体的“90后”“00后”仅为1.54个和1.48个。女性现有子女数由2019年的1.63下降到2022年的1.19。女性终身无孩率快速上升,2015年为6.1%,2020年接近10%。
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 王培安: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于2021年的调查显示,35岁以下女性只有不到70%的人认为“有孩子的人生才完整”。日本、新加坡等国从上世纪就开始实施鼓励生育的政策,但2020年生育水平还分别处于1.3、1.1的极低水平。在我国生育保障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如果没有婚育观念的引导,生育水平的提升将异常艰难。
多措并举做好新时代家庭建设
中国计生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培安建议,充分发挥新型婚育文化的引领作用,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鼓励夫妻共担育儿责任。落实年休假制度,逐步调整缩短工作时间,推行弹性工作制,给家庭生活和休闲旅游更多支持。大力发展家政、养老、托幼托育产业,不断为家庭建设赋能增效。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持续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203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缓解两个百分点左右
我们全面两孩政策的调整是基于人口发展内部结构的变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人口发展内部结构的变化就有一个应对老龄化的问题,应对老龄化的问题首先在这里必须明确第一点,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必须要面对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比如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这个问题普遍都比较严重,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我们调整这个政策,就可以起到缓解老龄化的作用,这个政策出台以后,到2030年左右对老龄化的程度会缓解两个百分点左右;对劳动力的供给,也会产生0.5%左右的正效应,政策的出台到2050年会增加3000多万劳动年龄人口。
中国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和资源环境相适应,主要的矛盾不是劳动力数量问题,主要是要把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的强国,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提高广大劳动者的素质。